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人生抉择

2014-12-12刘红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普拉达女王职场

刘红艳

(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人们经常会问:“你喜欢什么?”“你最向往的东西的什么?”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的答案越来越趋于一致:名和利。当人们怀揣着各种美好的梦想诞生在这个慌乱的世界,当人们不得不看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被残酷的世界一点点抹杀时,人们最终成了这个世界的奴隶。但是,《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女主角Andy却为观众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她抛弃那些得之不易的成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梦想有一天能像Andy一样,一个漂亮的转身就把那个代表着包袱与顾虑的手机扔进喷泉,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放弃时尚圈而去追逐曾经最真实最朴实的梦想。这是一个选择,这是一种勇气。

《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电影其实呈现给观众的无疑是大众与时尚的关系是一种又爱又恨的情感,是每个人既仰慕、向往、畏惧、嘲讽和难以割舍的虚荣心,但又无法把自己全部献给时尚。在这部电影中很简单地把这种关系放在了两个女人上:一个是简单纯朴,不涉足时尚圈的女青年;一个是强势无比,呼风唤雨的时尚女魔头。女青年在这样的环境中从被鄙视、畏惧、愤怒到后来惊艳蜕变,然后不知不觉就参与并加入了这样的时尚圈,但是却失去朋友、恋人,但是,最后的结局让观众眼前一亮,女青年放弃了这个让人痴狂的时尚,选择了最淳朴的生活。时尚和奢华的生活是令人向往的,令人目眩神迷的,但是繁华的背后必有辛酸。女主角最后那青春、自信的笑容,让每一个观众都感到无比温暖,虽然她放弃了令人向往的生活但是她找回了真实的自我,找到了最初的梦想。而这个选择却是最难做出的。这部影片吸引观众的不仅仅是其中的时尚,更是被这部电影的情节所感动。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每个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人们去选择,而如何选择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正如观众所看到的,这部影片给我们呈现了女主角在那个时尚圈被折磨得苦不堪言,所有的人对她都尖酸刻薄,在饱经磨炼之后,她成熟了,做事情更是得心应手,她终于在时尚界占了一席之地,但是她得到荣耀的代价却是丢失了朋友和恋人,更是背离了最初的梦想。她是一个天使,她的善良,她的顽强和勇敢、朴素和坦然征服了所有人。但是她也有软弱,也会被虚荣吸引,也有挣扎,但是她最终还是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选择了最朴实的梦想。她在利欲熏心的年代选择了亲情、爱情、友情,实属难能可贵。每个人看到这点都无疑不被她感动。每个人都向往披着光鲜亮丽的时尚外衣,因为它是如此的吸引眼球,因为它可以让一个丑小鸭瞬间变成白天鹅,也许这就是时尚的魅力。但是华丽的背后,却是辛酸和泪水。导演通过Andy的角色恰好地把辛酸和泪水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给每个人都很好地上了一课:当你选择一个的时候,你就必须得放弃另一个。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中,对时尚的展现比较多。时尚是靠挑剔生存的。时尚界人士、设计师、杂志编辑等每一个人对细节都是非常挑剔的,有时候甚至达到难以忍受的地步,但是,他们的专业素养要求他们必须得这样做。时尚是一件非常精致和敏感的艺术,离不开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老话:“细节决定成败”。这也许就是时尚界的生存法则。记得影片中,当Andy的同事拿出两根腰带时说它们非常不同,但是Andy却觉得没什么不同。这就是外行的表现。这两条腰带虽然颜色一样,但是腰带头是很不同的,它们搭配同一件衣服会有不同的效果,而区分这些差异,就是找出最好的搭配,这也就是时尚的细节微妙之处。Andy不懂时尚搭配是一件很精细的事,设计师们斤斤计较的那些细节,虽然在普通人眼里,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差异,但是在设计师的眼里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就是时尚的苛刻,时尚的精致,时尚对细节的无微不至。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Andy的着装和杂志社的人是格格不入的。杂志社的每个人都很时尚,很高傲,很盛气凌人。但其实,高傲的是衣服,盛气凌人的是时尚。时尚是盛气凌人的,时尚通常不是拉近和大众的距离,反而拉大了这种距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时尚是身份的象征。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一套时装,可以体现出不同阶层;不同档次的服装,可以展现不同的身份。这也就是时尚的魔力和吸引力。每个季度,设计师们就会发掘出新创意、新点子,而这些东西都是从许许多多的灵感和各种资料中提取出来的。然后在设计师在数不清的发布会上判断出可能会流行的东西,最后这些东西才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在每个普通人的身上。就像影片中的时尚女魔头米兰达说,不要以为你和时尚无关,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时尚的产物;而你所有的选择,其实都是在别人提供的选择的基础上选择的。而往往,一个设计师或是一家杂志社的主编的选择,就决定了你能穿到什么样的服饰。

感受了如此残酷的时尚后,观众也不难发现,这也正是一部很好的励志片。当片中一个小助理想要放弃时,有一位老员工说,你真的尽力了吗?其实你没有,你只是想着打份工,你对这个行业没有热爱,你看不到我们花在这本杂志里的心血。这句话可谓是深深地触动每个人的心。刚入职场的新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打杂。打杂是难熬的,打杂是最让人容易放弃的一件事。但是,能从打杂中学到东西,这才是每个新人需要学会的本事。Andy一开始是个很随性的女生,时常向男友抱怨上司的刻薄,不屑于向同事一样打扮。但是在搞砸了公司的几件事后,她面临着要离开,但此时,同事的提点让她变消极为积极,并且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成功地走进了时尚圈。也许,她有很多无奈,也许她并不是真正地想进入那个令人神往的时尚圈,但是她在那样的环境中,她不得不改变,不得不让自己成功。在那样的时尚圈,似乎只有完全的蜕变才能被看得起。人们总是抱怨老板对自己不够重视,但是,应该明白,那是因为自己还不够优秀来让老板看到自己的长处,还没有达到吸引老板注意力的程度。安妮海瑟薇把这样的小职员在职场努力奋斗到成功蜕变的经历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一位老先生拿着杂志对助理说:“You think these aremagazines?They are notmerelymagazines,they are the beacons of hope...you have to worship them!”那种引以为豪的神情表现出了另一种意义。他教导职员要对工作狂热,要有发自内心的敬业精神。而现在的职员往往缺乏的就是对工作敬业热爱的态度。现如今有多少对所从事的工作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甚至是热爱呢?只有热爱了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动力努力完成它。影片中的Andy开始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工作,所以她才会总是出错,总是做不好上司布置的任务。但是后来,她爱上了这个工作,爱上了这个职业,她就变得得心应手,越来越受到领导的信任,工作就做得非常出色。职场的竞争是如此的残酷,这就要求每一个职员都需要用心去完成每一件事。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越干不好,越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这样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工作做不好,生活就会变得不顺畅,从而影响身心健康。这部电影曾被美国都市的白领们奉为 “白领生存要诀”。它把美国白领阶层的时尚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都市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故事:得到不合理想但又令人羡慕的工作,然后被迫爱上这种工作,甚至为了工作牺牲家人和朋友等等。就像Andy的同事所说:“自打你穿上那双吉米周的鞋,你的灵魂就已经被卖掉了。”职场是残酷的,你不得不为之奋斗,不得不改变自己,只是在蜕变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最真实的自我,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才是最重要的。

这部影片很适合刚入职场的新人观看,不是说可以学到很多实质性的东西,而是可以感受一下梦想与现实碰撞出来的火花,刚出校门的时候,每个人都满怀热情,但是现实的冷风吹进梦想的时候,人们应该如何选择呢?每个职场中人都可以从Andy身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自己,开始的时候,一身学生的打扮,被人从头到脚指着说,到后来习惯了白衬衣黑裤子的模式。渐渐地学会了在上班的路上疾步而走;学会了把每一件事记在本子上;学会了写总结和计划;学会了与同事领导之间的沟通;学会了如何生存。现实一定是残酷的吗?不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场,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像Andy一样,勤奋工作,努力地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戴着面具做人,每天变着法讨好别人,过着一种劳累、压抑的生活。他们口口声声说着讨厌自己的工作,可还是舍不得放弃。这部影片正好能让人深思:那个驱使你放弃你喜欢的而选择不喜欢的工作的人是谁?是你老板,你家人、朋友,还是你内心深处那个穿普拉达的女王呢?普拉达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份光鲜亮丽的工作,重新穿上她那些随意的衣服,去一家普通的报社工作。这就需要人们要么学会真正热爱你的工作,要么学会面对内心的那个女王,勇敢地做出选择。

看完了这部影片,人们也要思考,自己到底应该要怎样的生活?

米兰达的生活?像女王一样,呼风唤雨,风光无限。但面对的是永无休止的工作,无边无尽的压力,众多的险恶,没有终点的竞争。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没有了家庭,没有了爱情。但是当看到米兰达憔悴地谈论她再次破裂的婚姻时,当看到她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用自己忠心耿耿部下的前程去做肮脏的交换时,人们还想要她这样的生活吗?影片中Andy选择了不。

安迪的生活?不屈服社会,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男友一起租赁简陋的房子?上班时坐拥挤的地铁?穿着随意的衣服,在普通的公司上班?这样的生活观众想要吗?

生活似乎爱和人们开玩笑。真挚的爱情好像只属于穷人,富人的生活注定是充满阴谋欺骗的;成功必须以失去乐趣为代价;人们正在做的永远都不是想做的,让生活变好的注定是不喜欢的工作。影片中Andy成功得到了让许多女孩梦寐以求的工作,但她需要做的就是搜集衣物,买咖啡和牛排,安排领导女儿的衣食住行。在她经历了慌乱、压抑、抱怨、反省和改正几个阶段后,她成功获得了上司的赞赏,但她却越来越远离最初的生活和梦想——在报社工作,报道新闻,揭示事实的真相。在影片最后,她在和时尚界女王也就是她上司交流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她才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最后,她勇敢做出决定——离开了五光十色的时尚圈,去一家普通的报社找寻自己最真实的生活,做回了自我。

这部影片能够如此受欢迎,也许正是因为它会和很多人产生共鸣。那种对“生活的无奈”,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最初坚持的生活原则和梦想,都在现实的生活中不断地被改变,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了生活的车轮中滚滚向前。自己不再认识自己,也不知道生活该如何前进。影片中的Andy也许给观众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面对工作和家庭的矛盾时,人们应该如何抉择?是选择改变自己,为了成功不惜打压别人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还是选择做最真实的自己,放弃现有的地位和前程,和家人朋友在一起?Andy选择了家人、朋友,选择了真实的自我,选择了最初的梦想。

[1](美)劳伦-维斯贝格尔.穿Prada的女魔头[M].王肖练,景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13.

猜你喜欢

普拉达女王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女王”
喜欢普拉达的女人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女王之忠犬
女王之忠犬
轻女王
《穿普拉达的女王》教你坚守职场底线
疯狂的职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