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刍议

2014-12-12康军陈磊

出版广角 2014年22期
关键词:印刷版优先纸质

康军+陈磊

我国大多学术期刊并未意识到学术期刊出版的根本任务是信息服务功能,而不是一味去迎合现有的唯纸质期刊为权威的学术评价制度,学术期刊应将信息服务功能放在重要位置,以高质量的学术内容和高效率的传播能力作为出版能力和提升竞争力的主要依托。

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可以有效保障学术成果的首发权,大幅缩短出版时滞,促进学术信息及时传播和交流,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成为信息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潮流方向,已经被《Nature》《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和爱思维尔、施普林格等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巨头所采用。然而我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起步较晚,发展极其缓慢,阻力重重,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现有的以纸质学术期刊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学术评级制度。

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被界定为预出版,其与最终印刷版在版面格式、文献标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在内容上也有出入,这主要是出版单位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致使优先数字出版往往并未彻底完成编校工作。因此,学术评价机构对其是否等同于正式出版存在争议,大多不被认可。学术期刊作为我国整体改革和发展浪潮中的一分子,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出版模式和适应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大环境,已经成为摆在整个学术期刊出版界面前的难题,必须寻求突破。设法将优先数字出版打造成正式出版,这也是唯一符合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路径,至少是推进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阻力最小的可行选择。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受出版标准、出版平台、人力资源、评价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要明确和协调好数字出版与纸质印刷版的主辅关系。一旦优先数字出版等同于正式出版,作者、科研单位随即对其产生很高的认同度,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市场问题,有市场即可大有作为,开辟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新局面。

笔者下文采用“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一词将这一新的出版理念与目前的“优先数字出版”区别开来,针对“优先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提供参考。

一、我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概况

大学学报是高校软实力的表现,我国985所高校大学学报代表了当下学术期刊的较高水平,为此笔者以CNKI优先数字出版平台的数据统计了2013年985高校102种大学学报(中文期刊)优先数字出版论文的实际情况。结果显示,未加入优先数字出版的共44种(占43.14%),加入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但优先数字出版0篇论文的共30种( 占29.41%),实际开展优先数字出版的仅为28种(仅占27.45%)。统计结果充分说明,我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将优先数字出版打造成正式出版的目标还很远。优先出版还停留在宣传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术期刊仅仅是打上“优先数字出版”的标签,用于期刊自我宣传,形同虚设。大多学术期刊未进行优先数字出版实践,新型出版模式没能受到足够重视,发展非常缓慢。我国大多学术期刊并未意识到学术期刊出版的根本任务是信息服务功能,而不是为了迎合现有的唯纸质期刊是权威的学术评价制度,学术期刊应该将信息服务功能放在重要位置,以高质量的学术内容和高效率的传播能力作为出版能力和提升竞争力的主要依托。

二、优先数字正式出版是学术期刊出版的必由之路

学术期刊出版的根本目的是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纸质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为学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信息革命的到来使得互联网成为科研工作者获取学术情报最高效的渠道,数字网络可以实现全球学术信息的实时发布和快速传播,这是纸质学术期刊无法做到的。传统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运转的科研体系,优先数字正式出版已成为学术期刊出版的必然选择。

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时刻关注全球最新的科研动态,期望及时获得最新学术信息,这样才能站在学术最前沿,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但目前我国学术论文发表时间滞后,学术信息的时效性被大打折扣,不仅不利于作者首发权的确定,也使读者无法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严重的出版滞后必然有损科研成果的首创价值和可利用价值,而且影响到科研人员的创新竞争能力,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对我国学术创新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论文发表周期过长也是造成大量优秀学术论文外流的原因之一,严重制约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优先数字正式出版成为可以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可行路径。

现阶段优先数字出版无法等同于正式出版,这是优先数字出版无法大力推广和被高度认可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使优先数字出版成为正式出版,并与最终的印刷期刊完全一致,这样才能被学术评估机构充分认可,作者也会积极支持优先数字出版,进而真正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即不是将纸质期刊制作成数字期刊,而是将数字期刊根据需要制作成纸质期刊,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模式。真正的数字出版必须是以数字出版为主,纸质印刷出版为辅,必须厘清二者在新时期的主从关系,不能再抱着“纸质印刷期刊是最终权威”的错误理念。目前优先数字出版的论文都标注“优先出版”,等印刷版出版后再替换为正式出版物的电子版,这实质是纸质期刊的数字化,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这样势必会造成重复劳动,并且会出现数据替换不及时和引文混乱等情况,给读者阅读和比较造成困难。将优先数字出版打造成正式出版,是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学术期刊出版的必由之路。

三、将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打造为正式出版需要解决的问题

1.构建与印刷版衔接的数字出版标准

纸质学术期刊有着严格的出版标准和引文格式,但数字出版却尚未出台相关标准。优先数字出版成为正式出版,必须保证其内容、页面版式、卷期、页码等文献标志和最终印刷版完全一致,这就要求构建和印刷版完美衔接的数字出版标准。中国知网要求优先数字出版的论文必须完成95%的编校工作,说明优先数字出版论文距离较高质量的正式出版仅一步之遥,剩余编校工作量已经很少,说明其无法等同于正式出版的因素不在编校加工而在出版标准。优先数字出版成为正式出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术论文编校完成,内容不再修改,二是文献标志信息和印刷版完全一致。目前优先数字出版的论文多采用数字对象标志符DOI标志,等印刷版出版后再将优先数字出版的数字文件替换,这使得优先数字出版的文献无法被直接引用,且往往与最终版本有明显差异。这就需要将数字期刊和印刷期刊出版标准融合起来,建立新的期刊出版标准体系。可以尝试打破固定页码,无须补白和转页,印刷版期刊的栏目和页码设置根据优先数字正式出版论文的实际情况合理切分和动态变更,可以采用年、卷、页码标注形式,和现有文献著录格式有效地衔接起来。

2.协调好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与纸质印刷个性化出版之间的关系

以大型数据库为平台的优先数字正式出版注重的是单篇学术论文的实时发布,而期刊自身的众多特质只能通过印刷版体现出来,必须两者兼顾,构建数字出版与纸质印刷协调发展的新型出版体系,不可片面过分强调数字出版的优势而贬低传统出版的价值。从期刊的发展历史来看,纸质印刷可以说是学术期刊的天然属性,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沉淀,在现有的学术期刊出版文化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和受到广泛关注,短期内不会因数字出版而退出历史舞台。在新型出版模式下,印刷版期刊作为数字期刊的再加工,可以进一步发展个性化出版。纸质学术期刊的封面、目录、广告页等仍然可以采用高度自由的个性化设计,唯一不变的是学术论文的版面、标志和内容,要实现变与不变的有机结合,协调好数字出版和个性化印刷出版之间的关系。印刷版期刊因其有形特质不仅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还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期刊的权威性和品牌效应密切相关。纸质期刊的发展可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有助于公众对与之对应的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产生认同,从而促进数字出版的发展。

在信息时代,必须明确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与印刷版的先后、主次和从属关系。学术期刊优先数字正式出版先于纸质印刷版,而印刷版是以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为基础,进一步通过创意设计加工成具有个性特征和有形载体的出版物,两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

3.充分利用大型数据库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

出版平台长期以来是制约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关键环节之一, 很多学术期刊通过自建网站实现在线采编,也可以将其出版的学术论文在线发布,但大多没有检索功能,且因我国学术期刊高度分散的国情,致使读者无法便捷获取所需的大量学术信息,无法适应已经形成的学术信息获取习惯。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成为正式出版必须建立在大型数据库的平台之上,而不是仅仅在采编系统的网站显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服务读者的出版理念,使学术信息获得更广泛传播,同时可以借助数据库服务商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节约出版成本,提高出版效率。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数据库的预留接口,自主灵活地开展出版工作,这可以避免数据库企业因人手不足而导致的出版滞后,从而消除等待上传的时间,在最短时间内将编校完成的稿件入库发布。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可在数据库和自建网站同时进行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使期刊学术论文出版的源与数据库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

4.改变观念

学术期刊在信息时代的激烈竞争中能否胜出,不仅取决于其出版论文的学术水平,还与期刊的出版效率和服务水平密切相关。国际知名期刊均是靠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高效率的出版能力和高水平的服务意识赢得读者和作者的信任,占据学术期刊竞争的制高点。然而我国大多学术期刊却仍然故步自封,没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国际学术期刊变革之中,究其原因是落后的出版观念。学术评价机构以纸质学术期刊作为最终权威的评价观念是阻碍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使得作者大多只关注能否被印刷版出版和被知名数据库收录,对优先数字正式出版心存疑虑。学术期刊出版者无法制定学术评价规则,但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影响和引导新型学术评价体制的建立,与其被动等待何不自我创新,更何况这是国际学术期刊出版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大多学术期刊编辑因传统思想作祟,竞争意识淡薄,对新型出版模式没有正确认识,导致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举步维艰,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出版者善于学习新的出版理论和了解国际出版动态,摒弃陈腐观念,而不是固守传统出版模式,早日实现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与印刷出版的完美结合。

5.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对于学术期刊来讲,广义的人力资源包括作者、审者和编者。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不仅追求出版效率,也高度重视出版质量。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作者、高效率的审稿专家,尤其是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复合型编辑队伍,这也是高效出版的人力资源保证。学术论文从投稿到出版主要包括收稿、审稿、编校、在线发布或印刷出版环节,多环节导致论文发表时滞。要提高出版效率和缩短出版时滞,必须在这些环节上下功夫,尽力压缩每个环节的耗时并使其紧密衔接起来,归根到底还是人力资源建设问题。现在大多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都有自己的在线采编系统,收稿和审稿效率大幅提高,但因工作繁忙和社会兼职较多等因素,审稿专家未能及时审回稿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学术期刊编辑部多和他们沟通,尤其注重邀请青年学者加入,建立高效稳定、新老接替和可持续发展的审稿专家库,进一步提高审稿效率。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成为正式出版对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出版单位应该和主管部门增加沟通,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重视人才引进和技能培训,组建一支能够满足新型出版模式要求的编辑队伍。

四、结语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摒弃落后的出版观念和学术评价制度,充分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数据库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构建信息时代学术期刊出版新模式;亟须出台与纸质印刷期刊相适应且符合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文化的优先数字正式出版标准,破解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的技术壁垒,为优先数字出版成为正式出版提供制度保障;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该协调好优先数字正式出版与纸质印刷个性化出版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术期刊应该大幅提升服务作者和读者的能力,加强编辑队伍和审稿专家库建设,以吸引优秀作者投稿和为优先数字出版成为正式出版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 岳岭. 高校科技期刊不积极采用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的4个原因及5项应对措施[J]. 科技与出版,2013(7):86-89.

[2] 王福军,冷怀明. 高校学报数字化在线优先出版研究[J]. 编辑之友,2011(3):60-63.

[3] 丁媛媛,翁洁敏. 国内医学科技期刊在线优先出版状况调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 243-245.

[4] 张春军,董凯. 科技期刊应重视优先数字出版[J]. 科技与出版,2011(8): 75-76.

[5] 李江,伍军红. 论文发表时滞与优先数字出版[J]. 编辑学报,2011(4): 357-359.

[6] 徐铭瞳. 论我国学术期刊优先出版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 编辑之友,2013 (3): 42-45.

[7] 周桂莲,杨智全,华千勇,等. 农业科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与问题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001): 155-158.

[8] 孔艳,颜帅. 学术期刊距离优先数字出版有多远[J]. 科技与出版,2013 (2): 72-75.

[9] 吕赛英, 王维朗, 张苹, 等. 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J]. 编辑学报,2012(1): 74-76.

[10] 陈华,巩倩.医学期刊文献优先数字出版模式[J].中国出版,2010 (20):69-71.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杂志社。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人文社科类)项目(0009-2014G6504022)】

猜你喜欢

印刷版优先纸质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你被宰定了
你被宰定了
你被宰定了
你被宰定了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