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红线意识”为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2014-12-06

国防科技工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危险源红线底线

□ 付 威

红线是一条生命线,是一条责任线,是一条高压线,也是一条底线,增强红线意识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2013年,全国范围内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人命关天,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是从一次次事故中得出的血的教训,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感红线意识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红线不是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存在于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不同单位、部门、岗位,由于职责不同、作业活动不同,红线也有所不同。红线是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的总和。只有对岗位危险源进行全面、细致地辨识,找出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点,才能发现红线;只有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职责、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才能把握红线,规避红线,不碰红线。人是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需要强化全员的红线意识,让全体干部职工把安全红线深深刻画在头脑中,坚决落实到行动上。

红线是一条生命线。坚守这条红线,就要敬畏生命,生命至上。发展是硬道理,但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只有安全发展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发展。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干部职工幸福安康,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也是企业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企业梦的必然要求。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在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的大潮中,各单位的机构机制、从业人员、作业场地、科研生产和型号任务等的变化和拓展会产生很多新的风险和不可控因素,进度、效益、成本等必然会与安全发生矛盾,解决此矛盾的法宝就是坚守红线,在开展各项科研生产经营活动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把保证广大干部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开展系统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可视化管理和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等,强化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保持警钟长鸣,力争让红线意识成为员工的一种习惯思维,让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习惯行为。

红线是一条责任线。坚守这条红线,就要如履薄冰,高度负责。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实现安全首在落实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专业监管,按照“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院机关各部门、各业务系统要按照“一岗双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在所辖业务领域内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做到业务工作与安全生产“五同时”。坚持严格的安全生产考核与责任追究,实行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事故“一票否决”,对触碰红线的行为绝不姑息,使广大员工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的安全生产道德观化为具体的行为习惯。

红线是一条高压线。坚守这条红线,就要严防死守、控制风险。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发展、本质安全”的安全生产文化理念,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要亲自带队、深入一线,采取“四不、两直”的形式彻查隐患,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并举一反三。设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举报电话和公示平台,坚决将影响职工生命安全的隐患和行为公之于众。在强化重大危险源、危险点、危险作业等高风险环节管控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完善科研生产作业活动过程的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控制和告知。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班组安全达标、安全生产基础达标、安全科技成果应用、型号试验安全性评审、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审查及验收等工作,细化作业活动及其各个环节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和本质安全化水平,从而降低安全红线这根高压线的阈值和杀伤力。

红线是一条底线。坚守这条红线,就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要做到不触碰安全红线,就要把握底线,养成底线思维,即凡事都要想到最坏的一面,以便提前采取相应的对策。底线思维是忧患意识的体现。要结合科研生产经营活动实际开展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判断安全形势要严峻一点,考虑事故后果要严重一点,辨识危险源要全面一点,才能在事前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得更加全面,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才能更加具体,事故应急预案才更有针对性,安全生产管理才会更加严格。底线思维是逆向思维的体现。从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出发,通过事故找出可能诱发事故发生的各个基本事件。细节决定成败,在工作中要高度关注安全生产的细节,不放过任何问题和隐患的蛛丝马迹,确保科研生产和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事件安全受控,避免事故发生。底线思维需要未雨绸缪。着力开展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准备的相关事宜。

当前,企业进入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科研生产经营任务十分繁重,总体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让我们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讲话精神,深化安全文化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用红线意识为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保驾护航,持续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

猜你喜欢

危险源红线底线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三道红线”考验房企“钱袋子”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