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黄节水惠民生

2014-12-16张福禄张育峰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4年11期
关键词:畦田阳谷阳谷县

张福禄+张育峰

年节水近7000万立方米,相当每年节省出6个西湖或60多个大明湖的水量。——这里,便是山东阳谷陶城铺引黄灌区。

秋种时节,笔者在陶城铺引黄灌区处处感受到阳谷人那种浓浓的节水情节。1988年陶城铺引黄灌区建成后,结束了阳谷大旱无收的历史,但是阳谷县政府和广大群众也倍加珍惜黄河水,呵护黄河水,通过各种技术、工程、管理等手段,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如今年节水近7000万立方米。

贫水县引来黄河水

“阳谷是个农业大县,全县耕地达百万亩。而阳谷地处暖湿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往往是春、夏、秋连旱,甚至是一年四季干旱,致使河流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阳谷水务局张主任告诉笔者,目前阳谷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2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9%,多年平均需水量近3亿立方米,农业占据80%。水资源紧缺是制约阳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世纪60年代,阳谷旱情之年,亩年产粮食不到150公斤,即使到了70年代末,干旱缺水依然是制约阳谷农业发展的瓶颈。

“阳谷农业发展离不开黄河水。”在陶城铺灌区渠首闸——陶城铺引黄闸管理所,所长赵化云介绍说,为了保障农业丰收,山东黄河河务局于1987年建设了陶城铺引黄闸,阳谷县在1988年开始建设陶城铺引黄灌区,年均引黄河水1亿立方米以上,彻底改善了阳谷农业发展环境,粮食生产年年获得大丰收。

诚如所说,阳谷实施引黄供水后,解决了阳谷农业干旱之忧。粮食年产量自20世纪90年代后年亩产已达1000余公斤,农业总产值由1988年的4.7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0多亿元。1999年,阳谷出现了罕见的冬、春、夏、秋连旱。90万亩耕地中有50万亩遭遇严重干旱,地下水漏斗区达到了148.72平方公里,32000人饮水困难。阳谷紧急引用黄河水0.5亿立方米,解决了作物“燃眉之急”,实现农业丰收。2011年春天,阳谷遭遇百年一遇大旱,阳谷县引1.3亿立方米黄河水抗旱,小麦总产达40万吨,比2010年增长3.4万吨。自2002年起至2013年,阳谷粮食实现“十二连增”。

黄河水成为阳谷人心中丰收的希望,也被奉为致富的“保护神”。“有水不忘大旱年”、“省下一瓢水,救活一棵苗”……对于经历过旱情、深感大旱切肤之痛的阳谷人民来讲,节水灌溉、节约使用黄河水的信念坚定,节水意识已在心中生根。

节水灌溉惠民生

“畦田咋变窄了,也不像以前那样长了?”

在灌区李社头村,村民们正在整理畦田准备播种。笔者发现畦田宽度只有3米左右,长度也就五六十米,原来上百米的长畦田不见了。

“这样的趟子(畦田)省水啊。浇得快,用水少。”村民告诉笔者,“过去地多长,趟子就多长,半天浇不到头。现在想想,那样浇地是费水、费时,还多花钱。如今,趟子短了,浇得快了,既省水又省钱,大家抢着节水浇灌了。再说,黄河水比油金贵,可不能白白浪费了。”

为了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阳谷县不但每年都进行节水宣传,还普及科学种田技术,并投资加大引黄灌区农田高效节水设施建设,建设了泵站、铺设低压管道、新建或改建建筑物等。节水意识已经根植在人们心中。如今地里的畦田变了,也看不见土渠了,除了水泥渠道、就是低压管道。节水灌溉,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益,促进了阳谷农业增产、增收、增效,也让节水能力明显增强。

据了解,1988年建设陶城铺引黄灌区后,阳谷开始引用“小白龙”(塑料软管)地面输水灌溉技术。该技术比地上明渠节水30%以上,节地15%以上,供水量大,灌溉速度也大幅度加快。目前该县有“小白龙”200多万米,控制面积达80多万亩。灌区还结合实际大力推广管灌、喷灌、微灌等抗旱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灌水的有效利用率。阳谷还实施了“分级管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完善田间配套设施,在灌区内部大胆进行改革,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各类水资源,探索“高水位、大流量、速灌速停”的输水灌溉模式,全方位实行轮灌,缩短灌溉周期,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率。自1996年起,灌区实行计量供水,按方收费到乡镇的管理办法,以经济杠杆促进节水灌溉,结合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措施,实现亩次节水18立方米,年节水能力近6000万立方米。如果加上近年来实施的高效节水项目建设,阳谷县目前农业年节水达7000万立方米,既保证了农业灌溉,又减轻了农民负担。

节水工程立新功

如果说通过实施技术节水和田间管理节水取得显著成效的话,那么阳谷自2010年开始实施的现代农业高效节水项目,则为灌溉节水再立新功。

笔者一行行走在张秋镇景阳田间,只见地头有一些蓝色的“小蘑菇”。正在准备小麦播种的村民说,别看这东西不起眼,只要拧开“螺栓帽”,打开开关,水就哗哗地流出,动手就能浇灌庄稼,像用自来水一样方便。

近年来,阳谷县以建设发展现代农业高效节水为目标,自2010年,阳谷县开展了为期4年的“小农水”工程,按照“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目标为指导,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高效节水上,优化工程设计和灌溉模式,在项目建设中,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先由泵站提水加压,把河水输送进管网,再由管网将水源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农民无须购置灌溉设备、安装机泵,亩次节水30%左右,灌溉费用从21.8元降到10元左右,实现了灌溉的省事、省钱、省水。

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阳谷全县总投资12926.55万元,完成新建泵站38座,铺设管道910.9公里,新挖、疏浚沟渠120.7公里,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24万亩,以及其他节水工程,实现了水资源集约化利用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截至目前,全县共改善灌溉面积15.25万亩,年增加节水1059万立方米,年增产粮食202.47万公斤。

阳谷河务局水资源管理人员告诉笔者,阳谷灌区在节水灌溉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节水空间还很大。阳谷引黄灌区面积达百万亩,全部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后,灌区年节约黄河水有望超1亿立方米。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与保障。阳谷引黄灌区节水工作将继续深化,实现节水灌溉遍地开花,让汩汩黄河水在这片古老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土地续写新的传奇。

猜你喜欢

畦田阳谷阳谷县
浣溪沙·夏日游下弓村
阳谷县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秋野
阳谷县全域旅游发展探析
韵在乡村
那座城
人民法院便民型司法模式实证探究——以山东省阳谷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阳谷华泰隆重发布橡胶促进剂M/NS清洁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