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边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2014-12-15范玉海

地下水 2014年6期
关键词:喉道鄂尔多斯油层

范玉海

(1.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54;2.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69)

本世纪初几年,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西峰地区针对延长组长8油层组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超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1]。近年,在定边地区长8油层组的油气勘探也取得了同样的重大突破,但由于定边地区长8油层组埋深较大、勘探成本高[2],因此研究该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地质概况

定边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中区,西临天环坳陷(见图1)。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总体表现为东北缓、西南陡且向西南水体逐渐加深的簸箕状形态[3];上三叠统延长组是在鄂尔多斯盆地持续坳陷和稳定沉降过程中沉积的一套河流-湖泊相陆源碎屑岩岩系[4-5];根据按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将延长组自上而下划分为10个油层组,其中长8油层组为一套灰色、灰黑色粉细砂岩、泥岩互层沉积,厚度一般为70~80 m左右,根据沉积旋回又可以将其划分为长81和长82两个砂层组。

2 储层特征

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2.1.1 骨架颗粒成分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90余件岩石薄片的鉴定和统计,结合扫描电镜、粒度等资料和手段,对长8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进行分析。定边地区长8储层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少量长石岩屑砂岩(见图1);储层砂岩粒度分布曲线呈正偏态、峰度值较高,以细粒为主,百分含量为70.32%,其次为中粒,百分含量为23.99%;砂岩整体分选好、磨圆较差,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

图1 定边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三角图

2.1.2 填隙物特征

填隙物主要由杂基和胶结物组成[6],研究区长8油层组填隙物含量变化较大,约为6.2% ~22%,平均为12.39%。胶结物种类多样,以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等自生粘土矿物和碳酸盐胶结物(主要是铁方解石及少量方解石、白云石)为主,还含有少量浊沸石、硅质胶结物(自生石英及长石质)(见表1)。

表1 长8油层组胶结物类型、薄片中含量及百分数

定边地区长8油层组4口井的样品的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表明:研究区长8油层组粘土矿物的主要类型为高岭石(58.93%)、绿泥石(25.95%)、伊利石(14.11%)及少量伊蒙混层(1.01%)。

2.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2.2.1 孔隙类型

据铸体薄片资料,定边地区长8储层孔隙主要为溶蚀粒间孔,约占总孔隙的75.30%;储层以小孔隙为主,约占53%,其次为中孔隙;通过该区20块压汞样品统计数据可知,长8储层中微细喉占43.5%,微喉占34.2%,细喉和中细喉道分别占16.8%和5.5%。

因此综合前述数据和分析,认为定边地区长8储层孔喉结构类型主要为:小孔隙微细喉道或小空隙微喉道类型,中孔隙微细喉道或中孔隙微喉道类型。

2.2.2 孔喉结构特征

通过该区20块压汞样品试验参数数据可知,研究区储层平均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具有低排驱压力,较高中值压力,略粗歪度的特点(见表2、图2)。

表2 长8油层组部分样品压汞试验参数数据

图2 长8油层组储层压汞及平均压汞(红线)毛管压力曲线图

表3 长8油层组储层物性统计表

2.3 物性特征

为了本次研究的准确性,将物性小于下限,即:孔隙度≤6%、渗透率≤0.1×10-3μm2的值剔除,只对大于物性下限的值进行分类统计(见表3)。

根据物性资料分析可知,孔隙度分布范围在6.31% ~15.89%之间,平均为9.07%,大多数样品在8% ~12.0%之间,占总数的 72%;渗透率分布范围在 0.11~8.21×10-3μm2,平均值为 0.574 ×10-3μm2,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 ~1×10-3μm2之 间,占 总 孔 隙 的 73%。依 据 赵 澄 林 等(1998)[7]对鄂尔多斯盆地孔隙度和渗透率分级标准,认为本区长8储层应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

3 结语

(1)长8油层组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以自生粘土矿物和碳酸盐胶结物为主,其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

(2)长8油层组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溶蚀粒间孔最为发育,储层具有低排驱压力,较高中值压力,储集岩岩性致密,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

[1]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 -30.

[2]杨县超,屈红军,崔智林,等.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J].西大学报.2010,40(2):293 -298.

[3]曹红霞,李文厚,陈全红,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三叠世沉降与沉积中心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32(2):159-164.

[4]武富礼,李文厚,李玉宏,等.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J].古地理学报.2004,6(3):307-314.

[5]马强,刘长亮,常森,等.薛岔地区长6油层组油水分布特征研究[J].地下水.2012,34(3):12-14.

[6]裘亦楠,薛叔浩.油气储层评价技术(修订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7]赵澄林.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喉道鄂尔多斯油层
地理盲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技术设计及效果研究
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地区的西夏窖藏
胜利油田致密砂岩油藏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厚油层隔夹层研究
亚声速二喉道流场不对称现象研究
尼日尔Agadem区块古近系Sokor1组低阻油层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