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龙示范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2014-11-28袁璐彭重华

绿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态规划

袁璐 彭重华

摘要: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提出了建设云龙示范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则。意在为该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城市景观丰富、生态效益良好的两型生态城市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规划;森林生态;林地建设

收稿日期:20131209

作者简介:袁璐(1990—),女,湖南株洲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

通讯作者:彭重华(1954—),男,湖南武冈人,苗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0702

1云龙示范区森林现状

1.1自然条件

云龙示范区地处株洲市北面,位于长沙市以南,湘潭市以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较温暖,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利于植物生长,生长期长。示范区境内土壤以红壤为主,山脉主要为松散的紫色土,农田为水稻土。植物种类分自然分布种和栽培种两大类。调查统计,全区自然分布和栽培的高等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有173科,575属,961种,其中自然分布种651种,栽培种310。

1.2植物群落现状

云龙区森林植物群落整体上能体现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的特征。其中阔叶落叶乔木50种,占71.4%,占优势。主要是枫香、小叶栎、构树、化香、盐肤木等。常绿乔木20种,占28.6%。主要是湿地松、马尾松、青冈、香樟、杉木、苦槠等。植物群落季相变化不明显,花木以春季观花树种为主,如泡桐、油桐、映山红、刺槐、栲等为主。秋色叶树种以盐肤木、化香、枫香为主。植被覆盖率高,植被类型丰富,但层间植物少。

1.3绿化树种组成现状

云龙区园林绿化树种单一,长势不佳,生态整体功能差。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系统的绿地系统规划,且无明显地域特征。基调树种有:香樟、二球悬铃木、广玉兰、桂花、小叶女贞、红继木。未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同时,云龙区基本采用的是外来引种驯化的植物,对其基底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发不够,未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

1.4城市森林现状

云龙区城市森林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按照其功能可分为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城市风景林、苗木与油茶经济林。各林分虽然植被丰富,生长茂盛,但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和定期的梳理,并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生态和经济功能。

1.5绿道体系建设状况

云龙区绿道体系可分为道路绿道和滨水绿道,也是城市森林的一部分,道路绿道现状以单排常绿行道树为主,景观不连续,植物层次与物种丰富度不够。龙母河滨水绿道仅有不足10m的宽度,自然生长的植被杂乱,固化河岸景观效果、生态效益均欠缺,滨水绿道尚有可以提高品质的空间。

2云龙示范区城市森林建设的问题分析

2.1分布不均,未成网络

云龙区植被丰富、植被覆盖率高,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疏于管理,并未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抗灾作用差,每年汛期龙母河两岸常受洪灾侵袭。没有建立绿地系统,部分主干道两侧的行道树参差不齐,美化效果不尽人意。

2.2云龙区城市森林植被生态效益差

云龙区缺乏系统的绿地系统规划,对整个区域的生态效益考虑不足,未构成云龙区城市森林的绿化特色,城市森林中乔木层中常绿种类不足未发挥出生态位效益。调查研究的2个香樟林,一号地常绿乔木仅占有50%二号地乔木占有20%但整个群落全为常绿。反映出植物物种丰富度不够,群落稳定性不佳,以至于其他种类较容易侵入的状态。整个森林呈现从落叶阔叶林向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趋势。未形成多层的立体的绿地格局城市森林植物群落体系。

2.3防护林管理粗放,防护功能差

云龙区现有的道路防护带林带疏于管理、多枯枝断梢。防护林防噪能力滞尘效果不理想。少有运用乡土树种。滨水防护林未成体系,不能在洪水来临季节固土护坡、积蓄雨水。

3云龙示范区城市森林建设原则

3.1以本地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为模式,模仿自然群落

根据基质本底状况设计改造类型。以补栽、梳理为主。模仿地带性常绿阔叶植物群落构成,增加乡土常绿树种,补植苦槠、青冈等,在保持群落原有风貌基础上增加丰富度。

3.2生态优先,碳汇重点,兼顾景观

云龙区植被阔叶林覆盖率较高,碳汇量在逐年提高。但是云龙区植被是处于恢复时期,植被类型是演替的初期阶段,碳汇功能比较差。据调查分析云龙区生态赤字是生态承载力的三倍,常绿阔叶林地上和土壤中碳储存量均很大,所以保护和发展常绿阔叶林是提高生态承载力、发展碳汇林的主要方向。

3.3丰富生物多样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配置鸟嗜植物

增加木荷、苦槠、山矾、青冈、乌饭、冬青、锥栗、白栎、槲栎、老鸦柿、南酸枣、苦槠、甜槠等即是乡土植物又能引鸟的植物,为小型动物创造栖息地。

3.4植被改造与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将植被改造与城市背景建设结合起来,丰富城市背景的季相变化,以“森林城市”的理念指导建设。

4云龙示范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布局

依据生态敏感度将城市森林建设可以分为林地保护区和林地改建区两个部分。

4.1林地保护区

4.1.1北部大石岭——生态公益林

北部大石岭的林地条件较好,人为干扰少,因此,在大石岭地区的建设重点放在生态公益林上,以便能调解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该区森林植物以香樟为优势树种的常绿阔叶林、以马尾松、湿地松、杉木为主的针叶林为主。群落构成不稳定。以香樟为主的成的植物群落由于常绿种类不够丰富,密度不够大,极易被油茶和其他常绿慢生种入侵,要重点改变树种单一的状况。所以建议模仿地带性植物群落构成,补栽为主,全面封禁,补栽耐荫幼苗如:木荷、石栎、青冈、杜英,使其形成效益高的生态公益林。

4.1.2鸡嘴山水源涵养林

(1)乔灌草搭配,选取叶面积大、枝叶茂密、根系深厚、能涵养水源的植物。上层选用木荷、青冈、苦槠,中下层增加木姜子、山僵、紫金牛、何首乌。

(2)林材结合模式,发展有城市特色及文化内涵城市森林。间植用材林香椿、增植阔叶树苦槠、甜槠,回溯“株洲”名称的由来。

(3鸡嘴山下建设水源涵养湿地,适当人为干预,尽量减少扰动,不允许化肥的使用,保证水源水质。

4.2林地改建区

4.2.1西北苗木基地

建设宗旨:发展特色,提升品质,林苗一体。从跟风盲目种植,向特色苗木发展,深度开发红继木、杜鹃等乡土特色花木,使云龙区成为这些特色花木的繁育、培植中心,发展容器栽培、发展林苗一体化立体经营模式,建议促成高校与花卉企业合作,进提升苗圃质量。

4.2.2仙庾风景区——秀美风景林

仙庾风景区地处云龙区东中部,其山丘延绵、森林茂密、溪沟纵横、古迹保存和美丽传说,使之成为了云龙区一块绿色的心脏。因此,在树种选择上配置季相性强观赏效果好的树种,在游憩区设置游憩树林,呈现自然浓郁的山林野趣。建议根据基质状况增加以观赏特征为主题的专类园,如木兰园、杜鹃园、山茶园等。同时,风景区可展开包括森林观光、山溪垂钓、林区狩猎、农家娱乐、田园采摘等休闲娱乐项目,为市民提供假日休闲娱乐场所。

4.3林地重建区——龙母河沿岸绿道建设

龙母河沿岸绿化带约为10m,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和防护功能需求,规划在龙母河沿岸开辟一条最窄处30m最宽处80m的滨水绿道,其作用如下。

(1)可以作为雨洪紧急缓冲区,两侧湿地能够吸收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起到收集净化雨水的作用。并且其形成的微风通道,能净化空气。

(2)能为户外活动提供开放空间。龙母河沿岸是体现景观风貌的核心区域,也是城市慢性系统的一部分。

(3)滨水绿道有利于保护整个云龙区良好的生态基底,该绿道可划分并区分空间,是保护耕地和开阔自然景观的重要配套计划。同时,血吸虫的防治是龙母河滨水带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温全平.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 L.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刘玉平,刘贵峰,郭二果.城市林业的产生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5).

[4] 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 彭镇华.城市森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6] 彭镇华.林网化与水网化——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的探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3,1(2):1~7.

猜你喜欢

生态规划
以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规划研究
广西桉树人工林经营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初探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让自然做功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措施
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策略探究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