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4-11-29袁丽YUANLi冯静FENGJing

价值工程 2014年31期
关键词:毕业生问卷工程

袁丽YUAN Li;冯静FENG Jing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 430073)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3,China)

0 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管理工程、涉外建筑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被整合的专业。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1]由于工程管理责任重大,除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武汉工程大学从1999年开始设置工程管理这个专业,迄今为止已经有10 届工程管理毕业生。为了系统地收集该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资料,掌握市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次调查设计为半封闭问卷形式,共有15 个选择题和2 个问答题。问卷由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现状、就业期望及教学建议四部分组成。通过这些调查问卷的回收整理来反馈工程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信息。此次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公开发布,邀请各位工程管理毕业生填写问卷的方式实施调研活动。发放日期是从2014-3-24 到2014-4-15,共发放问卷100 份,共回收80 份,回收率80%。此外还以打电话、网上聊天及电子邮件等方式对一些问题做了进一步调查研究。

2 工程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调研结果

2.1 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调研毕业生就业现状首先从就业领域开始。从图1 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占82.5%,其中在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的占45%,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的占11.25%,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占17%,在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的占7.5%,而此外在其他行业的占17.5%。参与填写问卷调查中男生占73.75%,女生占26.25%。

图1 毕业生就业领域图

由以上数据可知: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接近一半的人毕业了选择在建筑施工企业工作。通过QQ 与工程管理毕业生交流,发现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工程管理的男生比较多,建筑施工企业需求量大;二是因为企业要求毕业生从基层做起,先去现场承担项目的技术性工作,对整个施工过程、施工工艺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进行更好的胜任项目管理、造价等工作岗位。

该校工程管理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造价工程师、项目管理师和建造师的基本训练,能够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咨询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从图1 上看,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基本上与该校的培养目标一致。

图2 毕业生工作岗位图

2.2 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其次从就业岗位进行调研。从图2 可以看出有52.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毕业后都是从事造价员这个岗位,从事管理人员工作岗位有15%,做施工员的有8.75%,有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从事市场开发。从饼状图可以发现填写问卷的毕业生没有人从事监理和资料员的岗位,还有18.7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从事其它的岗位。

从图3 看出从2003-2012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规模空前,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各行业如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企业、咨询公司等对造价人才(包括造价员和造价工程师)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一半左右的毕业生从事的都是造价员工作岗位。

图3 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图

2.3 毕业生的就业区域 图4 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填写问卷的电脑IP 地址,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毕业生工作的区域分布。

图4 毕业生电脑IP 地址图

从图中看出,4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在湖北工作,据调查问卷其中在武汉工作的占30%,占相当大的比例。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和武汉最近几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关系,整个武汉市就有大大小小的项目5000 个左右。另外由于问卷的发放对象大部分是湖北人,也是造成此现象的一个原因。

通过QQ、短信、电话与毕业生交谈再结合图4 数据分析知道2003-2008年的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工作的人较多一些,而在2009-2013 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就业的比例呈减少的趋势,而在西部地区或者二、三线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就业的比例呈总体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尤其在一线城市的就业情况比较紧张,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要想在大城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面临的竞争很大。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与国家这几年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有很大的关系,西部地区的建筑市场逐渐扩大,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2.4 专业职能技术证书 根据问卷调查有60%的工程管理毕业生在本科期间都考了五大员证。有27.5%和22.5%的毕业生工作之后分别考到造价员和二级建造师。现在项目经理证已经废除,企业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持二级建造师证上岗。还有20%的毕业生没有专业技能证书或者持有会计、公务员之类别的证书。一级建造师与注册造价工程师分别只有一个人考到。执业资格证书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各种专业职能技术证书可以为建设行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努力考到专业智能技术证书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实现自己的价值。

2.5 就业发展与期望

问卷调查结果如图5-8 所示。

图6 企业性质、工作时间与工资待遇的关系图

①从图5 中可以看出有46.25%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国企,30%的毕业生在私企,在股份制企业的占11.25%,剩下的12.5%的毕业生在其他性质的单位。通过与毕业生的交谈了解到毕业生刚毕业时更愿意去国企,国企的管理制度比私企要更加全面完善,同时国企也招人。不过国家在大学教育这方面进行了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国企的用人门槛逐年提高,因此毕业生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②根据图6 可得在国企工作1-3年有30 人,在私企工作1-3年有21 人。且在国企工作1-3年年薪3-5 万有12 人,而私企有10 人。毕业生刚毕业时国企的待遇比私企稍好一些。然而工作4-6年、7-10年时,国企与私企的待遇差不多。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有能力,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哪种性质的企业都是受人青睐的。

图8 毕业生发展前景图

③根据图7 发现有90%的毕业生都可以胜任现在的工作。只有8.75%的毕业生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这说明大部分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都可以胜任工作。但是有51.25%的毕业生觉得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不符合心里的预期,有47.5%的毕业生觉得符合心里的预期。两个比例基本持平。不排除个体差异,目标不同的原因。

④从图8 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公司的发展前景。工作能力成长较慢,晋升机会较少占40%;工作能力成长较快,晋升机会较少以31.25%位居其次;然后是工作能力成长有限,晋升机会较多占16.25%。最后工作能力成长快,晋升机会多的有12.5%。结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晋升机会多只有28.75%,说明工程管理的毕业生发展前景没有预想那么好。

2.6 知识结构分析 从图9 中可以得出有63.7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认为毕业实习是最重要的,有48.75%的毕业生认为生产实习很重要,38.75%的毕业生认为课程设计比较重要,剩下的25%的毕业生觉得毕业设计业比较重要。

这些数据说明毕业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这些综合实践教学的内容被工程管理毕业生认为很重要。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职能水平,使综合实践教学成为学生理论知识与工作单位实际业务能力要求之间的一个桥梁,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岗位专业适应能力。

图9 知识结构分析图

3 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表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所学课程多而不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相对缺乏。具体有以下几点:

①土木工程专业课课时少:工程管理专业是依托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工程建设领域进行全过程管理。土木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要比管理课程课时多。②实践课程少:从如今国内各个学校工程管理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实践教学。③校企合作难以落到实处:目前企业还没有接纳学生实习的强制社会责任和义务,学生到企业实习会给企业带来麻烦和安全责任,且一般不能直接给企业创造利润。

4 教育改革建议

4.1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设置上要强化专业核心能力 ①了解职业标准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基于实际项目开展案例教学。学校应该建立案例库,整理案例的完整资料。然后设置专门的案例教学课程,老师生动形象地解说某一案列项目中的工程管理任务。②以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构造新型课程体系。

4.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 ①专门实践导师。许多实践课程都是类似学期末的实践作业,很难让学生重视起来。如果设有了专门的实践导师,学生可以随时与导师进行探讨与沟通,导师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安排实习内容。②沙盘模拟系统。沙盘模拟,是针对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设计的角色体验的实验平台。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有很大的困难,学校应该逐步建立“建筑工程及施工流程模拟室”、“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工程软件与工程估价实训室”、“工程招投标模拟系统”等。模拟系统应该对学生开放,并不只是安排课程的时候才能使用,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资源。③实践课与工作接轨。首先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需求,设置满足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设置必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关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资格考试也可以作为实践课程的指导,我国主要的资格考试有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注册建造工程师和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这些资格考试在工程管理这个行业具有很高的含金量。④建立双导师制。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人才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培养高质量全面发展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但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很大的难度,建议由学校出面,与相关工程造价事务所,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工程管理本科教育一般都是4年制,可以增加一年变成5年制,而最后一年就是在企业实习,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国家应予政策上的支持。双导师制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平台,也可以为其适应社会提供一个缓冲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张飞涟,李昌友,王孟钧.试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改革[J].长沙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12.

[3]李秀芳,陈自力,金季岚.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J].中国电教育,2013(19):200-202.

[4]陈敬武,徐秋梅.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与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10,12:6.

[5]李艳杰,陈金霞.工程管理专业采用沙盘模拟训练的必要性分析[J].大家,2012,08:169.

[6]刘睿,韩一犁.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S4:347-350.

猜你喜欢

毕业生问卷工程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问卷网
子午工程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