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趣味课堂”的理解与实践—以一堂小学六年级跨越式跳高体育研讨课为例

2014-12-05殷伟东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214174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橡皮筋趣味课堂本课

殷伟东 (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214174)

对“趣味课堂”的理解与实践—以一堂小学六年级跨越式跳高体育研讨课为例

殷伟东 (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214174)

如何打造“趣味课堂”

在此,笔者基于本次所授“水平三(六年级)跳跃·跨越式跳高”一课谈谈“趣味课堂”的构建。

1.更新教学理念,“趣变”教学行为

春天来了,大自然生机盎然,一片美景!但设想如果缺少了水,美景将不复存在。那么笔者认为隐藏在春天美景下的“水”就是教学理念,没有教学理念的跟进,内化、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趣味课堂”就是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教学不应是枯燥单一的说教,也不能将教材内容简单机械的传授,而是在课标精神与要求的引领下,在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特点和全面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趣味化教学活动的设计,趣味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体验与感受体育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且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因此,练习要多样,要有趣味性,从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他们的学习状态更易受情绪的支配,因此,练习内容的难度要适当,要有合理的梯度,从而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例如,本课根据课标的理念和要求,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出发,在教学中,以游戏练习为主线,通过合理设置情境、科学安排游戏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课中利用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鼓励学生树立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信念,使学生在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感受学习成功与快乐,有效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2.全面分析教材,“趣解”教材内容

教师正确分析、把握教材与学情是上好课的教学起点。本课教材选自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教师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六年级(水平三)跳跃与游戏单元——第二课时,是新颁布《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必修内容。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体育教材跳跃类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深受小学生喜爱、能够展示自我、满足身心发展需求的一项趣味性极强的体育项目。它是最接近生活中跑与跨跳的自然动作,其动作结构可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提高学生身体的跳跃能力,促进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提高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积极意义。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两腿依次过杆,难度是踏跳有力、向上腾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运用有效练习的方法来突破重难点。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起跳动作,分解起跳技术难点,鉴于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采用模仿练习方法。一是原地双臂上摆练习,体会摆臂提肩;二是原地摆动腿与双臂的组合练习,体会提踵踢摆;第三步是原地起跳练习,体会身体腾空动作。教学中,练习的多样化以及练习难度的逐步增加,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挑战了学生能力,还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起跳时踏跳有力、向上腾起的动作难度。

3.紧扣学习目标,“趣呈”教学内容

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或优秀,很大程度上要观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高低。本课的学习目标:知道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四个部分组成,能记住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与方法;80%以上的学生能完成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通过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力量、弹跳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通过游戏练习,培养遵守规则、团结合作意识。围绕以上学习目标,本课以游戏练习为主线(教学内容在游戏中呈现),以讲解示范、诱导分解、完整练习和游戏等为方法,以个人自主与小组合作为学习方式,打造趣味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本课在激发兴趣热身活动阶段,采用两个热身小游戏:石头、剪刀、布,抓尾巴。前一游戏中融入新元素,即每次赢者原地双脚起跳欢呼一次,输者必须向上单脚跳三次、轻巧落地,让学生体会胜利的喜悦和单双脚缓冲落地。后一游戏中加入学生遵守规则的培养,规定两人一组面对面开始,同时从对方的右侧身体跑过去抢尾巴,避免满场了跑抢导致的相互间碰撞,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求一次跑抢后,双人合作练习,赢者一手臂侧斜上举(为高度目标),输者对手掌目标用右腿摆动向上踢三次。两个小游戏活动兴趣浓厚,既热身,又练习了跨越式跳高中落地缓冲、起跳的摆动腿踢摆环节,尝试了学习目标中起跳与落地的练习,同时渗透了遵守规则、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

本课在自主合作掌握技能阶段中,针对六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台,通过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追求成功、尝试挑战和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通过启发式教学,以学定教,以趣促学,简化动作技能,采用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原地、上一步、上三步、助跑三步、跳高比赛(比两腿依次过杆动作正确)等跨越橡皮筋→斜拉橡皮筋→平拉橡皮筋的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技能,同时,通过安全教育与合理组织,使学生有序练习;教学中,通过观察——尝试——思考——领悟,给了学生自主练习与自我体验的空间。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80%以上的学生都能完成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课中学生自我评价环节极高,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素质练习“快速翻转”时,也采用游戏的方法练习。方法是:两人一组自由结合背靠背,相互商量后一个做“人”,一个扮“桥”。做“人”从一个扮“桥”身体下面钻过去或从“桥”上面跨过去,注意跨过去不能碰到他的身体。扮“桥”的开始先搭拱形桥,等“人”从下钻过去后翻转搭立交桥,让他从自己身上跨过去,在规定时间内比哪一个小组翻转桥、跨越的次数最多为胜!……学生乐此不疲地练习着,避免了以往机械、重复、单调的素质练习。通过素质练习游戏化,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充分发展身体的协调性、跨越能力和上下肢力量。在放松情绪积极评价阶段,用橡皮筋编织成绳结,做了放松游戏“抛绳击掌”,比一比谁抛得高,击掌次数多,接得牢!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中……

4.开发游戏器材,“趣增”练习密度

跳橡皮筋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游戏,它具有经济、简便、趣味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易于在广大学生中普及。所以本课选用橡皮筋作为教具,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激励,也充分体现了一物多用,一用到底的教学思想。橡皮筋通过折叠、变形等方法形成多种器材,为“趣味课堂”增光添彩。如,把橡皮筋折叠为尾巴,夹在后背作为游戏“抓尾巴”的道具;把橡皮筋“1”字型竖放在地上变成跳高“竿”,作为模仿起跳练习的器材等;把橡皮筋编织成绳结,作为游戏“抛绳击掌”的玩具等等。橡皮筋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有效地掌握了本次课跨越式跳高基本动作技能教学重点——两腿依次过杆,完成并超过了课堂预设的40%~50%的练习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

点评:

对本课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1.课堂定位“准”

本课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同时也是新颁《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必修内容——田径类跳跃单元的学习内容。

2.重难点解决“好”

通过多种游戏来引导学生两腿依次过杆的方法,既有模仿练习,又有基础练习,保证了重难点内容的解决。

3.课堂调控“稳”

无论是点拔、激励还是回馈、纠错都做到举重欲轻,举一反三。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练得情绪高涨。

4.方法运用“巧”

“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是从游戏开始的,孩子是天生的游戏专家”,本课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贯穿了课的始终,使课一气呵成。

5.运动负荷“强”

增强体能也是体育课的主要目标,本课密度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运动负荷的基本要求。

值得商榷的地方:1.有的小组练习间隔距离要拉开一点,预防运动伤害;2.要关心个别学困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女生。

点评人:陈大宁 (江苏省无锡通江实验小学,214174)

猜你喜欢

橡皮筋趣味课堂本课
生活中的小魔术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橡皮筋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趣味课堂”在技工院校语文课中的应用探究
快艇
自己造纸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