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2014-11-29曾庆林ZENGQinglin陈葶葶CHENTingting李幽铮LIYouzheng

价值工程 2014年31期
关键词:增量绿色成本

曾庆林ZENG Qing-lin;陈葶葶CHEN Ting-ting;李幽铮LI You-zheng

(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南京 211169)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9,China)

0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人们对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

建筑,在其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也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是公认的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的“大户”。因此,在建筑中全面地考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问题,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绿色建筑的理念被提出,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开始考虑如何与自然融合,如何节能,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各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绿色建筑发展体系。

在我国,2006年3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已经全面进入了推广实施的阶段。其后,随着《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等一些配套文件出台,更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和技术要求,对实质性的推广绿色建筑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1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涵义

1.1 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绿色,它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从内涵上说就是在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营、报废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注重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绿色建筑源于建筑对于环境问题的响应,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如何节约能源,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由此产生。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入和不断更新,绿色建筑不再仅仅只着眼于节能,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节水、节地和节材,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

1.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涵义 我国已经全面地推行了绿色建筑,但就目前而言,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有误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低碳或零碳建筑,或是绿化面积大就行。也有人误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高科技、高成本建筑,一旦施行了绿色建筑,建筑的造价一定增加很多。这些都是对于绿色建筑的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主要来源于早期的错误宣传,以及绿色建筑理论、技术和评价体系的不成熟。

绿色建筑的建设投资一般会高于普通建筑,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也必须同时看到绿色建筑带来的收益,看到绿色建筑在运营、维护期的成本降低,看到绿色建筑在节约能源中取得的成绩,看到绿色建筑在环境保护中形成的综合效益。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主要指的是绿色建筑成本和普通建筑成本之间的差价。以目前国家或地方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的方案为基准方案、当地的材料和设备市场准入制度规定定价的产品为基准方案成本,项目实际设计因采用先进方案或高效设备而增加的成本即为增量成本。

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一般包括咨询与设计成本、认证成本和技术增量成本。

2.1 绿色建筑咨询与设计成本 绿色建筑的咨询与设计成本包括其可行性研究费用、方案设计费用、模拟费用、申报材料整理等费用。

从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来看,越早开始绿色建筑的研究和设计,越能较早地充分考虑或调整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和布局,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增量成本将会越低。越是到项目的后期,才开始考虑绿色建筑的设计,则增量成本越是高昂。

2.2 绿色建筑认证成本 认证成本是指完成绿色建筑申报及认证的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是用于专家评审。我国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不同星级标准的要求及评审规则均不同。任何一个建筑,只要符合相应条件,在竣工验收后正常使用一年,即可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而对于处于规划和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也可以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而无论是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还是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都要通过严格的评审,必须要花费一定的费用。

每个绿色建筑的项目定位不同,想申报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星级不同,其增量成本也就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申报的星级越高,则相应的增量成本越大。据统计,星级每提高一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占总造价的百分比大约提高一倍。

2.3 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 相对于普通建筑,绿色建筑为了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增加各种技术措施,这必须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绿色建筑的成本,也就形成了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

2.3.1 节地措施

①合理规划用地。在规划设计中,尽量依照原有的地形和地貌,进行合理设计,减少对耕地的占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②透水地坪的运用。在建筑物周边设置透水地坪,除了能满足良好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外,还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环境的负荷,实现非再生型资源可循环性使用;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能为人类构筑温和、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透水地坪能够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城市自然水系不受破坏,具有很强的环保价值。同时,它解决了普通路面容易积水的问题,提高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③立体空间的合理利用。建筑设计时,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比如设置地下停车库,甚至是地下立体式停车库,这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地节约用地。

一般情况下,节地的技术措施会使绿色建筑的成本增加,但其增量成本的增幅不大。

2.3.2 节能措施

①维护结构节能。建筑物维护结构中的外墙、屋面及外门窗都是保温、隔热最薄弱的环节,要想使用建筑节能,就必须要选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采取一些综合性质的节能措施。如选用新型的密闭性能高、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设置良好的种植屋面,选择呼吸式幕墙等,节能的效果明显会提高。

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绿色建筑中可以利用一些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能等,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通过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管系统可以利用地热能;另外,风能、生物能也可适当利用。而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其成本一般较高。

③照明系统节能。当然,节能措施中还应包括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灯,控制建筑的照功率密度。

2.3.3 节水措施

①中水回用。将小区居民的生活废(污)水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这样做,节水的目的达到了,但污水处理的费用明显会增加。

②雨水收集利用。将雨水收集起来,再进行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利用。雨水属于优质水,收集和处理的成本虽然都有增加,但成本增加并不大,可以大力推广,尤其对于缺水地区,意义很大。

③滴灌系统。在小区绿化中实行全自动运行的滴灌系统,这与传灌溉方式相比,既大大减轻了劳动量,也较好地节省了灌溉用水量。但此系统的投入和运行需要一定的成本增加,尤其是初次投入成本较大。

④节水器具的使用。在建筑中,广泛地选用节水器具,这对于建筑节水也是很有意义的事。节水器具一般会较普通器具价格略高一些,所以建造成本也就会有一定的增加。

2.3.4 室内环境改善措施

①自然采光优化。通过相关模拟软件对不同户型的采光系数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自然采光的设计进行优化和调整,调整外窗和天窗设置,调整窗地比的取值,减少不必要的隔断和拐角,充分利用自然光。

②自然通风利用。在规划设计时,通过相关模拟及分析,利用室外的风压作用和室内的热压作用形成自然通风,保证建筑能有良好的自然通风,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同时,这对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提高室内人员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③室内隔声效果提升。在墙体和楼板设计时,优化材料的选用,提高墙体和楼板自身的隔声效果;同时,在墙体和楼板的外侧设置一定的吸声材料,达到减少噪声的目的。

室内环境改善措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使用空间的健康、适用性,但其必须也会增加绿色建筑的成本,从而形成一定的增量成本,但其增量成本的增幅一般不大。

3 减少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途径分析

3.1 准确进行项目定位 绿色建筑的项目理念分为企业义务(达标型)、内部需求(实效型)和品牌推广(领先型)三种,每种不同的项目理念形成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差异较大。孙大明等人通过对2006年至2008年21 个绿色建筑项目的调查与统计,三种不同理念的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如表1 所示。

表1 不同理念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

任何一个绿色建筑,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完成项目定位。定位过低,则不能满足相应要求;定位过高,则必然加大某些不必要的增量成本。

3.2 加强可研及设计阶段的控制 在项目的早期就开始绿色建筑的可行性研究,便于尽早地将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方案融合,在建筑设计的各方面充分地考虑即定的绿色建筑方案,在建筑设计中较好地体现绿色建筑策略,也就减少了在中后期,因考虑绿色建筑方案而对原有建筑设计修改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增量成本。

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确定好的项目定位,严格按照相应星级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充分考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多方面的问题,权衡利弊,综合取舍,通过精细的设计,达到控制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目的。

3.3 全面分析全寿命周期造价 大多数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投入会较大,初期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较高,但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初期的增量成本,还必须考虑到整个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经测算,现代建筑的运营维护成本占建筑全寿命周期总成本的35%以上。

绿色建筑由于充分地考虑到节能、节水等的问题,在运营维护期内的成果往往会低于普通建筑,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分析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造价,正确认识初期的增量成本。

3.4 完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政策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价格较高,比如光伏发电、地热利用等,但它们能够节省大量资源,还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当然,要推广它们也有完善相关的政策,对再生能源利用实行一定的经济上的补贴和政策上的扶持,允许绿色建筑创造出的可再生能源出售而形成部分利润,这样必然会大幅度降低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

3.5 提高普通建筑的品质 普通建筑,即使不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也应通过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明确其必须应达到的节能和环保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设计与施工,这必然会使普通建筑的成本上升。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高品质的要求也必然会提高普通建筑的成本。

普通建筑的成本提高,就意味着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之间的差价降低,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也就减少了。

4 结语

绿色建筑已是当前世界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也是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重大举措。虽然现在我国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还较大,影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因素较多且复杂,但我们也应看到,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还是可行的。随着我国绿色建筑理论的不断更新、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配套产品的不断成熟、全民绿色意识的不断加强,绿色建筑必将有良好的发展及应用。

[1]孙大明,邵文晞,李菊.我国绿色建筑成本增量调查分析[J].建设科技,2009(6):34-37.

[2]王芳.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4):558-561.

[3]张建国,谷立静.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34(12):19-24.

[4]马素贞,孙大明,邵文晞.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J].建筑科学,2010,26(6):91-94.

猜你喜欢

增量绿色成本
绿色低碳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基于均衡增量近邻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德州仪器(TI)发布了一对32位增量-累加模数转换器(ADC):ADS1262和ADS126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