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边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低阻油层判别方法研究

2014-12-15卢小波

地下水 2014年6期
关键词:伽马水层含油

卢小波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陕西 定边718600)

低阻油层指在同一油水系统中,油与纯水层的电阻率之比小于2(或3),即油层的电阻增大率小于2(或3)的油层,它是一类特殊油层,在我国各个油田相继发现。判断一个储层是否为油层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测井电阻率,并且主要比较其与同一油水系统中水层电阻率的差异大小,即电阻增大率。根据电阻率资料来定义低电阻率油层应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1)电阻率绝对值很低;2)与围岩电阻率差别不大;3)与邻近水层电阻率差别不大。

低阻油层与常规油层电性特征不同,目前常规的测井技术不能有效直接地揭示这类油气层。其难点主要为:1)常规砂岩油层己有较成熟的测井定量计算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等地质参数的解释模型。2)低阻油层由于受岩性、物性、含油性、水性、侵入性、润湿性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其电阻增大系数明显低于高阻油层,有时甚至等于水层,因此很难建立其测井解释标准,测井曲线解释时也容易与水层混淆,造成勘探过程中漏掉油层或错判为水层或干层。因此识别低阻油层显得尤为重要。

1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识别法

一般来说,常规含油层电阻率高于含水层,在泥浆滤液矿化度适合的条件下,油层常呈现“泥浆低侵”,含水层呈现“泥浆高侵”特征,常规含油层易于识别。本区长6含油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并非如此,呈现复杂含油层的特殊特征。本区低阻油层的识别主要通过电阻率曲线、孔隙度曲线和岩性(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曲线)来进行识别。

1.1 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

本区油层具有低阻特征,某些层段油、水电阻率测井曲线值出现明显异常,油、水层电阻率值相近,油层呈现高侵,不能只靠电阻率资料来识别低阻油层,不符合常规电性判断准则。

1.2 孔隙度测井响应特征

在本区应用声波时差、密度双孔隙度测井方法解释能较好地反映该区的孔隙性,在低阻层段油层的声波时差比水层的声波时差大。

1.3 岩性测井响应系列

油层自然电位呈现低幅度值,而水层的自然电位异常较大,低阻油层的自然电位异常相对值比水层小;对砂岩储层而言,自然伽马幅度随着泥质含量的减少而降低。根据常规油层的电阻率增大系数法识别及评价储层含油气性容易得出含油性差的结论。

1.4 实例分析低阻油层

X305井长6:试油段为1 984~1 988 m,,储层电阻率为15.0 Ω·m,声波时差为 235.7 μm/s,综合解释为油水层,而其上部1 930.3~1 932.3 m处解释为水层,电阻率为 15.8 Ω·m,声波时差为 225.9 μm/s,Rt/R0<2.0,试油结果显示为日产油 3.57 m3/d,日产水 3.60 m3/d,因此 1 984 ~ 1 988 m油层为典型的低阻油层。

2 定性识别方法

目前,以电阻率-孔隙度系列为主的常规测井仍然是测井解释和评价的主要手段,对于低阻油层,一是积极探索有效的测井新方法、新技术,如MDT、核磁共振等;二是通过对低阻油层样本的剖析,研究其成因机理,挖掘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储层岩性、物性、水性等有效信息,解决低阻油层解释的多解性,从电阻率与三孔隙度、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的匹配关系中发掘储层的含油信息。

研究低阻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岩性、物性及水性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至关重要,只有准确把握岩性、物性及含油性对储层电性的影响,并高度重视这五种因素间的细微变化,才能对储层的含油性做出客观评价。

2.1 侵入因子识别法

考虑淡水钻井液侵入,选择中、深感应之差与深感应比值(称为侵入因子)-深感应测井交会图。在考虑反映影响测井识别油层的主要因素时,尽可能用原始测井信息加以识别,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分析表明,长6油层、水层电阻率侵入特征一般均为增阻侵入,但深浅电阻率的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油层比水层的值小。利用研究区已有试油资料对关键层的中、深感应之差与深感应测井的比值-深感应测井进行交会。一般情况下油层、油水同层的侵入因子大于0.2,水层侵入因子小于0.2,当油层侵入因子小于0.2时,则属于低阻油层的范畴(见图1)。

图1 定边地区RILD与(RILM-RILD)/RILD交会图

2.2 电阻率曲线形态识别法

根据电阻率曲线形态,若满足下列条件,即为低阻油层或者低阻油水层:1)径向电阻率曲线显示原状地层、侵入带、冲洗带三者电阻率值相近,深中感应-八侧向三条曲线接近重合;2)深中感应曲线“无差异”,八侧向电阻呈高值;3)深中感应曲线呈微小的"负差异",八侧向曲线显示电阻率呈高值。4)同时需要结合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大小进行比较,方可确定。

2.3 泥质含量差异对比识别法

某些油层由于受泥质含量的影响导致低阻,解释中容易漏掉。如同一段砂体,淡水泥浆时,自然电位曲线负异常,但自然伽马值有高低变化。若高自然伽马段的声波时差高、密度低、电阻率值低,但高自然伽马值与低自然伽马值之差比上低自然伽马值小于0.2,且双感应电阻率测井曲线重合,则该段与低自然伽马段的含油特征相同,即为油层(见图2)。

2.4 横向对比识别法

如果相应地层在临井,经试油为油层或水层即可结合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规律与临井对比。1)新井的目的层与选择临井的试油层应是同一层位。2)对储层物性对比包括对比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形态。3)储层含油性对比若临井目的层出油,新井的目的层物性与其相似或更好一些时,若新井的电阻率值比临层出油层电阻率高或相当时可定为油层或油水层。4)砂顶海拔对比新井的目的层与临井出油层物性相当或更好一些时,如新井的海拔低,目的层应偏低解释为油水层或含油水层,海拔对比要求是同一砂体。

图2 定边地区X4井GRmin与(GRmax-GRmin)/GRmin交会图

X5井1 878~1 882 m段从测井曲线来看,其电阻并不是很高,仅为17.0 Ω·m,测井解释为含油水层,试油结果为日产油15.56 m3/d,日产水2.74 m3/d,综合解释为油水层。与其相邻的Q1井1823.8~1826.4段原测井解释为差油层,但相对比X5井来说,其电阻率明显偏高(26.4 Ω·m),因此根据横向对比识别法该段应解释为油水层。

3 结语

低阻油层的判别主要有侵入因子识别法、电阻率曲线形态识别法、泥质含量差异对比识别法与横向对比识别法,低阻油层不仅在定边地区存在,而且在整个盆地也是存在的,但由于现今的测井工艺不能准确的识别低阻油层,因此,本次低阻油层的识别仅属于探索阶段,在以后的勘探开发中,需要用新的测井技术来发现低阻油层,最终实现油田产量的增加。

[1]陈学义,魏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辽河油田滩海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及其精细解释[J].测井技术.1998,22(6).

[2]张明山,杨玉征,张凤奎.宁陕古河中段地区低阻油层识别的意义和标准.低渗透油气田.2003,8(4):1-8.

[3]张凤奎,王秋霞,雷西虎,等.姬源地区疑难油层判识标准讨论及实例分析.构建和谐企业.创建百年石油.优秀科技论文选.北京:中国石油化工出版社.2007.

[4]赵佐安,何绪全,唐雪萍.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2,22(3):34 -37.

[5]杜旭东,顾伟康,周开凤,等.低阻油气层成因分类和评价及识别[J].世界地质.2004,23(3):256 -260.

[6]张爱华.辽河油区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及研究思路[J].特种油气藏.2004,n(6):37 -39.

[7]马德录,麻平社,路云峰,等.测井和地质相结合识别低阻油层[J].国外测井技术.2006,4(2):8 -12.

猜你喜欢

伽马水层含油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中子伽马曲线受到自然伽马污染影响分析及消除原理
三大抽样分布的理解与具体性质
Understanding Gamma 充分理解伽马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BAF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研究进展
瓦斯科·达·伽马
酸调质—氧化降解法提高含油污泥的沉降性能
铁路含油污泥焚烧的特性
NY3菌固定化及生物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