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色大厅敛财术

2014-12-10项若存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维也纳国人大厅

项若存

在许多中国人的眼里,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最高艺术殿堂,能去那里演出者,莫不是音乐界的翘楚。殊不知,维也纳金色大厅也会“唯利是图”——— 场地可以租,谁给钱都能演,不管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也不管五音全不全,识不识谱,皆可登台。

2013年1至8月,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共接待了133个来自中国的音乐团体,它们大部分是到维也纳金色大厅“镀金”的,因为他们并不在乎有没有人买票,有的团体“直接把一摞票往门房一放就走了”,甚至“搭上钱都没人看”。早就有报道说:金色大厅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楼里的普通演奏厅!

既然如此,金色大厅又是如何成功吸引了国人的眼球,进而又成功捞到那么多钱的呢?它的敛财招数有哪些呢?

品牌效应好印象

一提起金色大厅,仿佛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词。由于历史悠久,它早已经名声在外。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此“安营扎寨”了。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都能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大厅金碧辉煌的装饰和无与伦比的音响效果,也让它无愧于“金色大厅”这么高大上的称呼。

“金色大厅”的屋顶为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这些具有美学意义的装饰物使原本直接撞击到墙壁上的乐音延长并舒缓,而木质的地板和墙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鸣箱,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和回旋,余音袅袅。在这里,弦乐器与木管乐器、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的平衡可以达到巧妙无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才带给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难以忘怀的视听盛宴。

国人对西方音乐充满着强烈的好奇与欣赏。很久以前,大多数国人也以为能够在金色大厅演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能在此演出的一定是实力不一般的歌手或乐团。

有这样的认知,足以证明金色大厅是如何在国人心底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它本身的金碧辉煌,以及名家乐团和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这些高水平的演出使它一下子成为了很多人目心中的欧洲音乐殿堂,然后口口相传,最后传得神乎其神。而这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动摇了。如果谁在那里演出过,就必定代表着本国比较高的艺术水准。这样一种品牌效应形成的好印象,以及中国人本身对西方音乐的向往,便奠定了金色大厅不可超越的至上地位,光环越发耀眼。

注重品牌效应及宣传,塑造自身好形象,是金色大厅成功敛财的原因之一。

颜色寓意在作祟

从普遍的大众心理来看,“金色”这个词让人会有种本能的喜欢,并带有一定寓意在其中,这导致了国人在未见到金色大厅全貌时,就存在一种喜欢的憧憬。

光的谱系里,颜色没有等级,诸色平等。但在人类社会里,由于人们长期社会实践及认知,对颜色带有特定的主观情感在内。颜色也因此有了一定的隐喻功能。

金色,是闪闪发光的黄色。金色,既是金子的原色,也是宗教的颜色,更是皇冠的颜色、权杖的颜色。几千年以前的古代封建社会,金色是帝王的皇冠、佛像的金身、教堂的镶嵌物。直到如今,体育竞赛的最高奖励仍旧承袭着金色的古典寓意:金杯与金牌。由此可见,古典时代的金色,是色中之色,色上之色,它隐喻着权力、信仰、荣誉以及财物。

金色大厅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组成部分。这座大楼里一共有六个演出厅,分别是勃拉姆斯厅、木厅、玻璃厅、金属厅、石厅以及黄金厅。最后这个黄金厅就是所谓的金色大厅,它与其他五厅并无高下之分,也许金色大厅这个名字以及它背后所承载的寓意听起来“高大上”许多,这使得很多人对其有着盲目的偏爱心理。

因此,不得不说,最早将“金色大厅”引入中国的译者,对于国民的金色大厅情结以及它的声名大噪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看,金色大厅的色彩设置满足了国人的喜好,这是金色大厅成功敛财的第二个原因。

运营模式推波助澜

金色大厅的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成就了国人的趋之若鹜。

有人批判金色大厅是一个人造的“音乐圣殿”,是伪高大上。但金色大厅从未标榜自己有“音乐圣殿”的官方地位,也从没有标榜过自己的清高。来的都是客,它完全没有摆谱的必要。如今,又怎能将人们的误读怪罪在金色大厅身上?

一直以来,金色大厅都并非只有“新年音乐会”那高端的一面。它的经营模式大致分三种:第一种是被邀请的演出团体,剧院方需要支付演出费,这是为了品牌经营考虑;第二种是根据合同进行驻院演出的团体,共同经营,按照协议分配收入;第三种是在前二者没有演出安排的期间,自费租音乐厅进行自娱自乐式演出,这也是中国艺术团体在金色大厅进行演出活动的唯一形式。

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接待人员向媒体介绍,金色大厅每年自办的演出不会超过200场,剩下的场次则完全向外界敞开大门,一般一台音乐会付1.8万欧元(约合15万元人民币)场租,加上使用剧院设备等其他零星费用即可。大多外部演出的主办方基本都能支付这样的费用。

除了对自办的200余场演出由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进行比较严格的艺术评估和筛选之外,其它的外部演出只要大厅本身没有节目安排,主办人员只要支付场租,就可以进门进行自娱自乐式的演出。因此,对于日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来说,进入金色大厅的门槛相对就比较低了,所以爱慕虚荣的中国的艺术团体便蜂拥而至。

高档的形象,平民的价格,满足了市场需求,这是金色大厅成功之三。

在所有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才使得万里之外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聚敛了中国人诸多的财富。它让一些中国人心向往之,并纷纷出钱镀金,希望能够让自己出名。在这方面,金色大厅也可谓是利用了国人崇洋、爱面子、虚荣、喜欢走捷径等劣根性,为自己的正常运转累积了大量钱财。

很多中国“艺术团”到金色大厅以后,在金色大厅扯两嗓子,拍拍照片,证明“到此一游”,走个程序就已经算是演完了。10天的行程除了唱歌的一时半会儿,剩下的时间全是旅游。相比音乐上的切磋、交流、学习,他们更看重有没有在这里拍照片,回国后有没有被媒体采访,想借此在国内红一把,赚取一定利益。有的还是政府单位派出的“文化输出”,也算作政绩的表现。

这些人令人贻笑大方,却并没有影响金色大厅在国际上的地位。音乐是维也纳人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除了剧院里正式的演出,维也纳大街小巷都能遇到流浪艺人,这里的艺人与路人是彼此欣赏和交流的关系。这些普通人的音乐素养才是真正给金色大厅加分的,而国人的盲目和自费者的虚荣只会造成金色光环下的闹剧,成为金色大厅提供敛财的对象而已。

猜你喜欢

维也纳国人大厅
解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畅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维也纳
跟踪导练(四)4
网上办事大厅解决方案
候机大厅
夏天探测器测试维也纳情感知足感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