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2014-12-05黄玉涛柴如鹤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

黄玉涛,柴如鹤,任 勇,李 锐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生活理念也发生很大的转变,旅游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1],旅游产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而成的体育旅游产业近年来快速成长并表现出强劲的持续增长态势。据国际体育旅游委员会的统计,2010年全球体育旅游产业收入占到世界旅游总收入的32%,大型的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吸引了大批体育旅游者去举办地旅游观赛[2]。体育旅游产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及亚冬会、大冬会的成功举办,使黑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优势明显。但是由于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不成熟而存在硬件设施较差、服务落后、体育旅游资源缺乏整合等现实问题,使得黑龙江省的体育旅游产业在国内外缺乏市场竞争力。

体育旅游产业虽然是一种资源依赖性较强的产业,但体育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水平更能影响体育旅游发展速度与规模,进而约束体育旅游资源是否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环节。因此,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现状的研究,解决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在运营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及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使其更好地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1 体育旅游产业的相关概念

1.1 体育旅游的概念

体育旅游是指以富含体育成分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条件,以观赏和参与体育休闲活动、体育健身项目为内容的旅游,是旅游产业中的特色旅游方式,它将体育与旅游完美的融合。体育旅游项目还可分为休闲旅游、赛事旅游、体育民俗观光旅游和探险旅游,为旅游者提供娱乐、竞赛、健身、休闲、交际等多种服务。

1.2 体育旅游产业的概念

体育旅游产业是指社会为满足大众体育旅游的需求,而将人类所创造的一系列物质形态的工具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以商品化的综合服务方式,为体育旅游者提供便利条件的综合性服务产业[3]。体育旅游产业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继续深入和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大众健身娱乐、竞技体育表演、体育用品、文化、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结合的更加紧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业的新兴产业,为旅游业与体育业两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体育旅游产业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它不但可以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引导大众参加体育活动增进健康,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态度。

2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东北部,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4℃ ~-5℃之间,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5处,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5个。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黑龙江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

2.1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优势分析

黑龙江省富含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森林、湿地、湖泊、草原、火山以及冰雪,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以及外来文化。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已享誉全国,成为国内旅游的一大特色,由于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开发较早,冰灯、冰(雪)雕、滑雪三大冰雪旅游项目已成为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支柱,除此之外,围绕着冰雪主题的可开发体育旅游项目还包括滑冰、雪橇、雪地足球、冰球以及冰壶等,这些项目都是冬季冰雪体育旅游的优势项目,目前全省开发较成熟的当属滑雪项目,全省大约有滑雪场100多个,等级较高的3S滑雪场多达27家,其中还包括作为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赛场的亚布力滑雪场。虽然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气候居多,但是夏季可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也非常丰富,使冬夏两季旅游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大发展的双轨道。森林、湿地、湖泊、草原、火山等自然资源造就了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中的夏季优势项目,其中包括探险、攀岩、漂流、钓鱼、骑马等,比如二龙山攀岩、依兰河漂流等,这些项目都是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当地的自然资源,并从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族文化角度出发激发游客的参与欲望。虽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还有很多地方旅游优势有待挖掘,发展空间巨大。

2.2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劣势分析

虽然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优势项目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黑龙江省体育旅游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基础设施陈旧、体育旅游项目单一、体育旅游产业不完善,对外营销缺乏创新性,同类型设施的重复性建设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的增长。

我国幅员辽阔,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边陲,再加上黑龙江省的许多旅游景点较为分散,公路等级较差,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旅游的质量。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南方地区的游客来黑龙江旅游,要付出超长的时间成本和高昂的经济成本。另外,以哈尔滨为龙头的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在理念和项目上缺乏创新,始终单一地围绕冰雪和太阳岛来开发观光旅游产品,比如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等,忽视了冰雪旅游其它相关项目的发展。除此之外,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链发展不成熟,旅游企业规模小,企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在产业集群中难以产生龙头企业。对相关周边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如缺乏对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的修建,滑雪旅游的周边产业—滑雪服、滑雪用具的生产水平过低,主要依靠进口,黑龙江省没有自己的雪具品牌,严重制约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除了自身硬件条件原因之外,软件因素也是制约黑龙江省体育旅游的一大问题,即缺乏体育旅游产业营销的创新性策略,再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也需要良好的媒体宣传和引导,缺失新颖的营销策略不利于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提升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2.3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

首先,近几年来,世界大环境良好,各国经济发展处于触底回升的阶段,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这使得各国都把旅游业作为增进各国交流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这一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在过去的50年里,全世界的旅游业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在国内,近5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旅游外汇收入大幅度增加,国内旅游收入更是成倍的增长。国内一些知名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公司纷纷IPO,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

其次,中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再次振兴加大了扶持力度,这给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黑龙江省将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应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其他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

再次,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的成功举办,也进一步促进了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以举办这次大冬会为契机,加大宣传,利用众多冬奥会金牌明星的代言,掀起新一轮发展体育旅游业的高潮,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改善,为配合我国申办冬奥会提供强有力的群众基础,也为未来黑龙江省申办冬奥会赚足良好的口碑。

2.4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

虽然世界旅游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内政策的扶植给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带来了机遇,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它也面临着国内外该旅游产业的严酷挑战[4]。在国内,与黑龙江省地域临近的吉林和辽宁,由于与黑龙江省具备相似的北方气候特点和地理地貌,有可互相替代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项目大体趋同,客源市场定位类似。但是这两个省份在地理位置、环境以及经济上都较黑龙江省优越,对黑龙江省的体育旅游产业产生较大的冲击。据统计,哈尔滨用40年的时间去经营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如今才达到冰雪旅游人数453万人次的水平,而长春、沈阳两地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其冰雪旅游的接待人数剧增到300多万人次。并且随着国内冰雪旅游产业的迅速升温,国内各地纷纷效仿,先后举办了北京延庆冰雪节、新疆阿勒泰冰雪节、云南玉龙雪山冰雪节等等,甚至连南方城市深圳和上海都建立了室内的滑雪场。冰雪旅游产业已不是黑龙江省的专利品牌,有待开发新的龙江特色旅游项目[5]。

在国外,日、韩两国地处东北亚,冰雪旅游开发的较早,并且旅游设施完备,管理及服务水平都高于国内,此外,他们还将冰雪旅游与本国的民族风俗相结合,使他们本国特色民俗文化复合于冰雪旅游之中,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冰雪旅游文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温泉、美食料理,使游客们不仅能体验冰雪乐趣,还能品尝当地美食和领略别具特色的异国风情,因此,日韩的冰雪旅游吸引了来自缺乏冰雪的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地区的游客。这对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体育旅游产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6]。

3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在国际新形势下的体育旅游产业市场,不仅给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带来机遇,还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通过了解体育旅游产业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并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国内外形势给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提出切实改善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策略和建议。

为了促进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大力培育政府主导型体育服务业和提供相关条件催生企业自生型体育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制定政策,正确定位政府职能与作用,企业应该加强协作意识,协会加强服务功能,相关行业应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3.1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推动、全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战略

推动政府职能发挥作用,尤其是发挥政府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不仅逐步增加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各项投入,完善旅游产业必需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引导,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增补到体育旅游产业中来,加大体育旅游产业新型设备的研发力度,扩充体育旅游产业项目的种类。“政府主导、社会推动、全民参与”不仅影响体育旅游的硬件方面,亦能促进其软件的发展,加强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比如在黑龙江省高校开设体育和旅游交叉的学科,培养相关人才,或者对于体育旅游产业中各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统一培训,学习最新的管理与服务方式,不断提高体育旅游各个景点和项目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完善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体育旅游需求。

3.2 构建“龙江特色”体育旅游产业项目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某一地域来说,旅游者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普通的观光旅游,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更希望通过轻松、愉快的休闲活动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根据这一市场需要,应推出多种多样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休闲娱乐游。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以冬季冰雪夏季森林闻名于国内外,同时,黑龙江省有53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体育人文资源,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轻松趣味性和休闲娱乐性。因此,要构建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就要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冰雪、湿地、森林等)和人文资源(少数民族的风俗、节日以及体育竞技项目),开发适合大众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如冬季滑雪、夏季滑草、水上摩托、滑索、骑马及原始森林漂流等生态游。通过龙江特色体育旅游项目的打造,吸引更多的观光旅游者,从而提升和拓展相关产业的发展规模,通过区域辐射功能,以体育旅游带动周边商务活动拓展,从而促进黑龙江省地区经济的发展。

3.3 加大体育旅游产业的自主研发

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是真正的产业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大部分体育专业器材与设备都来自于国外或省外,专业科技研发和管理人才相对匮乏,传统的体育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7]。针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自主研发中目前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应当积极探索创新,构建多层次自主创新联盟能力体系,加大开发体育旅游新技术和产品(增加儿童体验项目),提升体育专业设备的加工能力,提高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视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创新,并将现代电子商务信息运用在传统的体育旅游产业上,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加大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加强体育旅游便捷化设施建设,加快体育旅游产业咨询公共网站建设,健全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各项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体育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4 建立体育旅游品牌观念,加大对外营销力度

应先认清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身的优势建立恰当的营销策略,此营销战略不仅仅要和目前的产品市场相吻合,而且在机制运行上要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另外,还要建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打造战略,要提高省内旅游相关企业对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的认识,以及增强区域旅游品牌培育的合作意识。成立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品牌营销管理机构,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管理和,承担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品牌建设、维护和推广的职能,制定区域产业品牌经营发展规划并实施。

4 结语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冰雪体育旅游资源、森林体育旅游资源等,如今,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业以冰雪体育旅游发展规模最大,除此之外,也开发和建设了多种有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受到多数旅游者的欢迎。虽然黑龙江省体育旅游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仍然存在着产业不完善、缺乏核心企业、旅游资源的重复性浪费以及产品开发品种少、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分析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促进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53-175.

[2] 林银娟.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3:3-5.

[3] 王 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31(7):59 -64.

[4] 杨 明,王新平,王龙飞.中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37-38.

[5] 李润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竞争力及提升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19-20.

[6] 宋景峰.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2:32-33.

[7] 柏 林,王 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初探[J].旅游经济,2013(7):168.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旅游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冰雪幽默来袭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