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湖北恩施州土家族为例

2014-12-04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恩施州恩施土家族

彭 瑛 易 红

(1.四川大学 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4;2.安顺学院 旅游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3.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一、非遗的分类现状

(一)非遗国际和国内的分类

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遗分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1]后来又加上了“文化空间”类别。

2005年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中将非遗分为两大类别:即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对非遗保护范围的划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类别相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非遗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3]十大类。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里对非遗十大类的划分,便于项目申报,但是这样的分类却存在不对等、不包容的问题,导致非遗文化内涵的分裂与丧失而形成非遗保护的碎片化现象。

(二)非遗分类的最新研究理论

1.非遗“七分法”

苑利、顾军针对目前非遗分类存在的问题,按照分类学的“包容”、“对等”、“唯一”、“均等”、“统一”五个标准,对非遗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了非遗分类的“七分法”,具体分为: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产知识、传统生活知识、传统仪式、传统节日[4]七类。

2.非遗“三分法”

“七分法”在非遗保护与研究的实际操作方面过于复杂,所以作者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将“七分法”压缩为“三分法”,以作为“七分法”的实际操作版。“三分法”具体分为:传统表演艺术(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含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工艺技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产知识、传统生活知识);传统节日仪式(传统节日、传统仪式)[4]三类。

二、恩施州土家族非遗的分类与保护

(一)恩施州土家族非遗分类

1.传统表演艺术

民间文学,散文体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寓言、笑话等,传说有《三峡传说》、《七姊妹山传说》等,故事以《寇准的故事》最具代表性。《摆手歌》是土家族的创世史诗。韵文体民间文学有歌谣、谚语、诗歌等,其中最能代表土家族民间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恩施州鹤峰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留下的大量诗歌,歌谣有夷水歌谣、土家族哭嫁歌。

传统表演艺术方面的戏剧、歌舞、曲艺、音乐十分丰富,“南、堂、灯、傩、柳”五种戏剧是恩施州土家族著名的地方戏剧,其中南剧、灯戏、傩戏都是国家级非遗。南戏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恩施傩戏有25坛完整的“法事”,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被誉为是现代戏剧的“活化石”,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民间舞蹈有撒叶儿嗬、摆手舞、巴山舞、毛古斯舞、麻舞、八宝铜铃舞、肉连响、地盘子、靠灯、草把龙、龙舞(地龙灯)、板凳龙、耍耍、建始闹灵歌(舞丧)、恩施车车灯、花鼓灯、龙灯舞、猴儿鼓等。

曲艺有利川小曲、满堂音、三棒鼓、恩施扬琴、南曲、宣恩道情、恩施三才板、金钱板、干龙船、走马渔鼓等。

音乐有土家族打溜子(鹤峰围鼓),薅草锣鼓(宣恩)、江河号子(峡江号子)、恩施花锣鼓、喜花鼓、石工号子、土家族叙事情歌、十姊妹歌、利川灯歌、建始丝弦、建始南乡锣鼓、来凤打安庆、唢呐等。土家族山民歌十分发达,有柏杨坝山民歌、太阳河民歌、凉雾牟氏山民歌、龙坪高腔山歌、鹤峰山歌、五句子山歌等,其中《六口茶》已经为全国人们熟悉,《龙船调》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世界25首经典民歌之一。

体育与杂技有板凳拳、抢花炮、打陀螺、火棍、竹马(踩高脚)、狮舞、恩施地鸽子、翘旱船等。

2.传统工艺技术

石雕(咸丰尖山石刻)、木雕(咸丰何氏根雕)、土家族绣花鞋(垫)、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米画、纸扎雕塑、髹漆工艺(来凤漆筷制作)、傩面具制作、民族乐器制作等工艺技术属于恩施土家族的传统工艺美术,而建始曾氏锻造技艺、土法造纸(恩施皮纸制作、毛坝火纸制作)为其传统生产知识。农、林、牧、渔、猎等方面的生产知识和经验,目前还没有相关的项目列入恩施州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恩施土家族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土家族饮食烹调技艺丰富,有建始花坪桃片糕、恩施玉露茶、宣恩伍家台贡茶、利川柏杨豆干、巴东五香豆干、咸丰油茶汤、来凤凤头姜、三峡老窖酒传统酿造等制作技艺,吊脚楼建筑、风雨桥建筑、民间各种工匠的技艺、竹编、藤编、棕编等工艺,土家族医药知识有中医疗法(严氏眼科)、田氏正骨疗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复方一品红制作技艺、肖氏接骨膏制作技艺、王氏丸剂传统制作技艺)等。

3.传统节日仪式

恩施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存在两个体系,一个体系是全国性的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另一个体系是土家族自己的节日:过赶年、社节、牛王节、月半节、王母城庙会、女儿会等。

礼仪有过年过节礼仪、婚丧嫁娶礼仪、人生礼仪、农事礼仪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礼仪是婚礼中的“陪十姊妹”和“陪十弟兄”仪式,并衍生了土家族著名的“哭嫁”仪式。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跳丧”仪式,衍生了著名的歌舞“撒叶儿嗬”。恩施土家族为新生儿举办的“过嘎嘎客”(嘎嘎是土家语,指外婆)的“说礼行”(讲礼仪的意思)是独具特色的诞生礼。

(二)恩施州土家族非遗保护

恩施州土家族非遗保护取得了很多成绩,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1)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不深入

恩施州非遗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非遗保护奠定了一定基础。这些普查工作中虽然积累了很多资料,但学术和文化价值很高的田野调查报告不多,相关的出版物大多是临时拼凑的编纂性的资料。“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较为缺乏调查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其严谨、有力的依据或基础性的证明”。[4]同时,学术会议大多流于形式,专家学者没有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和严谨的学术论文,多是空泛的感想和呼吁。而扎实、全面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是非遗认定、登录、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坚实基础,目前恩施州非遗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比较滞后,与创造了非遗保护“长阳模式”的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与邻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相比,这方面差距更大,导致恩施州很多非遗资源被抢先开发,商标被抢先注册,文化资源流失,造成文化形象遮蔽效应。

(2)保护行为主体角色定位不准确

非遗保护行为主体普遍存在角色定位的偏误。非遗保护中存在着工作属性、学术属性与生活属性[5],如在政府部门操办的非遗研讨会上,政府官员处于主位,这种研讨会是这些官员所在部门的工作,对他们而言,非遗具有工作属性,存在把非遗保护看做行政事务而追求政绩,对学者不够尊重,忽视民众利益的现象;学者居于客位,但他们是学术权威,拥有话语权,是会议主角,非遗对他们而言具有学术属性,但是有些学者没有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甚至不熟悉民间文化,其指导行为常常导致对非遗的致命伤害;民众是被指导的对象,居于客位,非遗对民众而言是日常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生活属性,而且这种属性是非遗保护中最根本的属性,但是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恰恰是生活属性受到忽视,这也是非遗保护中民众缺位或不在场的根源。非遗保护中这三种属性对政府、学者、民众来说各有侧重,而非遗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三方不可或缺,需要对非遗保护有科学的认识,摆正各自的位置,相互尊重,正确把握三种属性之间的关系,让三种属性各得其所。

(3)民众自觉意识不强烈

非遗是民众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灵需求而创造的生活文化。非遗保护如果离开了民众的自觉意识,民众参与程度就会很低,“文化主体缺失的空心传播,造成对非遗意义的误读与文化价值的消解。”[6]由于存在前面分析的非遗保护中政府、学者和民众三方角色定位的偏误,恩施州土家族非遗保护中政府更注重其工作属性,与政绩挂钩,有时候对非遗保护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如恩施州著名的传统节庆土家族“女儿会”每年都召开,但是“女儿会”却变成了文化“空心”的传统节庆。每年的“女儿会”大同小异,主题定位不准确,缺乏文化内涵,远离民众的生活需求,民众是节庆的局外人和旁观者。这里涉及到“谁的文化,谁的认同”[7]的问题,在非遗保护中遵循民间事情民间办,“把民间文化还给人民”[8],回归日常生活,这是培育民众自觉保护意识的根基。

三、新分类视角下恩施州土家族非遗保护模式

(一)深化非遗的田野调查和记录制度

恩施州土家族非遗的普查工作亟需补上深度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这一环节,需要民俗学专家和学者具体深入的民俗学田野调查和高标准、高质量的田野调查报告,尤其是农林牧渔猎等传统生产知识类和传统表演艺术类中的体育游艺杂技类的田野调查需要紧急补课,目前该类项目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缺乏相关的项目进入四级名录体系,反映出该类非遗缺乏基础性研究和田野调查,这些深度的专业田野调查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更是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坚实基础。

(二)依法保护

法律是非遗保护的基本保障。恩施州在非遗保护立法方面曾经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恩施州应结合本州非遗法律保护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之配套的非遗保护法实施细则,走上依法保护的新阶段。在保护开发上应注重区域联动与合作,避免因行政区划和地域分布的原因而形成条块分割,导致对土家族非遗整体性的割裂和破坏,借两地联合申报“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的契机,联合制定《湖北省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条例》和《湖北省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制定一部体系完备、可操作的地方法规,使土家族非遗的宣传、弘扬、传播、传承、利用真正走向依法保护。

(三)抢救性保护

进行抢救性保护,主要方式有文字记录、录像、数字化建设等,“转化为有形的形式加以保存和传承”[9]。目前非遗保护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有了很大进展,恩施州土家族非遗保护的数字化建设可借鉴成功经验,进行数字博物馆、数字民俗博物馆等方面的建设,提高非遗保护的技术利用程度。

(四)整体性保护

在整体性保护模式下,文化生态主体必须“在场”,“文化生态保护是从事非遗保护的政府、专业人员与文化主体之间在文化立场、文化需要等方面的相互沟通和共享化的过程,离开沟通和共享化,文化生态遗产就会变成空壳遗产。”[6]

(五)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保护是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9]非遗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生产实践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自身价值而获得持久性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已经显示出突出的有效性”,[9]湖北省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目前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恩施州目前还没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亟需加强该方面的工作,以起到示范作用。采用生产性保护方式使土家族丰富的传统技艺类遗产回归民众的日常生活,满足民众对幸福生活的需求,在生产实践中保持其核心技艺(手工技艺)和核心价值(文化内涵、技艺价值),使该类非遗保持永久活力。

(六)原真性动态保护

对于信仰、仪式、礼仪等空间类非遗宜采用原真性动态保护原则,尽可能使它在产生、生长的原始氛围中保持其动态的活力。恩施州土家族非遗中的傩戏、社节、牛王节、哭嫁、陪十弟兄、跳丧等宜采用原真性动态保护模式,空间类民俗遗产只有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才能活态传承,如傩戏离开了其固有的生境,沦为舞台化表演,则会失去其文化表现力。目前主要采用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模式。信仰类的非遗,国内还存在认识上的偏误,总是将其与迷信、愚昧、落后等词联系在一起,但是“信仰与生命及未来是直接相关的,切断信仰以及由此派生或影响的礼仪、风俗几乎等于断绝了自己和后代的未来”,[10]我们还需要对信仰类非遗保护的意义和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在缺乏仪式的时代,人们容易失去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这是目前中国社会遭遇的最现实的心理困境。”“祭祀礼仪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是一种精神寄托”。[11]目前恩施州土家族的信仰、仪式、礼仪方面的非遗保护需加大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成果的支撑下进行原真性动态保护。

结语

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以往的学术研究对其分类含混模糊,文章利用最新的非遗分类学研究理论,对该州的非遗进行了分类研究,结合该州土家族非遗保护现状,提出了以上保护模式,由于非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上方法并没有概括完所有的保护方式,比如传承人保护模式就没有专门论及,但是传承人作为文化主体的成员,我们在强调文化主体时,自然就包括了传承人在内。对非遗的管理应该加以重视,非遗属于未来变化不确定的文化资源,可以采用适应性管理方法,首先测定恩施州非遗保护目标;其次是对保护目标进行监控,以不断地调整前面制定的目标;第三是发现问题进行反馈。这种管理方法对非遗资源的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EB/OL].http://2f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NewsID=5441,2005-03-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http://www.chiculture.net/20507/html/a05/20507a05.html.

[4]廖明君,周 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J].民族文艺,2007,(1):29.

[5]黄 涛.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偏误与矫正[J].新华文摘,2013,(19):112.

[6]高小康.走向“后申遗产时期”的传统文化保护[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46.

[7]刘正爱.谁的文化,谁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认知困境与理性回归[J].民俗研究,2013,(1):10.

[8]冯骥才.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统一认识[J].新华文摘,2012,(22):105.

[9]王文章.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J].新华文摘,2013,(17):110.

[10]许嘉璐.文化的多元和中华文化特质[J].新华文摘,2013,(21):38.

[11]萧 放.年节礼俗的复兴与传承[J].新华文摘,2013,(9):112.

猜你喜欢

恩施州恩施土家族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恩施州开展校园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专项治理
Dancing for theDead
简约欧式9.4.4全景声影院 湖北恩施红星美凯龙
土家族情歌
飞檐走壁
土家风情惹人醉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家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