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结构的形成与类型及其社会学阐释 *

2014-11-28朱少叶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习者成员社区

张 青,朱少叶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结构的形成与类型及其社会学阐释*

张 青,朱少叶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学习成员在网络学习社区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些地位和角色将每个社区成员定位在一定的结构关系中,并以此来明确人们对各类社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的合法性期望,由此,形成了网络学习社区中不同类型的社会结构,指令—交涉型、建议—参考型、参与—协作型就是当前极具代表的三类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结构,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学特点,其社会结构的形成包括社会角色及角色分化、社会地位及地位形成、社会规则形成三个方面。

网络学习社区;社会结构;形成;类型;社会学阐释

一、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网络学习社区是建立在远距离通讯技术平台与网络教育时空上的学习型组织,是教育组织与远程通讯系统之间相互建构相互融合的网络教育社会系统。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结构是学习成员之间行为、所扮演角色及其关系的组织化系统,它使人感到学习社会中的学习与生活是有序且可预期的而非偶然或随机的[1]。兰州大学黄少华教授一直关注网络族群社会互动模式的改变与社会组织模式的重塑,由此来研究网络社会结构的转型,但是他没有涉及到网络学习社区中的教育社会结构;首都师范大学的王陆教授近几年聚焦在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研究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互动的社会网络结构,并试图建立各种关系的数学模型。本文从社会学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研究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结构的要素、形成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对当前网络学习社区常见的社会结构进行社会学分类及其比较。为此,我们将选用当前网络空间比较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几个学习社区“我学网”( http://www.5xue.com)、“教育在线(http://www.eduol.cn/)”“马博士教育论坛(http://www.maboshi.net/index.html)”“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 “华师在线(http://www.gdou.com/)”“网上人大(http://www.cmr.com.cn/)”等来进行案例分析。

“我学网”是由李开复创建的致力于帮助中国在校青年学生成长的公益性网络社区,以解决学生求职、成长、留学、情感、学习等方面问题,成功吸引了很多热心的各界专家学者参与在线辅导与讨论,共同成长,9年拥有一百多万实名会员、三百多万篇主题和帖子,被称为“年青人必上的10大网站之一”。“教育在线”是一个运行已12年、成员覆盖全国、功能完整全备的大型网络社区,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教育价值观与使命,在教师培训、小学教育、阅读、语文教育、师生关系、特殊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新教育实践,是由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因其强调教育者的行动、反思与新教育共同体的建立,由此形成国内最著名的教育NGO组织与网络教育社区之一。“马博士教育网”覆盖面非常广,号称为“亚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马博士论坛是马博士教育门户网的一个部分。 “水木清华”是中国教育网的第一个BBS,代表着中国高校的高水准网络社群文化,“水木社区”是“水木清华”转变为校内型论坛后分出来的公共社区,主要人群是各大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对中国大学生的舆论导向有非常大的影响。“华师在线”“网上人大”由于注册学员众多、网络课程丰富多样、网络教师回应及时,成为我国以学历文凭远程教育为目的的网路社区的代表。

网络学习社区中的群体是由于共同的学习愿景而结合在一起的一群人,学习社区成员相互依赖,彼此互动,交流合作以达到某种学习目的。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有四个: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学习群体、社会规则。具体地说,每个网络学习社区的学习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教师、学习者、管理者,这些角色通过角色分化就形成相应的等级地位,例如社区领袖、版主、学习者、边缘者,每个成员又可能扮演多种角色,每种角色又对应不同的地位,由此构成一个地位集,一个个地位集组成了网络学习社区的一个结构组织;角色扮演、地位生成、组织形成都要得到社区成员的认同,角色分化、地位集的构成,都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所有这些要素和要素之间关系的规范模式就逐渐形成不同社会结构类型的网络学习社区,如下图所示。

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

二、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其社会学阐释

角色和等级地位相互依存的网络构成了群体结构,群体结构得以形成的两个基本要素就是角色与地位,角色是行为上的规则性或特定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身份与行为的期望,由角色到地位等级的形成有一个关键的中间过程,这就是角色分化。角色分化促进群体中的工作分工和认同,群体成员享有不同量的权力和声望,这就导致群体中地位等级的产生,地位差异反过来又会对群体成员行为产生期望,结果常常是期望的自我实现。角色地位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价值评估,一个群体中的各种角色可以具有相等的价值,但是具有不同的地位[2]。网络学习社区经过成员角色的不断分化,各社区成员的地位等级渐渐明朗,不同角色与地位成员之间交往的规则也逐渐成形并被大家默认与遵守,于是,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结构就此形成。下面,我们就从社会角色及其分化过程、社会地位等级及形成过程、社会规则形成这三个方面来阐释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结构的形成。

(一)网络学习社区中常见的社会角色及角色分化过程

根据社区成员的参与目标、参与程度和价值维度,我们将网络学习社区中常见的成员分为以下七类:学习者、社区教师、管理者,意见领袖、呼应者、潜水者、浏览者(游客)。其中,社区教师有时候会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是学习者成员在社区互动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意见领袖;有时候,学习者在社区中会以呼应者(在论坛中常常选择性回应某种观点,但一般不主动发起讨论)、潜水者(没有任何表达的学习者)和浏览者(游客)的角色出现,但大多数时候,学习者因为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特定兴趣的学习模块而在社区中阅读、浏览、互动、表达与咨询,呈现学习者特有的行为方式。同时,不同网络学习社区中教师、学习者、管理者角色的名称各不相同,如“我学网”中将用户角色分为注册会员、志愿者、社区教师、专家等,“天涯PS学堂”将用户角色分为讲师、助教、管理者、学习者等,“水木社区”的论坛身份主要包括水木管理者、元老、站务、核心驻版、用户、新人、游客等。

角色分化是指群体中特定的人或位置与不同的期望发生比较稳定的联系[3]。角色分化是群体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特征,因为角色暗示了群体成员间的一个劳动分工,它常常可以促进群体目标的实现[4],角色分化是在群体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些社区中的角色则可以通过申请改变,如在“我学网”社区中,一个注册会员若在线时间比较长,发帖、回帖比较积极,有优秀的表现,则可以申请成为社区教师。有些角色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成另一角色,如一个学习者由于高频率在线与发表的观点被人拥护逐渐成为社区的意见领袖。一个人同时具有的不同角色组成了角色集,但是这些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下并不是被平等地评估,一个在校的学生可能在学校教学环境中扮演一个很不重要的角色,但在某个网络学习社区中则可能以版主或意见领袖的关键人物身份出现。角色分化给群体的存在带来秩序,就像规则一样,角色暗示了对一个人自己和对他人行为的期望,这意味着群体生活变得更加可预测,也因此更加有秩序[5]。

下面以“我学网”为例说明网络学习社区中角色的分化过程。

从“我学网”中用户参与互动的程度、价值维度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来看,对社区发起的活动积极参加或是对别人的问题、帖子积极回帖的成员组成了社区的呼应者;如果仅仅是社区的注册会员而没有申请成为实名用户的成员,只能简单地浏览网页、发帖、回帖,对社区活动没有多大的贡献,那么这类用户构成了社区的浏览者;另外还有一些会员虽然是实名用户,对于网站举办的在线研讨、线下交流、专家见面会很少参与或从不参与,这就构成了社区的潜水者,对较长时间的潜水者会员,社区管理员会注销其会员资格,甚至删除账号。社区专家常常会对别人的疑虑提出见解性的答复,社区的意见领袖常常引领版面的活动主题;论坛的超级版主、版主需积极地策划组织各项版面活动;管理者或是维护论坛版面秩序,或是负责版面文章的管理。这些不同的用户角色有些是注册之时就有的,有些是注册后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被赋予的。“我学网”中根据用户的管理职位、在线时间、发帖数量等相关因素来决定用户获得的积分,论坛为积分数量与用户头衔之间设置一定的对称关系。当然,不同的用户角色在社区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权限。

(二)网络学习社区中角色的等级分化与地位层级的形成

不同学习成员承担的角色,并不是被同等地评估,他们对社区的影响力差异显著,每个成员被社区尊敬和喜爱的程度也不一样[6]。在网络学习社区中,一些学生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活跃,更受欢迎,结果是,在做活动选择等决定时,他们的意见可能会更被重视,他们逐渐成为社区的意见领袖和版主,从而在社区活动中具有一定的权利与地位。换句话说,在群体中,紧密地与角色模式相联结的是一种地位层级的存在[7]。

网络学习社区中的地位主要包括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先赋地位是一个人注册成为社区成员之时就有的社会位置,相反,自致地位是一个人通过努力得到的或者自愿占据的社会地位[8]。例如,“我学网”每个论坛都有一个版主,申请版主就是自致地位的形成,在“我学网”中申请论坛版主必须达到一定的积分或在论坛注册与在线活动超过一定的时间等。

一个成员在不同学习社区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对应形成不同的地位等级[9]。有些用户是“教育在线”社区管理者事先请来的,他们在注册成为新会员时就由于其在真实社会的资历与学术地位而先赋给他管理员、社区专家、超级版主或版主的身份地位。一般用户在注册进入社区时也会有一个先赋的地位,只是这个地位的等级很低,但是这些新用户通过积极参加社区的活动、发帖、做贡献、共享资源以及在社区中的学习年限延长等方式,会被晋升为新教育会员、新教育贵宾,甚至可以申请成为荣誉版主、超级版主,而另一些未注册的普通用户或是长久不参加社区活动的用户,则会被社区禁止访问、禁止发言而成为受限制用户或游客。角色分化导致人们在网络学习社区中产生不同的地位,地位暗示了某种一致同意的威望,一种群体中的他人给予的积极评价或排名,不同地位等级有不同的权利限制。以上就是“教育在线”社区成员经过角色分化形成拥有不同权限的等级地位的具体情况。

身份与地位变化的另一个原因,是变化着的群体成员[10]。比如,在沪江网(外语学习社区),韩语版块的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大家逐渐发现:现有版主的韩语在成员中不是最好的,于是,他的地位很快就会被某位更高水平的成员取代。随着成员社会关系的变化,群体的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三)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规则的形成

在网络学习社区的讨论中如果“灌水”过多,学员很可能会被论坛的版主封掉IP,从此被禁止再发言[11]。在每个学习社区中,都有一套持续运行且普遍认可的规则约束着成员的行为,也有一些学习社区借助外部力量(商业、政府)强化控制,另外,创设一系列软件和硬件也可以对网络学习社区中的行为构成一整套约束。所以,学习社区的规则系统牵涉到法律、技术、伦理、习惯等众多因素[12]。

在“教育在线”社区中上传、下载资料时,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方可获准,而在另外一些学习社区中则可以匿名上传资料。根据规则在社区中强制程度、影响范围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网络学习社区中的规则分为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强制性规则是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对该类规则的违反可能招致比较严厉的惩罚,如“我学网”“教育在线”等各个网络学习社区中对“灌水”行为与违反宪法言论的惩罚,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被禁言。非强制性规则主要表现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约定等,不要求人们必须遵守,是否遵守规则取决于每个人的意志与道德水准,不遵守规则者也不会受到明确的惩罚——对群体成员没有强制约束力。如“水木社区”中的生命力等级的划分及晋升规则,并没有严格的强制性要求,积极发文、发帖、回帖的用户才能获取积分。

大多数网络学习社区都有一些共同而基本的规章制度,如论坛用户不得在论坛进行违反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言论,不得在论坛中从事非法传销活动,不得上传淫秽信息等,同时,具体到不同的网络学习社区还会有一些自己特色的社区规则。

网络学习社区的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环境,一个网络学习社区若要长期有效地运行下去,社区成员不仅要服从社区规则,还要对社区形成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形成社区凝聚力。人们对网络学习社区中规则的服从主要表现为遵守奖惩机制的约束、遵从权威和文化认同。

网络学习社区中奖惩机制的约束主要体现为地位等级的晋升(新手、初级、超级版主),或是赠送免费课程、免费资源分享等。有些社区如“教育在线”与“我学网”中还开辟了等级排行榜,用于展示学习成员的积分和级别的排名,刺激学生之间的竞争,满足学生的荣誉感和集体感,还公布每天的热门帖子、定期选举优秀版主等,由此创造一个浓厚的集体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交互的兴趣。

三、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结构的社会学分类及其比较

网络学习社区的成员在社区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地位和角色通过将每个成员定位在一定的结构中,并由此明确社区对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的合法期望,从而形成了网络学习社区各种类型的社会结构。根据社区成员行为、期望、角色和地位等级的不同特点,我们将当前网络学习社区常见的社会结构分为三种类型:指令—服从型社会结构、建议—参考型社会结构、参与—协作型社会结构,下面分别对其进行社会学分析。

(一)指令—服从型网络学习社区

从学习模式来看,这类社会结构主要代表的是教师讲授型社区,应试教育的远程中小学网校与学历文凭或培训教育的大学网络学院大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学习社区,如“华师在线”“网上人大”等,这类学习社区常有明确的教师、教学管理者、学生三类角色,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与教导着,教师有时也会以“启发”“诱导”等方式取代“强制”,但运用这些方式的目的仍在于将学生的思维套入教师预设的价值框架。虽然学生并不总是扮演着对权威的“迎奉者”或“遵从者”的角色,但学生主要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虽有正式学习群体但并无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的群体学习活动,学习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但缺乏广度和深度的直接交往。如“网上人大”学习社区,教师负责网络学习社区授课任务,组织教学活动,为社区用户答疑解惑,管理者负责社区各项管理工作,学习者根据在社区中学习时间的长短以及在社区中的表现,分为超级版主、网院学生、初级战友、新手上路四个等级,其角色类型、角色功能及地位等级权限如右表1所示。

表1 “指令—服从型”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结构

(二)建议—参考型网络学习社区

主要代表性的为学习辅导型社区,旨在发展素质、特长培育与专题学习的教育网站大都属于这类社区,如“蓝天作文网”“教育在线”等,社区角色主要有作为学习咨询者的社区教师、教学管理者、学习者三类角色,其中,社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只是学习的辅助者与问题的咨询者,社区教师扮演的角色是“顾问”,不是以“指令”的方式规定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与方式,而是以“建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切实的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个性学习,而且在学习中扮演着对教师提出建议的“接受者”“加工者”与“参考者”的角色。社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再强调“服从”,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和弹性 ,学生之间的交往既有间接的,也有直接的交往与学习合作。如下页表2所示,在“蓝天作文网”中,社区学习者构成一个共同兴趣与爱好的学习群体,社区中有积极而频繁的师生、生生互动与交往,社区教师负责社区学习者的作品点评与建议,作文主题活动的设计、学习交流、学习指导、问题咨询,定期组织文学讲座与作文比赛活动、主持“文学之星”的评比。

(三)参与—协作型网络学习社区

这类社区没有明显的教师、学生角色的划分,一般只是包括学习者和管理者,社区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协作学习。这种类型的网络学习社区一般没有严格意义上教师的教的行为活动,一般是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因此学习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合作性,社区凝聚力较强,学习资源的提供与汇聚、社区规则的形成与实施都由学习者自己和管理员共同承担,但是也常有一些不严重的违规行为发生,对违规者的惩罚常常是“剥夺”其一定的合作参与机会。如“水木社区”中不存在专门的社区教师,基本角色就是管理者和学习者,成员一起负责社区的管理工作,学习者根据其参与活动情况又分为不同的等级,如水滴、涓流、小溪、山涧、江河、湖海等,如表3所示。

表2 建议—参考型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结构

表3 参与—协作型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结构

这三类结构类型是我们从“社区教师的角色(领导力)”与“社区学员的势力(自由度)”这两个维度来观察、归纳、比较、分类的结果,下面就继续从这两个要素的关系来综合分析上述三类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结构对我们开展网络教育活动的影响及其启发。

形形色色的各类网络教育活动中,网络教师对网络学员施以领导的力度因网络社区而异,而且教师在网络教育活动中“领导力度”的大小与学员在网络学习中的“自由程度”常常成反比,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领导力度越大的网络社区,其中的社区学员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度就越小[13]。由此,我们可以按“领导力度”的大小将社区教师在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网络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分为权威者、咨询者(顾问)与伙伴三类,无论什么类型的网络社区,其社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均可归入这三类角色中的某一类。如果教师在网络教育活动中主要扮演权威者角色,社区教育当然会井然有序,知识性课程内容的传授效率也明显较高,但是师生关系、社区的教育气氛、学员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可持续性、学习的自由度与创造性等等很容易出现问题,上文中“指令—服从型”社会结构的网络学习社区就属于这种情况。如果让学员在一定的资源情境中自由活动,当学员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并请求帮助时才提出自己的参考建议,这时教师在网络教育活动中扮演的就是咨询者角色,上文中“建议—参考型”社会结构的网络学习社区就属于这种情况,此时,社区中的学习呈现较高的主动性、自由度与个性化,社区教育气氛良好,但学习效率不高是这种社会结构的网络社区中常出现的问题。当社区教师扮演成学习伙伴(或匿名或实名),与学员平等交往、深入探讨,甚至没有社区教师,由积极表达、学识丰富、见解深刻的学员逐渐晋升为管理者或领袖,“参与—协作型”社会结构的网络学习社区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类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社区教育气氛活跃自由、个性张扬、创意与火花随处可见,但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主题与目标常不明确,具有极高的随意性。

由此可见,上述三类社会结构的网络学习社区中,由于社区教师常常扮演的角色单一,导致缺陷极为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社区网络教育活动中尽量有效运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师角色,以处理不同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在社区教师领导力与社区学员的自由度之间不断地寻求动态而平衡的社会结构。在“指令—服从型”社会结构的网络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需要痛改语言单调乏味的说教,认真学习网络语言的奥秘与运用网络语言符号进行教学交往的技巧,与学员深入平等交流,从网络教育活动过程的唯一“独奏者”向“伴奏者”过渡才是关键,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网络时空中的师生冲突,同时大大增加学员的自由度。“参与—协作型”社会结构的网络学习社区中,则需要增加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与视频教学,教师需要经常设计主题明确、任务具体的线下个人学习活动与线上群体交流活动,并常常需要全程引导并及时纠正活动过程,以增加网络教师的威信与影响力,增强网络教育活动的目标性与有效性。“建议—参考型”社会结构的网络学习社区中,可以设计以主题活动或资源情境为中心的网络教育,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既要设计路径清晰的学习资源、内涵清晰的学习主题、目标清晰的学习要求来避免效率不高的网络教育活动,也要建立与学员定期交流对话的机制,将三类教师角色有效统一。

四、结束语

在浩瀚的网络教育时空中,网络学社区数量繁多,主题与风格各异,本文对网络学习社区中三类社会结构类型的总结与社会学表述都是实然的,即客观实在的描述,是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系统在运行时所呈现的基本格局与所遵循的基本路径,在实然描述与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追求理想的设计,也期待给网络教育的管理者与设计者另一个视角。

[1][8][美]尼霍尔.本诺克拉蒂斯.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82.

[2]叶忠海. 区域终生学习共同体生成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12(3): 100-102.

[3][4][5][9][10][英]Rupert Brown.群体过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8.

[6]张青, 黄秀兰. 网络时空中学习共同体的教学论阐释[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12(2): 125-128.

[7][英]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7:35,47.

[11][12]杨吉,张解放.在线革命:网络空间的权利表达与正义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85-189.

[13]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2.

张青: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johnzhangqing@163.com)。

朱少叶: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

2013年12月25日

责任编辑:马小强

Formation and Types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n Internet Learning Community

Zhang Qing,Zhu Shaoye
(Educ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1)

In Internet learning community, community members play different social roles, occupy certain social statuses.The status and role locate each of these community members in a certain structure relationships, and in order to clear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different types of community members a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expected behavior, thereby forming all types of social structures in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ty. We can divide the current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ty of common social structure into Instruction-Negotiation type, Recommendation-Reference type, Participation-Collaborative type. They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ociology.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in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ty includes roles and role differentiation, hierarchical roles and status of the formatio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rules.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Social Structure; Formation; Type;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G434

A

1006—9860(2014)06—0049—06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真实生活——网络时空中师生关系、角色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09YTAZH029)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学习者成员社区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社区大作战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3D打印社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