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专用车新品大盘点

2014-12-10纪鹏飞

专用汽车 2014年2期

本刊记者|纪鹏飞

对我国专用车行业来说,2013年是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行业主流企业立足长远,由注重“量”到注重“质”,从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开发新产品入手,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果。记者邀请行业技术人员推荐了不同领域的专用车新品,从中筛选出了2013年发布的、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这些新车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专用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初步成果。

1. 低温矿用洒水车

生产企业:中国重汽济南专用车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1月4日

2012年,重汽济南专用车公司派出一支技术销售团队多次前往北方矿区,对现有的洒水车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发现,北方矿区不仅冬季温度过低,水泵、管路、阀门等难以保证在低温下正常工作,而且矿区粉尘大,路况差,普通洒水车洒水流量低,洒水覆盖面窄,普通底盘无法适应矿区路况,满足不了矿区需求。

鉴于此,重汽济南专用车公司决定研发一款专门适合于北方地区的低温矿用洒水车。经过几个月的技术攻关,2013年1月,该款低温矿用洒水车终于试制成功。该车较好地解决了低温环境下罐内水容易冻结的状况,可以在零下30 左右的地区使用。不仅水泵流量大,喷洒面宽,而且底盘越野作业性能好,能够满足矿区的复杂环境。

据参与该产品研发的重汽济南专用车公司梁发乐、黄为礼两位工程师介绍,该车采用了中国重汽开发的专用矿用底盘,加强了罐体设计,以便适应矿区路况。该产品最大的亮点是一改传统的车载取力器直接带动水泵作业的方式,采用液压系统带动水泵,并且水泵和水路内藏于罐内。车后洒水器的数量不仅由标准的两个增加到四个,加宽了喷洒面积,而且还在罐体内部安装了尾气加热系统,能够适应在零下30 左右的地区正常使用。

2. 国内首台全复合材料车厢自卸车

生产企业:包头德翼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1月

2013年1月,我国首台配备碳纤维全复合材料车厢的自卸车在内蒙古包头下线,该车长8.6 m,载重50 t,自重4.8 t,比金属厢体减重29%。这是复合材料在国内重卡车厢中首次成功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有了新的突破。

据包头德翼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曹守军介绍,此次推出的复合材料车厢有四大方面的亮点:一是建立了复合材料建模、结构设计及应力分析技术体系,完成8.6 m自卸车复合材料车厢结构设计以及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的应力分析数据模型,为车厢实体制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车厢厢板采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首次引入新材料聚双环戊二烯(PDCPD),利用其优越的抗冲、耐腐蚀、耐磨等特点,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表面附着层的性能,拓宽了新材料的应用领域;三是充分挖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首次成功将金属材料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无裂隙混合应用;四是根据卡车轻量化的结构特性需求,成功生产出连续的大丝束碳纤维拉挤型材。

3. 三一重工与“大象”联合研制的首款泵车

生产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3月18日

3月18日,三一重工泵车C8上市发布会隆重召开,这款泵车是三一重工与普茨迈斯特(俗称“大象”)联合研制的首款C8泵车,因此备受业内瞩目。

据介绍,C8泵车采用新研制的臂架一键即定技术,无论臂架移动后振动多大,只需轻松一键,臂架立即稳稳停住,轻松实现精准浇注;首创超强智能减振技术,让臂架在泵送过程中的振动减少高达50%,提升了泵送的平稳性及泵送效率;旋转防摆控制技术使臂架摆动幅度降低60%,解决了旋转时臂架摇摆不定的难题;新搭载的故障自诊断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立刻自动定位故障部位及判定诱因,使故障排除时间缩短70%以上;智能臂架系统使C8泵车可实现一键收展臂架。此外,经过全新的节能技术提升,C8泵车的泵送效率提升了25%,油耗下降了10%。

4. 全球最高113米登高平台消防车

生产企业:中联重科

发布时间:2013年5月7日

中联重科在“十五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上发布了一款DG113登高平台消防车,成为截至目前全球最高的登高平台消防车。该车拥有伸缩臂和折叠臂组合而成的臂架系统,最大作业高度达113 m,最大工作幅度达32 m,为世界第一。据该车型研制项目的总设计师张斌介绍,DG113登高平台消防车是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集登高平台消防车、举高喷射消防车、泡沫消防车三项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巨型消防装备,适用于35层以上超高层大型建筑的救援、灭火及高空作业。

该款产品具有优越的救援能力,最大作业高度达113 m,最大跨障救援幅度达32m,引用进口大功率多级增压消防泵及消防炮系统,流量达到65 L/s,喷射距离可达到70 m。采用支腿反力实时监测技术和臂架非线性变形分析技术,可实时显示整车动态质心和安全作业区间,实现了整车作业安全的双保险。通过多种振动控制技术,平稳臂架动作。臂架姿态及安全作业区域可以实时显示,有效控制臂架运动速度及工作斗恒速。此外,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全路面底盘,具有全轮及电控蟹行等多种转向模式,最小转弯直径(转弯半径)仅为24 m,具有整车一键式升降、调平等功能,使得整车到达救援现场更容易、更快捷。

5. 国内首辆军用重症监护型救护车

生产企业: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2日

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12日推出了一款军用重症监护型救护车。这款车是国内第一辆移动ICU救护车,它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外医疗用车在车载制压氧功能和车载空气消毒净化功能方面的两项技术空白。

该车由驾驶舱和医疗舱组成。驾驶舱采用长头结构,大圆弧造型。医疗舱采用整体骨架式方舱,以该公司最新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救护车专用底盘EQ6600KST为平台,配置国Ⅳ排放发动机,安装轮胎防爆装置、胎压监测系统、防追撞系统等主动安全防护装置,提高了整车的主被动安全性能。

据该公司技术部长王家军和项目负责人陈国钧介绍,这款车可同时运输一名卧姿伤员和三名坐姿伤员,具有无线远程医学信息查询功能;无线远程医疗指导与相关现场咨询,现场数据、图像传输功能;GPS、BD(北斗)全球卫星定位功能。产品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车厢内采用超静音隔热降噪处理设计,隔音、隔热效果更好,车内噪声小于75 dB;二是医疗舱配置空气消毒净化系统,达10万级洁净程度,解决了长途转运途中患者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三是伤病员担架平台“隔振+缓冲+限位+固定平台”实现了技术创新,重症患者转运将更加平顺;四是最新研制的车载制压氧设备可实现不间断连续供氧,确保为重症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解决了长途转运的氧气供给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五是多通道通信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车载卫星/北斗/4G智能实时网络监控技术,实现对重症患者的医学信息远程传输、远程诊断、患者现场、转运途中、院内救治和生命支持的无缝对接。

6. 国内首台全铝合金顶开厢式运输半挂车

生产企业:湖南晟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7月2日

湖南晟通集团有限公司在2013年7月2日举行的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上,展出了一款最新研制的轻量化产品——国内首台铝合金顶开式运输半挂车。

这辆名为“铝行者”的半挂车长10.5 m、宽2.55 m、高3.8 m。全车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采用顶开式结构,专门用于运输铝铸轧卷、铝箔、铝型材等产品,具备强度高、自重轻、防腐防锈等优势。车体铝化率达到90%以上。

据晟通集团副总经理邓南方介绍,该车采用高铁及航空级铝材组成高强度柔性整体式车架厢体,厢体、大梁、底架、轮毂等均由铝合金制造,结构稳、强度好、自重轻,全身散发着铝材特有的银色光泽;底板总成由封闭型材插接组成,型材与型材之间采用焊接技术,地板不易变形;单胎结构设计,能有效降低风阻和油耗;采用全承载结构,货台高度比普通钢式厢车要低150 mm,比集装箱半挂车低200 mm;相比同吨位钢制车辆轻3.4 t,减重34%,载荷质量和性能更优;且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比钢制车要长5~10年;废旧车辆回收率高。

7. 国内首款全铝底架冷藏车

生产企业: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7月16日

2013年7月16日,镇江飞驰汽车集团公司在上海发布了该公司研制生产的国内首辆全铝底架冷藏车。该车底架全部采用特种铝合金材质,大大降低了车身自重,提高了载货量,且极大地提高了型材回收率。

“车身自重降低11%左右,全铝底架几乎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摒弃焊接工艺,结构更稳定,维修更方便。”镇江飞驰公司分管技术研发的副总经理胡建军透露,新车由该公司携手日本三菱冷冻机和郑州日产汽车研制生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专利,相比钢材底架冷藏车,新车成本仅增加2000元左右,是一款高效、节能、环保的冷藏车。

8. 国内第二代皮卡型清障车

生产企业: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5日

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日常巡逻时,常需携带交通管制物品,故大多选用皮卡车作为巡逻车。然而普通皮卡车在碰到故障车时,常因无清障设备而无法及时对事故(故障)车辆进行清移。此外,近几年暴雨使城市中地下车库内的车辆遭受到水浸,而地下车库空间狭小,弯道多,出入通道只有一条车道,城市道路常用的清障车救援困难。上述情况都迫切需要小型清障车。

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于2012年初立项开发皮卡型清障车,2013年10月25日,该公司在第三届中国清障车技能操作大赛上推出“粤海牌”第2代皮卡型清障车。

据该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忠生介绍,相比传统的道路清障车,皮卡型清障车具有整车高度矮、车身短,行驶速度快,十分机动灵活等特点,在一些特定场地中,如在地下(或立体)停车场中作业,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中巡逻等有明显优势。整车巧妙地将托举机构“隐藏安装”在车厢底部,清障托牵作业时,托举机构可以从车厢底部伸出,对被托车辆进行提升托牵作业。皮卡型清障车具有的载货功能,还能方便巡逻、清障人员携带必要的物品。

该车整体设计除外形美观外,其托举能力、爬坡能力等各项清障作业参数指标,均达到了清障、托牵小型车辆的要求;配置了多种清障、救援、维修等设备,以及后视频装置,清障人员不用下车,就可以完成清障托牵的整套动作。

9. 全球首台厢式概念车

生产企业: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2013年10月,由中集车辆、常熟申毅、深圳凯卓立、浙江双友和上海晋飞五家联合开发的先进物流厢式概念车在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一亮相,就吸引了很多的眼球。作为全球首辆厢式概念车,五家企业通过各自优势,在底架结构、厢体设计、厢体材料以及装载设备上尽显其能。底架穿梁结构设计可以使整个厢体容积达到64.6 m³,比普通货箱多4.6 m³,这些多出来的空间成为用户的盈利空间。厢体外形的整体设计使得整车风阻系数由0.8降至0.61,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碳纤维厢式车的应用在国内可谓首创,高端材料的应用使得厢体自重仅为1.6 t,比市面常见的厢体轻了近1 t。厢体内先进的固货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货物安全,货物分层系统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厢体空间,进一步提升了装载率。此外,厢式车配装的尾板更是创造性地将厢式车的车厢门和车用起重尾板功能完美整合。这种新概念尾板颠覆了传统车厢门的单一功能属性,而赋予了完整的尾板功能。在具备快速装卸设施和设备条件情况下,打开车厢门即可实时作业,完全可以不依附外部人力和设备,完成货物的起降装卸。

10. 国内救灾水净化多功能车

生产企业: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东风水净化多功能车是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为解决自然灾害发生后急需进行各种水质净化、补充生活用水等应急事件研发而成,是国内首款专门针对救灾研发的水净化多功能车。这款车在2013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上首次亮相,就得到了业内关注。

该车水净化系统采用全膜法去离子系统(全膜法除盐系统),以双级RO反渗透装置为脱盐工艺,MF微滤装置、UF超滤装置为预处理,保证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UV紫外线杀菌装置和终端MF微滤装置为产品水的杀菌和热原最终处理工艺,确保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GB 56749-2006》指标。系统采用人机界面和PLC自动控制,MF装置、UF装置、RO装置以及各种工艺泵均同PLC自动操作,通过触摸屏即可控制各单元设备的启停或切换操作。

据该公司产品开发部申格菲工程师介绍,该车最大的亮点是高效低耗、操作简捷、功能性强。这款专用车水净化设备可以每小时净化5 t饮用水,按照每人每日供应2 L直饮水计算,单车每天全负荷工作可满足5万人以上饮水需要。车辆还可提供热水、灌装饮用水等。该车采用国际先进的净化水系统,可以完全滤化化工污染、疫区水源、污浊水源等各种重度污染水源,深度脱除病毒、细菌、微生物、农药、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可以在各种突发应急事件或自然灾害造成的水源污染时提供必需的安全饮用水。除主要面向救灾抢险外,还可为野外勘探、武警部队等野外作业客户提供水源。同时考虑到救灾抢险需要,该车安装有GPS导航系统,以便车辆可以准确迅速地到达救灾地点;车体经特别加固并设置吊钩,在道路不通时,可以由直升机直接吊运至受灾区域;车厢安装有大功率广播系统,卫星接收系统,以便在灾区及时接收、传达重要信息;车上还安装有大功率照明灯,可以在夜间提供照明。

11. 国内首款吸污净化车

生产企业:重庆大江工业责任有限公司、重庆赛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6日

2013年11月6日,重庆大江工业责任有限公司和重庆赛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吸污净化车。该车是国内首款可以实现就地吸污净化的专用车。

吸污净化车是一款专门处理化粪池污物的专用环保设备。该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化粪池污物的现场处理。该装备可将化粪池的污物和污水进行离心分离、污物硬化、过滤净化等。分离后的污物可直接打包运走,过滤后的污水可排放到化粪池或市政管道。独有的污物和污水迅速分离和硬化的专利技术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该公司参与研发的魏盛华工程师介绍,该公司研发的吸污净化车产品共有两款,分别是CDJ5060TWJ30(简称WJ30)和CD5080TWJ15(简称WJ15)。其中WJ30是一种款外形小巧的吸污净化车,整车全长5435 mm,总高2875 mm,总质量5550 kg。该产品具有外形美观、吸力强劲、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同时,在控制上采用了触摸屏显示器、PLC逻辑控制、所有电器设备工作状态均有显示,能够实现连续工作、工作效率高、安全环保,且操作简便。WJ15吸污净化车是在WJ30的基础上研发的一款具有污水净化功能的吸污净化车,全长6950 mm,总质量8200 kg。该车能够将化粪池污物进行硬化,同时具有将分离后的污水进一步净化过滤的功能,实现了化粪池污水的清亮化处理,提高了出水的清洁度,满足市政排放要求。同时,该车设计人性化,作业范围广泛,能在地下车库、化粪池周边等工作,不需要安装,随时作业。

12. 国内首批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

生产企业:中联重科环卫机械公司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日

2013年12月2日,在杭州举行的“中环协华东地区第21届年会”上,中联重科发布了系列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

据中联重科环卫机械公司总工程师肖庆麟介绍, 该系列车型大胆突破了传统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污水滴漏瓶颈,为传统的垃圾收运模式带来了创新性的变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亮点:一、无泄漏,高环保。采用三重防污水滴漏技术:底板尾部向上翘起,形成独创的尾部船型结构垃圾箱,可将收集和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完全封闭;箱体后门的密封技术进一步确保污水不外溢、滴漏;超大侧置污水箱容积可达450 L。二、噪声低,不扰民。采用先进液压匹配技术及高品质液压元件,且产品工作转速均选在发动机低噪区间,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该类产品的作业噪声,改善了当前垃圾车类产品作业时扰民问题。三、轻量化,经济性好。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取消了填装器,将压填机构布置在垃圾箱顶部,并采用新型摆入压紧式上料机构,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可广泛适用于市场上常用的240 L、660 L标准塑料垃圾桶和300 L标准铁制垃圾桶,满足各种生活垃圾的收集模式。四、离去角大,通过性好。整车外观精致流畅,在各种道路上畅行无阻,工况适应性高。

据肖庆麟透露,中联重科目前已推出10 t、16 t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7 t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也即将上市。其中,16 t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是目前国内最大吨位的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