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质、困境与出路
——我国体育人文价值的文化学思考

2014-12-06何文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文价值体育

何文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65)

本质、困境与出路
——我国体育人文价值的文化学思考

何文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65)

当前我国体育人文价值出现主体性迷失的现象,也面临着内外两重困境,如何科学构建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试图从普世价值和基础价值两方面阐述体育人文价值的文化本质,并从帝国沙文主义、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断裂、体制性障碍和体育资源供需矛盾三方面探讨它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从传承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学习融会贯通西方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创新三个角度论述了构建中国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根本出路。

体育人文价值; 文化本质; 困境 ;出路

近年来,关于体育人文价值方面的研究热潮未曾稍减,就总体而言,学界的研究成果更多的集中于具体的体育人文价值方面,诸如人文奥运、休闲体育的人文精神、人文体育、西方体育人文价值、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并未脱离问题的本身,而对体育人文价值背后的文化本质则鲜有涉及。我国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基本上是竞技体育发达,而大众体育则比较落后,这表现为,一方面中国是金牌大国,2008北京奥运中国所获得的金牌是51枚,几乎是紧随其后的美国36枚、俄罗斯23枚金牌数的总和,而另一方面则是大众休闲体育设施的严重匮乏以及人民体质的普遍不高,而且在发展大众体育事业方面显得思路过于简单而盲乱,收效不佳。这与其说是决策、执行与监管的问题,毋宁说是我国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根本路径选择的问题。

1 体育人文价值的文化本质

关于体育人文价值问题的探讨,其宗旨在于加深对体育活动的内涵及其意义的理解,当前学界讨论主要聚焦于体育的人文和价值两大问题上,并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和阐释,其实质是如何认识体育的问题。虽然体育的人文价值不是一个很容易界定的问题,而且作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更不容易,然就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普世层面的体育人文价值和基础层面的体育人文价值。

说普世层面上的体育人文价值,所强调的是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作用,确立了体育自身的基础价值,是体育追求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目标,解答人为什么需要体育,其真正意义和目标是什么的根本问题。其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首先,体育是人的一种生存或者生活方式。人类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进程中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生存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物质生产劳动,这是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体育活动作为现代人类的一种主要生存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文明人区别于野蛮人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动物和古代人类也有一定的体育活动,比如幼狮在学习捕猎技巧时与母狮或自己的兄弟姐妹的打斗嬉戏,古人也有比较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但大多集中在军事体育方面,并没开始职业化和大众化的体育生活,因此,就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或生活方式而言,无论是动物界还是古代人类,都没有具备深刻系统的体育人文价值意识,这种价值意识的基本落脚点在于追求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人类的再生产和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并将古代以战争作为人的主要生存方式转化为文明的、和平的而有规则的竞争形式。

其次,体育是实现如何塑造人、培育人的一种内在价值标准,是建立现代社会人文价值观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体育基本上是作为一门科学而存在,其工具理性所追求的目标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方面,而忽略了人通过体育活动获得价值提升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关怀,在认识上造成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严重割裂。现代体育观突出强调人的价值和标准,达成人的全面发展是体育发展的方向,体育的人文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设定了具有意向性的价值坐标,既代表着人类体育未来崇高的理想,同时代表着人文社会的美好预期。

在基础价值层面,无论是体育的价值还是与体育的生物价值以及人文价值,无疑都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在表现形式上都可归结为一种文化实体,体育所有人文价值都是通过体育这一人所创造的文化现象得以具体展现,换言之,广义的或普世价值层面的体育人文价值具有形而上的理论高度,而狭义的或基础价值层面的体育人文价值则具有形而下的理论内涵,前者是在传统价值本体论上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后者则是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对体育的认识而使用,是对体育人文价值的具象性认知。这种体育人文价值的具象性在现实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一方面由于体育类别的不同而相异,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和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此意义上,不一样的民族文化决定了不一样的体育文化,从而决定了体育人文价值的异质性和差异性,是体育人文价值现实个性化的根源,决定了体育对人的生活意义的确定、选择和评价,是体育人文价值实践中的根本性因素。

总之,体育的人文价值是本着人的全面发展、从强身健体到“塑心育人”而内在包涵的体育的总体价值,与一般意义上体育的生物、社会价值相比,它更加具有内隐性、动态性或发展性和深刻性等特征,是人类从事体育活动所应当具备的终极追求,也是人在体育实践中的现实文化诉求。体育人文价值的内涵,都具有与时代相契合的文化特质,无论是普世价值层面上的体育人文价值还是基础价值层面上的体育人文价值都无外乎此,前者是体育人文价值的文化内核,而后者则是体育人文价值外在的个性化表现,既具有发展的历史维度,也具有区域或者民族的文化维度,这就是人类体育的本质。比如,顾拜旦说奥林匹克是“尊严与美”,奥运竞技体育弘扬了人类的生命力,是当今全世界最壮观、涉及人群最广的文化盛事,从和平与公平竞争的角度阐释了做人的价值,促进了全人类的发展,中国养生的大众体育活动比如太极拳,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圆融汇通、中庸和谐的文化理念,展现出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人文价值观,在世界的武术体育文化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深受民众的喜爱和欢迎。

2 我国发展人文体育过程中的困境

中国自1949年以来,人民体育事业得到巨大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国际形势的好转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方面的进步更是惊人,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得到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到2008年北京奥运中国的金牌登顶,彻底甩掉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耻辱帽子,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良好声誉。然而,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下,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和矛盾的冲突纠结,在民众日益增长的个体发展目标预期和文化心理消费需求的张力牵引下,我国人文体育事业面临着内外两重困境,主要表现为:

2.1 外在困境

西方帝国沙文主义强势和侵略性在全球化进程中造成后发展国家体育事业独立自主性的弱化甚至是消失,这是我国人文体育运动开展所面临的主要外在困境。

西方发达国家在极力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这无疑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这一举措具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然而,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西方国家把持了国际话语权,常常以自身利益为重而忽略甚至是经常侵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所以,现行的所谓全球化常常是以损人利己(损害发展中国家而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形式而肆无忌惮的进行着,这在体育界亦是如此,比如2000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投票,最后以一票之差惜败于悉尼,这并非是当时的悉尼的综合条件比北京更适合举办奥运会,而是帝国沙文主义的文化歧视的结果。在北京奥运期间,一位瑞典评论员在报纸上说:“一开始看到那么多人做着那么多整齐划一的动作感到很惊叹,然后接连看到如此整齐划一,就越看越恶心(原话),这是不自然的,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泯灭。”这显然是以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为标准而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集体主义大一统的文化表征而宣泄的一种意识形态歧视。再比如包括今年举办的伦敦奥运在内的30届奥运会中,只有三届(第19届在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第24届在韩国汉城,第29届在北京)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所占比例仅仅是十分之一,而且举办奥运会的三个发展中国家均为新兴经济体,都处于由发展向发达迈进的转型期。[1]这充分说明了奥运会举办权在西方国家主导下的分配不公,严重违背了奥运会所标榜的“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这种在西方帝国沙文主义主导下的体育发展模式严重扼杀了众多落后国家的体育自主性,这是我国构建自主的体育人文价值观所面临的最大国际困境。

2.2 内在困境

然而,我国在发展人文体育、构建体育人文价值观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更多的存在于自身内部,其中包括文化困境、体制障碍以及人民对新型人文体育需求增长与体育公共资源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矛盾等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文化的断裂造成个体自我认知的迷茫,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所面临的文化困境。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的文化革新历经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到五四运动鼓吹的科学与民主思潮,之后是“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潮的滥觞,再到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一统中国,发展到现在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虽在总体上彰显出中华民族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但就现实理性而言,这一百多年的文化自省与探索除了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外基本上是主张全盘西化,而且在不同的阶段都陷入了相对于前一阶段的二律背反困境,比如共产主义对于三民主义、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计划经济,各自历经的阶段均约30年,全盘西化的结果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解,而每个阶段短期的二律背反,使得中国文化建设在由此及彼的极端对立性反转中无暇系统而全面地建设新型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浮躁而有点盲动的特点,其苦果便是出现目前我们民族文化深陷断裂而没有自我长期固定框架的状态。

这种文化断裂的状态同样延伸到体育界,深刻影响了我国体育人文价值观的构建。我国体育是从西方传入的,从清末民初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来,西方体育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受民主主义和经济人思潮的广泛影响,形成突出强调群体利益的思维定势,忽略了体育的文化本质属性。而中国体育本身自五四运动以来,传统体育文化没有得到延续和继承,之后又深受前苏联的影响,体育活动更多地局限于满足政治需求,而自身的文化属性没有得到充分显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在理论上先天不足以及体育基础的薄弱,导致我国倾全国之力来发展竞技体育运动,以比赛成绩作为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注脚,对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而在大众体育运动方面则主要实行拿来主义,力图全面引进西方职业化比赛机制,但在引进过程中拿来的主要是比赛的形式,加之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思考不足,造成目前的体育文化既没做到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又没做到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我国人文体育发展所面临的文化困境,也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困境。

第二,发展人文体育的体制性障碍。

发展人文体育的重点在于大力推动大众体育运动的普及,其主体力量一是政府,二是社会,这两者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以民间的社会力量的自觉主动参与为主,而以政府主导的推动模式作为重要补充。

然而,当前中国的体育管理的权力主要集中于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各级体委,他们手里集中了过多的相关社会资源,行政权力过于集中,而相应的监督管理法律机制严重滞后,这造成了很多问题,一是集中而绝对的权力势必导致腐败,这是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出现以谢亚龙为首的黑哨和贪污集团的主要原因;二是社会资源的过于集中在国家手里必然导致体育管理的目标导向定位于为国家能够带来荣誉和利益的竞技体育上,相关的资源基本上向竞技体育运动倾斜,而对事关大多数民众切身利益的大众体育运动的关注和投入都严重不足,这是我国体育事业畸形发展,人文体育运动开展不畅的重要根源;三是集中化的权力管理模式窒息了社会的活力,扼杀了民间自主发展人文体育的能力,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职业化开展的非常好,民间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有能力培养自己的优秀运动员,比如网球王子纳达尔,游泳天才菲尔普斯,篮球骄子乔丹等等,而中国的顶尖运动员基本上都只能在体制内成长,想摆脱体制的束缚基本上很困难,像篮球运动员王治郅到NBA打球后试图成为自由运动员其结果是给自己招来烦恼麻烦无数,最终也未能成功,近来网球辣妹李娜则在争取当自由职业运动员取得了成功,这说明中国的体育管理机制与之前相比有所松动,而李娜在成为自由运动员之后的比赛成绩节节上升曾取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及澳网冠军,这是亚洲选手迄今为止个人职业比赛的最好成绩,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对体育运动职业化发展的阻碍作用;四是权力的过于集中所带来的体育仲裁和监管的法律机制的缺失,其负面效果是造成体育产业的经营主体没法形成真正的独立性,在追求比赛成绩的过程中势必产生对相关体育管理机构和官员的高度依赖。

第三,社会转型期体育资源的供需矛盾。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很多矛盾被激发,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与政府的文化资源供给方面的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国家发展人文体育过程中的情况也大体如此,这是国家总体的结构性制度缺陷所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公的结果,是发展人文体育、构建体育人文价值观所面临的实践层面的资源稀缺性困境。

3 在融合与传承中创新是构建我国体育人文价值的根本出路

文化是现代人与生俱来的存在方式,具有无所不在的普遍的、本质性的特征,正如德国文化人类学家蓝德曼所说:“文化创造有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2]。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其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指出:“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3],而“文明常被看做是一个文化实体,二者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4]。这说明作为人的一种普遍存在方式的文化,正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矛盾、冲突的碰撞与交流中成为主宰未来世界走向的主要因素。

我国体育人文价值的构建正属于当今时代的文化学范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必然涉及到关于如何正确对待与西方体育文化学习与交流的态度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人文价值的关系问题。综合前文所述,通过做好体育文化的传承、融合与创新三个方面来科学构建我国的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根本出路。

首先,应该大力弘扬与传承我国体育文化优秀传统,将哪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同时契合时代精神的传统体育文化挖掘出来并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含在古代体育活动中,这些体育活动比如投壶、戏球、礼射、蹴鞠、太极拳以及其他各种武术等都是流行范围较广、流行时间较长的项目,具有娱乐性、技艺性、表演性、内省性等形式特征,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精神受中国儒道两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比如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内圣外王”,强调通过加强自身内在修为而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自己的精神世界,指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从内向外的发生过程,遵循从个体修养到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运行轨迹。而道家则认为人是由气组成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之所以散的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气之所以聚的缘由取决于阴阳调和,道家的学说强调的是道德修为与和谐的精神理念。儒道两家所提倡的道德修为与和谐的精神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更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精神。中国武术的主旨在于强身健体,注重个人武德修为,而不以击败对手为唯一目的,尤其是不像西方体育那样强调征服甚至是消灭对方,这其中以少林功夫为代表;而发端于道家的太极拳则体现出“道法自然”和“阴阳调和”的精神内涵。应该说这些传统体育文化都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意蕴,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契合当代由于过度竞争所造成的各种关于人的关系异化以及由于过度开发自然而导致的生态危机所引发的对于和谐的时代精神要求,是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弘扬发展的优秀文化成分。

其次,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应该注重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汇融合、优势互补。

西方体育精神的内核是竞争,强调不断征服、不断超越的精神旨趣,具有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和对抗性、动态性、刺激性和外向性等形式特征,无论古代西方比较盛行的单程赛跑、角力、击剑、斗兽、拳击、赛马等竞技活动还是现代西方非常普及的足球、篮球、网球、搏击等项目都体现出古今一脉的精神承继性。尤其是现代西方体育的职业化道路更是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法制精神,在我国推进体育运动大众化、职业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习交流的力度和深度,彻底摒弃以往简单拿来主义态度,只注重形式的引入而忽略吸纳其精神内核,在实际运作中更应充分注意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和制度环境,加强体育仲裁和监督方面的法制建设,将西方体育的形式、精神与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国实际国情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融合贯通,避免像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失败的悲剧重演。

最后,在做好传承优秀体育文化传统和融会贯通西方体育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力行创新。

创新的根本前提是主体性的张扬,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断裂和变动不居是我国体育人文价值构建主体迷失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我国在学习引进西方体育文化时出现盲动、浮躁综合症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做好体育文化创新的第一步也是最重的一步就是做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工作,惟其如此才有构建我国体育人文价值独立主体的基石,然后通过科学学习、融会贯通西方体育文化来构筑中国体育人文价值体系之墙,这样体育文化创新便有了活的源头,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二是结合传统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杂糅式创新,以求对中国人文体育价值体系添砖加瓦,最终才可能建成独具中国特色而有引领国际时代精神的人文体育大厦。

[1] Lana's Journey.关于瑞典媒体对2008中国北京奥运会的歧视[OL].《搜狐网》个人中心博文,2008-08-15

[2] [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98:260-261

[3]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6-7

[4]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0

[5] 石龙.论西方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兼论我国的缺失与回归[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学位)论文,2007(6):20

Essence、DilemmaandOutlet——Chinesesportshumanitiesvalue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alStudies

HE Wen-qing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65,China)

Currently Chinese sports humanistic value lost its subjectivity, also fac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 dilemma. How to build a scientific sports humanistic value system has become a major academic and reality problem.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dilemma it faces from the universal value and basic value of two aspects of sports humanistic value cultural essence, and from the imperial jingoism, Chinese modern culture rupture, system barrier and sports resource contradi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three respects.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basic outle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ports culture value 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heriting Chinese excellent sports culture, western sports culture and sports learning,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Sports humanities value;The essence of culture;Dilemma;Outlet

2013-11-15

何文清(1977-),女,广东湛江人,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和体育教学

G80

A

1007-323X(2014)02-0005-04

猜你喜欢

人文价值体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社科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