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刘瓜子沉浮录

2014-11-27刘醒

东西南北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天成瓜子

刘醒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写道:我隐隐感到,我正在告别一个激情的年代,正在告别一批曾经创造了历史而现在又行将被历史淘汰的英雄。“小刘瓜子”的30岁生日,将迎来如云烟般的消散,还是转型成长为另一段“激情的年代”?

盘佛珠、练书法、搞画展、出书,在外人看来,曾摘下合肥私营经济“六大王”桂冠之一的“瓜子大王”——52岁的安徽人刘天成,似乎提前过上了“退休”的生活,文雅安逸,超然世外。

如果不是2014年5月的某天,刘天成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他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和“小刘”这个他一手创立的炒货品牌产生关联。事实上,此时的他早已退出了公司的部分股份,仅持有20%股份和“小刘瓜子”这个品牌,不再负责公司具体运营。

若从1985年注册商标算起,再有1年“小刘”就满30岁了,换算成人,可以称作“而立”,意味着“学有成就、独立于世”。然而刘天成看到的那则新闻,让这个品牌迈向“百年老字号”的美梦险些幻灭:“小刘瓜子”因资金链断裂停业,数十名工人正在维权讨薪!

刘天成曾说:假如企业是一只木桶,老板就是木桶的“底板”。一语成谶,这个“底板”即让小刘瓜子奔跑20年后抵达自己的巅峰,成为硕果仅存的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企;又在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通过一系列疯狂而失败的投资和扩张,把“小刘瓜子”推向绝境。

“饥饿”往事

今天50岁上下的老合肥人,总能讲几件自己和“小刘瓜子”的往事。30年前,正是文娱活动匮乏的年代,彼时20岁左右的青年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位于合肥市四牌楼附近的解放军电影院。而“小刘瓜子”的第一口铁锅,就支在了电影院门口,“那个时候,到解放军电影院看电影的,没嗑过我瓜子的人不多”。

那是1982年,市场经济的闸门正在开启。但对于刚满20岁、正满头大汗在电影院门口炒瓜子的刘天成来说,他真正“出道”的年月,还要早很多。

那时他十四五岁,刚刚初中毕业。父母为了给他找一条出路,同时补贴家用,借钱为他买了一台“傻大黑粗”的爆米花机。刘天成就用板车拉着走街串巷揽生意。在这之前,他还临时贩卖过冰棒,加工过糖葫芦——总之,都与“吃”有关。

在那个时代,做买卖非但不是个体面的活计,还要冒很多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还记得那是1976年9月的一天,刘天成正推着板车走街串巷炸爆米花,忽然遇到两个街道干部,说他是“投机倒把”,一脚踢翻了炉子和风箱。巧的是,刚好一块烧得红红的炭火落在刘天成的钱盒子里,眼看就要点燃那堆一毛两毛的纸币。他想也没想,伸手就去抓那块炭——钱保住了,可是刘天成的手却被烧出了一片水泡,疼了一个星期。

为了解馋,刘天成在很小的时候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一门手艺:炒瓜子。夏天,他们那帮孩子常常拎着扫帚一人守一个瓜摊,吃完西瓜的人正在抹嘴的时候,这些孩子就会冲出去“打扫战场”——扫瓜子。扫回来的瓜子,用水淘洗干净,晒干后放在密封的坛坛罐罐里,嘴馋的时候就抓一些自己炒着吃。那时,这个孩子就会做至少两种口味的瓜子,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味道还挺不错。

转眼到了70年代末,安徽出了两件大事:小岗村开始包产到户,芜湖有个“傻子”炒瓜子发了财。这两件事,刘天成都是从报纸上看来的,嗅觉敏锐的他意识到:国家再也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而且从“傻子”年广久那里,他还看到了希望:炒瓜子能开厂赚钱,我也能!

于是,他赶到芜湖拜见“傻子”,学学怎么把炒货这个小生意做大。与之前预料的可能遭拒绝不同,年广久不但热情接待了他,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介绍“傻子”的炒货作坊、炒货知识。回家后,刘天成请了几个亲戚当帮手,多支了几口炒锅,一下子迈入了老板的行列。

1982年,刘天成打出“小刘”这个牌子的年月,正是中国第一代民企的激情年代,“那时物质匮乏,消费需求大于生产,记忆中,只要有东西,几乎没有不好卖的”。从那以后,他的收入月月成倍递增,日子好过了,心里想着怎么把生意再做大一点。

今天回忆起自己被生活逼着“误入”商界的过往,刘天成感叹:“步入食品这一行业,20多年来天天和食品打交道,我却常常会想到饥饿。苦难孕育着抗争的种子,饥饿教会了我寻找温饱。”

直线陨落

刘天成和“小刘瓜子”,却绝没有止步于“温饱”这个层面。2005年,在社会大变革的激情岁月中奔跑了23年后,“小刘”终于抵达自己的巅峰:当年产值1亿元,跻身全国十大炒货企业。

这一年,正值新旧民企交替之时。老一辈的炒货企业,如“傻子”已经不见踪影。而新一代的炒货企业正在茁壮成长:后来成为上市公司的“洽洽瓜子”已经挂牌5年;同为“炒货三巨头”之一的“真心瓜子”,在这一年纳税金额首次超过了千万元,挂牌尚不足6年。

刘天成早在1996年就祭起现代管理制度的大旗,向家族企业制开刀,他那位著名的同行兼老乡——“傻子”年广久却一直坚守家族企业这一管理体制。而1998年,傻子瓜子就陷入长达10年的家族内战,硝烟甚至至今仍未散尽。

然而作为有着强烈时代背景的“民一代”,随着那个时代的远去,一些被财经学者们称作“激情年代里的失败基因”,也慢慢浮现并开始蚕食“小刘”。

2005年的巅峰过后,败落的端倪很快接踵而至。

2008年,小刘公司响应合肥市整体发展需要,将厂区从包河区贾大郢搬到经开区桃源路。事实上,这是“小刘”自创办以来的第5次搬家。“搬家3年穷”,现在的刘天成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有几次搬家是迫于无奈,每次搬家都给小刘瓜子带来了一定影响……一些老的客户资源丢失了。”

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刘天成又急匆匆地开始谋求“上市”,并把战场拓展到了东北——在当地开设分公司,从事瓜子、花生等生产、销售业务。然而这个投资始终是亏本的,“炒货做大了,每天都要掏钱,我们每天人员工资的开销就有30万元,也就是说,一天不赚到30万元,就在亏损”。此外,刘天成还启动了“茶饮料”项目。endprint

这一系列的投资,非但没有带来预想的回报,反而严重损伤了公司的实力,“上市”的梦想自然也渐行渐远化为泡影。

此外,在刘天成看来,没有物色到合适的经营管理人才也是导致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把“小刘”导航到现代企业的轨道上,刘天成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引入了高学历的管理团队,并积极参加现代管理培训。可是,这一系列面向未来的举措,似乎始终浮于表面,“事实求是地说,毕竟都是临时抱佛脚,真正运用到实际中的也是很少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靠经验,靠感觉”。

而引入的管理团队,似乎也始终不能真正融入这个有着30年历史的企业。“尤其在最近几年,公司股权发生变化前后,刘总和其他股东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管理公司的事情”,在公司干了十多年的一位老员工感慨:“虽然说公司请了职业经理人,但我觉得他们并不是很专业,尤其在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方面。”

刘天成曾经的老师——现年77岁的“傻子”年广久则从另一个角度予以批评:“他信佛、画画,对生意不大管,管理就疏漏了……合肥市场那么大,在合肥都没做好,家里没做好,他却到外地去做。”

最后一击

当然,真正给“小刘瓜子”致命一击的,是曾在2013年名噪一时的“广德骗汇门”事件。

事情发端于2010年。

刘天成深感一味专注于炒货业,使本该早早拓展业务的“小刘”,失去了房地产等黄金投资项目,为此他一直积极寻求炒货之外的优质投资项目。这一年,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政府送来了一个招商项目:该县的一家冷冻食品公司——广翼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翼公司)。

这曾是宣城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当时的净资产仅为100万元。刘天成决定投资。同年5月31日,在协商后,小刘公司出资60万元,收购该公司60%的股权,成为大股东,而另一股东则是有着国企身份的广德县供销社。

“办理广翼公司股权变更手续当天是双休日,当地县工商局还为此加班,为广翼公司的股权变更办理了工商登记。”小刘公司当时参与签约的一位负责人回忆说。

然而蹊跷的是,就在转让股权当晚,广翼公司法人代表突然说,广翼公司分别在广德县工行和广德县农村信用联社有两笔贷款,于2010年6月1日到期,希望小刘公司能借款给广翼公司,把贷款还上,以免逾期还款企业上黑名单。

对此,刘天成很是吃惊。为使广翼公司摆脱困境,小刘公司又先后向广翼公司借出778万元,归还银行贷款570万元,其余投入公司流动资金。

2011年下半年,广翼公司终于从银行拿到了原本应该在一年前就下来的贷款。刘天成从这400万元贷款中,拿出了320万元归还给了小刘公司。“一年后,小刘公司仅收回320万元的借款,尚有450万元本金至今没有归还。”上述负责人说:“三年了,数百万的投资不但血本无归,还陷入债务纠纷之中。”

这320万元,在2年后成为点燃“小刘瓜子”危机的导火线。

在刘天成看来,“小刘”和“广翼”是两个独立的公司,财务独立核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然而在广翼公司的股东眼中,原本可以用来“喘口气”的银行贷款,忽然被刘天成抽离,使得尚未恢复元气的广翼公司再次资金链断裂,从此一蹶不振。

欠银行的贷款还不上,广翼公司濒临破产。但因为股东之一的广德县供销社是国企,因此国有资产面临受损。原本简单的一起案件,迅速复杂化。

相关利益方于是开启了长达数年的协商。然而在2013年6月17日,广德县警方突然宣布:刘天成涉嫌骗取银行贷款,并于同年4月15日逃跑。而事实上,就在这一年的4月份和5月份,刘天成还多次前往广德县与县政府、县供销社、县公安局等沟通相关事宜。

更为蹊跷的是,被“网上追逃”19天后,也就是2013年7月5日,广德县公安局又忽然将追逃信息撤销。至于刘天成在未被“抓获”的情况下,为何撤销其网上追逃记录,广德警方未详细透露。

这一年,刘天成诸事不顺,先是前几年的诸多投资均宣告失败,仅广翼公司项目就损失800万元;然后又莫名其妙被“追逃”19天,成为压倒“小刘瓜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我们正在和合肥一家有实力的企业谈并购,对方说要注入几千万元的资金,本来心想这一下子就能救活小刘公司,但没想到计划‘流产了”,刘天成说,“人家看到了媒体报道,都说小刘公司的老板是个逃犯,这个影响多不好,谁还愿意收购小刘公司呢!”

救命难求“一文钱”

“广德骗汇门”,让本就融资困难的小刘瓜子更难找到救命钱。这一年年底,无奈之下的刘天成开始转让股权,为企业注资。最终,一位陈姓男子持有了60%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公司总裁持有20%股份;刘天成仅持20%股份和品牌所有权,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股权转让中,刘天成转让出去的八成股权并未变现,对方以注资的方式购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不久,大股东的公司也爆发危机,转入的资金出现困难,使得本想喘一口气的小刘瓜子彻底无法正常运转。

2014年5月,危机终于爆发,这就是“隐居”在家的刘天成在网上所看到的那则新闻:欠薪和停产。对于欠薪,刘天成不以为然,不过是20多万元,员工维权当天,他就自掏腰包填上了空缺,甚至还为员工们多支付了10天的工钱。对于停产,刘天成却是有些无奈。

事实上,此时的“小刘”并非资不抵债,它的外债有3000多万元,但公司资产有6000多万元,而且还有为数众多的经销商、超市没有回款。最为关键的是,“小刘瓜子”这个品牌,对老合肥人而言,是诚信品牌、是民族品牌,这个价值不可估量。当下的“小刘”,真可谓被“一文钱”撂倒。

在刘天成看来,只需要再为“小刘”注入一笔优质的资产,这个品牌还是可以继续存活并发展壮大。然而这区区的“一文钱”从何来?

卖设备?无人买。求助政府?显然难解燃眉之急。

而刘天成最后一次出现在媒体上,则是向社会“放话”:只要能救“小刘瓜子”,愿意免费赠送品牌!当下,他正忙着和一些“精挑细选”的诚信企业洽谈,希望能用30年心血换“小刘瓜子”一条活路,至于最终“小刘”还会不会姓“刘”,他已经顾不了这许多了。

在刘天成的自传《小刘大道》中,他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现实中,错过的不要可惜,没错过的一定要珍惜。佛家说,错过说明自身修行不够,是没有缘。重要的是,一定要珍惜你现在拥有的,并且争取不再错过不该错过的。”

(惠敏荐自《商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成瓜子
吃蟹黄瓜子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赏析8
“瓜子”变“爪子”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简单最优的alpha策略选择与风险预算
简单最优的alpha策略选择与风险预算
“瓜子”变“爪子”
吐瓜子
姐嗑的不是瓜子,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