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州牡丹园旅游标识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2014-12-09张晓芹武尚民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牡丹园标识牌牡丹

张晓芹,武尚民

(1.菏泽学院园林工程系,山东菏泽274015;2.菏泽学院单县分校,山东菏泽274300)

旅游标识系统是在旅游活动中向旅游者传达各种信息的服务系统,通常指游览线路上一系列的导向牌、解说牌、景观(点)名牌、安全警示牌等等。近年来,随着自助游、自驾车游这种“新时代旅游”形式的出现,健全的旅游标识系统成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提高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增强景区吸引力,提升景区整体形象,进一步扩大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基础。

一、曹州牡丹园概况

菏泽古称曹州,其牡丹栽培已有近千年历史,素有“牡丹之乡”之美誉,作为菏泽城市名片的“曹州牡丹园”位于菏泽市东北角,是展示菏泽牡丹的主要景区之一。曹州牡丹园初建于1957年,1982年重建,2002年进行改造,2009年再次改造并扩建,目前总面积己达73 hm2。园内牡丹资源非常丰富,拥有黄、绿、白、粉、蓝、红、复、紫、黑九大色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金环型、蔷薇型、皇冠型、绣球型、千层台阁型和楼子台阁型等十大花型,共上千多个品种,100余万株,集中了菏泽牡丹传古至今的发展成果。为了展现当代菏泽“林海、花城、水邑”的城市特色风貌,园内建设了四季展览温室、迎宾大道、插花展厅、国花馆、国花魂广场、岩石园等等众多景点,使曹州牡丹园成为集牡丹观赏、旅游、生产、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每年以曹州牡丹园为依托的国际牡丹旅游文化节,不仅提高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使菏泽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牡丹城”,更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带动了菏泽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曹州牡丹园标识系统的现状

经实地调查,曹州牡丹园内旅游标识系统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导向性标识、识别性标识、解说性标识、管理性标识四种类型,其分布位置和具体内容见表1。

(一)导向性标识

主要是让游客了解园内的空间布局,为游客提供交通指示,此类标识主要布置在牡丹园出入口、园路交叉口等醒目的位置,包括全景图、分区导游图、园路指示符号等标识形式。景区有东、西、南三个主入口,在每个入口处都布置了全景图,反映景区景点的分布情况、路线及服务设施的情况等,让游客对景区的整体布局一目了然,便于在游览之初规划好自己的游览路线。全园分为牡丹古韵游赏区、品种牡丹展示区、湖山景观游览区、东入口景区、儿童游戏区、浅滩野戏区、疏林草地区、餐饮休闲区、四季牡丹观赏区、牡丹繁育基因库、城市入口景观区及森林休闲区共十二个分区,在浅滩野戏区、疏林草地区等部分分区的道路交叉口布置了分区导游图,以引导游客在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景区园路分三级,各级园路上导向标识主要以线条、线标、箭头指标的形式呈现,部分园路在节点处和地面铺装上以牡丹图案进行装饰,使标识具有了牡丹之特色。此外,在公园出入口和游客密集的地方,设有少数广告牌为游客提供商店、餐饮、宾馆等相应的路线、电话号码等必要信息。

(二)识别性标识

曹州牡丹园中识别性标识在全园各处均有分布,主要包括方便游客辨识目的地的载有景区或景点名称、建筑名称的铭牌,满足游客对不同牡丹品种认知需求的载有牡丹品种名称的标识牌,以及便于游客对特定场所认知的雕塑、石碑、景墙等标识形式。如位于城市入口景区螺旋上升台地中心的牡丹雕塑,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鲜亮的色彩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成为牡丹园形象的代表,而且是全园的中心标识,在没有遮挡物的情况下从很远距离即能清楚地看到,成为游客确定方位时辨识及认知的特定目标。

(三)解说性标识

这类标识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各个景点的设计主题、历史文脉和精神文化等内容,是景区与游客沟通的载体。曹州牡丹园中解说性标识形式较为广泛,如品种牡丹展示区以卧式石质标识碑、立式木质标识牌和临时加的金属标志牌等分别标示了不同牡丹品种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等,有的还附有英文解说,以达到普及牡丹品种和习性等相关知识的目的;在十二花神展区每位花神雕塑旁设立了金属标识牌,介绍了相应的神话历史传说,而在十二花神主题景区则通过石质浮雕的形式展示花神的形态,并在旁边的黑色木质标识牌上以中英文介绍了相应的设计理念,增加了景点的文化内涵。园中解说性标识数量众多,使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景区的资源价值。

(四)管理性标识

此类标识是针对不同的环境和人群而使用的相应标识,主要以明示、告知、劝说、指令、警告、禁止等为特征,能起到规范行为、预防事故等作用。曹州牡丹园中管理性标识主要有游客须知、安全警示牌、友情提示牌等。如在深水区、岩石区,为游客的人身安全考虑设置了“水深危险”、“严禁攀爬”等安全警示牌,避免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发生危险,保障游客安全;在牡丹观赏区设置了“请勿采摘”“坛外观赏,请勿入内”等友情提示牌,使游客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破坏景观资源或设施。

表1 :曹州牡丹园标识系统的类别及功能一览表Table1:The list of categories and functions of Caozhou peony garden sign system

三、曹州牡丹园旅游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曹州牡丹园经过历次改造与扩建后,景观更加丰富,但标识系统的建设却相对滞后。

(一)标识功能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标识数量不全、信息不明确、没有有效发挥功能、内容不完善四个方面。首先,曹州牡丹园内标识设置不够齐全,许多景点标识数量过少,特别是在人流量较小的森林休闲区,部分园路交叉点甚至没有指示牌,使游客无法及时获取景区景点的信息,难以抉择目标景点的方位。其次,一些标识信息不明确,尤其是部分导向标识显示的信息过于简单、片面,如森林休闲区中一处分区导游图只显示了“您所在的位置”和相邻的几个景区、景点及西北门的信息,而该分区在整个园内的位置却并没有标示出来,游客如果急于去其它景区景点或是其它出入口则无法确定方向;有的景区在多条园路交叉的情况下一个标识牌上出现多个不同方向的箭头,往往给游客带来困惑,使游客在既定时间内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既耽误了游览行程,又影响了旅游的质量和心情。再次,牡丹园内部分标识并没有有效发挥其相应功能,如在湖山景观游览区一岩石边竖着一块黑底白字的小木牌,牌上以中英文写着“严禁攀爬”,然而多数游客对此视而不见,男女老少兴致盎然地在岩石上爬上爬下,使此标识形同虚设,更有甚者有的标识成为了人们休息时的落脚点,如湖山景观游览区,在山坡处有的游客直接或坐或蹲在标识碑上。此外,每年一度的国际牡丹旅游文化节吸引了大批的国外游客,然而曹州牡丹园内的标识却没有做到国际化,部分标识中英文对照不完善,有的甚至只有中文,而国际通用的图形标志则更是缺乏;有的标识虽然关注到了游客对科普知识的需求,但却流于表面化,如品种牡丹展示区的标识牌目的是让游客了解牡丹的不同品种,但所有标识牌只是标识了中英文名称,没有对应的拉丁名,也没有相应的生态习性,除自己辨别花色外,游客难以了解更多不同牡丹品种的差异。

(二)设计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标识牌设置随意、设计无特色、缺乏人文关怀性三个方面。首先,园内有些标识牌设置随意,如东入口景区跌水顶部赫然竖立着一标识牌,无论色彩还是造型都与周围的环境非常不和谐,严重干扰了视线,给人一种碍眼的感觉;在东入口景区两侧台地和品种牡丹展示区等多处景点,参差不齐的竖立着许多指带有广告的标识牌,虽然目的是为游客介绍各种不同的牡丹品种或是规范游客的行为,但达到的效果却是使原本优美的景观环境显得杂乱无章;此外,少数标识牌上的广告过于醒目,使标识文字反而成了广告的陪衬,大大影响了人们欣赏牡丹的心情。其次,曹州牡丹园内具有特色的标识有牡丹雕塑、牡丹仙子雕塑、文化墙及部分有牡丹图案的铺装等,除此之外,园中无论是导向标识、解说标识还是管理服务性标识,大多数采用的是清一色黑底白字的标志牌,虽相对统一,但也因此造成了整个景区内标识色彩的黯淡无光、不同类型景观空间标识形态的单调雷同,使标识系统整体显得呆板无趣,无法吸引人们注意。此外,部分标识语言缺乏人文关怀性,尤其是一些管理性标识,如“严禁攀爬”、“请勿入内”等,语言生硬,没有人情味,而且全园医疗服务信息标识及无障碍标识极为缺乏。

(三)维护管理不及时

曹州牡丹园内标识牌年久失修现象严重,很多木质标识牌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木质已经腐朽,上面的字迹也变得比较模糊,而一些水泥混凝土做的标识牌则缺边少角,这些陈旧或损坏的标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观效果。一些景观分区的标识有所更换和增补,但部分新换或新增的标识俨然成了突兀的补丁,此类“补丁”标识在园中各处均有分布,尤其是东入口景观区和牡丹区。

四、曹州牡丹园旅游标识系统优化策略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曹州牡丹园的旅游标识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质量和旅游质量,为了适应新的旅游形式的变化,提出以下三条健全和优化景区旅游标识系统的策略。

(一)功能优化

功能性是标识最基本的要求,针对标识功能不健全的问题,可采用增加标识数量、明确标识信息、提升标识功能、完善标识内容等具体措施,使标识功能最大化。

1.增加标识数量

标识数量的增加并非意味着越多越好,而是追求“以简胜繁,以少胜多”,这需从景区总体规划阶段入手,即根据景区的规划主题、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等内容,在把握总体布局和局部功能的基础上,从宏观的层面确定标识的类型、数量,并力求在最准确的位置,及时提供相应的标识,建立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标识系统。

2.明确标识信息

能否完整清晰的向游客传达有关信息,是判断一个景区标识系统优劣的关键,因此可将标识的使用功能与环境行为学和人体工程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从全面满足游客需求的角度实现标识系统的信息传达功能。如分区导游图由于载体的限制无法全面显示时,可在下方或背面绘制简化的全景导游图,方便人们确定该分区在园中的位置;在多条园路交叉的情况下,可在每条园路分别布置小型标识牌方便人们确定方向。

3.提升标识功能

标识功能的提升是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公园的地理环境、景点布局、道路走向、游人心理等进行研究,确定标识的位置、尺寸等,使标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功能。例如针对少数游客将标识牌当休息处的问题,可以挖掘标识设施的多功能作用,例如将标识载体设计成休息桌椅的形式,布置在路边或景观节点处;同样,路边每隔一定距离布置带有标识的垃圾桶或具有标识功能的景观灯,路面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带方向指示的地面铺装,这些多功能标识设施在发挥各自原有的功能同时兼具了标识的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为景区建设和维护管理节省资金。

4.完善标识内容

曹州牡丹园要与国际接轨则应努力完善双语标识,所有的标识都设置中英文对照,并且多采用国际通用的图形符号,在确保信息能够完整而清晰地传达给游客的基础上,力求精简文字内容,必要时可以适当运用图片帮助理解,以减少交流的障碍,满足不同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设计优化

景区标识系统不仅需要很强的实用功能,还应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因此标识系统设计需要从艺术的角度来实现标识的功能,即做到设计的协调化、特色化、人性化,追求艺术与功能的统一。

1.协调化

协调化首先是标识之间的协调,即全园标识应按照相关标准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制作,实现标识设计和功能的系统化;其次是标识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即在景区规划基础上结合环境,将标识的色彩、形态、材质、位置等有机地、科学地与景观结合,让标识与景观相互关联,产生和谐之美。

2.特色化

特色化体现在标识设计中的方方面面。首先在造型方面,进一步从景区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中提炼出一种形态美,设计出具有自己风格特色元素的标识系统,设计为抽象化的符号或形体,使得标识系统具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并成为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载体。曹州牡丹园通过牡丹花雕塑和牡丹仙子雕塑等突出了牡丹的特色,但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在主园路两侧,布置经过提炼的牡丹标识,不仅能够有效发挥导向作用,而且还可以在一路上形成一道有独立风格特色的亮丽风景线。同样在每个景观分区中,根据各自的景观主题,融合各自空间环境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图案、文字、材料等,以出奇制胜的个性化设计手段,制作成各式各样活泼不呆板标识小品,使标识本身成为景观,增添趣味性,给人以丰富的感受;当然各景观分区之间的标识也不能孤立,而应通过巧妙的设计,营造系列性的场景变化,不规则中带有一定规律,在心理上产生连续的形象,使其浑然一体。其次,在色彩方面,可以根据牡丹园的整体风格、文化内涵,征询公众的意见并通过相应的科学手段依次确定标识的主色调、辅助色、点缀色,构建属于景区自己的色彩体系,让牡丹园不同景观分区的标识系统既具有统一性又各自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信息,如用红色表示禁止、危险,用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用蓝色表示指令、遵守,用绿色表示通行、安全等,因此在确定标识的色调时应尽量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色彩的共识结合起来,例如对于安全警示牌可以选择白色的载体,配以黄色、红色等醒目的字体,这比原有的黑牌白字更引人注目。

3.人性化

一套好的景观标识系统不仅要能便捷高效地为游人传递信息,还应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牡丹园标识系统设计中,可以通过标识的造型、色彩、比例、字体、内容等细节设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体现出人文关怀性。例如,利用色彩心理学的原理,将标识文字、图形与载体的色彩进行有效搭配,使游客阅读时能够赏心悦目。在管理性标识的设计中,采用幽默温馨的话语代替勒令限制性语言,如用“临君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温馨标语,替代“请勿采摘”,既能起到规劝、阻止和警示的功能,又最大可能的保持了游人的愉悦心境,让游客心领神会的同时也很乐于接受。为了满足人们的拍照欲望,结合景观设计有意安排不同角度的拍照点,设置“这里很美,快来拍照吧”此类的趣味性标识,代替“坛外观赏,请勿入内”标识,将游客引至固定点拍照,由此减少游客跨越保护栏的行为,塑造出一种亲切友好、和谐文明的氛围。此外,无障碍标识系统虽然使用率不高,但可以真正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人性化旅游环境,因此进一步补充无障碍标识,是展现牡丹园现代化建设、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景区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

4.管理优化

在景观改建同时,注意标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等方面的工作。为了确保景区旅游标识系统有效发挥作用,可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建立标识系统的评价反馈机制,关注游人、公园管理者及设计人员对标识功能、形象、标准化程度、与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的评价,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改造策略和建议,逐步完善景区标识系统。

旅游标识系统是景区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最佳方式之一,优秀的标识系统不仅可以提升景区的整体档次,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对于曹州牡丹园旅游标识系统的现存问题,相关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应该提升细节带给游客的舒适和贴心感受,使园内标识系统不断得到健全和优化。

猜你喜欢

牡丹园标识牌牡丹
电杆标识牌安装器研制
“三不够”牡丹节
分类清洗标识牌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
河北省保定市:太行深处秀美花田
蓟州牡丹园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牡丹”情
佛罗伦萨的交通标识牌
床头标识牌改革设置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