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刘备“仁义”的双重性

2014-12-12张应群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益州仁义荆州

张应群

(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

一、刘备“仁义”的真实性

(一)对百姓宽厚仁义,坚持以人为本

古今成大事者,必以百姓苍生为主,离开了百姓就等于丧失了民心,而民心不能归附就无法实现成就大业的梦想。刘备拥有成就帝王事业的梦想,并且他一直以百姓为重,对老百姓实施仁义一直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

初出茅庐,小试牛刀,火烧新野城,致使曹军抱头鼠窜。刘备因新野城被烧也要弃城。玄德问计于孔明:

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玄德曰:“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先使云长往江岸整顿船只,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便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闻者莫不痛哭。

寥寥数语,却言之真切,动之以情,所以后有诗赞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恸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此时,刘备面临着曹操大军的追杀,可谓自身难保,但是在刘备看来,即使自己遭曹操所杀,也不能辜负老百姓对自己的一番信任,所以始终坚持携民渡江。刘备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他赢得了民心,更为帝王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心体谅兄弟,侠肝义胆显真情

自古以来,同胞骨肉之间经常会发生相互残杀的事情,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曹植著名的七步诗,就是对兄弟亲情的一种讽刺;而异姓朋友,结拜为兄弟,没有血缘关系,也不能同处在一个屋檐下,这种兄弟之情往往是比较表面的,没有真心可言的。但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下,这样的真挚情谊却产生了。东汉末年,战乱连年,人民饱受痛苦,社会处在一片黑暗之中。为了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目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走在了一起,并且三人产生了荣辱一体、生死与共的真挚情谊。在这里,是一种“义”起了根本性的作用。所谓义就是道义、礼义、情义以及义气等。“义”在儒家思想中就和“仁”、“礼”等相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伦理范畴,但具体含义也很多。孔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①刘关张三人之间的义主要体现在朋友之义与兄弟之义上。张飞由于醉酒丢失了城池,对于刘备来说,地盘是他发展事业的根据地,却被张飞因酒而丧失,并且一家妻小也被吕布控制。作为一个常人,听到这样的消息后也应当是很愤怒的。但是刘备不仅没有怪罪自己的兄弟,反而以好言安慰,劝他不要过于自责。为了兄弟间的这份情义,刘备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原则。在他眼中,兄弟感情早已经超过城池和妻小。也因此,刘关张三兄弟之间的感情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关张二人成为刘备的誓死追随者。

(三)正义凛然,拒绝接纳领地

一个想创建一番事业的人必须得有一定的基础来支撑。对于刘备来说,唯一可供他使用的资本就是“汉室苗裔”和“仁义”这两块招牌。要想成为一名帝王,首先必须要获得一定的土地。而刘备在对待荆州问题上,却是三让荆州而不入。当年庞统劝刘备杀死刘表,借此机会夺取荆州,刘备强烈反对,认为这不符合他一贯的准则。后来,曹操率领大军攻新野,略荆州,而此时刘表已经濒临病危,急忙请刘备来托孤。而他却以一句 “备当竭力以辅佐贤侄,安敢有他意乎”拒绝接纳荆州。刘备三让荆州而不取,可以说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他的仁义之举实在让人感动,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在自己没有地盘之时,却不乘人之危夺其领地,实在是让人佩服。他的行为已向世人表明他坚持仁义的立场和态度。

二、刘备“仁义”的虚伪性

刘备的“仁义”有真情,当然也有功利性和目的性,有时甚至可以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李宗吾先生在《厚黑学》中详细描述了做官升官、为人处世的厚黑术。厚黑术就是利用一切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这些手段是否合乎伦理道德,是否合乎法规,他都可以实行。③刘备虽然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是他的有些行为确实也体现了这一点。刘备在施行仁义时,有时只是他为了笼络人心、夺取政权采取的手段罢了。

(一)利用诡诈之术,先礼后兵夺益州

刘备以前树立的仁厚形象在他夺取益州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的仁厚蒙蔽了很多人的眼睛,让所有的益州人都上了当。刚到益州时,刘备没有马上夺取益州,但是他深知自己必须以益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如果自己兴兵讨伐,就会有损自己“仁德宽厚”的名声,所以刘备一直在等待时机。终于,时机等到了,当曹操进攻荆州之时,刘备便提出向刘璋借兵马和粮草。刘璋很不情愿地只借给他四千兵马和一半的粮草物资,刘备大怒曰:“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才少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毁回书,大骂而起。刘备向刘璋借兵,积粮草,这只是他设法夺取益州的计谋,他早已猜想到刘璋不会这么爽快地把兵力和钱财借给他,所以借此向益州人民宣告自己愿意派兵解决益州危难,而刘璋却恩将仇报,吝啬兵粮。从而,刘备把挑起战争的罪名强加给了刘璋,从而顺理成章攻下益州。

(二)玩弄权术,笼络人心

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为一个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只要你言语真挚,一般人都会为之动心,而刘备则擅长于用动情法去感化人心,动情法虽然具有表演性,但是众将士听了也无不为之动容。

《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有这样一段故事:

玄德败军不满一千,狼狈而奔。前至一江,唤士人问之,乃汉江也。玄德权且安营,士人知是玄德,奉献洋酒,乃饮于沙滩之上。玄德叹曰:“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众皆掩面而哭。

从这一段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刘备有意为之的攻心战术。表面上说,将士可以弃备而投明主,实则是为了与将士沟通思想感情,解开他们的心结,使他们更加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这种表演的艺术恰恰被刘备用到了极致,寥寥数语凝聚了将心,不但不会使人再垂头丧气,反而振奋了人心,使他们誓死为其效力。

(三)为解决后顾之忧,以小人之心逼迫孔明

猇亭之战的惨败,极大地削弱了蜀国的实力。长期用兵之后,刘备最终病倒在床榻上。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召请诸葛亮,嘱咐后事。刘备托孤不是简单的遗嘱交代,而是深思熟虑之后导演的一场大戏。《三国演义》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然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孝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刘备接着又嘱咐赵云:“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忘朕言!”既然已经说了嗣子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怎么又让赵云辅助刘禅呢?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备并不是十分相信孔明,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巩固自己的势力,对跟随自己多年的丞相也上演了表演性的“仁义”。

刘备的“仁义”具有双重性,但是他的“真仁”方面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仁义”焕发出的人性光芒。刘备的仁义是纷争社会中正义的种子、理性的希望,这样一束强烈的光必将普照大地,这样一颗仁义之种必将在人们的心上不断地生长、生根、开花、结果,它将催生更多人性化的英雄。

注释

①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十八[M].

② 李宗吾.厚黑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1]陈传席.刘备不是中山靖王后代考[J].粤海风,2011(4).

[2]许柯玮.刘备非仁君也[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1).

[3]孙文礼.“三顾茅庐”相关问题考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2):62.

[4]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罗贯中.全图绣像三国演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6]李宗吾.厚黑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益州仁义荆州
三国战争话荆州(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益州财富的非正常东流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益州七友瀞园展——“益州”与“逸品”
仁义不过是“客栈”?
仁义不过是“客栈”?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成都市中心发现堙没千年的著名古寺
“唐昌”草市与金马碧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