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诸现象背后的官本位解析

2014-12-09■刘

民主与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官本位厦大行政化

■刘 尧

2014年7月8日,网上热传一封关于“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谢灵,炮轰校长就餐特权”的公开信。这封千余字的公开信言辞犀利地提出,就餐特权是小事一桩,但校长吃饭也吃出阶级差别,反映了厦大官本位的严重程度和对教师人格尊严的践踏。这封公开信爆红网络,再次引起了网友对大学官本位的热议。有网友称,谢灵敢于质疑权力,不愧为勇士。2014年7月10日,深圳电视台DV生活频道,在今日人物栏目“谢灵:厦大‘愤怒女教授’的炮轰之路”中评论说,“女教授的公开信不仅是对厦大校长就餐特权的痛批,更像是揭开了我国大学的层层‘遮羞布’。如今的大学早已不是象牙塔了,官场存在的问题,大学一样也不少。很多大学的校长给人的印象不是德艺双馨的大师风范,而是一副沾染了特权习气的官僚嘴脸:在官员面前低头哈腰谄媚取上,在教授面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论文指标化,职称名利化,教学标准化,急功近利……在反腐风暴以来,已经有多所大学书记、校长落马,一些案件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尽管公开信的真相有待查清、媒体的评论也有些危言耸听,但公开信与媒体舆论确实再次敲响了大学官本位的警钟。

一、公开信背后是教授群体失语

谢灵副教授不是第一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了。她表示,前前后后给校长写的信已经数不清了,“每次给他写信他都不回,还被拉进黑名单。我每次都会抄送副校长,群发给厦大的其他老师”。从媒体获悉,尽管在过去几年里少有校长的回音,但谢灵还是一直没有放弃直言。从2005年实名举报厦大会计系主任陈某某学术腐败,到2013年以“勇气责任担当”的网名在天涯论坛发帖,披露厦大副校长吴某某的家庭丑闻,以及对教工餐厅和学校聘任制度的批评……乐于就学校事务发声的谢灵,在网上早已声名赫赫且毁誉参半。毁者给她贴上了“厦大最危险人物”的标签,誉者则称她的行为有助于消解大学的官本位。在厦大,也有不少师生把自己对学校的意见,委托谢灵向相关部门反映,因此坊间称谢灵为“民间纪委书记”。

说到这里,难免让置身局外的人五味杂陈:为什么这么大的厦大只有谢灵一个人锲而不舍地提出批评意见呢?又为什么批评校长的就餐特权以及官僚化问题,却被校长指其学术不端呢?这究竟是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还是秉持真理追求大学精神呢?谢灵说,从2007年起,学校就称她有学术文章抄袭问题,但她贴出了自己的文章后最终校方沉默了。在谢灵看来,指责她学术不端与她写信反映问题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而在朱崇实看来,校方对教师意见历来很重视,包括谢灵的意见都会有答复。关于谢灵,朱崇实说她“内心阴暗”,“信口雌黄、无端攻击、诽谤他人”。然而,谢灵高调批评校长的就餐特权,确实赢得了很多网友的支持,以及公众对大学官本位的再度关注。

有媒体指出,校长就餐特权绝非一餐饭的小事,它反映了包括厦大在内的国内大学的官本位现象比较普遍。大学的就餐特权以及官本位存在了很多年,现在已遍及校园的角角落落,然而却少有大学教授站出来表示抗议,足见教授们是何等的麻木而群体失语,谢灵才如此孤军奋战!一个教授公开叫板校长特权,是无法撼动大学固若金汤的官本位体制的。官本位是对大学精神的污染,作为一校之长应该是大学精神的化身,理应从清除自身的官本位言行做起,不仅自身不搞特权,还应带头抵制校园特权,铲除滋生特权的土壤,这样方能通过自我革新重塑大学精神。与此同时,更需要教授群体,对官本位保持敏锐的痛感并高声呐喊,为消解大学官本位而尽心尽责。

二、教授群体失语背后是官本位泛滥

2014年7月8日,厦大女教授炮轰校长就餐特权的事态尚未平息,7月10日,一篇名为《对汀洋的声援——控诉厦大淫兽教师吴春明长期猥亵诱奸女学生》的博文又在网上疯转。一时间,厦大近年来的种种丑闻被媒体迅速集结:2012年7月,一名30岁博士生邹某在各大网络上曝光了自己和女教授“屈辱的情史”掀起轩然大波。同年7月20日,厦大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被指涉嫌造假。2013年11月,有网民爆料称,54岁的厦大外文学院院长纪某某,谎称自己离婚26年,欺骗某大学27岁女教师并致其怀孕6个月……美丽的厦大显然进入了多事之秋。有媒体指出,一所知名大学接连被丑闻所困扰,如果说学校的管理没问题,恐怕说不过去。这个管理问题,也许不是别的,正是网友热议的官本位问题。

人们不能不沉思,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美丽厦大,近年竟会暴出多起有伤社会风气的丑闻,不仅损害了厦大声誉,也无情地给予中国高教界一次痛击。有媒体评论,当我们放眼望去,厦大的丑闻也早已不是厦大所独有,或许国内许多大学都难逃其袭扰。虽然,在当今这个已经比较浮躁的社会,这些丑闻看起来似乎早已不算是什么石破天惊的新闻,但集中在大学校园上演还是让公众不禁发出一声叹息。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大学校园道德继续沦陷,高等教育还有未来吗?国家的未来还有希望吗?美国学者卡罗琳·奥林奇博士指出,“一些教师的言行会伤害学生,给学生心灵造成的创伤会一直伴随他成长,并折射到他的成年生活中”。显然,大学教师的不当行为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伤害,而教师的丑行更会深刻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近些年来,许多大学里的基建腐败、学术腐败和招生腐败等丑闻频频曝光,大学已然不是象牙塔而沦为利益与权力的争夺场。随着巨额经费的注入,科研项目数量的倍增,以及大兴土木和招生录取多样化等等,大学显然不再是清水衙门了。2009年10月,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原常务副书记龙小乐的基建腐败窝案,令社会公众震惊。2012年6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陈英旭非法占有巨额专项科研经费,让公众窥见了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蔡荣生招生腐败案发,刺痛了公众已经脆弱的神经……究竟原因何在?其中的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官本位泛滥。2013年12月《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有关学者就表示,大学腐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大学官本位泛滥,权力不受监督所致。

三、官本位泛滥背后是行政化蔓延

无论是近年来大学校园接连曝出的丑闻,还是时有发生的腐败案件,似乎都无一例外地暴露了大学官本位体制下行政化蔓延的痼疾。如今,追溯这些问题的源头,大学校长也普遍认为,大学管理的行政化是罪魁祸首之一。有媒体指出,有一个现象让这个原因变得再明显不过,就是现在走进任何一所大学校园,根本不需要打听,举目望去,行政楼往往是外表最气派,内部装修最豪华的。这再显然不过地印证了:在大学,行政权力压倒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支配着各类资源,学术权力已经被放逐。尽管厦大女教授的公开信言辞偏激,但每一句都直击行政化蔓延痼疾之要害,从对待官员与教授的不同态度到学术腐败等等,描绘了大学行政化蔓延的悲哀图景。

有媒体指出,让一个教授用网上公开信的形式来对校长表达的根源,是教授在大学治校与治学层面上话语权的缺失,小到吃餐饭的小权益无法有效维护,大到对于打高尔夫、爬树课等精英教育之类,所谓教育理念创新的不同见解得不到应有的表达。大学治校靠行政权力配置资源,滋生出腐败与不公的种种弊端,束缚了师生的创造性,抑制了大学的独立、平等、民主的活力。“校长特权餐”吃尽了行政化蔓延的滋味,“把教师当作农民”的偏激表达,也未必不是维护教师权益的一声呐喊。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发生在厦大的40个教授竞聘一个处长的事实。今天,大学行政化蔓延之势,非但没有减缓反而愈演愈烈。很多教授希望先谋得一官半职,再谋求所谓的学术发展。

在中国,大学校长均是有行政级别的官员,按级别享受相应待遇。校长就餐特权只不过是行政化蔓延的缩影罢了。有网友认为,校长享有就餐特权看似小事,其实反映出大问题:一是滥用职权,为所欲为。作为校长在个人修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二是工作作风有问题,没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校长应全心全意为师生做好服务,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师生树好榜样。厦大校长作为有着优良传统大学的校长,更应该做出一个表率来,而不是连就餐都要与教师有别。实际上,就餐特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校长的作风,不知道全国几千所大学中,还有多少校长在享受就餐特权,但我们希望各位校长以厦大校长为戒,从自觉放弃就餐特权做起,积极遏制大学行政化蔓延的态势。

四、行政化蔓延背后是学术荒漠化

今天,厦大谢灵与朱崇实的就餐特权之争,无疑是关于遏制大学行政化蔓延之争。在大学行政化不断被人们诟病,又不断被体制强化的现实中,如果大学自身没有勇气打破行政化的桎梏,那么大学去行政化改革恐怕只会成为舆论的狂欢与纸上谈兵。南方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就曾说,最近十多年来,虽然国家名义上在实行高等教育改革,但大学行政化其实愈演愈烈,有真才实学的教授,越来越难以发挥聪明才智,而一些拥有权力和地位的所谓“大腕”则把持了大学的讲坛。对此,大学不能再望洋兴叹或叶公好龙了。大学校长不妨清高一下,试着以自己的责任担当与睿智勇气抗衡一下行政化的固有体制。大学教授也不妨雄起一下,试着以教授的胸怀抱负与傲骨清风撞击一下行政化的铜墙铁壁。

一代巨匠钱学森留给了我们两个故事,一是他极为忧虑中国太缺乏具有创新精神、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一是被公认为世界级大科学家的他,一生不喜欢做官,多次顽强执着地“拒官”,即便是做官也是“逢官必副”。这两个故事如果往深层探究,其实都和今天探讨的大学官本位问题息息相关。当人们不停地追问“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时候,倒不如先追问中国的大学官本位的行政化体制。现在,官本位充斥着整个大学校园,不仅存在于学校的行政管理机构中,也蔓延到大学里各类学术组织与学生自治组织中。由此带来的是,本应主导大学的学术权力,却被行政权力取而代之,学术开启了荒漠化的进程。因此,众多学者呼吁对大学进行“去行政化”改革,让大学由官本位回归学本位。

大学在行政化的风沙狂虐下,学术的绿洲渐渐被荒漠化。然而,让大学由官本位回归学本位,又该如何规避行政化风沙的强暴呢?在笔者看来,大学与其抱怨社会官本位,还不如先从自身能做好的地方做起。比如:一方面教授要尽力抵御行政资源的诱惑,绝不以牺牲学术追求为代价来换取行政资源,而是始终以坚守探索高深学问为本,通过学术创新培育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大学要尽量消解行政权力的威力,建立民主自治的大学治理制度,使其成为社会文明与科学发展的圣地。如果大学以牺牲学术发展为代价,很容易被行政资源与权力绑架而成为傀儡,教授必然由此而庸俗化,学生必然由此而功利化,学术也必然由此荒漠化。因此,大学的当务之急,是摈弃制约学术发展的行政化体系,强化教授的学术信仰,改革大学的治理结构,防止学术荒漠化蔓延。

五、学术荒漠化背后是大学创新困难

有网友认为,在一个特权无处不在的社会里,就餐特权算不了什么。但大学不一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自身所具有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做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并保持不变。大学的使命正是培育自新的人,实现这一使命的途径就是坚持不解地追求真理。如果大学校长对教师即便是“失实”的批评,用“是非颠倒”来回应的话,大学又如何通过追求真理实现自己的使命呢?2005年1月17日《波士顿环球报》报道,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称,女子在科学和数学领域成功的几率小于男子的原因是男女先天性别差异。这一番话立即遭到部分教授猛烈炮轰。这就是大学,真理是大学唯一不变的追求。我们乐见“公开信炮轰校长”事件,能够成为中国大学自新的清醒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2013年,英国《泰晤士报》发布的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显示,美国有43所大学入围百强,中国内地有2所大学入围百强,分别是名列第35位的清华大学和第45位的北京大学,但比2012年排名第30位和第38位均有所下降。这也难怪美国副总统拜登2014年5月28日,在美国空军学院学员的毕业典礼发表演说时狂言:“中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虽有美国6到8倍之多,但在创新领域毫无建树。”事实上,中华民族曾以“四大发明”著称,只是近代落伍了,其深层原因主要是忽视人的创造性。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教育革故鼎新,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对此,大学要有清醒的认识,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模式,营造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的教育环境。

在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在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而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已经步入经济社会的中心,融入经济社会运行的过程并主导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得里科·马约尔,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出号召,“高等教育在进入21世纪之际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挑战,要求各方面力量的参加并需要多种多样的观点和方法”。“所有有关方面加强合作以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进一步发展作为人类持久发展的重要手段的高等教育”。急剧变革的当今中国社会,需要不断创新来保证其持续发展。作为创新高地的大学,要尽力修复荒漠化的学术生态,破除一切阻碍创新的屏障,让创新之花在良好的学术生态中美丽绽放。

猜你喜欢

官本位厦大行政化
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劳动关系的嬗变及其规制——派遣与行政化的因果视角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研究综述
官本位思想不该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执此长情
“厦大”印象
扶贫项目成“伤民产业”根在官本位
“官本位”怎麼治 職級改革打破晉升“天花板”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刍议
我国官本位政治文化与“官二代”现象内在逻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