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先前学习认定操作路径探析 *

2014-11-28李令群向艺芬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分证书成果

李令群,向艺芬,靳 嵩

(国家开放大学 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北京 100039)

我国先前学习认定操作路径探析*

李令群,向艺芬,靳 嵩

(国家开放大学 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北京 100039)

先前学习认定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和学习成果认证的技术手段,在我国构建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起步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学历教育学习成果或者是对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无定式学习成果的认定,只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帮助在职成人重新回归正规教育,为学习者再学习降低学习成本,并且操作上是严谨、科学、透明的,我们都应该去积极探索和尝试。本文从操作性的视角,对国内外主要的先前学习认定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以批量认定、个体认定两个角度,总结了七种认定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试结合本国国情,初步提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先前学习认定的操作路径及模式。

先前学习认定;批量认定;个体认定

一、对于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的意义

依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我国的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主要发生在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即正规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即非正规学习成果)和无定式学习成果(即非正式学习成果)这三大类学习成果之中或之间[1]。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转换:(1)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2)非学历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3)无定式学习成果认定转换为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和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4)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

要实现以上的转换,比较理想的路径选择,是通过建立国家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搭建国家资格框架并开发能够覆盖各个领域的基于行业岗位能力需求而制定的认证标准,社会上提供各类资格的颁证机构,包括能够提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高校或是提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劳动人事部门、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等都能够参照国家资格框架和与之相对应的认证标准开发专业(文凭、学位)、证书及课程,通过国家资格框架的参照系和认证标准的比对标尺,实现不同学习成果之间的无缝转换和衔接,这样能既拉动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紧扣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也能够整合和规范社会上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资源,提高继续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能。

但从我国现实国情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束缚和影响,我国正规的学历教育和非正规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一直都是渭泾分明地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里运行;即使是在正规的学历教育领域,我国的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也和普通高等教育执行完全不一样的教育标准,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沟通,并且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建立一个像国外那样统一成熟的高等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一些局部、区域、散落的高校学分互认联盟的实践,更多探索的是一种课程共建、优质资源共享的模式;而个人的经验、技能、能力等无定式学习成果在个人继续求学的进程中无法获得承认,个人如果想要回归正规学历教育继续深造,或者获取权威性强的职业证书,都要通过选拔性的考试来实现,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通道单一狭窄。

鉴于以上的现实国情和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建设将会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调整、不断磨合的漫长过程,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可能都无法通过理想的路径来实现不同学习成果之间的认证转换。因此在推行国家资格框架和认证标准的过程中,就需要一种手段和方式把既有的这些学习成果统一到这个体系中来,先前学习认定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我国制度建设的初期,只要是有现实需求的,服务于为学习者再学习降低学习成本的,无论是哪类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认定,都应该可以采取先前学习认定的方式。而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对职业资格证书等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与学历文凭等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之间的认证转换的需求,可能要胜于目前世界各国对先前学习认定更通用的做法——即把个人经验、技能及能力等无定式学习成果认证转换为学历教育的学分。

二、几种国内外先前学习认定的操作模式

依据现阶段我国先前学习认定的内涵,笔者认为从操作层面看,先前学习认定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批量认定和个体认定,根据这个划分,笔者先把国内外已有的一些操作模式做一个初步的总结和梳理。

(一)批量认定

批量认定顾名思义就是对一群学习者携带的同一种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定,而这种批量认定通常可以通过对培训机构评审、证书及课程组的认定、挑战性考试、任务式评价等方式来实现。批量认定相对来说是一种成本较低、相对高效的认定方式。

1.机构评审模式

机构评审是目前国际上先前学习认定的一种方式。如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BC省)的汤姆逊河大学所开展的“Credit Bank”的先前学习认定的方式就是一种机构评审的模式。汤姆逊河大学开展的“Credit Bank”主要针对正规教育系统以外的培训进行评估和认证,这些机构通常都没有被列入BC省的学分转换指南(BCCAT)中。目前,与汤姆逊河大学开展学分银行评估认证的机构共有13家(其中1家已倒闭)。这些机构既有协会(如加拿大的医疗放射技师协会),也有培训机构(如加拿大按摩水疗学院),还有公司(如白斑有限公司)[2]。学校设有一个独立的部门——战略合作关系部(Strategic Partnership),专门负责合作机构的业务拓展。先由战略合作关系部与相关机构洽谈其他合作意向,如果这些培训机构有与学校合作的意向,学校将组织专门的评审人员对他们的教学质量、课程及教学组织管理等内容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机构,他们相应的课程、项目或者文凭(即培训证书)所对应的汤姆逊河大学的学分即存入“Credit Bank”,该机构的学生如果想进一步申请汤姆逊河大学的相关学位,就可以从学分银行取出存入的学分,再选修其他课程学分就能获得相应的学位。期存入学分银行的学分形式如下表所示。

存入学分银行的学分形式示例

汤姆逊河大学通过报送材料、自评、复审、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机构进行评审,评审的范围包括课程目标、培训对象、课程大纲、评价的方法、考核方法、教师资格、课程和教师评价程序、学生和教师的记录系统、硬件设施(如图书馆、电脑、实验室)等等。

可以看出,机构评审更像是一种质量保证的机制,因此尽管通过评审获得认定的只是机构的部分课程或项目,但对机构的评审却是对其整个办学过程及办学质量的全面考察和评估。香港资历名册的管理也是这种机构评审的模式,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评审机制,对培训机构的经营者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监督,通过评审的培训机构,才能获准把他们所提供的进修课程列入资历名册当中。

2.证书认定模式

把非学历证书(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转换认定为学历教育相关课程或学分是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比较常见的做法。成人学生通常既有对学历的需求,也有对证书的需求,因此把非学历证书认定为学历教育的学分,既有现实意义,也是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一个切入点,在我国较早建立区域学分银行的上海首先探索的就是证书认定的模式。

根据“上海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课题”第一阶段的报告——《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对非学历证书认证的探索》,上海模式是“通过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证书认证专家组对非学历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和专业水平证书)的认定,使该证书可以替换普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相关专业中的相关学分(或课程)”“证书认定的标准以证书考试内容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达到一定的匹配系数为依据”。认定证书的标准是:认定系数(1.0)=章节匹配权重(0.6)+内容匹配权重(0.4),系数≧0.6,予以认定;系数≦0.6,不予认定。

据上海市教委公开的官方数据,截至2012年底,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完成了学分银行学历教育263门课程学分认定转换标准(涉及12个本专科专业)、166个职业培训等非学历证书转换为学历教育学分的认定标准、1658门次文化休闲教育课程学分认定标准,已有13.5万名市民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3]。

3.培训课程组认定模式

在继续教育领域,比证书要多得多的是大量的非学历培训项目。非学历培训项目因为更加具体和务实,不像职业证书还必须要有一些基于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发展的体系性设计,因此很难从证书层面和学历教育寻找对接的关系,因此,对其中的部分课程进行认定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2004年,由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中央电大、北京电大共同组织和实施了“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就开展了“学分当量替换”的课程组认定模式的探索。

所谓 “学分当量替换”,即培训课程组与学历教育课程不是简单的互认和等量替换(免修免考相应课程并获得课程等量学分),而是根据其与对应的学历教育专业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折算为一定课程学分,以此来平衡两者之间质量标准的差异性。职工在第一阶段通用能力培训后,均可凭《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通用能力培训证书》,按照“当量替换原则”,替代电大开放教育12个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一定学分。替换的方式,有的专业采取整体打包替换,从最低毕业总学分里扣除;有的专业是通过免修免考部分相关学历课程,获得“当量”学分。确定“当量替换”学历教育课程以及学分时,经过各接轨专业的学科专家组织研讨论证后,根据不同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内容来确定不同的“当量替换”的具体学分[4]。

“学分当量替换”不是一对一地去寻找培训课程(非正规学习成果)和学历教育课程(正规学习成果)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是通过一种更柔性的方式,通过培训项目课程组与学历教育专业和课程之间匹配度的比对,来确定可替换的学分比例和替换的方式,从而实现了它们两者之间的认定和转换。

4.挑战性考试

挑战性考试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种先前学习认定的模式。它通过让学习者参加一项等同于课程期末考试的挑战来获得课程学分。通常适用于没有参加过课程的学习但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某门课程所要达到的要求的学生。

挑战性考试的考试内容和课程期末考试不完全一样,它的考试内容设计要更加全面和综合,试题通常包括论述和选择题,考试形式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考试。一般由所申请学校的任课老师命题,由第三方选派的教师担任评审人员。如德国的自学考试就是专门为那些曾经接受双元体系普通教育,后来成为有经验的工人所提供的职业等级考试,但这种考试并没有提供单独与特殊的评价方法,考试内容、原则与结构完全参照正规教育考试的方式[5]。我国的自学考试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挑战性考试,是由若干挑战性考试组合而成的学历证书。

当然,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于挑战性考试,从加拿大汤姆逊河大学目前的实践来看,挑战性考试更多地用于如语言类课程。挑战性考试因为操作上相对简单、直接,因此能够同时接受大批量学习者的认证申请。

5.任务式评价

任务式评价主要是针对一些强调操作技能与能力的课程(能力单元),如果学习者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该门课程(能力单元)的技能和能力,可以申请完成要求的任务,比如现场演示操作技能,或者在模拟环境下完成某个任务等,由专业人员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对申请者的操作任务进行评价。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则可以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或能力单元相对应的资格)。此种方式要求对认证标准的把握比较准确,并建立一套相对规范的评价流程和模式。香港“过往资历认可”中所采取的“实务测试”就是比较典型的任务式评价,可以在测试中心也可以在申请人工作间进行。如果能力单元或课程开发出与之相对应的任务式评价的标准和操作规程,任务式评价也可以进行批量认定。

(二)个体认定

个体认定的更多是对个人隐性的无定式学习成果的认定,因为经验、技能及能力等与个人的性格和经历密切相关,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的色彩,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只能一对一地开展认定,这也是先前学习认定难度最大的一种类型,成本相对较高。对个体的认定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个人简历评价和面试。

1.个人简历评价

如果学习者的个人工作经历或者生活经历,没有具体的课程指向,但是有着该专业领域的工作经历,可以通过提交简历的方式,详细陈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绩效评价等,由专门的认证专家对简历进行审核,按照相应专业培养目标或者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申请者的工作经历进行评价认证,赋予相应的学分。此种方式是针对学习者的一种比较灵活的认证方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对申请者和评价者的要求都比较高,评价与认证的难度较大。

还是以加拿大汤姆逊河大学为例,它面向学生广泛开展的基于能力的档案袋评估就是一种个人简历评价。学校评审委员会基于交流能力、信息组织能力、解决问题及决策能力、 计算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心智成熟程度、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等八种能力对学习者进行评价。学习者则要围绕这八种能力来搜集最有力的相关证明并组织撰写申请材料。能够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中梳理提炼出能够体现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例子和证据,并且通过书面语言系统地呈现出来,本身就是对申请者的一个挑战;而评估专家依据申请人所提供的书面材料及面试的反馈,就要能把潜藏在申请人个体经历中的这些隐性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挖掘出来,同时恰如其分地给予一个对应到正规学习成果里的价值判断,这显然并非易事。所以个人简历评价看起来很美,但实际操作很难。

2.面试

一般是指评估专家与申请者通过面对面或者电话等方式进行对话访谈,以便比较深入地了解申请者的实际情况。面试一般与简历评价结合起来,用以补充申请者的个人简历。

三、基于我国国情的先前学习认定操作路径

我国人口众多,学习成果的类型和情况都非常复杂,基于目前的国情,笔者认为我国先前学习认定的操作路径上应遵循“立足现实需求”“先批量、后个体”“先粗放后精细”“设计严谨、操作简便”的原则稳步推进。

(一)我国先前学习认定的操作范畴

在当前我国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的初级阶段,先前学习认定可以作为一种在新旧制度之间沟通过渡的技术手段,它适用的范畴更广泛,既可以适用于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和无定式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也可以适用于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结合我国国情,应该先从现实需求强劲、量大面广的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之间的认定转换做起。

(二)我国先前学习认定的操作内涵

在我国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的初期,学习成果转换的操作模式还是会起步于两两互认的协议模式,逐步向固定汇率的联盟模式过渡。先前学习认定正是一种点对点的转换操作,即两个不同的颁证机构之间对两种不同类型学习成果或相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定和转换。先前学习认定的关键是认定,既包含认定的技术路线,也包含认证的转换规则,前者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后者保证认定的可操作性。

(三)我国先前学习认定的操作路径

1.批量认定的操作路径

能进行批量认定的先前学习成果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定;二是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定,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证书(职称考试证书)、市场化的职业证书、培训项目证书等;三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显性的无定式学习成果,如表彰奖励、荣誉证书、技术成果、专利发明、科研成非学历果等。

(1)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的操作路径

a.免修免考模式

目前我国在成人教育领域开展比较多的“免修免考”其实就是一种对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先前学习认定。比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自考等都有相应免修免考的规定。这类“免修免考”通常都发生在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既有语言或计算机等通用技能证书的替换,也有课程的替换,通常都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即低层次阶段所学课程不能替换高层次阶段课程)[6]。这是一类有明确转换规则和操作流程、可批量开展的对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定。

b.课程认定模式

通过课程的比对,确定学分转换的比例和规则,对比的维度大致可以包括所属院校资质、所属专业(学历层次)、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教材(包括主编、结构、内容)、教学组织过程与实施、考核(方式与要求)等方面。通过课程比对形成转换规则后,以学分互认协议的方式开展批量认定。

(2)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的操作路径

a.“框架+标准”的认定模式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证书(职称考试证书)这类有国家资质做担保的学习成果,是基于一套国家认可的职业标准体系而开发的,通常其颁证机构和培训机构是分离的,因此最佳的操作路径是以国家资格框架及其认证标准为基准和参照,通过与认证单元拆分和比对的方式,来寻找它们与正规学习成果之间的匹配度,进而制定相应的转换规则,实现它们之间的转换,这是一种比较科学和精细的认定模式。上海模式固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证书的批量认定,但它是一种模糊比对,并且它所制定的标准隐含的前提是已经预设了以当前学历教育的课程内容为认定标准,从长远来看,这种认定缺乏一种更具公信力和符合在职成人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的客观标尺。

b.机构评审认定模式

对于市场化的职业证书而言,它的培训机构和颁证机构通常是合而为一的,因此可以通过机构评审的方式来实现对这类学习成果的认定。在对其机构办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需求,既可以对它的证书进行整体认定打包转换学分,也可以对证书中的部分课程进行认定转换学分。

对于培训项目证书而言,证书的获取通常只是一个过程结束后的必然结果,通常不需要再经过严格的考试或者只是象征性的一种考核,关键点不是证书,而是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实施过程,因此可以通过机构评审和培训课程组“学分当量替换”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对这类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

(3)显性的无定式学习成果认定的操作路径

“判例法”认定模式:表彰奖励、荣誉证书、技术成果、专利发明、科研成果等此类具有我国特色的显性的无定式学习成果,它在类型上具有共性,但不同行业领域,可能情况又各不相同,因此或许可以借鉴欧美法系“判例法”的模式,通过相似案例的积累,逐步建立具有可参照意义的转换规则。单个案例也可以参考上述的操作路径,去寻找产生这些成果的评价标准与国家资格框架及其认证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出一种比传统的约定俗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认定方式。

挑战性考试和任务式评价可以作为实现上述学习成果转换时的一种辅助手段,在两者通过认定存在缺口的时候,借以找齐差距,实现成果转换。

2.个体认定的操作路径

对基于个人的经验、技能和能力等隐性的无定式学习成果开展个体认定的时候,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流程和规范、一支德才兼备的专家队伍和一种防范舞弊的机制。因为对个体的认定很难依据一个统一客观的标准,更多地是要依靠个人诚信和专家的经验判断。

四、操作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1.谁来实施——实施主体

先前学习认定是有明确结果指向的,因此颁证机构应该是实施先前学习认定的主体,但对于单个的颁证机构来说,开展先前学习认定是成本较高并且难以操作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申请先前学习认定的学习者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因此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来说,如由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中心这类专门的认证机构代理各个颁证机构统一开展先前学习认定,可以看作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这样便于降低先前学习认定的成本,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但认证机构要建立一套透明、科学、规范的质量保证机制,确保先前学习认定不会损害颁证机构证书的含金量,这也是这一代理认定模式能够推行的关键所在。同时,政府应该积极构建国家层面的资格框架,实行更为弹性的学分管理制度,从政策层面引导先前学习认定合理合法地开展。

2.依据什么来实施——实施标准

先前学习认定如果是学校层面的行为,开展认定依据的标准就应该是从学校的专业培养计划、课程大纲以及教学实施要求等教学文件中体现出的学校标准。但如果先前学习认定是国家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话,那么就应该依据可兼容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国家资格框架以及基于框架的认证标准体系来开展先前学习认定,这也是目前如欧盟、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先前学习认定的普遍做法。国家资格框架和认证标准为先前学习认定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参考标尺,这是一个最低标准,各个颁证机构可以参照这个标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再对认定的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3.如何持续运转——机制经费

先前学习认定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团队去建设和维护,这个团队至少应该包括先前学习认定技术专家、咨询和指导人员、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等几类成员,因此应该由独立的部门进行运作,并且要有相应的经费保障。从世界其他国家的操作先例来看,先前学习认定都需要向申请机构或申请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但究竟应该收取多少费用为宜,就需要有一个大致的成本核算,同时要考虑到申请人的承受能力,如果收取的费用过高,甚至超过了申请人从正式求学的途径获得学分的成本,就会影响到申请人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从政府资助、社会赞助、商业化运作等多渠道筹措经费。

4.如何保持公信力——质量监控

保持公信力是整个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关键,对于先前学习认定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制和流程,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及时披露,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对独立开展先前学习认定的认证机构建立第三方监控机制等都是实施质量监控的手段。

5.如何吸引学习者参与——宣传推广

先前学习认定对于有继续教育需求的广大学习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因此需要对他们加大宣传和沟通的力度。宣传策略上,可以采用概念普及和项目包装相结合的方式,如除了对先前学习认定理念、内涵和操作方式做一般性宣传之外,可以包装一些对特定人群或需求的项目,如高校肄业生先前学习认定、同等学力先前学习认定、MOOC先前学习认定等,这种有针对性的推广,更利于学习者理解和激发参与的兴趣。宣传手段上,除了利用门户网站,发放海报、折页等宣传材料,制作宣传视频等传统手法外,还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一些面对面的咨询会、培训会、专题讲座等,以便于对一些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宣传内容上,要侧重于阐明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申请”,说明先前学习认定给学习者带来的利益价值点;二是“怎么做”,说明先前学习认定的操作流程和方式。

[1] 卢玉梅等.从资格框架看我国“学分银行”制度中学习成果框架的建立[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36-41.

[2] 加拿大汤姆逊河大学.Creditbank[DB/OL].http://www.tru.ca/distance/plar-ol/creditbank.html,2013-10-12.

[3] 2012年本市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工作情况[DB/OL].http://www.shmec.gov.cn/web/wsbs/webwork_article.php?article_id=68816,2013-10-12.

[4] 郭青春.中央电大“当量替换”打通学历非学历通道 服务首都职工教育[DB/OL].http://ouchn.edu.cn/News/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de3d0c30-5ee4-4020-8595-daac82eb8eca&Article Type=1,2013-10-12.

[5] 章鹏远.欧盟国家非正规与非正式职业学习认证概述[J].职教论坛,2005,(19):61-63.

[6] 李令群等.基于操作层面的我国先前学习认定内涵界定[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51-55.

李令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习成果认证制度()。

向艺芬: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习成果认证制度。

靳嵩:学士,研究方向为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学习成果认证中心)。

2013年10月9日

责任编辑:马小强

The Analysis of 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Recognition Operating Path

Li Lingqun,Xiang Yifen, Jin Son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9)

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Recognition(PLAR), as an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Learning outcomes accreditation technology, h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earning outcome accreditation, accu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ystem. AS long as the purpose is to help the employed adult return to formal education and reduce the learning cost, we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and try various means of recognition, whether for formal learning outcomes or non-formal learning outcomes or informal learning outcomes. The operation of recognition must be rigorous, scientific and transpar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rability, this paper reviews and refines include overseas and domestic main modes of PLAR, summarizes seven kinds of identification operation mode from two angle, batch recognition and individual recognition.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has proposed a set of operation path and mode for PLAR,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Recognition(PLAR);Batch Recognition; Individual Recognition

G434

A

1006—9860(2014)04—0071—06

* 该文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项目“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号:教职成司函[2012]92号)的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学分证书成果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验收成果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录证书
工大成果
学分美食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