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①

2014-12-06张恩才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有效性体育

张恩才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①

张恩才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育体、育身、育心的过程,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素质教育的条件下,需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有效性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就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理念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相关促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以便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素质型人才。

体育教学 有效性 理论研究 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使得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有效的提高和满足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教学成绩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逐渐产生了有效性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指的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符合体育教学规律、教学效果比较明显、教学效益较高的体育教学[1]。其还是教师遵循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成功激发、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有效的达到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益。

1 有效性体育教学的理念

其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效性体育教学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方法,还需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形成一定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学习方法等全面发展[2]。

其二,以学生学习为宗旨。任何教学活动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成。体育教学有效性是为学生进行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有效性学习。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最终需要通过学生体现出来,体育教学需要学生不断的获得和习得体育文化知识、体育习惯、体育意识、体育技能、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3]。教师只有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才能够进行和实施有效性体育教学,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从本质上理解,体育教学有效性主要是追求优质教学,以良好的教学质量为主线,追求优质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过程,最终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宗旨。

其三,需要教师具有反思意识。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这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是有效性体育教学的需求。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贯彻落实好新课标的要求就是教师进行反思教学的目的所在[4]。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自身的反思意识,形成一定的反思习惯,能够有效的确保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 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1选择和优化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包括体育知识、技能、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修养、思想作风、心理、生理、情感、态度、体育文化等内容。要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选取优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就要符合学生的发展,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保障学生能够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5]。其次,在内容的选取方面,需要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进行投掷铅球的动作要领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扔纸团来掌握投掷铅球的动作。另外,在选取内容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需要体现出健康、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思想和理念,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健康意识、全民健身意识、终身锻炼意识等。同时,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由于男女身体和心理发展、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都不同,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后,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在选取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上述几个方面。

2.2优化体育课堂时间管理

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体育的课时比较少,因此,需要对体育教学时间进行优化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增强教师的时间观念,减少在教师和学生分配时人为造成的时间浪费,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效性体育教学,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通常一节体育课在45~50min左右,以往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花费的时间较多,例如过多的时间用来点名,调整队形以及课前导入等方面,从而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详细的备课,争取在合理的时间内进入教学。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减少过渡时间。过渡时间在体育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减少。例如,在体育课中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活动,需要调整队形、拿取体育器材等均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需要教师在教学计划实施的时候,让各种教学过渡自然协调,紧凑流畅。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还需要保持适度的教学信息量,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在课堂中,如果教学的信息量过大,密度较高,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比较吃力,教学效益较低,从而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另外,课堂中信息过少,环节比较松散,也会导致时间的浪费。因此,需要教师在单位时间内进行适度的信息量教学,传授的体育知识需要有效,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益。

2.3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

在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方面需要从教师、学生、场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教师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安全意识淡薄、专业能力较差。其中教师安全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对待备课、组织上课、课中安全准备不够充分。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做好安全措施,上课敷衍了事,从而使得在体育课中出现损伤事故。另外,教师的专业技能较低主要体现在传授动作教学的时候,容易出现技术性错误,造成伤害。教师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理论知识或者只会自己做动作,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因此,需要以上两个方面出发,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预防损伤事故的发展。

其二,学生方面。学生在体育课中出现运动损伤主要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身体素质差造成的。有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没有认真听取教师的安全提示,在锻炼的时候由于没有遵守基本的安全事项,造成运动损伤。另外,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在进行高难度动作的练习时,容易出现肌肉损伤,或者由于身体协调性较差,出现损伤。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安全措施进行锻炼,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另外,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练习,避免高难度的锻炼,或者在教师的监管下进行,其目的主要增强这类学生的身体素质。

其三,场地器材方面。由于场地不好,练习环境较差,器材损坏等都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选取适合体育练习的场地,对器材进行检查,使用质量较好的器材。

3 结语

根据目前的教学形式,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理解,加大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视程度。通过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理念进行分析研究,从优化教学内容、时间管理、减少运动损伤等几个方面进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以便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高胜光.体育新课标理念下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0,12(4):367-368.

[2]张亚平,程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特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2(2):123-124.

[3]邓国良.新课程视域下的体育有效教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2(6):107-109.

[4]郭良奎,李刚.论公共体育课的有效性教学及其策略[J].天中学刊,2012,21(2):127-128.

[5]杨琼花.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2011,14(8):169-171.

G807.4

A

2095-2813(2014)10(a)-0056-02

张恩才(1967,11—),男,汉族,甘肃宁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有效性体育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们的“体育梦”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