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表达

2014-12-16黄莉娜

文教资料 2014年23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音乐

黄莉娜

(漳州市机关幼儿园,福建 漳州 363000)

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表达

黄莉娜

(漳州市机关幼儿园,福建 漳州 363000)

现实生活中,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可以使人们心情愉悦。同样,在幼儿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不仅充满智慧光芒而且带有灵性色彩,它是幼儿教学的重要方法。音乐的特点是具有动感旋律及它的节奏可以渲染良好的气氛,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忘乎自我,从中真正地表现出自我。老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了解幼儿学习音乐的规律和特点,并根据幼儿的兴趣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措施,让幼儿在音乐学习中将对音乐的渴望向内化,诱导浅层热情和兴趣的孩子转向自主学习,发自内心地对音乐感兴趣,教会孩子能够学会自我欣赏及自我满足,让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对音乐有所期待。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才能让幼儿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的求知者。

幼儿音乐教学 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

1.幼儿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老师沉溺于陈旧的教学方式。

有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单一,没有具体的教程安排,只是单纯地为教学而教学。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学习音乐并不仅仅是为了学到几首歌,而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培养热爱音乐的习惯,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所以,对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说教的层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来说并没有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单纯地先预习课本,然后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最后再分析过程。这样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就丧失了求知兴趣。

1.2 老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现在的音乐教育方针虽然明确要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但有的老师将其理解为:新课标就是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甚至有的老师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方面地提倡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教学;认为要让幼儿从游戏中获取知识,忽略了老师在引导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让幼儿进行自我探索然后求知的过程,忽略了老师要起带头作用。

2.幼儿音乐教学方法和策略

2.1 进行自我控制,与幼儿产生共鸣。

音乐是一门善于表达情感的课程,要想幼儿能够从音乐中获得美感,老师首先要体会这首作品的美感,然后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幼儿年龄小,思想单纯,情绪表达最真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受老师的影响最大,同时这也是老师进行自我调整的关键。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目标为教学的出发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思想感情相一致,应杜绝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私自利,将自己负面的情绪借着音乐教学随意发泄。假设音乐属于安详宁静的气氛,那么老师的情绪就应该缓和温润;假设音乐属于热烈欢快的气氛,老师就应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老师的情感与作品气氛相一致,孩子才能从中获得作品的情感,更能更有兴趣地接受作品。例如:小班的《摇篮曲》音乐教学中,首先老师应该用柔和美妙的歌声做示范,用温柔的动作哄孩子,营造温馨的优美的梦幻的环境。然后孩子接受信息后,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也会自觉地抱起自己的宝宝,情不自禁地在温暖的气氛中遨游。所以,幼儿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思想与作品思想产生共鸣,然后感染幼儿,让孩子与老师的节奏相一致。这样幼儿才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2 建立音乐规矩,充分有效利用教学时间。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建立良好的规矩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规矩的重要性,而且可以避免幼儿由于过度贪玩造成学业上的消极情绪,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浪费大量的精力和孩子的学习时间。这就需要老师在音乐教学中立一个规矩,让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声音做指定的动作,让孩子的学习时间能够充分得到利用。在培养孩子的音乐规矩的同时,老师还应该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在平常的音乐练习中形成集体和团结的意识,能够自觉维护集体形象和音乐秩序,并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让孩子明白规矩的重要性。例如在玩《看朋友》的音乐游戏时,老师首先要强调游戏规则:在被猜小朋友唱完“请把门儿开”后,其他小朋友要注意不许说出被猜小朋友的名字,如果答案被揭开,那么就失去了游戏本身的乐趣。在做任何事情前建立一个好的规矩,并让参与者遵守规则,这样老师的教学活动得到保障,还能保护音乐活动本身的秩序。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秩序还可以为孩子进入社会对社会秩序增强责任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及自律的人格品质。

2.3 根据幼儿需要,恰当地进行教育。

新《纲要》对老师的要求是: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根据他们的表现,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面对现在不断强调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学的形式,对老师能够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的要求显得更重要。只有这样老师才能了解孩子的困惑,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音乐《小鸟飞》中,老师让孩子把自己想象成翱翔在天空的小鸟,由于孩子们没有达到一定的默契,在飞翔过程中相互碰撞,这样小鸟翅膀被折断,孩子也在其中受到伤害。老师发现这一问题,在小鸟遨游的过程中用小鸟妈妈的口吻跟孩子说学会避让,看着自己周围的兄弟姐妹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通过老师的指导,孩子对自己的姿态和飞行幅度进行调整,他们有的向上冲,有的向下弯身,很快就在有限的空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只有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让孩子共享资源及学会自我控制,在漫长的人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2.4 师幼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有着新的内涵和特点,要求老师在教孩子扮演角色的同时自己也要加入其中,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充当其中的反馈者、组织者、指挥者、合作者、领导者、督促者、评论者等,同时老师还要把握住参与与退出的度。退出在幼儿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不让孩子对老师形成依赖,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首先老师是活动的参与者,跟着音乐的节拍带领孩子大概了解活动的规则,然后老师有组织地进行指挥。在孩子大概知道流程之后,老师就退出游戏让大家自由发挥。这样老师在活动中不仅能让孩子能够跟上音乐的节奏,还能在音乐活动中增强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孩子的团结意识。

2.5 在音乐的活动中调动幼儿的感官进行协调。

音乐学家和感知心理学家发现,音乐不仅是由听觉享受的,而且是一种可以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如果想让幼儿的创造力及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增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老师就要在音乐活动中诱导幼儿将听觉以外的感觉加入其中。根据音乐的不同类型将不同的感觉加入其中,例如,当听到动感的音乐时,我们要跟着音乐的节拍,跟着演奏加上打击乐器的运动感;当听到比较柔美的歌声,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想象自己在所看到的画面中,将自己的视觉感加入其中;当听到悲伤曲的时候,我们要深深体会到作曲人的悲伤之处,只有将自己融入其中,孩子才能真正知道这首歌的悲痛之处。如《土耳其进行曲》中,此曲的结构工整,主题鲜明,节奏感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创编图形乐谱的方法进行演奏与感知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幼儿增强节奏感,加强对音乐的感觉,在以后的学习及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2.6 善于激励,鼓励幼儿。

幼儿的心理非常脆弱,儿时阶段不能对孩子采取强制或者消极的教学方式,而是要积极地鼓励他们,首先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这样幼儿才能更努力地学习。鼓励是老师爱孩子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一种传递方式,同时也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内心强大的重要因素。幼儿的思想很简单,对老师所说的也是无条件地服从。例如,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很自卑,老师不应该认为孩子没有学习音乐的天赋,相反,老师要积极引导孩子大胆尝试新鲜事物,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正在被重视,正在被关心,感觉自己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本文对我国幼儿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了一系列的音乐教学措施和方法。幼儿是以后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该看到具有知识渊博的象征,同时也要有高智商。在幼儿时期,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诱导,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让他们体会音乐的乐趣,提高对音乐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我们相信,只要老师用心教学,掌握良好的音乐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孩子就会歌唱出美妙的歌声,提高学习兴趣。

[1]葛成凤.大班幼儿歌唱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方法研究——以松江区30所幼儿园为主要考察对象.上海师范大学,2012-03-01.

[2]吴文青.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教学策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3-05-01.

[3]刘小红.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基于课程文本的分析.西南大学,2013-04-10.

[4]李芳.幼儿园课程编制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2-04-01.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音乐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