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

2014-12-16诸萍刘冬冰

文教资料 2014年23期

诸萍++++刘冬冰

摘    要: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广泛分布于普通话与各地方言之中。从形态学角度来说,现代汉语缺乏发达的形态变化,但有丰富的重叠变化形式。文章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三平面理论”出发,采用描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高淳方言形容词进行多角度分析,探讨归纳出方言形容词AA式、AABB式、ABAB式、ABB式、AXAY式五种构成形式及程度意义、状态意义、附加意义三种语义特点。

关键词: 高淳方言    形容词重叠式    构成形式    语义特点

一、引言

重叠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普遍存在于汉语各方言之中,是语言学家关注已久的话题之一。自1924年黎锦熙首次提出“重叠法”的概念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关注重叠式的问题。当然,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方言中的重叠往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但有丰富的重叠变化形式(汉语的大部分实词都可以组成重叠式),其中形容词的重叠是最具代表性的。因此,对汉语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研究也产生了不少专论,如:傅佐之(1952)《温州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刘丹青(1986)《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谢自立、刘丹青(1995)《苏州方言变形形容词研究》和徐烈炯、邵敬敏(1997)《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等。

总的来说,前辈们对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研究表现出描写多、解释少的现象;而纵观汉语方言形容词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发展情况,对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研究仍属空白。因此,本文将以高淳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试图采用描写法及社会语言学中的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当地方言形容词重叠式进行多角度分析,以期揭示出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语义特点及语法功能,从而填补和丰富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语言现象的研究。

本文的语料来源:一是笔者的收集。笔者为土生土长的高淳人,虽自幼学习并使用普通话,但仍能讲出地道的高淳话。二是当地相关方言著作。由于高淳方言多口口相传,几乎无记录成册的方言集,因此本文主要参照的是《高淳·地方志》中“第二十七篇方言”部分的内容。三是日常访谈中的记录。

注:文中示例描写过程中可以推断出本字的,将直接记录为本字;有音无字的,将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代替;而无本字又无合适同音字的,将采用国际音标标注。文中对重叠式的标写:A、B代表实语素,X、Y表示词缀。

二、高淳的人文地理概况及其方言语音系统

高淳区地处江苏省西南端、南京市正南前沿的苏皖交界处。北邻溧水,东界溧阳,南部和西部与安徽省郎溪、宣州、当涂三县市接壤。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是湖盆平原,地形狭长,依山傍水。高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吴王馀祭筑固城置濑渚邑,便是境内建制之始,这比楚威王筑石头城置金陵邑足足早了208年。现全区隶属于南京市,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人口约42万,辖区有淳溪、阳江、砖墙、古柏、漆桥、固城、东坝、定埠和桠溪9个镇①。

高淳境内的汉语方言,即高淳话,属于吴方言区的毗邻小片,保留了大量上古和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系属古吴语。高淳处于方言区的边缘地带,语言现象较为复杂,其境内方言大致可分为东、西两区,主要表现为西部“水乡话”和东部“山乡话”在个别元音上的差异,但总体差异较小。现主要以淳溪镇的语音为代表音,下面对高淳方言语音系统做归纳:

(一)声母系统

声母共23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具体见下表1:

表 1

(二)韵母系统

韵母共38个,此处不包括儿化韵。具体见下表2:

表 2

(三)声调系统

声调共7个,四声有阴、阳之分。具体见下表3:

表 3

*注:阴入的调值跟阳上的相差不大,只是阴入发音稍稍短促些,但其与一般吴语或江淮方言的入声相比,又显得较为舒缓。

三、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不论是在普通话还是方言里,重叠作为语言中常用的一种生动化手段,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重叠指“使某种语言形式重复出现的语言手段,是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波利尼亚语系)、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②。通常我们把重叠之前的原始形式叫做基式,派生出来的变式叫做重叠式,朱德熙先生则将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归纳为三类:一为完全重叠式,一为不完全重叠式,一为XYXY重叠式。本文所论述的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包括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整理后归纳为完全重叠式和不完全重叠式两种。

(一)完全重叠式

完全重叠式是指重叠式中的所有音节都是重叠的,主要包括重叠前是词的和重叠前不是词的两种。高淳方言形容词完全重叠式大致可以归纳为AA式、AABB式和ABAB式三种。

1.AA式。

高淳方言的单音节形容词大都可以重叠成AA式,且无论重叠前是表性质的形容词还是表状态的形容词,重叠后都表状态。在实际运用中,一般AA式后面加助词“着”使用。例如:

红红    黑黑    大大    小小    高高

平平    直直    好好    臭臭    矮矮

胖胖    清清    短短    酸酸    潇潇(音同,表示很薄)endprint

浅浅    厚厚    长长    尖尖    甜甜

2.AABB式。

高淳方言的双音节形容词AB一般可以重叠为AABB式。例如:

马虎—马马虎虎    随便—随随便便    老实—老老实实

干净—干干净净    轻松—轻轻松松    大方—大大方方

舒服—舒舒服服    安静—安安静静    热闹—热热闹闹

麻利—麻麻利利    慌张—慌慌张张    简单—简简单单

急忙—急急忙忙    清楚—清清楚楚    长久—长长久久

其中,少量AABB式的AB不能单说,如:三三两两,七七八八,服服帖帖,聪聪秀秀,松松垮垮等。

3.ABAB式。

高淳方言中存在少量的ABAB式形容词,一般由双音节形容词AB重叠而成,少许无对应的AB式。例如:

稀甜稀甜    喷香喷香    笔挺笔挺    金黄金黄

滚壮滚壮    肥嫩肥嫩    雪白雪白    慢吞慢吞

大把大把    笔直笔直    瘟臭瘟臭    丝瘦丝瘦

(二)不完全重叠式

不完全重叠式较完全重叠式复杂,是指重叠式中只有部分音节是重叠的形式。高淳方言形容词不完全重叠式大致可以分为ABB式和AXAY式两种。

1.ABB式。

高淳方言中有较多的ABB式形容词,细分下来,A常为形容词、动词、名词三类。例如:

黄嚯嚯    白洋洋    青福福    黑洞洞

新崭崭    亮堂堂    灰蒙蒙    臭烘烘

硬邦邦    绿油油    气鼓鼓    潮湿湿

咸突突    淡稀稀    酸兹兹    巴吱吱(涩嘴)

长拖拖    瘪嗒嗒    低塌塌    圆周周(平面的)

胖墩墩    热堂堂    哭兮兮    冷飕飕

红彤彤    苦茵茵    紧绷绷    圆滚滚(立体的)

一些ABB式中的BB常不表达具体的词汇意义,只是起加强主要成分A的程度或表示A的方式、状态等作用,如:“白发发”、“圆滚滚”中的“发发”、“滚滚”。少量的ABB式由AB+B或BA+B构成,如:“水灵灵”、“黑漆漆”、“香喷喷”重叠前分别为“水灵”、“漆黑”、“喷香”。

2.AXAY式。

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中还存在一种AXAY式,它与前面所论述的几种形式不同,是经过变化后形成的一种嵌有词缀X与Y的重叠式,常表示对某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厌恶、不满,含有贬义色彩。归纳后大致有A头A脑、A手A脚、A里A气、A里AY、A哒AY等几种固定格式,例如:

A头A脑:肉头肉脑、木头木脑、尖头尖脑、古头古脑、滑头滑脑、呆头呆脑

A手A脚:毛手毛脚、僵手僵脚、重手重脚、大手大脚、笨手笨脚

A里A气:粗里粗气、小里小气、土里土气、老里老气、呆里呆气

A里AY:糊里糊涂、啰里啰唆、邋里邋遢、马里马虎、慌里慌张、古里古怪

A哒AY:老哒老实、精哒精算

AXAY:有模有样、数一数二、奶声奶气、没大没小

四、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特点

一种重叠形式的产生,必然带来一种或多种新的意义,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也不例外。语言学学者已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大致有三类:一是李宇明先生等认为表示程度意义③,一是朱德熙先生等认为表示描写、状态意义④,一是赵元任先生认为表示附加意义⑤。

(一)程度意义

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大多表示对事物、心情等性状程度方面的强调,但不同重叠式对性状的强调是不相同的,有的表示程度重的“很/非常”,有的则表示程度轻的“有点”。

1.高淳方言AA式形容词重叠式在表示程度意义时,常表示事物性状与说话者所预想程度的符合度,既有“很/非常”的重度意义,又有“有点”的轻度意义。例如:

(1)你拿这袋子挂的这么高高着弄什么?

(2)这孩子长得不错,高高着、壮壮着。endprint

例(1)表示袋子的悬挂高度超过了预想的高度,表示“很/非常高”的意思;而例(2)则表示孩子的身高与说话者的预想程度差不多,表示“有点”的意思。

2.高淳方言AABB式形容词重叠式在表示程度意义时,只表示“很/非常”的重度意义。例如:

(3)这个媳妇勤快的很,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着。

(4)你帮我老老实实地坐哒,不准动。

例(3)的“干干净净”表示勤快媳妇将屋子收拾得很干净;例(4)常为家长对不老实、调皮的小孩发火时命令的话语,要求其老实地坐着。

3.高淳方言ABAB式形容词重叠式在表示程度意义时,只表示“有点”的轻度意义。例如:

(5)他走路慢吞慢吞着。

(6)他这段时间吃得好睡得好,滚壮滚壮着。

例(5)中的“慢吞慢吞”表示走路不快、有点慢的意思;例(6)中的“滚壮滚壮”是较前段时间的一个对比而言,表示有点壮实的意思。

4.高淳方言ABB式形容词重叠式在表示程度意义时,A承担主要意义,BB起加强程度的作用,ABB表示“很/非常”的重度意义。例如:

(7)家里来了四五个小孩,闹哄哄着。

(8)她脸上白发发着,一点血气都没有。

例(7)、(8)中的“白发发”、“闹哄哄”分别对“家里”、“她”,表示重度意义,有很闹腾、脸很白的意味。

(二)状态意义

形容词重叠式大多描写的是人或事物的某种状态,因此,大多学者把形容词的重叠式称作状态形容词(状态词)。形容词重叠以后,语义往往会由性质义转换为状态义。在高淳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后也产生了相应的状态义。

1.高淳方言ABAB式形容词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的加深,这种重叠式加强了形容词的状态意义,具有很强的描写性,显得十分生动有趣。例如:

(9)她望着大把大把着钱,呆住了。

(10)连着下了几天雨,她家老房子里更加阴冷阴冷着了。

例(9)中的“大把大把”描写了她看到钱后的一种状态;例(10)中的“阴冷阴冷”描写了连续阴雨天后老房子里阴冷的状态。当然,很多ABAB形容词重叠式常常兼具有表描述状态和表程度两种意义,并没有严格界限。

2.高淳方言ABB式形容词重叠式是状态性较强的重叠式,BB常表示对性质状态的补充说明,从而将A所具备的隐性状态显性化,使描写更加精确化。例如:

视觉状态:亮堂堂    黑漆漆    红彤彤    灰蒙蒙

触觉状态:脏兮兮    紧绷绷    软巴巴    紧绷绷

听觉状态:闹哄哄    吵哇哇    静悄悄

味觉状态:苦隐隐    甜丝丝    酸兹兹    咸突突

嗅觉状态:臭烘烘    香喷喷

感觉状态:冷飕飕    热更更    懒洋洋    轻飘飘

3.高淳方言AXAY式形容词重叠式一般表示描述或说明的某种状态。例如:

(11)他们一家子都小里小气着,村上人都晓得。

(12)小伙个子不高,长得有点呆头呆脑着。

(三)附加意义

形容词重叠式除表示程度意义和状态意义外,还表示一定的附加意义。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中的AXAY式具有明显的附加意义——贬义色彩。例如:

A头A脑:肉头肉脑、木头木脑、尖头尖脑、古头古脑、滑头滑脑、呆头呆脑

A手A脚:毛手毛脚、僵手僵脚、重手重脚、大手大脚、笨手笨脚

A里A气:粗里粗气、小里小气、土里土气、老里老气、呆里呆气

A里AY:糊里糊涂、啰里啰唆、邋里邋遢、马里马虎、慌里慌张、古里古怪

AXAY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气质等,其中A头A脑和A手A脚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性、资质等不好,含贬义色彩;A里A气和A里AY中的“里”不表义,只是增加了一个音节,主要是描摹性状,常用来指责一个人品质或性格的恶劣,含贬义色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AXAY式形容词都具有贬义色彩,还有一些具有褒义色彩,如:数一数二、有模有样等。

高淳方言各形容词重叠式与其表示的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五、结语

重叠是汉语方言中最为普遍的语法手段之一,系属古吴语毗邻小片的高淳方言也拥有丰富的形容词重叠现象。文章以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三平面理论”,总结出了高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AA式、AABB式、ABAB式、ABB式、AXAY式五种构成形式和程度意义、状态意义、附加意义三种语义特点。

注释:

①高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高淳县志(1986—2005),方志出版社,第73页和第174页.

②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1).

③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5.

④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3.

⑤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图书馆,1979:111.

参考文献:

[1]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华玉明.汉语重叠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黎锦熙.汉语语法教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刘丹青.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J].语言研究,1986(1).

[5]刘莉芳.山西晋语形容词重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卢卓群.形容词重叠式的历史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7]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知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8]徐烈炯,邵敬敏.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J].语言研究,1997(2).

[9]元传军.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0]张兴旺、马德全.试论重叠式形容词的构成方式[J].阴山学刊,2002(4).

[11]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