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亚舟助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一场全民的文化盛宴

2014-12-02刘海永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22期
关键词:科教学派卫视

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暑假已经播到了第二季,而且依然火爆。这究竟是一档怎样的节目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国电教行业龙头企业诺亚舟优学派联手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于2013年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大会邀请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在内地受教育的港澳台学生160人,组成32支代表队,以独特竞赛形式构成多场紧张精彩的晋级竞赛框架,制作成每期时长为120分钟的13期电视节目,在CCTV-综合频道、CCTV-科教频道周五晚8点并机首播,每期节目在上述两个频道的重播,目前已经超过6次。

在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滚动播出其宣传片超过3000次!《新闻联播》居然也对这个仅有13期的节目先后进行了8次报道!在国际主流媒体方面,日本NHK进行了全球连线的直播报道;《华尔街日报》以亚洲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节目的决赛;《泰晤士报》、《德国世界报》也均以专版形式,对此节目进行了深度报道。抛开外媒,定基调的央视可以说是倾“全台之力”来塑造暑期一个最大的电视热点。有了央视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无论是基调还是前期的造势,汉听已经打牢了基础。

再看后期的收视率。2013年暑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科教频道播出时,共有2.9亿不重复的人收看,在CCTV-综合频道播出这个数字达到3.8亿。也就是说,全国有超过6.7亿人收看过这个节目。等到了2013年10月18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一季总决赛在CCTV-综合频道、CCTV-科教频道同步播出,收视率共计达到了2.59%,一度超过了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总决赛2.31%的收视,在当周全国所有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

我们来分析一下汉听的竞争对手们。2013年的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播是在周五晚间的黄金时段,“占位好”。但前有省级卫视《小爸爸》、《辣妈正传》等多部家庭类高收视电视剧,后有《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等多个品牌类卫视高收视季播节目,中间还有《天天向上》等老牌高收视综艺节目在同时段集中播出。如果再加上中央台少儿频道、卡酷及金鹰卡通同时段特排的高收视动画片,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竞争对手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可谓强强围攻。可就是在竞争环境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播平均收视率硬是助推了平时在抢夺“黄金时段”业绩平平的CCTV-综合频道,夺得了同时段全国排名第1的成绩!

不止央视,在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之前,科教频道2013上半年同时段在全国上星卫视排名第33位;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之后,以比重7%的播出时长,贡献了频道31%的收视,科教频道同时段在全国上星卫视排名由此提升了21位,变为第13位,成为全国市场中上升最快的频道。

到了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的火热从全国海选就已开始。诺亚舟优学派联手各地教育部门,全程支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全国选拔,从乡镇街道到县区再到市、省,从海选开始就渗透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监制金越介绍说:今年“汉听”的海选阶段历时5个月,开展初赛4700余场,涉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1700个城市、30000所学校,参与海选人数超过1200万人,“不管是从参赛规模、参与范围还是影响上,都超过了迄今为止的任何一档电视节目。”

这样的成绩,可以说创造的不仅是文化类节目,即使是在文娱双品类节目里,也是一个奇迹。

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节目为什么能够走红,有一种舆论说是“提笔忘字”的情结导致,但光一个“提笔忘字”怎么能让教育系统的“官方”轻易下令让“民间”学习?所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在被“泛娱乐化”时代形形色色的娱乐节目不断“包围”和“洗脑”之后,对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强烈渴求和鉴赏甄别能力的不断提高。

无论怎样,聪明如诺亚舟优学派和央视,借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机会把握和切准了这根“大动脉”,迅速适应和精准定位了市场和口碑,这才有了文化血脉在舞台和荧屏上的重生和流淌。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文化类节目增多和走红,进一步说明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提升了,国人的自信回来了,需要通过对传统和现代文化的重新定位和复兴传承来体现。因此,不要小觑文化类节目的收视突围,即使不靠大明星、大话题来吸引眼球,只要有类似诺亚舟优学派和央视这样的“有心人”深刻挖掘其自身价值,把古老和现代每个环节呼应起来,再把概念流行化地延伸,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猜你喜欢

科教学派卫视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