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令煤业巷道底臌防治探索

2014-12-13赵志彪

江西煤炭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网索锚索底板

赵志彪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 正令煤业,山西 孝义 032311)

1 矿井概述

山西汾西正令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矿井,井田面积5.8435km2,设计能力0.9 Mt/a。

矿井为立井开拓,主立井垂深683m,副立井垂深640 m,开采二叠系山西组2号煤层,开采标高+460m~+220 m。矿井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影响,造成井巷损坏变形,巷道顶板离层、喷层脱皮、两帮收缩,特别是底臌现象特别严重,直接影响运输安全、行人安全及通风断面。

2 巷道底臌原因分析

1)井田为一向东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为6°~14°,井田内发育有3条断层,分别为F1、F2、F3,其中F2、F3的断距较大,总断距高达300余米,造成井田内地质构造多,节理裂隙发育,岩层稳定性差。部分巷道呈尖顶状挤压说明巷道受横向水平应力大。

2)3条大巷均布置在2号煤层中,顶底板为砂质泥岩、泥岩,围岩的力学性能较差,岩体强度低。

3)埋深大,岩石重力场应力大。主井落底埋深约为683m,采煤工作面埋深在680~840m,属深部开采,采区工作面布置不合理,工作面之间净煤柱留设为12m,造成巷道压力大。

4)巷道水沟原采用混凝土预制,但由于底臌破坏,形成了自然水沟,水顺巷道向下流动,软岩进水后膨胀。有的地段底板表面根本看不到水,其实水流在底板岩层裂隙中流动。巷道冲尘使浸水也导致软岩膨胀。

底板有一层300mm 厚的铝土页岩,浸水后体积扩大,并形成流体,向软岩臌起的裂隙处蠕动。

正令矿井下巷道变形后重复维修,特别是由于底臌在巷道下底后,原有的平衡应力再次被打破,下底越频繁,变形越快,使巷道围岩的松动圈越来越大,又进一步加剧了锚杆松脱,锚索撅断,导致顶板下沉、底臌、两帮收缩,巷道多次返修,使得巷道愈修愈坏,形成了恶性循环。

3 底板控制技术尝试

为解决围岩支护技术难题,控制底臌现象的发生,正令煤业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并寻求科研单位支持,尝试采用了“O”型封闭式支护和壁后注浆、底板加固、二次耦合支护措施。

1)在中央变电所采用锚网索喷及“O”型拱封闭式支护,试验段巷道长60m。设计巷道断面形状为圆形,掘断面24.6m2,净断面19.6m2。

(1)锚网索喷支护参数

巷道支护采用Φ20mm×2400mm 螺纹钢锚杆,Φ17.8mm×6000 mm 钢绞线锚索,锚杆间排距为800 mm×800mm,锚索间排距为1600mm×2400mm。

(2)O 型拱支护参数

O 型棚采用36号U 型钢制作,每架由6节组成,其中底梁长度为4475mm,其余5节梁长均为2950mm。每节之间搭接长度500mm,每个搭接处设4道卡缆,每节设一道拉杆,棚距为800mm(见图1)。先将两层钢筋网错格搭接在O 型拱上,用构木密背在钢筋网上,再用棚板、道木打井字垛配合楔子与顶板、两帮接严实、打紧,所有工序完成后喷浆50mm 封闭。

中央变电所60m 范围“O”型拱支护于2011年9月6日开始,年底结束。实践证明,锚网索喷+“O”型拱封闭式联合支护对控制软岩巷道底板变形有良好的效果,保持二年半后,中央变电所混凝土底板仅出现了轻微裂缝。

图1 0型拱示意

2)在轨道大巷从中部车场至上部车场采取了壁后注浆、底板加固及二次耦合支护工艺。

修复此段巷道的施工工艺为:刷大断面、锚网索喷支护、注浆。为了有效控制底臌,巷道底角及底板也进行支护,并进行注浆。底角锚杆、注浆孔从巷道的底角按45°倾角打入岩体,底板注浆孔垂直于底板布置。注浆完毕后,在巷道断面采用锚杆进行二次耦合补强支护。

(1)支护工艺流程

巷道锚网索喷(1周后)→巷道两帮及顶板注浆(3天后)→二次耦合支护(再次补打锚杆)→底板注浆。

(2)支护参数

支护参数包括锚网索喷支护参数和注浆支护参数。

①锚网索喷支护参数。巷道支护采用Φ20 mm×2400mm 螺纹钢锚杆、Φ17.8mm×6000mm 钢绞线锚索,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锚索间排距为1600mm×2400mm,锚杆、锚索呈放射状矩形布置于巷道顶帮。顶帮均铺设Φ6mm×2000mm×1000mm 的钢筋网,钢筋网紧贴岩面布置在铁托盘内侧,网格100mm×100mm,每根锚杆、锚索配套一支 MSK2355 型树脂药卷和一支MSCK2355型树脂药卷(快速药卷在外部,超快速药卷在内部),全断面喷射混凝土,喷浆厚度100mm(见图2)。

图2 巷道断面支护

②注浆支护参数。施工时为了避开锚杆、锚索眼位,确保注浆孔间排距,喷浆前对注浆管进行封孔,注浆孔的间排距为1600mm×2400mm。注浆孔呈矩形布置,每孔安设一个锚注管,锚注管规格:为Ф26.8 mm×3000 mm,每一断面布置9个注浆孔(见图3)。

图3 注浆钻孔布置

(3)施工工艺

①注浆管的埋设:注浆孔打到设计深度,注浆管用生麻缠绕,施压下放入注浆孔内,封孔采用硫铝酸盐膨胀水泥,待凝固后方可进行注浆作业;②注浆压力、材料、浓度的选择:注浆终压确定为2.5~3.0 MPa(依据是根据浆液扩散半径和壁厚承受能力);注浆选用P·S 32.5普通矿用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按0.8∶1 的水灰比配制;③注浆花管:由6′钢管加工而成,长3000mm,螺扣长50mm。距螺扣1000mm 处加工为凹凸段,用来缠绕生麻封孔。注浆管上的花眼不少于15个,眼距300 mm,管末端焊接锥型尖头(见图4);④底板打孔:使用ZQJJ-200/1.8型架柱式钻机,采用Ф50mm 钻杆、Ф70mm 钻头钻底板孔。每根锚索采用一块1800mm 长的36#U 型钢,一块规格为250 mm×250mm×10mm 的钢板,一套锁具,每孔安设一根3000mm 长4分锚注管、一根Φ21.6mm×6300mm 锚索,锚注管孔口加丝外露地平50mm,封口段长度1000mm,要求缠绕直径与钻眼直径一致,将锚索和锚注管一起放入钻眼内,在钻眼内灌入水泥浆,完成封孔。封孔后待注浆作业完成后,然后上铁板、U 型钢、锁具,将锚索锁紧。

图4 注浆管加工

从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结果来看,采用锚网喷、注浆、二次耦合支护后改变了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巷道围岩强度和支承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减少了塑性变形,巷道变形量明显降低,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遗憾的是,一年半后,此段巷道又出现严重底臌,为满足运输需要,重新拉底扩修,在拉底扩修时不得不去除了底板锚梁。

4 底板控制改进思路

1)虽然“O”型拱封闭式支护成本高,每米维修费用为3.24万元,掘进速度慢,每月只有20m,但维修周期增加,由每年维修一次增加为5年小范围维修。而采用原普通的锚网索喷支护,每年每米扩修费用1.22万元。经过经济效益比较,“O”型拱封闭式支护是经济、安全、合理的,因此应在3条大巷大面积推广使用。

2)治底臌先治水。鉴于混凝土预制水沟容易底臌破坏,可采用PE管或水槽代替,沿巷道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个集水井,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使附近的底板水流入井内,通过滤网进入水管或水槽。严格控制施工用水浸入底板。

3)加固巷道帮角支护。在顶、帮支护强度足够的情况下,增加底角锚索,长度6300mm,从巷道的底角按45°倾角打入岩体,增加顶、帮支护形成“硬壳”的受力底面积,减弱巷道角部应力集中程度。

4)二次耦合支护由锚杆支护增长为锚索支护,将锚索打在未破坏的稳定岩层中,将顶、帮支护形成的“硬壳”悬吊到深部稳定岩层,减少“硬壳”传递到底板上的压力,从而减轻底臌的发生。

5)巷道一开挖就采用高强度预应力锚杆,采用全长锚固技术,减少围岩松动、变形,使围岩的持续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6)巷道设计要合理,留设巷道保安煤柱要合理,应尽量采用大断面,允许巷道有一定的变形量,大巷布置于不同层位,寻找稳定坚硬岩石层位布置巷道。

7)进一步采用先进的矿压观测手段进行观测,根据工程现场条件,优化注浆参数,降低巷道支护成本。

〔1〕何满潮,孙晓明.中国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指南.科学出版社,2004.

〔2〕王其胜.深部软岩巷道矿压特征与支护技术研究.中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网索锚索底板
综放面末采П梁+单体与锚网索支护比对分析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金矿采用复合顶板锚网索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煤矿深部高地压巷道锚索支护技术对策研究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煤矿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技术的研究探讨
小型储罐原位置更换罐底板
锚网索喷与壁后注浆联合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底板瓦斯抽放巷防误揭煤快速探测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