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问智能可穿戴设备

2014-12-01许高峰

信息化建设 2014年8期
关键词:续航智能手机消费者

许高峰

这两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可谓是热闹纷呈,各路厂商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急着跑马圈地。面对这些“稀奇古怪”的智能装备,业内人士与普通消费者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而,到底有多少人愿意为此掏出钱包来埋单?以号称“集大成者”的Google Glass为例,在其发布一年后,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约2160万的美国成年人表示愿意购买Google Glass,这还不到iPhone一季的销量。为何可穿戴设备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怪圈?在“智能化”这个光鲜亮丽的光环之下,可穿戴设备一些无法回避的缺陷,让消费者们选择了持币观望。

“未来”能“持续”多久?

按业内人士的预测,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智能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代的智能移动设备的最大软肋就是电池容量与续航能力,在手机CPU的时钟频率突破1GHz后,人们就已经习惯于每天都要充电的移动生活。可穿戴设备在带来更多轻便性的同时也令续航成为更头疼的问题,那这个“未来”能“持续”多久?

继续以Google Glass为例,当初拿到Explorer版的开发人员在技术论坛上抱怨Google Glass那可怜的续航能力,表示自己仅拍摄30分钟视频后,电池就基本告急了。这实在不是代表未来科技的产品应有的表现。国外媒体在对Google Glass详细评测后,除了高度赞扬产品的创新,就是谈其实在无法令人满意的续航表现。

“独立”还是“影子”?

从目前国内已经发布的可穿戴产品看,大多数仍然是通过物理传感器实现简单的运动量计算,或是和手机连接实现推送信息、接听电话等初级功能。即便是集大成者的Google Glass,也仅仅是重复了智能手机和PC互联网上可以做的事情,所有的数据最终仍依附于智能手机和PC。这就使得可穿戴设备仅仅是一个附属品,或者说是影子。

事实上,对一款可穿戴智能设备来说,如果仅仅是照搬手机上的服务,那么它替代不了智能手机,但是却可以被智能手机替代,就会形成一个尴尬——没有抓住消费者痛点,一个可有可无的产品,将难以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

大数据将“自作主张”?

作为互联网的一种延伸,当可穿戴设备被扩展到每个人身边的同时,大量数据被创建与上传,这会导致用户及其周边人群隐私的泄露。

不仅是隐私安全,我们在成为大数据创造者的同时,也成为了被大数据所控制的人。试想,当可穿戴设备收集了所有人的健康数据,“自作主张”地告诉我们哪种健身方式最符合我们的身体状况时,我们也就丧失了对自身健康的自主权。

可穿戴式设备对数据的收集是快捷而全面的,未来,人们会因此深深感到恐惧和不安。如果可穿戴式设备的这一致命缺陷无法得到解决,或将扼杀它的未来。

猜你喜欢

续航智能手机消费者
充电5min 续航200km 试驾小鹏G9
售价14.9万元,2022款欧拉好猫GT 401km续航版上市
39.36万元起售,岚图FREE超长续航纯电版上市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知识付费消费者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