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大同县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的调查分析

2014-12-02焦鹏飞

山西农经 2014年4期
关键词:农场经营土地

□焦鹏飞 李 茜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户以家庭经营方式建立的农业生产单位[1]。我国不断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出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土地的政策,为家庭农场经营发展提供了条件。专家学者对于家庭农场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董亚珍等[2]研究分析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必然性;朱博文[3]对比分析美法日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及原因;岳正华等[4]从家庭农场的内涵、优势和发展现状入手研究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屈学书等[5]从土地制度变革、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角度,分析我国家庭农场产生的原因,阐述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楚国良[6]通过对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的对策。专家学者对家庭农场理论研究为县域家庭农场研究提供了依据。2014年7月至12月,对山西省大同县10个乡镇的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视角上,调查分析大同县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程度。

1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化发展

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大同县新型经营主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中,2013年大同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经营土地面积为4 638.667hm2,占集体所有土地总面积的比重6.23%;2013年大同县的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为1 394.53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1.88%。从目前来看,大同县的家庭农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1.1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化发展基础

大同县地处山西省北部、大同市东部,属大同市近郊。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带,春季风大干燥、夏季雨集中、秋季温差大、冬季寒冷少雪。全县国土总面积为2 243万hm2(1 503km2),辖7乡3镇共有175个行政村。截止2012年底,全县耕地面积42 333hm2,其中水浇地1.733万hm2。全县总人口18.2万人,农业人口为14.1万人。大同县作为传统农业县,农业收入在经济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根据2013年数据显示,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00 850.6万元,农业总收入为58 269.1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比重为57.78%。

1.2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化发展特点

1.2.1 家庭农场发展呈现出一定规模,流转经营土地面积比重较大。2013年,大同市各县区通过认定的家庭农场有680个,其中,大同县通过认定的家庭农场有470个,占大同市的69%,大同县的家庭农场发展速度迅猛。

大同县流转经营土地面积占经营总面积比重为33.03%,其中,吉家庄乡流转经营土地面积占吉家庄乡经营总面积比重为93.33%,为大同县流转经营土地面积占经营总面积比重最大的乡镇,见表1所示。

1.2.2 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分布不均衡。大同县家庭农场在大同县空间分布不均衡,巨乐乡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为367.333hm2,为大同县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最大的乡镇,倍加造镇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为26.667hm2,为大同县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最小的乡镇,见表1和图1所示。

图1 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分布图

1.2.3 家庭农场经营主要分布在耕地,其他农用地也略有分布。大同县10个乡镇家庭农场经营主要分布在耕地上,草地、水面和其他也略有分布,见表2所示。

1.2.4 家庭农场行业分布不均衡。大同县家庭农场的发展呈现出行业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家庭农场有75个,占大同县家庭农场总数的15.96%,以畜牧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有209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44.47%,以渔业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有0个,以其他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有12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2.77%,以种养结合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有7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1.49%。而在集中分布的行业内由于经营模式的单一导致规模经营无法快速发展,粮食产业超过13.333hm2的家庭农场只有16%。见表3所示。

表1 家庭农场流转经营耕地面积 单位:hm2

表2 家庭农场农用地结构分布 单位:hm2

表3 家庭农场行业分布情况 单位:hm2,个

表4 家庭农场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农业生产投入情况 单位:万元

2 家庭农场经营集约化发展

2.1 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力度不大,分布不均衡

大同县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为320.1万元,大多以农场主自主投入为主,主要分布在周士庄镇、倍加造镇、许堡乡、党留庄乡、峰峪乡五个乡镇。

2.2 家庭农场劳动力投入以自身劳动力投入为主

对大同县家庭农场劳动力数量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2013年大同县家庭农场劳动力总数1522人,其中家庭农场自身劳动力投入为1 297人,常年雇工劳动力投入为225人,雇工劳动力占总的劳动力数量的比例14.78%,以农场自身劳动力为主。见表5所示。

表5 家庭农场劳动力数量 单位:人

表6 单位耕地面积(667m2)上投入 单位:元

2.3 家庭农场单位耕地面积上投入不高

对大同县家庭农场单位耕地面积上投入水平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2013年大同县家庭农场单位耕地面积上平均投入为176元,家庭农场单位耕地面积上投入水平分布不均。见表6所示。

3 家庭农场经营商品化发展

3.1 年销售农产品总值分布不均衡

2013年大同县年销售农产品总值为3 883.6万元,主要分布在倍加造镇、许堡乡、党留庄乡、杜庄乡、巨乐乡、峰峪乡6个乡镇,年销售农产品总值分布不均衡;大同县家庭农场人均劳动力销售农产品产值只有2.5万元。

3.2 家庭农场品牌认定比例小

大同县家庭农场拥有注册商标的只有周士庄镇的4个农场,相对于全县470个家庭农场总量来看,比例只有0.85%。2013年全县被县以上农业部门认定为示范性家庭的只有11个,占总数的比例只有2.34%。而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家庭农场数更是为0,作为经营商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大同县家庭农场品牌营销发展程度将间接影响整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最终影响销售农产品总值。见表7所示。

4 建议

提升大同县家庭农场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家庭农场自身优势,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促进规模化发展

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加快大同县土地承包经营全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同时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在此基础之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确定适宜的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合理的流转价格,一方面保证兼业户愿意长期出包土地的利益,另一方面使家庭农场经营者能够看到长期稳定收入并增加进一步投入农业生产的信心。并加强后续保障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的规范与管理,及时并有效的调解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所存在的土地纠纷。其次,切实解决大同县家庭农场规模经营面临的土地分散状态,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土地流转,在保证农民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通过相互置换、租种等手段把土地调整连片,促进规模经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源配置,让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其经营优势。

4.2 强化集约化经营

家庭农场经营的集约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和劳动力的集约化。从信贷扶持力度和增加信贷主体两方面进行改善。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要把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并积极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担保便利,提高信贷额度上限。与此同时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构,为家庭农场融资解决抵押和担保问题,给家庭农场在自己、风行等方面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主要解决信贷主体数量少,方式缺乏的困境,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释放民间金融自身拥有的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多的选择来促进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解决。大同县家庭农场应以培育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主,培育高素质、高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家庭农场主,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家庭农场主开展职业能力培训,使其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优质带头人,以点带面,带动家庭农场整体产业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整合人力资源,实现经营的集约化[7]。

表7 年销售农产品总值 单位:万元

表8 家庭农场品牌认定情况 单位:个

4.3 提升家庭农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

加大财力物力投入,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家庭农场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依托农业信息网等农业信息系统为家庭农场提供优质的市场信息服务,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满足家庭农场经营活动的需要。增加农资购买渠道,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和模式不断提高家庭农场商品化的发展。鼓励、支持家庭农场进行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化生产基地申报等,逐渐创立自主品牌[8]。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Z].2013-01-31.

[2]董亚珍,鲍海军.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形式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95-98.

[3]朱博文.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4(11):21-24.

[4]岳正华,杨建利.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7):420-424.

[5]屈学书,矫丽会.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和条件分析[J].经济问题,2014(2):106-108.

[6]楚国良.新形势下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6):22-26.

[7]汤文华,段艳丰,梁志民.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研究[J].求实,2013(11):94-96.

[8]闵杰.农地规模化经营探索—家庭农场研究[J].农业经济,2013(6):55-57.

猜你喜欢

农场经营土地
农场假期
我爱这土地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农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一号农场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丰收的农场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