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核准投资目录发布 有色产业将何去何从?

2014-12-05

中国有色金属 2014年23期
关键词:核准有色金属改革

近日,国务院为进一步深化国内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发布了《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国发[2014]53号)。

11月17日,据中国政府网报道称,2014年新版《目录》共取消、下放38项核准权限。其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项目由核准改为备案制对会否引发新一轮投资热和产能过剩问题的关注。

11月18日,该文下发之后,引发了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广播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等国内400多家媒体对此进行原文转载报道。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钢铁、电解铝、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项目,国家之前出台的政策,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其他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项目,并要求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合力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各项工作。

19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平面媒体对这一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巡视员李忠娟认为,目前国家重要项目布局基本完成,国家遏制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的措施成效开始显现,倒逼过剩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取消核准后将投资决策权下放给企业,反而更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有色金属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之一,面对国内、国际复杂环境影响,预计未来依然面临很大下行压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赵武壮表示,在国内外宏观经济企稳、供应过剩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预计有色金属价格总体呈持续震荡的态势,有色金属产业效益持续回升的压力依然很大,尤其是电解铝企业。虽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和微刺激措施对有色金属行业平稳运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也已转为正增长,但主营活动利润下降的态势仍未改变。

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陈立兵在《深圳特区报》撰文指出,这些产能过剩行业的现有企业产品价格下跌,效益大幅滑坡,亏损企业不断增多,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物价总体水平下降、通货紧缩压力等不确定性,更有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总体金融风险加大等不良后果。

新华网法治频道发表《为大胆放权赞一个》的评论,文章认为,有效而有序的监管需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一放就乱,也不能一管就死,这就要明确什么是该管的,什么是不该管的。对于不该管的,就要真正使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促改革激发活力,让创新驱动发展。

这次投资体制的改革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投资的主体,同时也是市场风险的承担者,以此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猜你喜欢

核准有色金属改革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投稿须知
基于图像处理的废有色金属自动分选算法研究
改革之路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改革备忘
台湾累计核准陆资来台投资856件
改革创新(二)
2016年第三批农药企业延续核准名单
2014年第三批农药原药企业延续核准名单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