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日联军四批西征的过程概述

2014-12-11贾海玉

参花(上) 2014年1期
关键词:北满西征小兴安岭

◎贾海玉

东北抗日联军四批西征的过程概述

◎贾海玉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

1936年9月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赵尚志为执行主席,冯仲云为省委书记。省委确定了抗联第三和第六军扩大抗日根据地,向新区发展,向日伪统治薄弱的狭缝中突击的策略,提出了在绥棱、海伦一代开拓新的游击区,建立抗联后方基地任务。

根据北满临时省委决定,1936年秋,活动于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珠河、汤原等地的第三路军主力,先后分批远征海伦和小兴安岭,沿途虽受不少损失,但依托小兴安岭站住了脚跟。赵尚志军长带领抗联西征部队开辟了通北林区的游击区。

首批西征部队由第三军政治保卫师和第九军二师共抽调150多人组成,指挥员为第九军政治部主任魏长魁、第三军政保师师长常有钧和第九军二师师长郭铁坚。1938年7月,西征部队渡过松花江,在通河县小古洞筹集了给养,沿庆城、铁力县山边北进。当西征部队行至苇子沟时,遭敌袭击,魏长魁牺牲。部队在常有钧、郭铁坚率领下继续前进。当行至庆城县九道岗时被包围,突围时,常有钧和郭铁坚失掉联系。常有钧率政保师及第九军二师四团部分战士经过长途行军,于九月下旬到达海伦县与第三军六师张光迪部会合。郭铁坚所率60多名战士,在经过绥棱县张家湾河附近时,因河水暴涨被困在山中,20多天断绝粮食,靠树皮野菜充饥,许多战士饿昏病倒。洪水消退后,部队来到绥棱东部栾家烧锅屯,得到抗日群众张大嫂的支援,她将自家即将成熟的两晌玉米,全部送给战士,部队才得以脱离险境,当队伍到达通北林区,全队仅剩20多人。

第二批西征部队有两支队伍。一支由第六军军部教导队一部、第六军二师十一团及一师六团抽调200多人组成,指挥员为第六军参谋长冯治刚和第二师师长张传福。另一支由抗联第三军三师和抗联第六军三师八团、二师十二团及四师抽调300多人组成,指挥员为第三军政治部主任金策、第六军三师师长王明贵、第三军三师政治部主任侯启刚。1938年8月上旬,抗联第六军西征部队从罗北县梧桐河畔老寿山出发。8月28日部队在汤原县黑金河西沟岔口宿营时,遭百余名日伪军袭击,经激战突围,二师师长张传福牺牲,马匹大部散失,给养被敌人夺走。西征部队为避开敌人,日夜兼程,继续前进。战士以野菜、山果充饥,双脚被沼泽地里的红锈水沤烂,皮肤被蚊虫咬肿。经一个多月长途跋涉,越过小兴安岭,到达通北县八道林子第三军六师后方。8月中旬,另一支西征部队第六军三师与第三军三师,分别离开富锦、宝清县,渡过松花江向罗北县集结。9月6日,从梧桐河畔老寿山出发,当行至刘垮屯附近时,遇伪汤原县治安队二三百名骑兵追击,西征部队设伏打退敌人进攻,鉴于大部队行军目标明显,易于引起敌人注意,于是金策决定第三、六军分兵前进。侯启刚率领第三军三师骑兵部队沿铁力、庆城方向进军;金策、王明贵率第六军二、三师步兵绕道老钱柜向海伦、通北方向挺进。两支部队分别穿过小兴安岭密林,一个多月后,相继于10月上旬到达通北林区与首批西征部队会合。

第三批西征部队由第六军军部教导队、第十一军一师共选调100多人组成,指挥员为北满抗联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第十一军一师师长李景荫。1938年11月初,这支西征部队在富锦县集结之后,冲破敌人封锁线,于11月14日抵达汤原县东部抗联密营,筹集了越冬棉衣。12月12日,部队绕道北上,而后西进,穿越小兴安岭。时值深冬,气候严寒,许多战士手脚被冻坏,深夜以篝火为伴,并经常以雪水煮橡子和牛皮靰鞡充饥。历尽辛苦,最后于12月29日,到达海伦县八道林子密营,与抗联第六军三师会合。至此,三路西征部队在通北林区八道林子密营胜利会师。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六、九、十一军西征部队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领导下,在战胜日伪军围追堵截的同时,又突破了人类生存的极限,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段最为艰苦、特别值得讴歌的篇章。北满抗联主力部队的西征,历时6个月,行程千余里,胜利到达西征的目的地一通北林区,经过六个多月的时间,顺利完成了西征任务。这一伟大创举,彻底地粉碎了日寇企图用“重兵围剿”,把抗联消灭在松花江下游的阴谋,保存了抗联主力,为开展黑嫩平原的抗日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北安博物馆)

(责任编辑 高云平)

猜你喜欢

北满西征小兴安岭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论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
剿匪、建政、土改的工作典范
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青春激扬 为梦想西征
中共中央北满分局旧址的保护与利用
左宗棠西征与西北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