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走出去”中的“镀金”乱象

2014-12-06蔡山帝

对外传播 2014年10期
关键词:镀金国门艺术团

蔡山帝

针对近年来屡禁不止的国内艺术团体“扎堆”赴海外“镀金”演出的现象,7月9日,文化部正式印发《关于坚决制止国内艺术团组赴国外“镀金”的通知》,并召开专题座谈会,面向媒体和公众进行解读,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监管和引导,对国内各级各类艺术团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国外著名演展场所或国际组织总部办公场所“镀金”现象予以坚决制止。

是文化“走出去”还是只为“镀金”?

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日益频繁,中国文化“走出去”,契合了西方社会对这个带有神秘色彩东方大国的巨大好奇心,“音乐之乡”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一些国际知名的音乐艺术场馆陆陆续续为远道而来的中国艺术家敞开了大门。近年,在大众传媒的催化下,金色大厅逐渐完成了“角色转换”,从一个欧洲“中等偏上”的文艺演出场所,摇身一变成了国人心目中的世界性“艺术圣殿”。此后,国内一批批艺术团组不远万里前往维也纳“朝圣”,其中不乏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号,自导自演,不惜“天价”场租也要争着在金色大厅里“秀一回”,因为一旦有了海外“镀金”经历,回国后便能凭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2月到9月间,中国到访金色大厅的文艺院团便高达133个。

“镀金”不应成为捞取名利的温床

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不能变成个别人、个别团体通过炒作捞取名利的温床。“镀金”行为是当前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这类行为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也损害了国家形象和艺术尊严。“镀金”使中国优秀艺术产品走向市场的步伐更加艰难,对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外的发展极为不利,对中国文化“走出去”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种现象反映了艺术界个别人或一些群体存在的浮躁心态,他们希望尽可能地快速成名,一旦有了海外“名声”便能尽快地进入商业市场实现名利双收。

综合治理、多方互动,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国门、走进人心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外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愿望持续高涨,为扩大中国和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感召力和亲和力,有必要继续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并有效引导,不断提高交流实效。各类艺术团组如何以更加健康、自信的状态走出国门,确保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长期性、常态化开展,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除了依靠政府部门行政监管力量的“保驾护航”,还需要深入思考,借助新闻宣传、舆论监督、行业自律等多方之力,通过全面、客观的介绍与报道,形成社会各界对国外知名展演场所的理性认知,预防类似的盲目跟风,同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具体来说,就是在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社会、市场”三方互动,提升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在政府层面,树立正确的文化交流政绩观,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代表性的文艺团组或个人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展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魅力,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从制度上杜绝用公款资助“镀金”的行为;在社会层面,要加强正确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交流现象的认知力、判断力和免疫力,防止对文化交流个案的过度炒作,更不可虚假报道,以致对业界和公众产生误导;在业界层面,不断提高文艺业界的道德规范和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各类艺术评估机制,无论是艺术团组还是个人,在对外交流过程中都须对自身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与风险,从而强化自我约束。此外,还需加强国内与国外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跟踪和反馈海外文化交流项目的实际成效,同时,加强与海外主流文化机构的合作,借助有影响力的文化平台,推动交流效果好的项目走出国门、走进人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镀金国门艺术团
守国门
越南·河内
修复金棺
舞台上的意外
何国门
给回形针穿上铜衣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出国“镀金”?那是远古时代的思维了
出走的中国人
小 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