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早熟紫红长茄大理茄杂 6号

2014-12-07陈国发杨化张亚春

长江蔬菜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多菌灵菊酯喷药

陈国发 杨化 张亚春

大理茄杂6号是大理州农科院经作所培育的中早熟一代杂交紫红长茄,2013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具有长势强、节间密、前期产量高、丰产、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好等特点。

1 培育壮苗

1.1 播种期

大理茄杂6号在宾川冬季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苗龄50~60天;春季栽培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苗龄60~70天;夏季栽培4~6月播种,苗龄 40~50 天。

1.2 苗床地选择

苗床地应选择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背风向阳、肥力高、排灌方便的田块。前茬最好为水稻。

1.3 播种方法

播前15~20天,将苗床地深翻晒垡,整地时每1 m2施入腐熟有机肥3~4 kg或复合肥0.1 kg作基肥,每 667 m2大田用种量 40~50 g,播种 5~7 m2。 苗床作成高墒,宽约1 m,做到墒平、沟直、土细。接着浇足底水,使床土持水4~5 cm深,然后均匀播种。播种完毕,先盖1 cm厚的河沙,后盖2 cm厚的香料渣或稻草,再用敌克松或多菌灵加敌杀死等农药对水喷潮覆盖物进行土壤消毒和防治地下害虫,最后覆盖地膜,压实四周。

1.4 苗床期管理

播种后3~4天,揭膜透气、检查土壤水分含量,若土质黏重,水分过多,可延长透气时间;若水分不足,盖膜时要适当补充水分。播种后8~10天可出苗,揭膜时喷多菌灵或普力克(霜霉威),以防猝倒病。苗床期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切忌过湿过干。追肥结合浇水进行,可酌情浇施0.2%~0.3%尿素水,同时注意苗期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2 规范定植

2.1 整地施基肥

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或前作为水稻、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早犁田晒垡,理墒时每667 m2均匀撒施腐熟厩肥3 000 kg、普钙50 kg、复合肥50 kg作基肥。

2.2 定植

大理茄杂6号在宾川冬季栽培11月下旬12月上旬定植,春季栽培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夏季栽培6~7月定植。以100 cm划线开墒,每墒栽双行,株距50 cm,每667 m2定植2 660株。

冬季定植先在墒面上打塘或开槽,深度以苗不顶膜为准,然后栽苗浇水再盖膜。春、夏季定植,墒面不打塘,先灌水浸墒,后盖膜栽苗,或先栽苗,待田块土壤水分降到不沾脚时,再盖膜抠出苗。

3 田间管理

3.1 追肥

开花前可酌情浇施0.5%尿素水1~2次,进入结果期需肥量增多,需氮、磷、钾配合施用。每采2次果,结合灌水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 加三元复合肥 5~8 kg。

3.2 水分管理

苗期要适当控水蹲苗,以促进根系生长;结果期需水量大,要根据墒情适时适量灌水,每次灌水量以达墒边为宜,并尽量避开在中午高温时灌水,进入雨季注意排涝。

3.3 中耕除草

定植前喷1次割地草(乙氧氟草醚)除草剂,以后根据各季杂草生长情况及时中耕除草。冬季种植茄在2月中下旬霜期结束,结合穿膜中耕1次;春、夏季种植结合理沟用土压膜控制杂草。

3.4 整枝摘叶

开花前及时抹除门茄以下侧枝,中后期剪去下脚叶、病虫为害叶及部分过密枝叶,以增加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着色及减少病虫为害。

3.5 合理使用保花保果剂

冬季种植茄开花期气温低,不易坐果,可用50~60 mg/L的2,4-D蘸花柄,以后随气温回升逐渐降低使用浓度,进入4月停止使用,确保果品质量。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黄萎病、绵疫病。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防治。每5~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黄萎病以预防为主,在定植时选用萎菌净1 000倍液每穴250 mL灌坑;或定植缓苗后、生长发育期、开花结果期、门茄期选用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250 mL。绵疫病选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72%克露(霜脲·锰锌)600~800倍液,或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8%科博(波尔·锰锌)600倍液,或80%大生(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天左右喷药1次,共2~3次。喷药时着重喷洒下部果实。

4.2 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茶黄螨、斑潜蝇、粉虱、棉铃虫。茶黄螨主要在3~5月气温回升,空气干燥时易发生为害,发生初期用15%哒螨灵乳油3 000倍液,或5%霸螨灵悬浮剂3 000倍液,或10%除尽(虫螨腈)乳油3 000倍液加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或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加20%三唑锡悬浮剂2 000倍液喷雾,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斑潜蝇用25%斑潜净乳油1 5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3 0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或98%杀虫单可溶性粉剂800倍液,或1.5%阿巴丁乳油3 000倍液,或36%克螨蝇乳油 1 000~1 500 倍液,于 8:00~11:00 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时开始喷洒防治。粉虱发生初期选用50.5%农地乐(毒死蜱·氯氰)1 500倍液,或蓟蚜清1 000倍液,或10%扑虱灵 1 000倍液,或10%高效灭百可4 000倍液,或5%功夫(氯氟氰菊酯)5 000倍液,或20%灭扫利2 000倍液,或敌蚜虱800~1 000倍液,或25%吡虫啉3 000倍液等喷杀。每隔3~5天喷1次,连喷2~3次。棉铃虫防治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成虫产卵高峰后3~4天,喷洒Bt乳剂、HD-l苏云金杆菌,连续喷2次;孵化盛期至二龄盛期,幼虫尚未蛀入果内时用5%功夫乳油4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20%除虫脲胶悬剂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5%锐劲特(氟虫腈)悬乳剂2 000倍液喷雾。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5 适时采收

茄子以幼嫩果作食用,要适时采收,采收过迟商品性差,采收过早影响产量。从外观上看,以瞪眼末期采收最佳,即萼片与果实相连的白色环带逐渐不明显时采收。门茄的采收宜早不宜迟,否则影响上部果实的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多菌灵菊酯喷药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果树喷药巧时期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高温天气果园喷药有“四大禁忌”
农药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研究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