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推进“机器换人” 建设现代农业

2014-12-16吴佩玲周欢庆沈兴连

现代农机 2014年6期
关键词:机器换人余杭区机收

吴佩玲 周欢庆 沈兴连

作者信息:1 杭州市余杭区农机监督管理总站,311100;2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农业科,311107;3 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311107

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 年2 月,该社目前有注册社员100 名,注册资金100 万元,拥有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拖拉机及配套机具等各类农业机械61 台(套),建有智能化育秧玻璃温室153 m2、烘干用房546 m2、机库1 404 m2、管理用房325 m2,总资产493 万元。 合作社目前拥有基地近80 hm2, 该社在为自有基地进行农机作业服务外,还为当地及周边的农户提供机耕、水稻育秧、水稻机插机收、油菜机插机收、统防统治和粮食烘干等农机作业服务。 合作社多年来一直与市、区农业相关技术部门,省、市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开展技术合作,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从事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开发与示范,为余杭区最早建立的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之一,在杭州市率先开展油菜机械化移栽,为余杭区乃至杭州市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的典型。 该合作社成立以来依托先进农机设备、 科技力量和技术创新,努力实现农机农艺融合,且合作社内部规范运作、运营良好,合作社在短短几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获得“浙江省首批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全程机械化示范合作社” “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全国创新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等多个荣誉称号。

1 加大农机设备投入,提升作业服务能力

合作社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 农机作业环节补贴、农机(农业)类项目等扶持政策,增强了综合实力,进一步扩大了作业规模。合作社由原来单一的水稻机插服务拓展到油菜和水稻的全程机械化服务。整合农机资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和产业链,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实现农机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同时在不改变农村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合作社在三白潭村、渔公桥等粮食功能区和新桥村、东塘村等地长期流转农田近80 hm2,实行粮油、旱粮等作物的全程机械化规模种植, 同时季节性流转冬闲田进行油菜机械化栽植,扩大绿色过冬面积。 2011 年该社提供机耕、统防统治、水稻机插、粮食机收等服务累计作业面积1 085.7 hm2;2012 年累计作业服务面积1 275.7 hm2;2013 年累计各类农机服务面积达2 480.8 hm2,实现作业收入257.97 万元,实现作业利润31.23 万元。

2 探索农机农艺融合,实现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

在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突破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 该社在全省率先试验应用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即在前茬作物(晚稻)收获后,采用机械耕作,然后在土壤宜种期内将预先育好且品种适合油菜机械化移栽、 机械化收割的油菜苗用油菜移栽机移栽到大田中的一种轻型种植方式。 2009—2013 年,合作社开展了一系列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的试验项目, 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与农艺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并多次承担了省、市、区有关部门召开的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业现场会。 2011 年起,合作社与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合作, 依托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的技术, 建立油菜新品种繁育基地及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高产技术示范方,已建立繁育油菜原种基地3.3 hm2,育种单栋大棚0.7 hm2。 积极探索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油菜新品种,目前合作社主推的“浙油50”的机械作业适应性较好,且与“浙双72” 品种相比品质较好,可增产9.9%,出油率提高14.2%,高产示范方还取得了油菜浙江省单位面积产量最高 (3 637.5 kg/hm2)的纪录。 同时合作社还自己研发油菜点穴移栽机,进行油菜点穴把秧移栽技术试验,新机具试验取得了成功并申请了专利,已被省农科院订购15 台作为新机具在长江流域一带进一步推广。

3 创新农作制度,推进土地季节性流转模式

合作社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土地季节性流转模式的试验,被列为全省农作制度创新的典型,得到省领导的多次批示。 2012 年冬季节性流转土地175.1 hm2,2013 年冬季节性流转土地204.4 hm2。具体操作模式为:合作社将农户机收晚稻后(11 月中旬左右)的冬闲田转包过来用于机械栽植油菜, 油菜生产所得收益归合作社;到第二年6 月初机收油菜后,再由合作社将土地机耕、机插晚稻后归还给农户经营,合作社以机耕、机插费用和晚稻种子及秧苗的成本,作为抵付给农户6 个月季节性流转土地的租金。 这种创新式的土地流转方式填补了余杭区乃至全省的空白,有效减少了冬闲田,增加了粮油种植面积,提高了粮油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农户的土地得到了合理利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合作社提高了作业服务面积,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

4 健全管理制度,合作社规范化运行

一是内部管理规范透明。 合作社财务、人员、作业合同等管理规范,人员分工明确;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各项日常工作由理事会集体讨论决定,并由监事会监督,重大事项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上墙,财务制度公开,每月上墙公布。每年召开社员大会不少于2 次,理事会议3 次,监事会议3 次,三会表决规范,且有台账记录。2013 年总资产493 万元,业务收入257 万元,利润31 万元。 同时按章程规范盈余分配,年终盈余按净利润10%提取风险金,10%提取公税金,净利润80%按股金、农机作业量、农产品的投售额实行二次返利给社员,2013 年返利22 万元。

二是生产过程标准化。 生产过程执行国家和地方农产品质量标准, 制订操作规程和生产模式图进行标准化生产。统一采购农业投入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和责任追溯制度, 生产基地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合作社应用商品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实施统防统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等技术手段,提高肥、水、药使用效果,减少肥药施用量,做到“肥药双控”、“定量栽培”和“科学灌水”,节省水资源,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是拓宽经营渠道。为进一步提高效益,发展合作社经济,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2010 年,合作社试行把油菜籽加工成土菜油在当地销售,使油菜籽的净收益平均增加了12847.05 元/hm2,提高了油菜籽的附加值,且注册了“田畈儿”土菜油商标,经加工的土菜油,原汁原味而且绿色无污染,很受农民欢迎。

猜你喜欢

机器换人余杭区机收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读迷作品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新龟兔赛跑
能喝到几瓶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