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航失联航班救援行动凸显海军海上救援作用

2014-12-03查长松李大光

中国军转民 2014年4期
关键词:航失人道主义舰艇

■查长松 李大光

3月8日凌晨1时2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154名同胞受到国人的关注。我国除民事部门派遣搜救船只赶赴事故海域外,海军也派出舰艇参与马航失联航班救援行动。此前,马、越、美等国军队的救援舰机已经赶到出事海域。从马航失联航班救援行动来看,海军是当今海上灾害救援的主力军。

一、海军是海上救援的重要力量

如今,海军作为海上救援的重要力量,其救援行动主要由水面舰艇及舰载机、海军航空兵、潜艇以及无人机等兵力完成。此次马航失联航班救援行动中,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美国、中国等11个国家共派遣了40余架飞机、45艘舰船参与此次搜救行动。各国的军舰在搜救行动中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海军舰艇在海上搜索救援中的重要性。

首先,水面舰艇在海上救援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航空母舰、两栖登陆舰等大型军舰。由于搭载有固定翼机或舰载直升机,舰艇和飞机上拥有先进的探测设备,可以对事故海域展开独立的、全面的、立体的搜救行动,同时舰艇上的指挥中心可以作为临时的海上救援指挥所。此次搜救马航失联航班,我海军救援舰艇的指挥所就设置于两栖登陆舰上。同时,海军医疗船和后勤舰艇可以为灾区提供医疗保障和卫生防疫,大大减轻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

其次,海军航空兵在海上搜救行动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海上搜救行动通常要出动包括固定翼机、直升机及水上飞机等海军航空力量。其中,固定翼机和水上飞机具有航程远、航速高、载重量大的优点,可以实施快速、大范围搜索或是紧急救援。可悬停的直升机则可以应用于应召救援或是舰机协同搜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有,潜艇在海上救援特别是水下打捞作用极大。潜艇尤其是核潜艇特别适用于海上救援中的水下救生、水下勘探和打捞,如失事坠海的飞机或失事潜艇的救援。目前,美、俄两国的水下搜索救援技术最为成熟。在此次马航失联航班救援行动中,美军表示,如有需要将派遣潜艇参与马航失事航班的搜救。

此外,无人机也是海上救援行动的重要力量。无人机是最近几年开始应用于海上救援行动的,无人机具备长航时、可低空飞行、适应高海情等特点,比较适合海难救援行动中的低空探测。

然而,海军救援也有很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水面舰艇航速较慢,路途花费时间较长,造成反应迟钝。此次救援,我海军“井冈山”号登陆舰从湛江出发至事故海域最少需要50多小时,途经1000余海里。二是海军航空兵的飞机滞空时间有限,探测分辨率有限,特别是水下目标探测能力较弱。此外,海况、洋流、水深以及海底地貌,对救援舰艇和飞机上的探测设备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光电探测仪、声纳的作用距离作用明显。三是国际救援行动的多国协同比较困难。此次马航失联飞机搜救行动中,各国的救援力量涵盖军事力量、准军事力量以及民用力量,涉及多个国家的舰艇、飞机和大量的渔船。截止目前,各国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协调指挥机构,彼此沟通协同比较困难。

二、国外海军常态化实施海上救援

随着海上灾害的频繁发生,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军队在救援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军队凭借其极强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严格的执行能力,也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海难、空难、台风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来,特别是国际救援行动。可以说,国外海军参与海上国际救援行动已经常态化。

长期以来,美军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先进的指挥系统和遍布全球的基地网络,在国际救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美海军在各种灾害救援活动中都提供了全面而有力的军事援助。在印度洋海啸、缅甸台风、巴基斯坦洪灾、海地大地震、日本大地震中都有美军的身影。同时,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也积极派遣军队或是军舰参与国际救援。总体而言,美军的救援行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反应迅速,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处理。美国政府历来将国际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视作获得国际社会和灾难国民众认同的最佳时机,于是身为“世界警察”的美军,在灾难出现后第一时间出现也就理所当然。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美军太平洋司令部迅速做出反应,向遭受海啸袭击的地区派出了大量部队提供大规模的紧急援助。海地大地震后两小时,美军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就满载救援力量紧急开往海地。此次马航航班失联后,美军当天宣布将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平克尼”号驱逐舰携带直升机参与马航失联航班的搜寻工作。

二是参与救援力量强大,装备先进。以日本大地震为例,美军出动了包括1艘航母、两栖舰在内的14艘舰艇,还有约1.7万名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员前往灾区,除了携带应急物资,美军还利用舰上的净水设施为灾区提供淡水,利用航母为岸上提供临时电力,用舰载直升机和两栖舰艇协助日海上自卫队运输人员、设备等,舰队中的医疗救护船、油料补给船、物资供应船等保障船只为灾区提供医疗、供给、救援、通信等多重保障。

三是注重多维掌握信息。美军具备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可以通过飞机观测、无人机侦察等实时监测灾情,紧急情况下可以调集多颗卫星对灾区进行监控,为制定救援计划、调整部署、展开救援行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

四是注重形象宣传。美军善于借助各种国际救援行动来展示其身为“正义的力量”的自身形象。从2004年印尼海啸救援到2010年海地大地震,再到2013年的菲律宾台风灾害,美军每次行动时都会有阵容庞大的“全明星报道团”,公开、透明、详细地报道美军执行救援任务以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过程,这些貌似不带政治立场的报道在争取主动、主导救援过程、回应民众质疑、树立美军积极形象、消除负面影响以及实现美国战略意图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近年来,美军在非军事行动中使用军舰实施救援一直被解读为软实力的体现。软实力除涵盖外交和经济援助等领域,在人道主义救助和救灾援助任务中,通过传递人类的痛苦、疾病、饥饿等信息,尤其是通过军舰传递出来,其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三、中国海军参与海上救援日趋频繁意义重大

在此次马航失联航班的搜救行动中,中国政府的表现应该说是可圈可点的。在获悉航班失联之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各部门迅速展开联合救援行动。交通运输部第一时间派出专业救助船赶赴疑似海域,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协调中远“泰顺海”轮最先抵达疑似海域展开搜救行动,中国海军救援舰艇分批赶往事故海域进行搜救,外交部约见各方驻华大使,督促搜救行动和协商处理有关事宜。

然而,相比最早抵达事故海域的马、越、美等国的舰机,我海军首艘救援舰艇“绵阳舰”在事故后两昼夜才抵达这一海域。有些网友疑“中国政府反应迟钝”,甚至责问“为何中国海军行动如此迟缓”。其实这是对此次我海军行动的情况我海军派出由南海舰队组织的数艘水面舰艇、舰载直升机、陆战队员、潜水员、医疗分队等多种救援兵力,紧急备航,连夜赶赴事故海域参加搜救。“绵阳舰”航行700海里抵达出事海域,并迅速展开搜救行动,其他几艘军舰分别于12、13日陆续抵达。我海军其他救援舰艇已陆续抵达并连夜展开搜救。

随着中国海军越来越多地执行海上救援任务,中国海军执行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的能力不断跃升,这对于中国谋求海上主导权将起到积极作用。鉴于中国海上人道主义救助和救灾援助能力不断增长,中美在该领域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在2009年4月青岛海上阅兵式上,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加里·罗海德上将受邀参观了“岱山”号医疗船。随后,罗海德上将向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中国能参与美国的一次人道主义救助和救灾援助行动。在2009年美国海军“持续承诺”期间,4名中国人访问了美国位于哥伦比亚的“舒适”号救援舰。这批访客中既有军职人员,也有文职人员,这次人道主义救助任务迈出了中美海上医疗合作的第一步。这对双方整体海上和战略关系都有重大意义。

中国海军参与海上抢险救援、海上反恐等国际活动,极大展示了中国军队乃至中国的良好形象。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应当担负的国际义务,以及应对这些国际义务的能力,同时为中国在日后谋求海上主导权奠定了良好基础。2013年以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疗船先后赴亚丁湾海域为各国护航官兵提供医疗服务,参加东盟防长扩大会人道主义援助减灾和军事医学联合演练,以及印尼多国海军联合巡诊活动。2013年11月初,菲律宾遭受特大台风灾害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紧急赴菲实施人道主义医疗救援。中国已连续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遣了17批、40艘次舰船执行护航任务,为维护国际航道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之外,中国政府还应联合国请求,向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派遣工兵、医疗和警卫分队近400名官兵。

我海军参与海上救援,不仅提高了我军软实力,而且锻炼了海军远海行动能力,大大地提升了硬实力。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虽然没有动用武力,但海军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得到了近似实战的全方位锻炼,从组织指挥、快速动员、立体机动到后装保障等方面,无一不考验着部队的战争行动能力。同时,通过参与国际救援行动,加强与外国海军的勾通交流,学习他国先进的海军技术和海军建设现代化理念,有助于加快推进中国海军的转型。目前,中国海军正处于“黄水”海军向“蓝水”海军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在行动中发现自己的短板,正视自身的不足,才能找准海军未来发展的方向,才能推动中国海军真正走向蓝色深洋。

猜你喜欢

航失人道主义舰艇
舰艇入列
海战中的蒙面杀手——隐形舰艇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跟踪导练(一)5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鹧鸪天·写在马航失联第七天
马航失联
马航失联(外二首)
舰艇远航中开展音乐健身操训练探讨
《双城记》人道主义中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