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研究①

2014-12-05李莹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科特色

李莹

(贵州铜仁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种类多,且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13亿。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设学科的建设一直被政府重视,目前已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1000多种。因此,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是十分有必要的。所谓特色学科,即在教育指导思想的领导下,对某一门行业的内容进行教学化,逐渐发展和充实现有内容,形成具体的教学体系,建立性质明显、特点鲜明的学科。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概念和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特色学科的重要性,对特色学科的建立和整体体系的构建也有了自身的一定程序和方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项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运动项目,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它涵盖了先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身体崇拜的原始追求。因此,在我国现代体育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立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立其专业的、有效的、合理的和科学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能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扬广大,能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影响力,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1 少数民族体育特色学科建设前提

1.1 了解学科的本性

在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之前,我们必须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基本的把握和了解,对承载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有着系统性的归纳和把控,并要学会联系当前形式,分析传统体育模式在当前社会中的具体概念和意义,将该特色性学科与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联系在一起,赋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新的教学理念和实际运用意义。除此之外,还应该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与学校等教育基地联系起来,实地考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在学校中是否能发挥其独特意义,考察在学校中实际运用后教师和学生是否接受这一特色学科,是否能认真学习和对待这一新生的特色学科,考察这一特色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教学意义,确保该学科真正有教育价值。

1.2 改革是一切特色学科在建立和运用中的必经之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作为体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同时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现代体育界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和教学价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让这一学科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并且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发挥其独特的特色和作用,这一点是值的我们深思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民间,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将之直接移入课堂难免有些粗野与俗套。因此,对其改革和创新是必须的过程,此过程是艰巨的也是复杂和漫长的。通过改革,对其去粗取精,挖掘其在当代社会教育环境下的潜在价值,让它发挥更多的特色性作用,以博得更多的运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1.3 了解其他特色学科建设方案或了解其他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方案

特色学科一定要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自我符号,在建设方案上也必须是行之有效的彰显自我个性并能与其他学科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制定方案时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在充分了解该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以及学科生存的最优势化状态,借鉴并参考别人丰富的经验,用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2.1 关于学科的教育范畴

首先,“少数民族”这个词直接限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所涵盖内容,仅仅为少数民族,但是我们必须要分清楚这里的少数民族是指的世界上各个少数民族,还是仅仅指中华民族内部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这就涉及到具体实践内容方面所涵盖和包容的思想。为了教学的方便和理念的传授,我们所指的少数民族通常是后者所涵盖的内容,即56个中华民族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其次,传统是这一复合词中的核心概念,“传统”这一词的具体意思应该世代相传下来的,一直延续至今的社会习俗或者世俗惯例,也即是过去存留的现在存在。这也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内容,类似于蹴鞠这类已经演变为足球的、没有延续下来的古代运动并不包涵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同时,像太极剑、武术这类在中国现代体育界仍然有着不可代替和极为重要的地位的运动仍然包含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后,“体育”是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中心词汇。以上词眼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终概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从古代或近代一直延续至今的仍然有着实际运用和教学意义的体育项目。它虽然有着原生态、自然态和民族气息等特色,但是仍然有着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

2.2 关于学科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体现之中的矛盾性问题

一门学科从理论的建立到实践的完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所存在的矛盾性问题。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门学科的运用过程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此类问题。解决这项矛盾,是我们目前不可避免的、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中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而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需求,更是人们精神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所包涵的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有所体会;另一方面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方向越来越明了,当然也包括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所包含的传统体育这一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的需要,体育教育发展史上必然性的出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一项目。自从这一概念的提出、建设和完善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乃至后期运用。其中在理论和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项:(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些民族性意味太过于浓厚,学生难以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使得教学无法正常进行;(2)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设施的要求较高,普通学校无法达到这基本要求,无奈之下只有摒弃;(3)某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于老套和陈旧,虽然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但是无法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进行体育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教学,让学生们从根本上了解到传统体育项目的意义,便于教学的进行;其次,对各个学校设施进行升级和改善,实在难以达到的体育项目应该从教科书上进行舍弃;最后,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应该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法,赋予这些体育教学新时代的意义,这样才能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一直延续下去。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建立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们应该联系现代教学手段,从本质上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真正解决矛盾所在。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的路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首先要抓住特色学科建设的三要素,即环境要素(政府的政策法规及制度、学校的管理方式以及重视程度)、基础要素(科研经费、硬件设施建设等)和特色要素(特色学科的研究动态及基础、特色学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特色学科团队的组建情况以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等)。其次要遵循特色学科建设应遵循的以人才培养为原则,创新与发展相结合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原则。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应立足本地传统体育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与当地的优势资源、文化资源等相结合,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选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带头人,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的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是决定学术团队行驶方向的总舵手,教学团队是特色学科建设的浆手,也是特色学科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头作用,调动团队的集体力量,特色学科建设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加大投入力度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后勤保障;创新意识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的灵魂,关系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向和质量创新等。当然,作为地方高校要建设特色学科,除了具备以上条件外,我们应该发动起各教育机构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立的重视,真正系统地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的建设。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科特色
【学科新书导览】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超学科”来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