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聆听世界:浅析爱默生《美国学者》中的学者情怀

2014-12-11欧阳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爱默生学者情怀

欧阳娇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用心聆听世界:浅析爱默生《美国学者》中的学者情怀

欧阳娇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爱默生的《美国学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热爱自然、崇尚独立的学者形象。本文通过对爱默生其人和《美国学者》文本的解读,试图揭示爱默生所表达的学者情怀及其现时意义。

爱默生 《美国学者》学者情怀

一、牧师?异教徒?——爱默生其人

1837年,当古老的中国人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境中时,大洋彼岸马萨诸塞剑桥镇的哈佛校园内,美国超验主义的哲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正发表着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演讲;这篇名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后来被誉为“美国知识界的独立宣言”。 如果说,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人最终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那么,以爱默生的《美国学者》和他的超验主义为起点的文化改革思潮,则使美国人最终摆脱了欧洲观念的束缚,形成自己独立的国民精神和文化品格。正如欧文·豪(Irving Howe)所说的那样:“过去华盛顿与杰斐逊在制度方面获得的成就,现在爱默生在精神领域得以实现,并因而渗透于文化生活。”前者立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后者立人,改造了美国人的灵魂。[1]

在细说《美国学者》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爱默生其人。爱默生出生于19世纪美国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是一位知名的牧师。父亲去世后,年仅9岁的爱默生被送到波士顿拉丁学校学习。1826年,爱默生在哈佛神学院进行短暂的学习后,开始作为唯一神教(Unitarianism)的牧师布道。1833年,在要求改革圣餐仪式遭到拒绝后,爱默生辞去牧师职务,开始游历欧洲。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卡莱尔等文化名人,并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1833年10月,爱默生回到美国,开始以演讲为生。1836年,爱默生创立了 “超验主义俱乐部”,并发表了人生第一本小品集《论自然》,成为超验主义的先声。在这过程中,爱默生阅读并摘引了乔舒亚·马什曼编译的《孔子》。

从上面的文字我们不难揣测,作为唯一神教的牧师,爱默生“对唯一神教过分崇尚理性而忽略生动灵魂的倾向深感不满”;[2]同时他的思想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先验论和东方哲学的影响。和老子一样,爱默生相信宇宙的一体性,相信世界的同源,这源头也就是他所谓的“超灵”。

在《美国学者》这篇演讲中,爱默生在讲稿中充分表露出对美国光明的未来所抱有的希冀与信念——“一个由真正的人组成的国家将要首次出现”。[3]他呼吁人们结束对外来文化的依赖,“用自己的脚走路;用自己的手工作;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美》:29)。他描述的理想美国学者的形象是:既能思想,又善于行动;既珍惜大自然的启示,又富有崇高的责任感与自信心。

二、一双手拥抱两个世界——爱默生眼中的自然、书籍与行动

在他的讲演中,爱默生提到了三件重要的事物——自然、书籍和行动。他花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三者对于学者的重要影响。

首先是自然。爱默生认为:“大自然之于人类心灵的影响,具有首位的重要性”,“所有的人里,学者最多地受到自然景象的吸引。他必须在他心目中确定它的价值”(《美》:4)。在爱默生看来,自然是一张循环往复的网,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人类自身连同大自然一起都在这张网中,同根相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就是对自身的认识,“大自然是人类心灵的对应物,它从各个方面印证心灵的问题”(《美》:6),当人学会了崇尚心灵并发现当今的自然哲学正是心灵第一次强有力的探索之后,人肯定会向前展望,以便寻找某种不断发展的知识,最终变成一个创造者。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爱默生的自然观。之前说过,爱默生的思想深受东方哲学的影响,因此他相信宇宙的一体性,认为自然是一张联合的网。与西方“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不同,在东方,自然本身便具有神圣性,人对自然卑恭崇敬。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和自然和谐统一。但在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爱默生所论的“自然(Nature)”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又有所不同。在笔者看来,爱默生心中的自然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灵魂(soul),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爱默生甚至还认为这种人的精神和灵魂便是世间万物的源头,也即所谓的“超灵”。不消说,这种“超灵”是包括自然在内的,或者说自然与它合为一体。由此可见,在爱默生看来,人的精神才是主宰万物的上帝,而自然作为人类精神的印证,自然也很重要——它可以连通人类“外在的自我”与“内在的自我(即精神)”的交流,从而达到一种自我的和谐。与此同时,我们把目光转向欧洲——爱默生在游历欧洲时结识的文化名人。前面说过,爱默生也受到他们思想的影响。这些生活在19世纪欧洲的艺术家似乎同更早时间的东方先哲们一样,对自然充满无限的钟情。以华兹华斯为例,即使这位桂冠诗人体格并不算强健,似乎也不妨碍他与自然交流的热情。“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山间或者湖畔步行很长一段距离”,[4]45感受自然之美,随口吟诵出至今仍为人熟知的诗歌。华兹华斯说:“大自然会指引我们从生命和彼此身上寻找一切存在着的美好和善良的东西,自然是‘美好意念的影像’。”[4]46

从生活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先贤们对自然的崇尚之情,我们也可以印证爱默生的观点——“大自然之于人类心灵的影响,具有首位的重要性”(《美》:4)。生活在现代的人类似乎也用行动呼应着爱默生的观点:当筋疲力尽的人群想要躲开城市日常生活的纷繁复杂,寻求心灵的庇护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亲近大自然,于是便有了各种形式的旅行。也许,华兹华斯的诗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大自然)能够让人了解,

我们内在的心灵,它静谧而且美丽。

它带给我们崇高的理念,

不论是邪恶的言辞、偏见、自私自利者的鄙视、

毫无善意的寒暄以及日常生活的人情淡薄

都不能剥夺我们这个愉快的信念:眼中所见的自然充满

神的恩赐”[4]48

除去自然,爱默生认为书籍也对人具有重要影响。他首先肯定了书籍作为人类过去思想的结晶,对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但随即指出,“没有绝对的完美”, “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够在他的书里摒除所有传统的、地域的、过时即废的东西,或是写出一本思想纯粹的书,并使它在各方面都适用于永久的后代”(《美》:7)。因此,他教导人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书籍,而不是将对其的热爱蜕变为对它的盲目崇拜。“书籍使用得当时,是最好的东西;将它滥用时,则变成了最坏的东西。”(《美》:8)爱默生的这一思想与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思想再次不谋而合。

爱默生对典籍和固守旧知识者的批判让我们想到当下的一些学者。他们执著于某些书籍的教诲,固执地坚守着所谓的门户派别之见,并在其信念遭受质疑时大吵大闹、绝不让步;又或者眼睛死死地盯着外国的理论趋势,亦步亦趋,唯恐追得慢了,失了先机。也许我们可以冒昧地猜想,他们一定是在图书馆长大的温顺谦和的青年,全心全意地接受着卢梭、洛克、培根早已阐发的观点,却不知道卢梭、洛克、培根在写这些著作时,不过也是图书馆里的年轻人。又或者,我们可以更加恶毒地揣测:这些抱着经典和国外的理论不放的守旧者们,到底是如何看到书籍的价值的呢?作为思想的结晶而存在的书籍于他们而言,到底是了解过去从而开拓未来的阶梯,还是仅仅是实现某些个人低劣诉求的手段?

也许爱默生和孟子这些先哲对于书籍的态度和教诲,倒是真真算得上是“适用于永久的后代”了——尤其是对于今天学术虚假繁荣的中国。

我们再来说说爱默生所提及的“行动”。在爱默生看来,行动是学者“必需的能力”。没有行动,思想也就永远无法发育为真理。我理解的此处的“行动”是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这让笔者想到古希腊先哲们提倡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何谓理性支配?首先是人对自己无法离开自然与环境而封闭生存的确认;其次是人对自己和群体所处环境的了解,以及对未知环境的向往;其三是人对外部美的发现和寻找,并从中获得自我体验。

何谓积极生活?首先是踏访已知环境的热忱;其次是探测未知环境的勇敢;其三是从自己和环境的斡旋中找到乐趣。不知道爱默生在这里是不是想鼓励惯于用脑思考的学者们多去接近生活,从生活的体验中获得真理。

三、孤独的智者——由爱默生说“学者的责任”

最后,我们来简单地讨论一下爱默生所提倡的“学者的责任”。爱默生认为;“学者的职责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是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学者应当 “从事迟缓、无名而又没有报偿的观察工作”(《美》:18)。在学术过分狂热的今天,这个观点无疑是极具思考价值的。我们有多少学者真正在从事爱默生所说的“迟缓、无名而又没有报偿的有益于大众的工作”,又有多少学者把“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使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这一职责视为己任呢?“当前的学术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学术研究成果缺乏‘精品’,人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处在危险之中;另一方面,透过各种媒体,大量文字又以‘复制’的形式出现,社会科学研究异常的‘繁荣’”。[5]因此爱默生的学者情怀对我们当今的学人也许有所启迪。“学者理应成为‘思想的人’。其责任可以归纳为‘自信’。学者的职责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使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学者从事迟缓、无名而又没有报酬的观察工作……这种人必须忍受公众的忽视,也不会有及时的名望。在他长期的工作准备期间,他肯定会经常表现出对于流行艺术的无知和生疏,并导致那些能人们的鄙视,将他冷落一番。他必定有长时间的言语迟钝现象。常常为了无用的东西舍弃该做之事。更糟糕的是,他必须接受贫穷和孤独——往往如此!他本可轻易而愉快地选择旧路,接受时尚教育以及世人的宗教,可他宁可背起十字架,历经苦难去寻求自己的出路。”又或者,我们可以不那么愤世嫉俗,对旁人进行那么急切的质疑,我们姑且来检讨一下自身,我们又是否真切地想过从事迟缓、无名而又没有报偿的观察工作,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呢?毕竟,世界是他们的,但终究是我们的。

愿爱默生的学者情怀能伴随我们走过以后的每一段心灵旅程。

[1]Irving Howe.The American Newness: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Age of Emers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22.

[2]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1996:13.

[3]R.W.爱默生.美国学者:爱默生讲演集[M].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30.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在括号内标出该著名称首字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另作注.

[4]A.德波顿.旅行的艺术[M].南治国,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45.

[5]丁村.爱默生论“学者情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5.

猜你喜欢

爱默生学者情怀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微言大义
学者介绍
由《美国学者》看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爱默生的“尊严”
学者介绍
国内期刊对爱默生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