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市学校体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12-07李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学校

李涛

(中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中山 528403)

1 研究的背景

中山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全市的经济、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作为学校体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随着科教兴市计划的实施中,发展学校体育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因此,通过对我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初步了解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我市学校体育发展目标和对策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实验在学习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市过去学校体育发展历史及经验教训,搭建强有力的研究平台,广泛征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支持,挖掘我市学校体育资源,开发极富时代特征、中山特色的体育教育,并在此基础上着力研究我市学校体育的相关规律和运行机制,让中山学生人人享有体育,为我市体育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2.2 实验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研究原则:坚持科学性、现实性和创新性、前瞻性统一的原则,坚持知识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对比、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实验方法。

3 近10年我市学校体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3.1 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管理步入“法制”轨道

(1)近10年来中山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的文件:如:《加强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管理条例》、《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通知》、《确保在校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通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通知》、《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等十几个法规制度,这为我市的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2)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校在贯彻落实各种文件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流于形式,甚至有“死角”。

3.2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质量有所提高

(1)我市公办中小学体育专职教师从2000年的817人到2013年增加到1566人,学历达标率由原来的65%增加到100%,其中研究生学历34名。他们兢兢业业奋斗在教育第一线,大大提升了我市学校体育教育水平。

(2)存在问题:全市兼职体育教师共有486人,体育师资仍旧有缺口,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科研意识偏低,相当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3.3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速度加快,形势喜人

(1)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局提出“抓好农村学校体育”口号,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由此推动了我市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上了一新台阶。

(2)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工作制度不健全、效率不高,师资队伍问题突出。

3.4 场地器材有所改善,自制器材成为特色

(1)教育局提出学校必须严格按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开展工作。一些镇区采取有力措施,学校体育器材有了很大的改观。市实验小学、市华侨中学等学校相继研制出创新小器材,教研室还把自制器材作为特色列入体育课的评比条件之一。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

(2)存在的问题:目前农村部分中小学体育器材与国家配置要求还有差距,条件还须改善。

3.5 体育教学改革进展有序,硕果累累

3.5.1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基本明确

通过多年探索,我市体育教学思路基本正确。即:以育人为最高目标,增强体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具体表现为:(1)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体育教学将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放在首位,同时力图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2)育体与育心相结合,近年来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和意志力。(3)增强体质和培养体育观相结合,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前提下,注重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自锻、自评、自测的能力以及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强调长期效应。

3.5.2 教材建设基本形成地方特色体系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又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自此,校本课程已成为我市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崔卓戈的《中山市中小学体育创新教材》、王世勋的《篮球》、王长在的《定向越野》、张铁林的《毽球》、李涛的《田径》和《校园游戏》、杨建民的《体操》和《武术》、曹智伟《抖空竹》等近10本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校本课程的发展。

3.5.3 体育教学教研实效性强、初见成效

2003至今,我市相继成立了“中山市体育学会”、“中山市体育教师论坛”、“中山市体育教师沙龙”等民间学术组织;开通了“魅力体育教学网站”、每两年举办一次体育教学调教课,至今已举办十二届、每两年举办一次体育教学录像课比赛,至今已举办六届、每年举行一次体育教学论文评比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体育教学教研的实效性,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从2001年起,参加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赛五届,小学、初中、高中共获特等奖4节(2006年后不设特等奖)、一等奖8节、二等奖17节、三等奖22节。

2003年起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赛获特等奖1节(2006年后不设特等奖)、一等奖共5节、二等奖8节、三等奖5节、教学创新奖3节。

近5年来,组织教师共撰写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相继发表。其中获全国级一等奖19篇、二等奖51篇、三等奖89篇;省级一等奖25篇、二等奖59篇、三等奖98篇。

2010年、2012年两次参加广东省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均获团体总分一等奖,参赛的18名选手全部获得个人一等奖。

3.5.4 体育教学组织、教法、评价有突破

在组织教学上出现了多种模式并存,如:“小群体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模式”、“群体合作模式”、“友伴分组模式”、“分层递进模式”等。高中采用了“普修十选修”、“选项教学”和“模块教学”等形式,让学生能按个人的爱好从事适合个人特点的体育活动。在教法手段上突出个性差异,注重学法指导,教法手段多样化。如:启发引导式、对比法、指令性引导法、及时反馈法、临时分组配对法、发现法等,有的还通过改变运动特性和比赛、游戏规则,使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在教学评价上,改变了过去全面性检查与基本评价,形成了“专题评价”和“特色评价”的观点,并揉进了心理因素的评价和社会因素的评估。

3.5.5 存在的问题

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与教师的发展不平衡,虽然涌现出杨建民、王世勋、李涛中山“三剑客”,但年轻老师培养欠缺。全市仍然有1.3%的学校未能按规定开足体育课,17.4%的学校不能按《新课程标准》上课,有10.3%的教师上课教案与课堂分离。

3.6 课余训练形成体系,特色体育突出,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3.6.1 训练形成体系

我市已经形成三级训练体系:即小学、初中、高中,业务初级、中级、高级训练。这使课余训练形成了“金字塔”的“梯次”发展体系。

3.6.2 特色体育彰显魅力、运动成绩日益突出

在加强传统体育训练的同时,小榄中学的毽球、纪念中学的田径和排球、中山一中的乒乓球、中山侨中的篮球等项目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体育项目。

小榄中学的毽球从2000年7月至今,共参加7届世界毽球锦标赛,荣获22个世界冠军、18个世界亚军、12个世界季军;累计输送64人到高等院校学习,张铁林老师连续七届被聘为国家毽球队教练。

纪念中学的定向越野队参加世界锦标赛荣获10个世界冠军、7个世界亚军、8个世界季军;其中有5人达国家运动健将,12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累计输送85人到高等院校学习,王长在老师被聘为国家定向越野队教练和国家青年队主教练。

建斌中学的醒狮,在粤、港、澳、台四地邀请赛中荣获狮王称号。

东升高中的棒球虽成立才两年,但已初建成效,8人入选广东省代表队,已成为广东省唯一的棒球训练基地。

盛丰小学的轮滑组建两年参加广东省轮滑锦标赛获团体第二名、参加全国轮滑锦标赛获团体第六名。

市实验小学的国际象棋短暂五年时间,培养了四名国家棋协大师。

的确,由于体教结合的思路正确,中山的特色体育项目已在广东领先,享誉全国,迈向世界。

3.6.3 存在问题

“体教结合”模式有待探索,训练经费要有保障,农村课余训练难度仍然很大。

3.7 学校体育科研活跃

采取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策略。实现教育科研实践化,教育实践科研化。在科研的组织、实践、评价和管理的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把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理论。二是教学和研究结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教学为研究提供实践资料,研究推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高。三是长期和短期结合。研究既要针对实际,解决目前教学中面对的实际问题,又要有前瞻性,为今后的学生的发展服务。四是研究和培训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速教师队伍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3.7.1 学校体育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成果显著

近几年承担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在小班化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的研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双主教育的实验性研究》、《新课标下师生体育教学行为变化的研究》、《关于学校课余训练与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协调发展的实验性研究》、《体育课中发展体能的研究》、《中山市课程改革的研究》等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此外,分别有8所学校承担的教育部的“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2所学校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研究,都相继结题并通过专家组鉴定。

3.7.2 存在问题

学校体育研究人员中缺乏一支专职、稳定的科研队伍,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工作量大,参与科研人数少、整体研究水平不均衡。

3.8 学生体质状况明显改善

(1)体质变化:身体形态发育明显提高,与10年前相比7~18岁学生平均身高增长了3.09cm,平均体重增长了2.5kg,“豆芽菜”体型有所改善,中、小学50m跑、立定跳远成绩分别提高0.2s和9.51cm。

(2)存在问题:青少年学生耐力素质普遍下降,肥胖人数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农村有上升趋势。

4 对策与建议

4.1 继续加强我市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全面落实两个《条例》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特别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4.2 落实各项政策、继续加强师资建设

改革的关键是师资的素质和水平,首先要加强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队伍的建设,注重师德培训,培养广大体育工作者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落实各项法规制度,解决后顾之忧。在职称评定、工作量的计算、体育教师的待遇等方面要提高,通过各种渠道稳定教师队伍。

4.3 搭建科研平台

建立学术网络,培养体育教师的科研观,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大多数体育教师能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参加科研,吸收他们加入各级学术组织。给他们提供参与不同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和论文报告会机会。

4.4 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转变体育教学观念,由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等大体育观转变。在教学中,要采用“快乐体育”、“自主学练”的教学模式和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打破旧框框,力求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同时改进评价办法,拓宽体育课程学习的渠道,丰富体育与健身的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学到知识,并拥有自己的特长。

4.5 突出地方特色

以地方特色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为着眼点,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从课外活动开始,带动体育课堂教学。

中山市作为孙中山的故居,中国最具投资力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利用地方资源,切实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中山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教学中渗透“中山魂”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6 建立奖励机制

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增强体育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加强对学校体育评估研究,对体育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并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培养一批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优秀体育名师,以推动我市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1]陈玉琨.国家教育战略与学校特色发展[C].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0(6).

[2]陈小娅.面向未来十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0(8).

[3]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曲宗湖.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学校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