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月之光》中乔·克里斯默斯的原型分析

2014-12-01张晓颖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种族主义原型身份

张晓颖

内容摘要:福克纳作为著名的美国南方作家,深受希腊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八月之光》有着充分的体现。主人公乔不知自己身份而不断寻找自我,最终导致了自己悲剧命运的人物。本文采用原型批评理论,以古希腊悲剧英雄和基督教中的耶稣基督为原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乔,披露了美国南方的种种罪恶,挖掘出《八月之光》中散发的人性光辉。

关键词:原型 身份 种族主义

福克纳作为优秀的美国南方小说家,以独特的语言和结构模式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种族主义和清教传统的危害,其作品中多次以《圣经》为原型。“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 原始意象对作家有着巨大的影响。福克纳深受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代表作之一《八月之光》中,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是一位被认为有着黑人血统的白人混血儿,他耗其一生拼命想弄清自己的“身份”,最终走向灭亡。《八月之光》深刻披露了种族主义带给人毁灭性的影响,乔.克里斯默斯以基督教中耶稣基督为原型塑造其人物形象,并被赋予了希腊悲剧英雄色彩。

一.希腊悲剧英雄原型

希腊命运悲剧中最为典型的是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和忒拜家族故事的悲剧。俄狄浦斯从阿波罗口中知道了自己将会杀父娶母的命运。由于误把养父母当作亲生父母,他决定远走他乡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可是在他做过所有努力之后,依然无力改变自己杀父娶母的命运,他发现阿波罗的神渝已经借助自己的力量实现了,“我成了不应当生我的父母的儿子,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 此刻,俄狄浦斯才真正意识到了命运的强大力量。悲剧的根源与其本人的善恶毫无关系,悲剧命运是不可逆转的。希腊的悲剧英雄都是“通过自由意志为自己掘墓。”

《八月之光》中,乔的命运带有希腊悲剧色彩。乔自出生之日起就被认为有黑人血统,他千方百计想要弄清自己的身份问题,却始终找不到真相。乔如同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他至死都在查寻自己的身份问题,想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但最终无法摆脱悲剧性结局。如果乔愿意接受这种命运,接受自己的黑人身份,就不会有悲惨的结局。乔的血统在小说中始终是个谜,尽管他看上去与白人无异,可外祖父海因斯在没有查明真相的情况下,固执地认为他身上流有黑人的血液。乔自小在孤儿院就被别的孩子称作“黑鬼”,当他带着疑惑问时,一位黑人气愤地指出乔比黑人还不如,“你连你自己是啥玩意儿都不知道”。黑人的一番话坚定了他想弄清自己身份的决心,同时也预示了乔后面的悲剧。主人公乔不相信自己是黑人,不屈服自己的命运,最终为命运所击败。他的死是因为不屈从黑人身份而直接造成的。当他在白人中间觉得自己是黑人,流动着黑人的血液,他甚至去揍那些称他为白人的黑人,乔试图同黑人在一起,想要吸进“黑人的气味,黑人的思想和气质。”在他心中,“黑人和白人的两种身份进行着痛苦的斗争,他对做一个黑人有着本能的恐惧和憎恨。”乔为了融入黑人之中所做的种种努力都只想证明“自己不是一个黑人。”这无疑是对强加于自己“黑人混血儿”身份的一种反抗。乔的悲剧性就在于此。

其次,乔的反叛性格也符合悲剧英雄的特点。他在被麦克依琴夫妇从福利院收养时,要求改姓为麦克依琴,但乔却在心里想着:“我不姓麦克依琴,克里斯默斯才是我的姓。”有着十分叛逆的性格,不服从于他人的安排。并且强调意志自由。他拒绝更改自己的姓氏正如不满足于自己的模糊身份,去寻找自己真正的身份一样。麦克依琴是十分刻板的清教徒,自被收养的第一天起,他就以最严酷的清教思想和法则压制乔。苛刻的教条使乔对束缚他的各种清教规则深恶痛绝,更加渴望内心的“自我”,以至于他不再以社会道德标准而是以个人的主观态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面对麦克依琴夫人的慈爱关怀,乔非但没有心存感激,却想着:“她在竭力使我悲伤流泪,她以为这样做就会征服我。”另外,乔终因不能忍受麦克依琴的严酷,在一次舞会上把前来监视他的养父打死,开始了一种近乎流亡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讲,乔受“自由意志”的指引寻找“身份”。

与此同时,杀死乔安娜也是乔维护“自我”的体现。乔安娜表面上是帮助黑人,反对种族主义的白人。但她不是真正地帮助黑人争取平等,而是带着赎罪的态度去帮助黑人。因为父亲曾告诉她:“黑种人受到的诅咒是上帝的诅咒。而白种人受到的诅咒是黑人的诅咒,他们将永远是上帝的选民,因为上帝曾经诅咒过他们。”。种族主义已经在美国南方社会深深扎下了根。乔安娜已经承认了白人和黑人的根本差异与不平等,她的心灵已经被种族主义的思想扭曲。为了完成祖父未竟的事业,乔安娜远离白人,力所能及地帮助黑人。她把乔当黑人看待,她想要改变乔,要他承认自己是黑人,并安排乔上黑人学校。乔想确定自己的黑人或白人身份,如前所述,他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想证明自己不是黑人。所以,乔不堪忍受乔安娜既定的安排,反叛的个性使他杀死了乔安娜。正是乔竭力维护“乔.克里斯默斯是白人”的理想导致乔安娜的死,充分证明了乔是一个追求自我、不听从于命运的悲剧英雄。

正如赵林所说:“每个(希腊)悲剧人物的行为都很难用通常的善恶标准来评判,因为在剧中激烈冲突的不是两种对立的自由意志(善恶),而是在自由意志与潜藏在它背后的决定论,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否定,而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

乔就像希腊悲剧中的英雄人物,凭借自由意志走向自己的悲剧。

乔在死的最后一刻闪动着人性的光辉,从而使他的悲剧英雄形象更加丰满。杀了乔安娜之后,他一直在逃亡。当乔感觉到自己永远无法确认自我的身份时,意识到命运的强大。他决定放弃追寻的那一刻,也是乔悲剧性的结局。他面临着被人抓住的危险,平静自若地去镇上的理发店修面,穿上买的新衬衣和领带。人们对乔的镇静感到吃惊。虽然他在从法院回监狱的路上突然逃跑,并从以前的住处拿到了手枪。可在死前一刻,他身上的人性也苏醒了。乔宁可被人击中也不开枪还击,并且“带着安静深不可测,令人难以忍受的目光”。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他不服从命运的追寻。乔的死使他的悲剧形象得以升华。他的叛逆性格(即自由意志使他不服从命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自己的悲剧。乔就是希腊悲剧中的悲剧英雄,其性格魅力就是在于他的悲剧性,乔以自由实现了他的宿命。

二.基督原型形象

由于深受基督教的影响,福克纳的许多作品大量引用了《圣经》的典故,或是《圣经》中的人物名字。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福克纳通过基督教的教义同其违背人性的种种行为间的对比揭露南方社会的罪恶。肖明翰所指出的:“福克纳虽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可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教徒。”他的作品不是为了宣传基督教的教义,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揭示种种丑恶的现象。《八月之光》就多次引用了《圣经》上的典故和名称。其中最为显而易见的就是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他作为一个遭受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的受害者,却以耶酥基督为原型而塑造的,更加深了福克纳对南方社会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疾瘤的批判。

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的名字就十分富有基督教的色彩。乔,即约瑟夫,是耶酥父亲的名字。克里斯默斯(Christmas)则为耶酥的生日,因为他是人们于圣诞节之夜在福利院大门前的台阶上发现了他。乔不仅同《圣经》中耶酥的名字相似,而且他的经历也于耶酥有相似之处。如同圣母玛利亚在婚前受孕生下耶酥一样,乔也是一个私生子。他一出生就注定要遭受苦难。耶酥的门徒犹大因为30个银币出卖了他,而乔的同伙卢卡斯也是受钱的诱惑,把他出卖给了警察。卢卡斯(Lucas)与犹大(Judas)仅为一个字母的区别。这些相似之处不能不说明福克纳有意以耶酥为原型塑造乔的人物形象。他的最终结局是被一群暴徒在追赶中枪杀了。他无法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中生存,正如基督死于十字架上一样。

福克纳是为了把基督教的仁慈教义同南方社会的罪恶现象作强烈的对比。乔是南方清教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牺牲品。他一直在为确认自己的身份而不停追寻,既不能在黑人社会也不能在白人社会中生存,终因无法逃脱清教思想和种族主义的迫害而死。这样一个悲剧人物以基督为原型加深了作者对美国南方社会腐朽思想的讽刺。

此外,在作品中,许多丑恶的事情确实在基督教神圣的日子里发生,如乔在圣诞遭遗弃等,所有这些与基督教的鲜明对比和反差让人们意识到:南方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借基督教的名义奴役人们实际上是对基督教教义的最大反叛。

三.结论

《八月之光》中乔的形象是作者以希腊悲剧英雄和基督教中耶酥基督为原型塑造。南方社会的种族主义使一代代人身受其害。乔就是其中的受害者。通过乔可以看出福克纳对人的看法:人始终都有着向善的一面,这种向善的人性之光不可磨灭,这也是《八月之光》的深刻内涵。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种族主义原型身份
一起来探案
包裹的一切
词典查不到的种族主义定义
“种族主义鱼”(图片新闻)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语法总结:祈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