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匾额“阃范”漫谈

2014-12-01朱艳丽

文物天地 2014年9期
关键词:府君童养媳匾额

朱艳丽

古代社会统治者为女性制定了种种沉重枷锁,其目的是为了约束女性道德行为。在男权为中心的古代,女子没有地位,只能忍受不平等待遇的摧残。如女子要遵从三从四德,进而又据此实行许多奖惩制度等。她们默默地承受,无力改变,在压迫中彰显了爱的伟大。洛阳民俗博物馆藏的女性匾中有四块反映了抚育孤儿的现象,其中以“阃范”匾额最具代表性。

此匾全文如下:“阃范,卫母李太孺人,性行淑惠,幼归俸甫卫府君。府君有外孙女自襁褓失恃,孺人抱归抚育之。及笄,于归孙君顺舟。今孺人甫殁而府君亦寻归道山,孺人将大祥,顺舟自以身托葭莩,不忍泪浸其德而乞言于予,予为略次其事而额诸间。民国十九年七月初二里人高钓题书。”

此匾描述了一段慈祥外祖母抚育孤儿的优美故事,现将匾额内容译录如下。

阃范,指妇女的道德规范,是对闺房妇女的约束。后来成为赞美具有美好、善良品德的女性典范的祝词。该匾是对卫母李太孺人一生的总结,体现了女主人的慈爱、温柔、贤惠的美德,是女性的典范。

孺人,先秦时期为大夫之妻的称号,《礼记一曲礼下》:“天子之妃日后,诸侯日夫人,大夫日孺人,士日妇人,庶人日妻”。宋以后为命妇封号,明清七品官之母或妻的封号,后则通用为对妇女的尊称。

幼归,《说文》:“归,女嫁也,从止,从妇省……”,即女子出嫁。一般女子及笄后才出嫁,此处却用幼归。说明女子出嫁时年龄小,这使人联想到古代的童养媳婚。是指女子在幼年时即被男家包养,待长大之后使之成婚的婚配形式,由于童养媳是幼年被抱养,其未来命运一般有三种:一是男家有子嗣,童养媳先作养女,长大后转为儿媳;二是幼女被包养时对家无子嗣,等待有儿子后再将养女转为童养媳,之后再为儿媳,被称为“等郎女”;三是童养媳等不来郎,最终被男家作为养女出嫁。有的地方甚至有与指腹为婚结合的童养媳风俗。童养媳虽节省了结婚费用,增进了结婚当事人的相互认识和熟悉,但因其纯属父母包办婚,因而这种婚姻关系大都不会融洽和幸福,又因为童养媳多为廉价买来,将其往往作为劳动力,在家地位低,其命运一般都很苦。这种习俗的形成与长期存在与旧社会妇女地位低下有密切联系。

君,敬称。妻妾称夫。《礼记·内则》:“君已食,撤焉。”郑玄注:“凡妾称夫为君。”

失恃,《说文》:“恃,赖也。从心,寺声。”后为母亲的代称。失恃,即失去了母亲。这里没有提到女婿,可能在女儿去世后女婿又另娶立门户了。在封建社会,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丈夫去世后女子再嫁很难。在旧时“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男”的封建伦理统治下,改嫁女子不仅本人落个不好的名声,而且随娘改嫁子女也往往遭到社会舆论的歧视。“一女不侍二夫”的观念自明清以来盛行,摧残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和性命,而殉夫则是一种唆使妇女自杀的风俗,古代史书列女传都有记载,这都是对女子的迫害。而妻子去世后,丈夫则无须约束自己。

及笄,笄礼是汉族古代曾经盛行的成人礼,专属于女子,男为冠礼。笄礼是女子进入青年时期并可以出嫁的一种仪式,因而又被称为“及笄礼”,俗语称为“上头”。古代很重视成人礼,笄礼仪式是将女子的头发绾到头后,用布包成发髻,并用笄或簪等加以固定。之后,主持人为其取字,来宾向及笄者表示祝贺。男子则是进行冠礼,冠礼仪式要在宗庙中进行,选择良辰吉日,负责加冠的人为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加冠时要先拜祖先,颂祝词,之后将男子头发束在头顶,用块整幅黑皂布包住头发,加冠和簪固定住,并受众人的祝福。冠礼和笄礼举行后,则表示结束少年时期而步入成年时期,可以谈情说爱和嫁娶,也要为家庭和社会尽成年人的义务,要遵守各自的礼仪。此处为女子长大成人了。

归道山,道山为传说中的仙山,已到达仙山,旧时比喻人死。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世传端明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大祥,古时候两周年祭礼。我国古代丧礼制度和孝道观念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繁复而严格的“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礼仪。从下葬后的卒哭之祭到三年除丧,中间要经过小祥、大祥、吨等几个重要礼节。其小祥为父母丧后周年的祭礼;大祥为丧后两周年的祭礼。丧礼所形成的程序,后代虽有损益,但基本上延续下来。

葭莩,本指芦苇杆内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淡薄,后常指亲戚关系。孙顺舟作为外孙女婿,故以此比喻孺人的养育之恩。

全文大意为:卫母李太孺人,性格温柔贤惠,小时候嫁给卫俸甫作为妻子。卫府君有个外孙女在婴儿时便失去了母亲,孺人便将外孙女抱回来抚养。等到外孙女长大成人后,嫁给孙顺舟作为妻子,孙顺舟也就成为孺人和卫府君的孙女婿了,现在孺人去世了而府君亦在其后不久离开了人世。孺人去世将近两周年,孙顺舟想起其妻自小就被孺人抚育成人,以外孙女婿的身份自诩,孙顺舟不忍心孺人的功德就这样被人遗忘乞求于我,我简略的叙述这些事而制成匾额悬挂于各处,以丈纪念。民国十九年七月初二日里人高钓题书。

此匾中充满了感恩之情。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于对子女的爱,卫母不忍府君外孙女失去母亲后无人抚养或受到父亲续弦的欺辱,所以把外孙女抱回来自己抚育。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外孙女成为温柔贤惠的人。到外孙女成人后嫁给孙顺舟,夫妻生活幸福美满,以致在孺人将要进行二周年祭时,外孙女婿感念对妻子的养育之恩,想把孺人美好的品德流芳百世,以外孙女婿的身份托邻里人高钓为孺人做功德匾的感人故事。

高钓(1842-1955年),字福堂,偃师市东庞村人,与洛阳著名才子许鼎臣、周维新、赵东阶为好友。他治学谨严,酷爱书法,书承黄山谷、蔡伯喈,朝久苦练,书法日新月异。数年后书法大进。写字援笔立就,不加强削。其书写形式以榜书为主。榜书者,古日“署书”,又称“擘窠大字”。“擘窠”为大字的别称。其一生所写匾幛、碑碣墓志、寿屏、中堂等深受人们喜爱,在洛阳一带极具盛名,当地的许多地方都留有不少他的墨宝。然民间传说的“一车小麦,不抵福堂一书”,可见当时高钓名气之大。但解放后成为政治改造的对象,在东关大街扫地,穷困潦倒。八十五岁郁郁而终。其所书的匾额仅洛阳民俗博物馆现藏有四十余块之多,其中又以“阃范”匾尤为突出。

此时高钓是以街坊邻居的身份来书写记载这件事的,由此可看出高钓是有慈爱心肠之人,此匾没有送匾人,其在题写功德匾时,一定是全力促使并尽了力的。

(责任编辑:马怡运)

猜你喜欢

府君童养媳匾额
明镜自高悬,一块匾额的多重解读
乃琼寺旧藏匾额“灵口远徼”考释
璿题云榜 景以名传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匾额与楹联
红色童养媳
康菊英:从童养媳到全国劳动模范
匾额下的刺猬
渠县汉沈府君阙
红色童养媳
黄道周
长治府君庙和崔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