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组织双相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回火稳定性

2014-12-16

汽车文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贝氏体双相马氏体

纳米组织双相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回火稳定性

刊名: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

刊期:2013年第8期

作者:F.Hu et al

编译:张英才

超级贝氏体钢具有高拉伸强度(1.77~2.2GPa)与延展性(约30%)、断裂韧性(约45MPa·m1/2)的理想组合,其力学性能主要与贝氏体铁素体片的尺寸、形状(厚度约20~65nm)以及残余奥氏体的量有关。但是,贝氏体钢的热处理往往要进行数日,甚至要加入Co和Al来加速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淬火配分马氏体钢比相同成分的传统马氏体钢有较高的强度和延展性,这是因为存在配分阶段而得到更多的残余奥氏体。在低和/或中碳配分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百分比通常小于10%。这两种钢的共同特点是有理想的残余奥氏体量,研究考察了这两种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回火稳定性。

试验钢的化学成分为Fe-0.95C-0.91Si-1.30Mn-2.30Cr-0.99Mo-0.17Ti。试样分别按照贝氏体相变和马氏体相变条件进行处理,然后两种钢材试样在400~700℃范围内的不同温度下进行2h回火处理。试样经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硬度检测,得到以下结果:①在较低的回火温度(400~500℃)下,由于碳化物的沉淀析出,这两种纳米组织钢的硬度随之升高。②当试样在较高温度(600~700℃)下回火时,马氏体钢硬度的降低比超级贝氏体钢小很多,前者残余奥氏体体积百分比达到26.6%,硬度达到556HV1;而后者的残余奥氏体体积百分比为24.5%,硬度为385HV1。③马氏体钢较高的回火抗力(回火稳定性)归因于其大量的富碳残余奥氏体。

猜你喜欢

贝氏体双相马氏体
细化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缝钢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Mn-Cr-Mo系贝氏体轨钢连续冷却转变的原位观察
新型贝氏体板簧钢的组织及性能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变温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实验观察及立体图像模拟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马氏体不锈钢Cr-N包埋共渗涂层的耐腐蚀性以及应用
不锈钢水壶口径腐蚀行为的研究
双相型障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