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促进学校“增量”发展

2014-12-15王建华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8期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增量教育质量

王建华

[摘要]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了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建立“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办学水平,以评价机制的创新推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促进中小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校办学主体的不断强化,以鉴定性为主的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凸显。如在评价指导思想上,比较重视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指标设计上,重共性,轻个性,注重内容与标准的统一,忽视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学校;在评价模式上,重静态状况的认可,轻动态未来的发展;在结果运用上,重与考核、奖惩、评优挂钩,轻指导改进和促进发展等。这与现代教育发展理念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构建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必要性:是大势所趋,应顺势而为

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是以现代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以学校、教师、学生发展和成长过程为对象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与鉴定性评价相比,更强调目标的导向性、行为的自律性、改革的创新性、发展的持续性以及结果的激励性。在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期,构建一套科学可行、便于操作的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是完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有益探索。发展性评价也称增值性评价,其思想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联盟组织的“八年研究”(1933-1940),直到20世纪70年代,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研究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1992年,美国田纳西州政府率先采用增值评价系统作为州教育促进法案的一部分。随着联邦教育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出台,增值评价逐渐成为美国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2002年,英国政府在全英格兰和威尔士推行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模式。近年,我国也开展了对教育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如边玉芳等提出增值评价是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学校评价模式;马晓强等以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为例进行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的实证研究;2011年,上海市教委也构建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并开展了首次测试。这些项目都意在通过探索逐步建立“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开放性、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形成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互动机制,引导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但通过梳理与分析,发现当前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首先是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推介国外增值性评价理论、特点和模型;其次是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集中于某个学段,没有采用系统的思想构建小学、初中和高中相互衔接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再次是国内外还没有开发出值得推广的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管理软件;最后是各地实证研究还没有全面推开,一些研究项目还处在实践探索中,真正可供借鉴的实践研究成果不多。可见,采用增值性评价理念,结合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实际需要,运用多种模型技术,构建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科学评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中小学教育质量,有助于丰富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模式。

二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这就需要各地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深入探索,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学校发展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切实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引导学校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同时,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也要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由质量求生存到特色求发展。

三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追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突出表现在“择校热”以及城区“大班额”与大量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等方面。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办学差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要从经费投入、师资配置、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人手;另一方面,更需要构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科学的手段,依据科学数据形成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客观分析与判断,激发每所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使学校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同时,要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扭转长期以来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四是推动中小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需求。学校实现内涵发展,核心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各地中小学校特别是普通高中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始终未迈出实质性步伐;为追求升学率,许多学校大搞假期补课和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导致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只能体现在口头上,难以落实到行动中。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思想及评价模式成为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则突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化素养、动手能力、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幅度等方面的测评,对学校则重点考评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学业成绩均衡度、学业成绩进步幅度和特色发展、机制创新、教育科研等。这就可以真实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全面分析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改变普通中小学办学理念,重塑现代教育评价理念与导向,促进中小学校健康发展、特色发展。

二、着力点: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构建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多元性等特点。在当前国内外尚无一套相对完整、可供借鉴和操作的评价模式的前提下,我们应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一是树立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学校教育质量包括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进步。可见,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配置和教职员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水平。因此,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就要对影响教育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评价,它涵盖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领导管理、课程实施、师资配备、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方面,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结果反馈,引导学校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扭转长期以来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积极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

二是确立自主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路。采用增值性评价原理,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发展性评价,具有重视起点、关注过程和促进学校改进的特点,可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地应因地制宜,找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内在潜力,寻求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注重诊断发展中的问题,指导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保障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学校成为各具特色的办学主体。同时,还应强调评价对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的主体权力和主体责任,妥善处理好学校发展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既要强调规范性的评价,又要突出发展性的评价,达到“规范中求发展,发展中更规范”的目的。

三是构建适应区域实际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评价目标逐级分解而成的具体的、可测试的分目标,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各地在研究制订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有“共性”评价指标,突出规范性、基础性、法定性、导向性;又要有“个性”评价指标,突出发展性、特色性、针对性、差异性。“共性”指标要涵盖国家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规范性要求和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性要求,须采用“一把尺子”衡量。“个性”指标要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区域实际出发,制订发展规划和措施,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依据评价对象原有的基础和实际差异,具体进行纵向分析、比较,看提高、看发展、看特色。

四是建立灵活有序的实施机制。要保证发展性评价体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评价实施机制。第一,建立自主发展机制。在构建评价体系的实践操作中,可将学校自主发展设置为一级指标,下设办学现状、改革发展目标与思路、发展项目与措施、阶段性成果、办学特色等作为二级指标。这部分指标的评价要素可先由学校自行设计,自主编制在规划内逐年实现的分目标、项目、内容,再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审定,从而增强评价对象的主体发展意识,使“自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真正体现出评价对象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评价对象自主发展。第二,建立内部调控机制。这主要是指导学校建立发展性的自评制度,引导学校对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分析,将自评结果运用到日常工作中,随时改进,不断提高。第三,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访谈等方式,征求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的沟通,进一步树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意识。第四,建立定期督导机制。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长沙探索:建章立制,蓄势待发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基础教育品牌优势逐步显现,但也面临着如何推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切实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创新不足等深层问题,需要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深入探索。长沙市借鉴增值评价的理念,探索构建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被教育部授予“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所申报的科研课题《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目前,长沙已制订了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方案,力图通过研制科学的测评工具和方法,开发一套可操作的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管理平台,改变以“升学率”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状态,全面客观评价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

一是整体设计:从“入口”看“出口”,突出增值性。传统的学校评价主要以过去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为依据,对学校办学水平做出等级评定。长沙市构建的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将按照“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方式评价学校办学水平,重在关注学校发展的“增量”。即以促进教育活动价值增值为目的,采用多种现代统计测量方法,追踪学校从起始年级到毕业年级学业质量的增值变化,并考察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进步和能力提升影响的效应,着重于对教育对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条件进程及策略方法的建设性评价。通过重点关注受评对象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趁势,明确其潜在能力,使发展性评价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与此相配套,长沙将即时、动态地实施发展性评价,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实际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让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整体提升。

二是评价内容:从唯一项目到三大主体,突出全面性。长期以来,我们是将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导向,无形中促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形成校际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兴趣锐减,严重损害了师生的身心健康,违背了科学发展观。长沙市将以全面教育质量观为基本理念,力图把影响教育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纳入评价范围,主要从学校管理、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三大主体进行综合评价。学校管理水平评价主要是对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和办学行为等进行评价;学生成长状态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志向和学业负担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发展水平评价主要是对全校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效能等进行整体评价,倡导教学共相长,师生同进步,促使学校关注教师、关爱教师,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是评价指标:从关注结果到重视过程,突出动态性。传统的学校评价指标大多注重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单一性,主要以记分的方式呈现,量化特征明显。长沙以实现学校动态发展为目标,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了11项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指标。第一,常规管理。主要是考核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常规管理机构与制度、教学计划制订与执行、课堂教学、校本教研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实践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教学评价等。第二,办学特色。主要是考核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其关键性指标包括特色明显、成果显著、获得社会公认等。第三,品德行为。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品德认知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行为习惯等。第四,学业水平。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小学学业检测、初中新生分班考试、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和考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考查、高考等方面学业成绩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业成绩均衡度、学业成绩进步幅度等。第五,身心健康。主要是考查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人际沟通、情绪调控、意志品质等。第六,学习动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学习动机与态度、爱好与特长、潜能发展等。第七,学业负担。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客观负担和主观负担。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学习时间、课外活动、课业感受、学习压力等。第八,师德修养。主要是考察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第九,专业能力。主要是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关键性指标包括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第十,教学效能。主要是考察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课堂教学满意度、教学成绩等。第十一,办学行为。办学行为是警示性指标,主要考评学校是否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督促学校认真执行教育部、省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凡是学校存在重大违规、违纪行为,便一票否决,取消当年教育质量各项评奖资格。

四是评价方式:从单一模式到多管齐下,突出科学性。虽然以往通过年度目标考核的方式对学校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存在方法相对简单、考核周期较长、过程管理缺失等不足。长沙市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策略,让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广大学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综合多方评价意见,促使学校主动发现问题寻求科学发展策略。具体将综合运用五种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第一,常规检查。根据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要求,采用看、听、查和座谈的方式,定期对学校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和办学行为等方面进行检查。第二,走访座谈。根据设计好的访谈提纲,通过与受访者的集体座谈、专题研讨与对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师德修养、专业能力、教学效能,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内容。第三,问卷调查。通过对家长、学生和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管理的情况,将问卷调查结果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第四,学业水平测评。在全市建立统一的中小学学业成绩数据库,采用科学的统计模型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客观比较,综合分析学校教学质量。第五,文献分析。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各区县(市)教育局、学校以及中小学教师中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教案设计、教研科研成果、学生成长记录、教学数据统计报表、质量分析报告等,全面、客观的评价学校常规管理水平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并作为分析研究教育质量的辅助材料,以求更准确地把握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发展趋势。

五是结果运用:从注重奖惩到注重诊断,突出指导性。根据发展性评价的要求,长沙市教育主管部门将不再依据评价结果对学校进行单纯的排名,而是针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形成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报告,促使学校改进管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同时,还将设立教育质量奖励基金,在年度教育工作会上对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和进步较快的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此外,长沙市还将成立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评审委员会,定期发布《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蓝皮书》,以适当形式反馈给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逐步过渡到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区域实际的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具体行动,体现了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的宗旨,它将更多地关注学校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鼓励每一所学校追求发展,每一位教师追求成长,每一名学生追求进步,为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发展局面提供动力源泉和机制保障。

(责任编辑 罗登廉)

猜你喜欢

发展性评价增量教育质量
研发信息的增量披露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吗
Поезд Харбин-Россия стимулирует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й торговли 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йлунцзян哈俄班列拉动黑龙江中俄贸易增量
特大城市快递垃圾增量占垃圾增量93%
新常态下开发区由“增量”向“存量”型规划的转型探索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浅谈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