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早熟梨异常落叶的原因及防控技术

2014-12-07阮承福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挂果树势病虫

阮承福

(福建省建宁县里心镇农技站 354502)

建宁县是南方早熟梨主产区,截至2013年,全县梨种植面积0.7万hm2,年产量约7.7万t,产值近亿元,梨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因果园粗放管理和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普遍发生梨异常早期落叶现象。梨异常早期落叶是指7~10月梨树出现大量落叶的现象,由于此时湿度大、气温高、树液活动旺盛,叶片脱落后又刺激梨树抽发新梢,分化好的花芽也随之开放。梨异常早期落叶与秋花现象的发生,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翌年产量陡跌、梨果品质下降,严重的还导致树势衰退。为此,于2011~2013年按照建宁县农业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对梨异常早期落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工作从2011年开始,至2013年结束,按照调查方案要求,每年于10月中旬进行调查,调查人员分5组,对建宁县东、西、南、北、中范围内的5个乡镇进行同步调查,每个点选取管理及园内梨树长势“好、中、差”具有代表性的果园各1片,每个调查组调查3片,全县共调查15片。对所定片梨园的早期落叶及二次花发生程度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查,分析发生特点及原因,并提出防控措施。

1 发生特点

1.1 不同树势之间的差异

从调查情况看,树势强的梨园,梨早期落叶发生较轻且较迟,没有发生二次花现象;长势中庸的梨园,早期落叶轻度发生,二次开花发生较轻;长势弱的梨园,早期落叶中度或重度发生,二次开花发生普遍且严重。早期落叶及开二次花发生程度等级标准划分见表1。

表1 早期落叶及二次花发生程度等级标准划分

1.2 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

翠冠发生异常早期落叶及二次花现象较普遍,且发生较重;清香、黄蜜、新世纪次之;黄花、翠玉发生较轻。

1.3 不同立地条件之间的差异

平地、山窠地发生少且轻,山顶或山脊地果园发生普遍且重;东南向果园相对发生较少且轻,正西或西南向容易发生日灼病的果园发生普遍且较重。

2 发生原因

2.1 果园管理粗放是造成梨异常早期落叶的内在因素

近些年来因梨价持续走低,果农增产不增收,因而一些果园管理粗放,导致病虫为害加重,加之修剪不到位,造成树力减弱、树势逐年衰退,产生了梨异常早期落叶现象。

2.1.1 病虫害严重与防治不当 梨生长前期,因受不良气候的影响,阴雨连绵无法适时喷药防治,梨褐斑病等发生严重;生长中期,连遭台风暴雨袭击,梢叶损伤严重,加剧了病害反复侵染与害虫的滋生蔓延,病虫为害造成梨早期大量落叶;梨生长中后期,果农选用易加剧落叶发生的乳剂类农药,并随意提高使用浓度,从而加重了梨异常早期落叶。

2.1.2 偏施化肥与施法不当 长期以来,果农过量施用化肥,从而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与养分供给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同时,果农不能因时因地调整施肥时期与方法,如采果后不顾持续高温干旱,仍在8~9月采用开沟集中施速效化肥的方法追施采后肥,造成局部土壤养分浓度过高,使树体水分出现反渗透现象,也加重了梨异常早期落叶。

2.2 反常气候影响是造成梨异常早期落叶的外在因素

影响当地梨早期大量落叶的异常气候,主要体现在3个时期:①梨生长中前期,长期阴雨寡照。尤其受6月中下旬持续降雨影响,梨根系因土壤长期渍水通透性差而导致树体生长不良、枝梢生长细弱不充实。②梨生长中后期,温湿度变幅大。强台风所带来的短时集中降雨,导致台风过后均出现1次明显落叶过程,这主要是因久晴高温干旱后,突遭短时骤雨引起的土壤、空气温湿度急剧变化,大大降低了根系呼吸作用,从而影响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③梨生长后期,持续高温。10月受暖空气的影响,常出现长达半个多月“小阳春”天气 (高温高湿),异常早期落叶、秋花现象大面积发生。

2.3 负载过量与采摘期过于集中,加剧了梨异常早期落叶

当地大部分梨园结果量都超出适宜挂果量的1.5倍以上,树体超负荷挂果。结果量过多与挂果期拉长,使树体养分消耗大,导致生长与结果平衡失调。过于集中采摘,树体因果实采摘而带走大量水分,无法靠根系在短期内吸收补充水分,出现树体水分失衡,引起叶片严重萎蔫或大量脱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梨异常早期落叶,从而也加重了梨二次开花现象的发生。

3 防控技术措施

实践证明,因管理粗放、树体受病虫为害,造成树势衰弱,是产生梨异常落叶、二次开花的主因之一。因而只有采取加强果园的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合理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措施,保持和恢复健壮的树势,增强树体的抗逆性,才能减轻和消除梨异常早期落叶及二次花现象的发生。

3.1 加强果园肥水管理,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在施肥方面:结合园地改造,扩穴改土,扩大根系活动范围;间作套种绿肥,推行生草栽培,实现以园养园,并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的施用量,特别是减少单质化肥的施用;要根据季节与气候变化,及时调整施肥时期,改进施肥技术,将采后肥施地时间提早至雨季结束前,并改用浇施、滴施等分散施肥方法。

在水分管理方面:保持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健全排水系统,配套引水、蓄水等灌溉设施,使土壤在旱期能保持相对恒定的含水量,防止暴雨与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短时温湿度的急剧变化。特别是在5~6月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做到雨过园干;8~10月旱季要用稻草或杂草进行树盘覆盖保湿。

3.2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枝干粗老翘皮,剪除病虫枝、果、叶,以降低病虫越冬基数;生长季节应加强对黑星病、黑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梨木虱、螨类等病虫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提高药效。南方早熟梨生长发育前期为多雨高湿季节,要根据病虫发生情报,合理选择药剂种类,确定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中后期 (8~10月)高湿干旱季节禁止使用乳剂类农药。注意台风预报,除适时喷药防治病虫外,在每次台风前后各喷药1次,防止病虫大面积暴发而诱发早期落叶。

3.3 合理整形修剪,促进树体稳健生长

中幼树以疏散分层形为主,修剪的主要目的是选择和培养骨干枝,并适当培养结果枝,使树体在扩大树冠的同时,能适时进入结果期;盛产树采用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在骨干枝的配置完成后,使它继续延伸发展,适当增加中短枝比例,维持树冠结构和健壮的树势,延长结果年限;衰老树改用延迟开心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更新复壮,增强树势,延缓骨干枝的衰老、死亡。

3.4 适量挂果与分批采收

根据品种、树势、栽培管理水平,确定适宜的挂果量,维持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平衡,达到保持树势的目的。要做到适量挂果,可通过实施疏花芽、疏果等措施来完成,疏花芽既能减少因开花而造成养分消耗,又能大大减轻疏果工作量。在结合冬剪控制花芽留量的基础上,疏果宜早,一般在花后15 d第1次生理落果后进行,疏后果量以在适宜留果量的基础上增加5%~10%预备果为宜,以单果序为主,平均果距保持在15~20 cm。梨果一般分3~4批采收,采收过程中应根据品种特性、立地条件、天气条件、市场需求来加以确定。梨果采摘要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不能一次性采摘,以免导致梨异常落叶。早熟梨采摘要实行分批采摘,即实行先熟先采摘的方式[1],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早熟梨的异常落叶。分期分批采收不仅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错开果品市场销售高峰,还可以防止因过于集中采收造成树体水分失衡而导致大量落叶。

[1]张峰,李志宏,何子顺,等.近年来库尔勒市香梨产量变化及成因分析 [J].新疆农业科学,2013,50(4):689-693.

猜你喜欢

挂果树势病虫
三亩阳光玫瑰 挂果两年咋能卖到29万?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每一朵云都下落不明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南方鲜食葡萄三次挂果技术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柑橘促花技术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
脐橙春梢母枝挂果生态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