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时间管理与优化

2014-12-16黄璐

文教资料 2014年23期
关键词:阅读课阅读教学课堂教学

黄璐

(云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系,云南 昆明 650000)

英语阅读课中融入了词汇、语法、句子及篇章的学习与理解,这一课型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上好一堂阅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一直是我们甚为关注的问题。而一堂完好的阅读课中,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课程时间内实现的,只有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才能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说怎样管理和分配好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的就变得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常常感到在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不容易。

预先设计的教学时间与教学实践的实际结果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在阅读教学中时间管理失控是怎样出现的呢?

一、阅读教学时间管理失控的表现及影响

教学时间管理由三部分组成:时间的分配、教学实践和课堂管理实践。(王清蕾、关艳,2009:54)。根据一节课的有效时间,阅读课应该被合理地组织以达到教学目的。但有时尽管教师提前准备,花了很多工夫备课,在上讲台前试讲多遍,仍然没能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好教学时间,形成教学时间管理失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师未能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和教学计划;(2)教师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过早完成阅读教学任务;(3)教学时间与教学质量不成正比。前两种原因都是阅读教学与课堂时间之间直接存在的差异,而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不成正比指虽然在规定时间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无论出现哪一种教学时间管理不善的现象对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都极大。对于在教学时间内提前完成教学的老师来说,在剩下的哪怕是几分钟内如果应对措施不当,也会显得尴尬而不知所措,一些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和应对技巧,一味让学生回忆所学,甚至导致课堂混乱、不易控制,与预期目的背道而驰。然而对于不能及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因为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可能打乱下一次课堂的安排,导致下堂课任务繁重或不能按时完成,扰乱整体教学安排和教学进程,导致整个教学任务受到影响并给教师以后的教学带来焦虑和担忧。而对于第三种情况,虽然从表面上看,教师确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阅读教学,但仍然未能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和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时间与教学质量不成正比有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在一堂课中把自己当做了教学主体,没有处理好时间限定性和知识量之间的矛盾,输出量过大甚至满堂灌,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接受和消化,不能掌握好阅读内容的知识重难点,不能实现阅读知识技能的积累;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教学辅助形式多样尤其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使阅读课中图像、音频、视频等成为丰富教学的手段和工具,然而很多教师课堂中囊括的名目繁多,但知识的含金量较少,学生学到的有效知识极少,没有充分利用好一节课的珍贵时间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学习阅读技巧。由此可见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未能提高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阅读教学与课堂时间管理与优化

导致教学时间管理不当的因素多样,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学生的回应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控制。而英语阅读课这一课型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作为一堂课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是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对阅读课堂的教学任务能否在规定教学时间完成有着很大的责任。因此,在分配教学时间和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

1.充分备课,合理教学。

要实现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与优化,就必须先为每一堂课做好充分准备,不仅备好课还要备好学生。阅读课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没有对教学计划的充分准备,就会缺乏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领会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缺乏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认识导致教师不能正确分配教学时间。虽然教师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了自己准备的内容,但未必真正合理地管理教学时间、达到教学目的,甚至连学生对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都不清楚。而学生可能在课堂中还存在很多不清楚的问题和疑惑或没有时间消化所学内容,使教师仍然未能合理成功地完成教学时间规划与安排。每一节课都是我们深厚功底的展示,都需要我们精心地准备。设计得好的课堂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进程,达到教学目的,使老师得到锻炼和成长。充分的备课可以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教师保持镇定,能轻松、合理地安排课堂。一堂准备充分的课可以极大地避免课堂中出现的管理不当,促进有效教学,帮助老师有序地进行教学。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前准备,准备完整、连贯的一堂课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组织课堂,还能够帮助教师实现理想的预期目标。

2.把握最佳教学时间,规划教学。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通常可把阅读教学划分为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三大部分。而在这三个部分中,“读中”是阅读课的重中之重。学生不会在一节课中自始至终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根据研究表明,一节课45分钟内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第5到20分钟。因此,教师应根据阅读任务设计合理而恰当的“读前”部分,在课前五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为阅读做好热身和准备。在阅读课的第5到20分钟这一最佳教学时段,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最佳状态,把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难点安排在此段时间内最为合理,使学生在积极专注的状态中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能力。最后,“读后”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教学形式,如讨论、重述或小活动等巩固所学知识,完成对阅读课文的深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中很容易在读前设置太多繁复的活动或者问题,使“读前”这一部分占据太多真正的阅读时间,导致学生不能完成阅读任务,达不到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不能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课堂时间和阅读课教学特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学生按照计划有序地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通过简洁恰当的读前导入阅读课文,在深入而仔细地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完成阅读课文后,通过“读后”部分的精心准备,学生能够对本堂课所学进行理解和消化,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机智的应变能力

缺乏组织课堂的能力是导致教学时间管理不当的重要因素。不像那些经过长时间教学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同事,年轻教师尤其感到要使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在规定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很困难,对于那些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老师情况可能会更糟,他们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互动,教学时间可能比预期花得更少。而在学生活跃、有强烈欲望表达自己观点的课堂中,教师如不能及时给以引导,可能造成课堂混乱使教学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因此,合格的教师应不断从实际教学中积累经验。根据学情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反馈,调整教学计划,都是提高教学组织能力的有效方法。另外,好老师对于出乎意料的事件打断教学进程在应对方面更加擅长,他们能够很好地管理和组织学生,并能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控制在学生不愿加入课堂活动造成课堂时间浪费,或学生过于活跃可能延长教学时间导致无法正常完成教学的情形。因此,教师要学会管理和组织课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

总之,要上好一堂阅读课,就必须管理和优化课堂时间。在减少教学预期与教学实际的差异过程中,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与管理尤为重要。成功的教学时间管理是一名合格教师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成功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1]陈红.谈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方法[J].教师,2008,(9):33-35.

[2]刘宗涛.课堂教学时间浪费的原因及对策[J].教师教育,2008,8,(7).

[3]盛群力,吴文胜.教学实践研究模式及其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18-23.

[4]舒白梅,向宗平.英语课程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清蕾,关艳.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概念界定及其特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3,(25):52-55.

[6]张志贤,罗丽娜.优化课堂教学管理时间的研究[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9.11,(12):32-33.

猜你喜欢

阅读课阅读教学课堂教学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