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的杂交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探究

2014-12-11王坤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8期
关键词:油分郑单叶面积

王坤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大家洼街道办事处,山东潍坊 262737)

基于案例的杂交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探究

王坤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大家洼街道办事处,山东潍坊 262737)

文章首先简述了“郑单988”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具体分析了种植密度对“郑单988”产量的影响、叶面积系数的影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籽粒品质等的影响。

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 籽粒品质 关系

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通常是影响玉米单产量的重要原因,增加种植密度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单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而已随意或无限制增加种植密度,因为种植密度过大,同样会导致杂交玉米出现病害,加剧病害症状,造成玉米株高、穗位异常升高,空杆率和倒伏率也会随之增加,最终导致玉米产量降低,因此,需要对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科学的确定,促进玉米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

1“郑单988”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试验方法

本试验以玉米新品种“郑单988”为试验对象。本次试验中,杂交玉米的种植密度主要采取如下八种规格:3.61万株/公顷、4.3万株/公顷、5.19万株/公顷、5.9万株/公顷、6.36万株/公顷、7.3万株/公顷、8.17万株/公顷、8.9万株/公顷;每小区杂交玉米的种植分为6行,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宽行为80cm,窄行为40cm,根据种植密度确定杂交玉米株距,每个杂交玉米种植小区面积为6m×3.6m,进行3次重复,采用随机排列方式。在试验收获之前了解和研究株高、穗位、抗倒性、病害等性状,将中间2行进行收取计产,每个种植小区选择10株作为代表株进行室内考种。此外,在每个种植小区的非收获区选择5株进行套袋授粉,以便进行品质分析。

2“郑单988”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结果分析

2.1 杂交玉米种植密度的测定

图1 不同密度“郑单988”叶面积系数的变化图

本次种植密度试验测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郑单988”子粒淀粉、蛋白质、油分含量,该试验采用的仪器为丹麦FOSS公司生产的INFRATEC1241型谷物食品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仪,用小样品槽对收取的杂交玉米品质进行分析,小样品槽采用丹麦FOSS公司提供的Co900719标准模型曲线,本次试验的全部结果均以干基为基础。

2.2 种植密度对“郑单988”产量的影响分析

由表1可知,杂交玉米的株高与种植密度基本成正比,种植密度越大,株高越高,当密度范围在3.61万株/公顷——5.9万株/公顷区间时,株高增幅较大;当密度在5.9万株/公顷——6.36万株/公顷时,株高增幅渐趋稳定;穗位与密度的关系也成正比,密度越大,穗位越高,密度在115cm——128cm区间时,穗位的增幅不太明显;密度在3.61万株/公顷——5.9万株/公顷区间时,空秆率基本为0,密度大于5.9万株/公顷时,空秆率与密度成正比关系,密度越大,空秆率越大,双穗率则与种植密度成反比,杂交玉米种植密度越大,双穗率越低;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重,百粒重等参数则与种植密度成反比关系,种植密度越大,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重,百粒重等值越小;在此范围内,出籽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不甚明显。

杂交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同,杂交玉米的产量也不同。然而,在密度区间为5.9万株/公顷—7.3万株/公顷的种植区内,“郑单988”杂交玉米却能够获得超出7500kg/公顷的高产,实践证明了“郑单988”具有较强的自身调节能力。能够在低密度种植条件下,极大地提高杂交玉米产量,试验表明,当种植密度为5.9万株/公顷时,杂交玉米能够达到最高产量(7924.3kg/公顷);之后的密度范围内,杂交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呈反比,种植密度越大,杂交玉米产量降低;在5.9万株/公顷—7.3万株/公顷的密度范围内,进行杂交玉米的种植,最终均能够获得理想的高产量。产量相关性状具有相互调节的作用,当种植密度在5.9万株/公顷——6.36万株/公顷区间时,“郑单988”杂交玉米的种植密度在产量几乎没什么差异,因此,试验证明“郑单988”杂交玉米在其产量形成过程具有较强的自身调节能力,能够让整个大田的生产种植密度范围及其产量较为稳定。

图2 不同密度“郑单988”干物质积累变化图

表1 不同密度“郑单988”产量、农艺性状表

图3 不同密度对“郑单988”籽粒油分、淀粉、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3 种植密度对“郑单988”叶面积系数的影响分析

不同密度“郑单988”叶面积系数的变化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在抽雄前,“郑单988”杂交玉米群体叶面积系数与种植密度成正比关系,种植密度越大,杂交玉米群体叶面积系数越大,在抽雄之后,“郑单988”杂交玉米群体叶面积系数与种植密度成反比关系,种植密度越大,杂交玉米群体叶面积系数越小。“郑单988”杂交玉米在抽雄期,种植密度为8.9万株/公顷时,叶面积系数达最大值;“郑单988”杂交玉米在成熟期,种植密度为5.9万株/公顷时,叶面积系数达到最大值,种植密度为5.9万株/公顷和6.36万株/公顷时,叶面积系数变化呈现如下规律:一开始增长速度较快,中间逐渐趋于稳定,并且保持高值稳定,到后期,增长逐渐变慢,能够进行群体光合作用,光能利用率高。

2.4 种植密度对“郑单988”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

不同密度“郑单988”干物质积累变化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郑单988”杂交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种植密度呈正比关系,种植密度越大,“郑单988”杂交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也越大。“郑单988”杂交玉米在灌浆期,种植密度为7.3万株/公顷时,处理达到最大;“郑单988”在杂交玉米成熟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种植密度成正比,种植密度越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越大;因为种植密度增大,个体生长竞争情况就会加剧,若群体资源相对充分,个体便能够实现较好的发展,当种植密度为5.9万株/公顷时,经济系数达到最高值,由此可知,这就是“郑单988”杂交玉米能够达到产量最高的关键所在。

2.5 种植密度对“郑单988”籽粒品质的影响分析

不同密度对“郑单988”籽粒油分、淀粉、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密度处理不同,籽粒蛋白质含量在9.51%~9.88%之间,“郑单988”的差异较小;密度处理不同,籽粒油分含量在3.71%~4.08%,“郑单988”差异十分明显;种植密度与“郑单988”籽粒油分含量成反比关系,种植密度越大,籽粒油分含越少。若是在不同密度处理间,“郑单988”籽粒淀粉含量通常是在71.8%~72.3%区间内,“郑单988”差异并不明显。

3 结语

大量玉米生产的实践与研究数据表明,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基本成正比关系,种植密度越大,产量也会越高,然而,但种植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种植密度仍然不断增加时,玉米的产量不升反降。然而,不同玉米品种的降幅与种植密度的增加往往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本文探讨的试验表明,“郑单988”用于大田种植时,其最佳密度应当是在5.9万株/公顷—6.36万株/公顷,在高肥水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杂交玉米的种植密度可以为6.36万株/公顷。

此外,本文的试验研究还表明,玉米淀粉含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基本成正比,种植密度越大,杂交玉米淀粉含量越大,不同密度对“郑单988”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油分的影响差异较小,其原因主要在于“郑单988”是普通杂交玉米品种而非专用玉米品种。

[1]曲华.农安县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途径的实证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2013(06).

[2]康云友,朱月浩,吴静.山东夏玉米种植技术模式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4(06).

猜你喜欢

油分郑单叶面积
不同密度下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
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机械粒收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油分芯导致TSA-2.4A型空气压缩机着火原因分析
大豆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蛋白质、油分含量的QTL分析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烤烟油分判定标准的修订与应用探讨
空分气体中油分的定量方法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