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荡口古韵

2014-11-30一沐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乡友人无锡

□ 文、图/一沐

清明前一周,无锡之行临近尾声时,欣闻4月3日荡口古镇正式开街,为不错过这份机缘,决定逗留一日,畅游古镇。朋友是无锡当地的文化名人,对无锡的人文历史如数家珍,单听他说到古镇文化的林林总总,就已经心驰神往了。

如朋友所说,无锡像一本尘封在图书馆角落的历史书,一旦打开,这座千年古镇,便带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迎面走来。

荡口,古称丁舍(丁村),因位于鹅湖和南青荡而得名。明朝中期建镇,兴盛于清朝末年,是无锡保留水乡风貌最完整最古朴的古镇,也是无锡的历史文化重镇。过去以水运为主的年代,荡口古镇是无锡繁荣的商业码头,素有“银荡口”、“小无锡”之美誉。自明代起,荡口就是江南旅游胜地,密如蛛网的河道,精巧古朴的小桥,傍河而筑的老宅民居,镂花石板铺设的幽深小巷,其古韵遗风可与周庄、同里等江南名镇比肩。

友人说,游古镇有三重境界,一境看景,二境听史,三境为自在。好在友人熟络,无须苛意对境,只随心意漫行,但心下仍期许自在处。

看景必看古建筑,光义盛河两岸,有北仓河老街、华蘅芳故居、三公祠等大片的明清古典建筑,还有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戏楼等历史遗迹。友人带着深沉的感情色彩娓娓讲述,那一砖一瓦里藏着的已经远去的故事。在过去,像荡口这样充满灵性的水乡小镇,往往成为官宦退隐、学士散居的地方。这些粉墙黛瓦、灵秀内敛的江南民宅,浸润着传统的儒学思想和审美习惯,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渊源与历史背景,是江南水乡民居的人文因素在建筑形态上的投射。华氏始祖的老义庄,堪称代表。友人讲华氏始迁祖华贞固,如何倡导耕读起家,诗礼传家;如何传播“以义为利”思想,崇尚孝德,成就“江南第一义庄”;镇内民风淳朴,孝义之风代代相传,历代有名人辈出。友人如叙家常一一道出了古镇走出的名人逸事,中国活字铜版印刷的发明人华燧;江东巨眼、大收藏家华夏;赐一品服出使朝鲜的翰林院学士华察(华太师);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科学家、数学家华蘅芳;人民音乐家、《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莘;漫画大师华君武;国学大师钱穆;杰出科学家钱伟长等等。

看来大多古镇的卓然风采都源于它的物华天宝和人灵之美,荡口也不例外。荡口文化植根于古吴文化,又不失自己的特色,在吴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经过上百代人薪火相传,激浊扬清,吴文化在荡口发扬光大,形成了尚德、创业、崇教、亲水、民俗五大特色文化。“湖滨水镇”、“名人摇蓝”、“孝义之邦”成为荡口古镇名噪一方的特色。不由得想起一句话:曾经光耀的,一定泽惠百代。

悠悠人文因水兴,人文浸润的水乡风情自不必说。巧的是,有江南春雨一路伴行。烟雨江南对于一个生长于北方的女人来说,总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如今在这样一个古镇轻轻邂逅。江南小调伴着如丝细雨,撑着油纸伞站在小桥上,远眺雨雾中的烟波浩渺之境,竟一时恍惚,不知身居何处。

经过上百代人薪火相传,激浊扬清,

吴文化在荡口发扬光大,形成了尚德、创业、崇教、亲水、民俗五大特色文化。

街边小店不时传来几声叫卖,没有招揽生意的躁气,只是发出的邀请,任你去留。时不时看到吹糖人、抛铁环、绕绕糖等老物件,很多旧时记忆一下子又鲜活起来,那一刻,我理解了友人的三境界,自在,那应该是一种单纯地沉浸,无意地放空,与自己有了接应和对话。

至于吃,我不好拷问朋友当处哪个境界。荡口汇聚了无锡、苏州、常熟三地的特色美食,有“一镇三吃”的说法。我们一路走,一路品尝了东吴面馆的三鲜面、焖肉面和华家老字号的走油肉,外加一碗无锡人耳熟能详的豆腐花。

最后,友人硬是买了荡口萝卜干和徐记糕点塞入我的旅行包,并打趣说,导游不尽如君意处,用特色小吃补上,带上心意和诚意,荡口会一直在这里等你。

猜你喜欢

水乡友人无锡
无锡一棉
致友人(组诗)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水乡哪里美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