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凝共识 “五位一体”聚发展

2014-12-13李冠男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建设发展

李冠男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两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努力践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关怀民计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制跨越发展的蓝图。

扩张经济总量,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构建以优势资源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

为了主动融入沿黄沿线经济带,察右后旗大力实施“五四二”工程(依托五类优势资源,壮大四个特色产业,打造建材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两大园区),力争实现“双百亿”目标。

察右后旗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壮大化工、建材产业,建设高标准建材化工园区,是察右后旗几代人的梦想。中联水泥、白雁湖化工和蒙维集团的产业循环链条,为扩大电石产能,提高石灰氮、炭黑等下游产品的开发水平提供了可能。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培育壮大察右后旗农畜产品加工业。围绕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建设“草原皮都”的战略部署,察右后旗积极修订园区产业规划,完善工业用水、污水处理、道路交通、亮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步引进皮革、绒毛、纺纱、印染等加工企业,通过集宁皮革市场的带动,建成面向全国皮革市场的稳定货源地。

优化种养结构,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快构建以绿色农畜产品为标志的现代农牧业体系

依据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察右后旗农牧业发展坚持收缩人口与扩张优势产业双向推进,兼顾二、三产业发展,把富余的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出去,把超载的牲畜数量减下来,增加在村农牧民人均耕地和草场面积,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质量,增加农牧民的农田、草牧场流转收益。同时,结合立地条件和产业布局,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良种化、经营规模化的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首先,在调整结构、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近几年,察右后旗大力发展以马铃薯和蔬菜为重点的节水农业,加强综合技术集成推广,大力提升了综合生产能力。养殖业的良种良法,提升了优质肉羊、肉牛、生猪、肉鸡、奶牛等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其次,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上求突破。严把政策补贴关,坚持跟踪服务,把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推动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形成“建一个组织,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格局。再次,农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畜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使察右后旗的现代农牧业步入了坦途。如今,“草原西冷”羊肉、“后旗红”马铃薯等已成知名品牌。专业市场、大型储库和蔬菜调温冷藏库的投建,使察右后旗完全具备了农产品仓储、产地粗加工和以点带面的销售能力。

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品牌建设,加快构建以商贸物流和特色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依托铁路、公路交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经过不断的引资和注资,贲红现代煤炭物流园煤炭的吞吐量同比攀高,另一个大型物流企业也入驻园区,初步形成集购销、交易、仓储、货物配载、配件维修、生活服务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物流体系。乌兰哈达马铃薯市场和土牧尔台皮毛市场作为自治区级重点市场,已经建成并运营,使察右后旗成为承接二连浩特口岸和集宁海关、辐射俄蒙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察右后旗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基础。精品旅游线路顺应了“回归自然,崇尚文化”的旅游消费需求。火山地质公园、“两湖一山”观光园、杭宁达莱生态景观园和小品种、大实惠的农家乐、牧家游,集纳“民族风情、休闲养身、避暑度假”等功能为一体,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关怀民计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构建以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医疗卫生等为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完成社区、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医疗服务机构改造建设任务,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力争将蒙中医院特色专科建成自治区级蒙医重点专科。提高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启动图书馆、通信广播中心、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文化项目。支持文化研究、文艺创作机构加快发展,倾力打造“乌兰牧骑”、“察哈尔阿斯尔”等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与城镇、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察哈尔草原文化为底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各民族先进文化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体系。大力培养和引进农牧业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部门专业人才。切实加强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

完善以就业、养老、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就业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城镇零就业家庭、贫困家庭大学生和复转军人稳定就业。大力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合一”,稳步提高保障标准。提高敬老院供养水平,推广农牧区老人互助集中养老。加大对大病、困难家庭子女上学的救助力度,解决好城乡低保、五保户、因病因灾返贫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抓好保障性住房、农牧区危房改造和互助幸福院建设。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对全旗纳入贫困范围的56个嘎查村、432个自然村(浩特)分类施策。全旗各苏木乡镇科学制定产业扶贫计划,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对基础好、潜力大的村进行重点开发,对不具备生存条件和不足20户的自然村(浩特)采取转移式扶贫。农田草牧场的流转、住房建设和就业安置优先考虑解决,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生态恢复和农牧民增收双赢。捆绑政策资金,将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统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他们的住房、养老和救助工作。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社会管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起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重大责任,加大人防、技防、物防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服务全旗中心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到基层,发挥苏木(乡镇)、嘎查(村)和社区的重要作用,完善上访、接访制度,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联动机制。强化舆论引导,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大力开展欠薪整治、劳动维权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以文明创建为载体,营造和谐有序、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构建以“拓展、集聚、提升、服务”为核心的宜居宜业城镇

按照宜居宜业城镇定位,察右后旗的城镇建设做好“拓展、集聚、提升、服务”四篇文章,极大地丰富了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拓展”就是根据未来发展,拉大框架,拓展空间,将镇东新区、杭宁达莱工业园、蒙维新材料产业园、白雁湖一带打通联结,借助交通结构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城镇空间架构;“集聚”就是依托杭宁达莱工业园、蒙维新材料产业园,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促进人口集聚;“提升”就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服务”就是推行城镇管理数字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政设施维护、城镇绿化、卫生保洁、小区物业管理等工作,全面提高城管和环卫工作水平。

另外,结合生产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有计划地实施村庄撤并和人口集中,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重点放在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安全、城乡防洪等工程推行节水措施,提高污水利用效率。实施好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加大环保执法监察力度,加强工业污染源和矿山环境治理,做好火山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落实好节能减排措施,加快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全力打造“天常蓝、水常清、绿草配红花“的生态环境。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互为条件、相互制约,既不可分割又各有特定领域和规律,彼此形成了内在的互动关系。察右后旗各项事业的发展,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的;察右后旗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以发展本旗先进文化、不断巩固本旗发展成果为支撑的;察右后旗建设的生态文明是有利于实现旗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的。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凝聚了勇于实践的力量,使察右后旗在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广阔波澜中,帆满风劲,破浪前行。□

(作者系《察哈尔文化》主编)

责任编辑:刘   佳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建设发展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