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人为何不同情残疾乞讨?

2014-11-28廖保平

华人时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丐帮乞讨者乐意

廖保平

东莞“丐帮”故意将老人、小孩致残逼其乞讨,令人发指,引起许多网友声讨。其实,乞讨并非现今才有,乞丐也并非中国独有,国外也很普遍。

我去德国采风期间,特别注意观察德国有没有乞丐、如何对待乞丐。我看到,德国乞讨者不少,乞讨的方式也五花八门: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乞讨者弹奏吉它,前面摆一个帽子;在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乞讨者拉着手风琴,前面放一个漂亮盒子……但他们穿着打扮都干净整洁。

也有令我吃惊的乞讨者。在柏林布施德广场,我看到一个发式和衣着非常前卫的青年,他一只手牵着一只名贵的狗,一只手拿着一个杯子向行人乞讨,把杯子里的硬币摇得很响。这个青年能养那么名贵的狗,想来生活不应该惨淡,为何乞讨,不得而知。

在一次行车途中的红绿灯处,我看到三个青年乞讨者。在红灯亮起时,他们就在马路中央杂耍,颇有几分杂技的神韵。据说,这些人是吉普赛人,杂耍完了就向车主挨个乞讨,还真有车主施舍一些零钱。

在柏林的勃兰登堡门广场街边的咖啡馆,我遇到一个妇女向我出示卡片(卡片上用英文写着她需要帮助的原因,我没有看懂)。然后,她把手伸过来示意我给她钱,我没给,她就微笑而礼貌地点下头走了。我没有给,实在是觉得在这个看上去挺富态、彬彬有礼的妇女面前,我更像寒酸的乞丐。一种角色错位意识让我苦笑。

看得出德国并不禁乞,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像法国总统密特朗那样认为,“巴黎地铁里的乞丐也是巴黎的一道风景”。

通过观察,我发现对于卖艺者,德国人一般会乐意施舍,但对于纯粹的乞讨者,他们大多不会理睬。德国的家长甚至告诫孩子不要给这些人施舍,这不是要泯灭孩子的爱心,而是因为国家的福利制度较为完善,基本上不存在乞讨的必要。用朋友的话说,在德国“没有物质上的弱者,只有精神上的弱者”。因此,较为准确地说,在德国有乞讨者而无乞丐。

那些乞讨者往往是吸毒者、醉酒成瘾者等边缘人群,是“精神上的弱者”。他们成为可怜之人,有其自身的可恨之处,这不是人们施舍两个子儿就可以把他们从边缘拉过来的,需要政府的另一套救济办法去帮助。

我没有看到残疾的老人、小孩乞讨的。听朋友说,德国也有“身有残疾”的乞丐,或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乞讨,据说多是来自东欧的人。不过,德国法律规定,乞丐只能为自己乞讨,不能用残疾的身体博取同情,更不准拉拽行人,不然会被警察驱赶。因此,在德国卖艺式乞讨能有收获,而单纯展示残疾、悲惨是没有市场的。

但是,在中国单纯靠展示残疾、悲惨却大有市场。既然有市场,职业“丐帮”就专做这门生意,装残疾、捏造悲惨身世、装可怜骗取市民同情的为数不少,拐骗、唆使青少年行乞者有之。恶劣者就像东莞“丐帮”,故意将老人、小孩致残逼其乞讨、强讨强要、恶意乞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这样的乞讨亵渎了人们的爱心,不仅有违社会公平和善良正义,更会败坏社会风气,让好逸恶劳之风蔓延开来。

是不是因此就应该下“禁乞令”呢?未必。在中国,很多乞丐就是“物质上的弱者”,是为生存不得已为之;中国人爱面子、想致富,未必乐意去做乞丐。保障不到位,又禁止乞讨,可能会把人变成劳动者,也可能把人变成盗贼。

我认为或许应该像德国那样,社会给弱者足够的保障,对那些“精神上的弱者”不给太多的同情,让他们失去乞讨的市场。至于物质无忧仍然乐意去做乞丐,那纯属“个人爱好”,那就要看他们有没有足够的“手艺”,让人愿意为你扔下两个铜板。

(责编 张圣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丐帮乞讨者乐意
紫荆花
偶见某扫码乞讨者(新韵)
On the E—C Translation of the Subtitle of Mirand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 Theory
善良的妈妈
武侠剧中的丐帮真实存在吗
历史上真实的丐帮
日媒:产业化的“丐帮”黑幕
谁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