APP下载

“第一资源”下沉的荆楚路径

2014-12-17李新龙王颖朱春兵田原

党员生活 2014年12期
关键词:湖北基层人才

李新龙+王颖+朱春兵+田原

这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的时代。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追逐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总目标,人才无疑是决定性因素。

素有“科教大省”之称的湖北,常年保持着百万以上的高等院校学生规模。然而,怎样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吸纳多元化人才加入湖北经济建设一线?湖北省委一直在探寻最优引才用才方式。

近年来,湖北省吹响了推动“第一资源”向一线聚集的号角。针对基层人才匮乏、人才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等问题,倡导“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向生产一线集聚,加速推动科教人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强化导向:鼓励人才到一线创业建功

湖北是人才大省,人才保有量、院士和知名专家的数量全国靠前,但人才分布不均衡,导致人才使用相对成为湖北的“短板”。

人才优势无法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阵痛,引起省委高度关注。省委书记李鸿忠曾撰文指出,湖北现有人才总量虽然不小,但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要坚持人才工作重心下移,通过政策倾斜、搭建平台、强化基层对人才的承载力等措施,引导广大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和岗位、创新创业一线流动,促进人才向开发园区、向人才缺乏地区聚集,使惟楚有才的湖北真正成为惟楚“用”才、惟楚“成”才的湖北。

为调整人才地域分布结构,早在2008年,湖北省委就开始关注人才到基层一线创新创业问题,尤其注重农村实用人才开发。2011年,省委出台推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的指导意见。为落实省委部署,省委人才办进一步把“重在倾斜基层”、“重在成果转化”等“四个重在”作为全省人才工作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工作重点。

“探索建立推进基层一线人才集聚体制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核心任务。”今年9月29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翟天山在全省市州组织部门人才工作专题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围绕建立以用为本的政策导向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人才向基层和一线集聚、提高基层人才“集聚度”。

对此,省委人才办副主任刘仲初亦表示,一方面,基层和一线强烈呼唤人才、迫切需要人才,我们必须顺应基层的需要,大力引导人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另一方面,人才到基层是人才成长发展和实现价值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满足人才的呼唤,畅通人才到基层的渠道,提高基层对人才的承载力。

人才下沉,导向先行。省委人才办拿出了一系列导向性措施:强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提高倾斜基层一线项目权重,单项分值占30%比例,使各单位落实“重心下移、倾斜基层”成为行动自觉。

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支持人才到基层一线创新创业热情也得到激发。2013年,省教育部门拿出650万元,对支持教师到基层一线转化科技成果成效较好的高校进行奖励;省科技部门每年安排不低于15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对引导科研人员到一线创新创业绩效考评前20名的高校院所进行奖励等等。

明确的政府导向,让一大批志在一线创业建功的人才跃跃欲试。但如何让他们真正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地投身基层一线?相关政策机制的配套呼之欲出。

勇于破题:创新人才“下嫁”政策

2013年11月8日,在光谷联交所,华中科技大学“大脑地图”专利与武汉沃亿生物公司以1000万元成交,实现标的国内最大、个人及团队的分配比例(70%)最高全国两个突破。项目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说:“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首个公开挂牌交易成功的科研成果。”

这项专利叫“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是专门进行脑科学研究的高科技设备,技术全球领先。自2002年开始,历时8年研发成功,但一直未能产业化。此次挂牌交易经过教育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批复,实现成交,真正将科研成果彻底推向市场,让知识分子正大光明地合法创业致富。

更引人关注的是,本次转让分配比例按武汉“黄金十条”政策执行,技术团队按比例收益70%,即700万元,剩余30%由校方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我们始终抓住政策创新这个‘牛鼻子,激发人才到基层和一线创新创业。”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李端阳介绍,湖北省2008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4个70%”等政策;2013年又制定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十条”、鼓励人才创新创业“黄金十条”等政策,让科技成果不再“躺着睡大觉”,提速推进其实现产业转化。

与此同时,湖北大胆探索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改革,激发企业科研创新活力。2013年,湖北全省试点的7家企业123名人才纳入股权激励范围,获得股份2875万股。

数字的背后,是湖北在激活人才“下嫁”上的一系列创新政策驱动。

在人才评价上,湖北大力探索改革重基层、重业绩、重转化的评价机制。在职称评审中,淡化论文、学历、资历的条件要求,强化服务基层、转化成果、创业发展的业绩导向。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园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设置专门申报渠道和评审方式,实行高级职称“特殊评审”。

针对大学生前往基层一线就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湖北实行在校大学生创业学籍保留、学分连续计算和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招考加分政策,增强基层一线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吸引力。在高校院所,科技人才离职创办科技型企业,保留编制、身份、人事关系,8年内可回原单位继续工作,突破了“人才单位所有制”对科技人才流动的身份障碍。

破除人才集聚使用的体制“藩篱”和壁垒,打破阻碍各类人才顺畅流动的“瓶颈”,湖北促进人才作用充分发挥上不断破题和创新。

持续给力:搭建人才基层创业舞台

英雄最怕无用武之地,人才最怕无干事舞台。近几年湖北持续打造要素高度集聚的创新创业载体,促使人才与其他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产生裂变、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各类人才的活力充分涌流,让各类创新的动力竞相迸发,真正“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今年以来,省委人才办按照统筹、集约、优化原则,全面整合省直部门重大人才工程和项目,统筹实施“千名创新人才计划”和“万名创业人才计划”,加快培养我省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3月25日,湖北启动“万名创业人才计划”,围绕重点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优化实施“123企业家培育计划”、“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等工程,在全省县市区遴选培养万名企业家、科技带头人、高技能人才、现代农业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周期为2年。

继2013年实施“六个一百”工程以来,湖北按照“倾斜基层再加强”的要求,加力推进倾斜基层“双聘双挂行动”,通过整合拓展重点产业创新团队、急需紧缺特聘岗位、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服务团等1500多个项目,引导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到企业受聘技术带头人、科技型企业家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受聘兼职教授,推动一批科技人才到基层一线下挂服务、基层人才上挂学习锻炼。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专门了解了国英种业公司与武汉大学合作研发推广红莲型超级杂交稻“珞优8号”,并对其给予充分肯定。这是湖北坚持搭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一项具体成果。多年来,湖北推进“学校联系县市、院系结对产业、专家扶持项目”,建设了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形成了“院所—基地—产业”一条龙产学研合作机制。

在湖北各地,“博士服务团”队伍已经成为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的最亮风景线。2014年,省委选派103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到“红绿”两区基层一线服务,继续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选派第11批76名科技副县市区长到县市区挂职,推动校地、校企科技人才合作全面深入开展。在革命老区黄冈,万名大学生在省教育厅选派下,来到大别山区实习实训、创业就业。

“予我长袖,我必善舞。”党委政府搭台,各路人才上演精彩好戏。最显而易见的成效,就是各类工业研究院、科技孵化园区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并得到有效转化,人才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大幅提升。目前,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空前活跃。仅去年一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78.5%,达到418亿,跃居全国第6位。

着眼长远:优化基层人才承载环境

“当今世界东方正绽放‘中国红,‘五个湖北建设进入黄金机遇期,海外人才应把握实现‘中国心的难得机遇,服务祖国建设,投身湖北发展,成就事业梦想。”10月28日下午,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贺家铁参加省“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专家代表座谈会,并与他们交心谈心。

在谈到支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时,贺家铁用了三个“着力”来强调营造人才的成长良好环境。他说,要着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创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着力营造灵活高效的政策环境,提高政策的“落地率”、针对性和开放度;着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解决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实际问题。

人才到一线后,根本在于基层是否留得住、用得好。除了举办“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专家国情省情研修班,湖北还集中研究解决引进人才医疗保障、子女上学和创业扶持等问题,促进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武汉东湖之滨,一座规划面积66.8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这座中西部地区唯一获批建设的未来科技城——武汉未来科技城,正推动着武汉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海外人才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青桐”计划孵化器陆续建立,帮助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本地大学生创新创业。

着眼于抢占未来人才科技制高点,湖北正集中全省之力推进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目前,未来科技城共引进技术研发等项目70多个,已入驻高层次人才3000余人,科技人员6000余人,产出富氧燃烧、生物炼油、裸眼3D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一个高端人才集聚区、政策体制创新先行区、改革发展试验区的雏形初步显现。

在未来科技城引领下,各地依托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集中打造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形成了一批人才集聚和科技成果集约转化的高地。

“光谷助我实现创业梦想。”6月24日下午,由湖北省委组织部人才办组织和筹划的高层次人才专场活动——“东湖人才荟·人才·资本·未来”专场论坛在武汉市未来科技城“未来立方”举办。论坛上,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晨曦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从德国攻读完博士学位后,欧阳晨曦选择了回国,在武汉协和医院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仅用一个人的双手,拯救不了千千万万的病人。”他找到武汉纺织大学的徐卫林教授合作,花了3年时间,做出了世界上最小口径的人造血管成品,200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虽然拿了大奖,但产品还没有真正造福于患者。“是把这个专利卖给一些大公司赚个几十万,还是自己组建团队进行创业?”抉择面前,一个机遇促使他做出了选择。2009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丰厚的人才扶持资金和各项优惠的创业政策一下打动了他。与其卖掉专利,不如申请政府资金来创业。2009年,他正式成立了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除了要当好医生之外,还要学会如何经营公司。”欧阳晨曦的人生轨迹,代表了一批回鄂走向研发、创业一线高层次海外人才的经历。2009年以来,湖北通过实施四批“百人计划”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55人。62名创业类人才创办企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2010年至2013年以来,创办企业主营收入达33.84亿元,利税5.89亿元。

另外,根据中组部近期开展的“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创办企业经营发展情况调研评估结果,2009年起我省引进的31名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创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8.7亿元,纳税总额达2.05亿元。

欠发达地区最缺人才,但是往往因自身条件的原因难以揽才和留才。鉴于此,湖北开展“三区”人才综合支持试点,探索欠发达地区“人才造血”路径。通过大力支持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三峡库区的恩施州巴东县开展人才综合扶贫试点,推动该县主动对接省直部门政策项目和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优势,创新“柔性引才”和自主开发本土人才工作机制,探索欠发达地区吸引、集聚人才的新路径,呈现出人才驱动后发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态势。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仅今年以来,湖北通过大力实施省级重大人才工程,就选拔培养了6878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带动市县两级选拔培养2万多名优秀人才,在县市区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60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0个,涉及农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多个领域,推动100余名院士专家及团队与企业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

猜你喜欢

湖北基层人才
The rise of China-Chic
人才云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