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马力拖轮深水抛起锚作业技术研究

2014-11-27李振伟

中国水运 2014年11期

李振伟

摘 要:从半潜式平台布设锚的特点、抛锚作业程序、起锚作业程序、抛串联锚作业程序、起串联锚作业程序、抛起锚作业中的船舶操纵、抛起锚作业甲板人员培训及作业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了大马力拖轮在深水起抛锚作业中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拖轮 起锚 抛锚

目前,我国在南海进行深水作业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水深多在100米—300米之间,采用大抓力锚和锚链来固定平台位置。海油作业中拖轮的常见类型有专业抛起锚拖船AHT、三用拖船AHTS、远洋救助拖船、平台守护船等。在我国海区,抛起锚作业中多使用三用拖船。

半潜式平台布设锚的特点

半潜式平台用8个不同方位的深水锚固定平台位置,从右船艏为1号锚顺时针排列到8 号锚,其中1、4、5、8为主锚,2、3、5、6为副锚,均布夹角约45°。

抛锚作业时,主拖船通常沿进场线拖平台进入布锚区,当平台到达第一个锚点时,自抛尾部的主锚4或5号锚。拖船继续拖平台前进,至平台位置时,抛锚船接尾部对角的主锚进行布设,当对角的主锚布设完毕后,主拖船解拖参加抛锚作业。抛锚作业中,应先抛主锚,再抛副锚。

起锚作业时,先起副锚,再起主锚,最后留下一对对角主锚,主拖船开始接拖。在船舶和平台的位置稳定后,副拖船开始起船首方向的最后一口主锚,平台最后自起船尾的主锚。

抛锚滑环PCC抛锚的概念:抛锚滑环是套在平台锚链上可移动的滑环,连接一段40-60米的短索,拖船接到提锚圈的短索后连接抛起锚工作拖缆,抛锚滑环提起锚头拖动锚链进行抛锚,抛锚成功后沿锚链向后退回平台,完成整个抛锚任务。

抛锚作业程序

1、抛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平台抛锚的作业要求,保证绞车和拖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平台配给的短索的数量和长度,验收连接卸扣的数量和安全工作负荷。布置好备用串联锚和浮筒。检查导缆钳和鲨鱼牙,保证随时安全可用。检查小绞车和拖缆。准备好其他抛起锚的辅助小工具:如钢钎,铰剪,卸扣,铁锤,小滑车。

2、抛锚作业

抛锚船接到抛锚指令后操纵船舶(AHV)使船舶尾部对着平台慢慢的靠近所要抛的锚支架位置,保持合适的安全距离。

接平台锚头短索,保持船舶的位置,用船舶的绞车将锚头短索经导缆钳内引进,将短索安全卡在鲨鱼钳后连接抛锚钢缆。确认连接牢固后,轻放拖缆约20米。将船舶缓缓加车前进,使拖缆张力约为1.5倍锚重。在拖缆慢慢受力时平台轻轻松出锚链。抛锚船保持平台松出锚链的速度和1.5倍锚重张力,观察锚爪保持向下,锚链套环扣在锚杆上。

图1 图2

抛锚船控制船舶位置和张力,始终使锚短索尾部的锚套环紧卡在锚杆上。平台松出锚链,船舶轻轻收进拖缆,将锚收到船尾滚筒处。在收锚到船尾的过程中,拖缆保持足够的张力。将锚绞到船尾滚筒处。

操纵船舶到预先设定的锚链上,保持与平台合适的距离。平台以适当的速度将锚链松出,船舶保持在预定的锚链方向上,适当加大拖力,始终保持松出的锚链不能因重力而推到海底。

图3

在抵达预定的锚位后,操纵船舶让锚在预定的锚位上适当减缓拖缆的张力。保持船舶的位置不能因拖力的减少而被锚链倒拖。将锚松到海底,保持锚链不受力状态,并将拖缆松出一段长度,控制船舶在锚的正上方。平台收紧锚链,使锚链达到预定的张力,观察十分钟后,锚链张力没有下降,说明锚抓力正常,抛锚即完成。

在抵平台距离小于海水深度时,缓缓收起抛锚钢缆和锚头短索。船舶接近平台锚支架位置,靠近平台吊机一侧时控制好船舶位置,保持距平台合理距离。将锚头短索眼环固定在鲨鱼钳上,解掉抛锚钢缆。平台用吊车收回锚头短索,船舶此次抛锚完毕。

起锚作业程序

起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同抛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操纵船舶到平台附近,控制好船舶力平台的安全距离。接平台锚头短索,就和接抛锚时的平台锚头短索一样,将其和起锚钢缆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在接锚头短索时应注意保持船舶在安全位置,避开锚链,避免船舶因风流的影响压在锚链上,更应该避免船舶骑在锚链上。

操纵船舶沿着定位设为给出的锚链位置前进。缓缓地将起锚钢缆松出,至水深的1.5倍,然后刹住刹车。当抵达锚的位置时,控制合适的速度,当起锚钢缆的张力突然由小到大,且由起锚钢缆传来轻微的“咔”的一声响时,表明毛链套环已顺利滑到锚杆上。

控制前进的速度,保持船舶在锚链的延长线方,向慢慢的增加车速,拖力达到抛锚的45%左右时,打开刹车,缓缓绞进起锚钢缆,直至整个锚靠在船尾滚筒上。检查锚的状态,毛链套环是否卡在锚杆上,锚爪位置是否向下。在将锚从海底起到船尾滚筒的整个过程中,应保证起锚钢缆的张力始终大于2倍的锚重,使锚链卡环紧紧地卡在锚杆上。当锚稳稳的靠在船尾滚筒后,刹住拖缆刹车。逐步加大船舶拖力至抛锚时的锚链张力,时锚链尽可能多得离开海床。

平台开始回收锚链,起锚船可以适当减小锚链张力,以减小平台锚机负荷。平台收回锚链,剩余锚链长度小于海水深度时,起锚船可以打开拖缆机刹车缓缓地放出钢缆,让锚沉入水中便于平台回收锚链。船舶抵近平台时,收回起锚钢缆,保持局平台合适的安全距离,然后将锚头短索卡在鲨鱼钳上,解掉起锚钢缆。平台将锚头短索收回,该口锚起锚作业完毕。

抛串联锚

抛串联锚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抛串联锚的2根约1.5倍水深的抛锚短缆和卸扣,在甲板上布置好串联锚和抛锚浮筒,以及必备的工具等。

抛锚船抵平台,接需接加串联锚的锚头短索,放出第一根1.5倍的抛锚钢缆,然后沿着锚链前进,完成起锚作业的前一半工作,最终将锚链套环紧紧的卡在主锚的锚杆上。控制船舶在锚链的延长线上,保持抛锚钢缆不受力,将第一根抛锚钢缆固定在鲨鱼钳上,连接串联锚锚杆的短缆。将抛锚绞车的第二根1,5倍水深的抛锚钢缆连接在串联锚的锚头短缆上。这样,由主锚,锚头短索,第一根抛锚缆,串联锚,第二根抛锚缆组合成的串联锚连接完毕。操纵船舶沿着主锚链的延长线缓缓加车前进,锚钢缆缓缓受力将串联锚拖下主甲板。保持正确的船位,抛锚钢缆张力约2倍锚重,沿主锚连的延长线抛下串联锚。

抛好锚后,控制船舶在串联锚上方附近位置,平台收紧锚链,当锚链张力满足要求后开始给串联锚系浮筒。将抛锚钢缆固定在鲨鱼钳上,解掉抛锚拖缆,连接好浮筒,然后大浮筒抛下海,串联锚抛锚完毕。

起串联锚

操纵船舶让抛锚船尾部缓缓接近浮筒,控制好船舶余速,余速越小越利于抓捕浮筒的操作。捞起浮筒钢丝,并通过导缆桩连接在船舶绞车的钢缆上,缓慢的绞起浮筒到主甲板。把浮筒下面的锚头缆固定在鲨鱼钳上,解掉浮筒。

将起锚钢缆连接到串联锚的锚头钢缆上,绞起抛锚钢缆,将串联锚绞上主甲板,用鲨鱼钳固定好主锚的锚头钢缆,然后解掉串联锚。

抛起锚作业船舶操纵的探索

抛起锚作业时为保证安全接锚头短索,抛锚时锚位准确,锚抓地牢固,锚抛下后锚头短索能顺利地回送到平台,往往需要精确地控制船舶,克服外界风流带来的影响,保持船舶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机动或沿精密地船位线移动。

定点操作。在进行抛起锚作业前一应对现场的风流情况和趋势进行了了解,从理论上分析,船舶保持床位不动,即船舶所受外力与船舶自身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在这个平衡点上船舶保持稳定,但是由于外界风流在随时变化,加上涌浪的影响外界合力时时变化,要想保住船位就必须使船舶动力跟随调整,船舶操作时可以采取后动预控的方法,时时观察船舶动态,一有移动趋势就采取措施,预先使用一定稍微大于外力的动力,克服船舶移动趋势并回到原位。

船舶定线操作。同样我们在定点操作中以对现场的风流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定点接锚的过程中,对外力的合力有了一定的体会,基本掌握了风流合力方向,然后根据定位设备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船舶航向。实际工作中为保证船舶航迹尽可能和锚位方位线重合。我们经常会在外界风流的横向分力较大时,采取压以固定舵角的形式,才能保证我们所需用的航迹。平台锚链紧紧固定在船舶尾部,对于改变航向最有力的尾部调向产生了严重的限制,极大的限制了船舶的操纵性能,因此在船舶抛锚横风流较大时,一般会采取船位偏向上风流一点,一边尽量控制船舶,一边将锚抛下。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endprint

摘 要:从半潜式平台布设锚的特点、抛锚作业程序、起锚作业程序、抛串联锚作业程序、起串联锚作业程序、抛起锚作业中的船舶操纵、抛起锚作业甲板人员培训及作业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了大马力拖轮在深水起抛锚作业中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拖轮 起锚 抛锚

目前,我国在南海进行深水作业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水深多在100米—300米之间,采用大抓力锚和锚链来固定平台位置。海油作业中拖轮的常见类型有专业抛起锚拖船AHT、三用拖船AHTS、远洋救助拖船、平台守护船等。在我国海区,抛起锚作业中多使用三用拖船。

半潜式平台布设锚的特点

半潜式平台用8个不同方位的深水锚固定平台位置,从右船艏为1号锚顺时针排列到8 号锚,其中1、4、5、8为主锚,2、3、5、6为副锚,均布夹角约45°。

抛锚作业时,主拖船通常沿进场线拖平台进入布锚区,当平台到达第一个锚点时,自抛尾部的主锚4或5号锚。拖船继续拖平台前进,至平台位置时,抛锚船接尾部对角的主锚进行布设,当对角的主锚布设完毕后,主拖船解拖参加抛锚作业。抛锚作业中,应先抛主锚,再抛副锚。

起锚作业时,先起副锚,再起主锚,最后留下一对对角主锚,主拖船开始接拖。在船舶和平台的位置稳定后,副拖船开始起船首方向的最后一口主锚,平台最后自起船尾的主锚。

抛锚滑环PCC抛锚的概念:抛锚滑环是套在平台锚链上可移动的滑环,连接一段40-60米的短索,拖船接到提锚圈的短索后连接抛起锚工作拖缆,抛锚滑环提起锚头拖动锚链进行抛锚,抛锚成功后沿锚链向后退回平台,完成整个抛锚任务。

抛锚作业程序

1、抛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平台抛锚的作业要求,保证绞车和拖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平台配给的短索的数量和长度,验收连接卸扣的数量和安全工作负荷。布置好备用串联锚和浮筒。检查导缆钳和鲨鱼牙,保证随时安全可用。检查小绞车和拖缆。准备好其他抛起锚的辅助小工具:如钢钎,铰剪,卸扣,铁锤,小滑车。

2、抛锚作业

抛锚船接到抛锚指令后操纵船舶(AHV)使船舶尾部对着平台慢慢的靠近所要抛的锚支架位置,保持合适的安全距离。

接平台锚头短索,保持船舶的位置,用船舶的绞车将锚头短索经导缆钳内引进,将短索安全卡在鲨鱼钳后连接抛锚钢缆。确认连接牢固后,轻放拖缆约20米。将船舶缓缓加车前进,使拖缆张力约为1.5倍锚重。在拖缆慢慢受力时平台轻轻松出锚链。抛锚船保持平台松出锚链的速度和1.5倍锚重张力,观察锚爪保持向下,锚链套环扣在锚杆上。

图1 图2

抛锚船控制船舶位置和张力,始终使锚短索尾部的锚套环紧卡在锚杆上。平台松出锚链,船舶轻轻收进拖缆,将锚收到船尾滚筒处。在收锚到船尾的过程中,拖缆保持足够的张力。将锚绞到船尾滚筒处。

操纵船舶到预先设定的锚链上,保持与平台合适的距离。平台以适当的速度将锚链松出,船舶保持在预定的锚链方向上,适当加大拖力,始终保持松出的锚链不能因重力而推到海底。

图3

在抵达预定的锚位后,操纵船舶让锚在预定的锚位上适当减缓拖缆的张力。保持船舶的位置不能因拖力的减少而被锚链倒拖。将锚松到海底,保持锚链不受力状态,并将拖缆松出一段长度,控制船舶在锚的正上方。平台收紧锚链,使锚链达到预定的张力,观察十分钟后,锚链张力没有下降,说明锚抓力正常,抛锚即完成。

在抵平台距离小于海水深度时,缓缓收起抛锚钢缆和锚头短索。船舶接近平台锚支架位置,靠近平台吊机一侧时控制好船舶位置,保持距平台合理距离。将锚头短索眼环固定在鲨鱼钳上,解掉抛锚钢缆。平台用吊车收回锚头短索,船舶此次抛锚完毕。

起锚作业程序

起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同抛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操纵船舶到平台附近,控制好船舶力平台的安全距离。接平台锚头短索,就和接抛锚时的平台锚头短索一样,将其和起锚钢缆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在接锚头短索时应注意保持船舶在安全位置,避开锚链,避免船舶因风流的影响压在锚链上,更应该避免船舶骑在锚链上。

操纵船舶沿着定位设为给出的锚链位置前进。缓缓地将起锚钢缆松出,至水深的1.5倍,然后刹住刹车。当抵达锚的位置时,控制合适的速度,当起锚钢缆的张力突然由小到大,且由起锚钢缆传来轻微的“咔”的一声响时,表明毛链套环已顺利滑到锚杆上。

控制前进的速度,保持船舶在锚链的延长线方,向慢慢的增加车速,拖力达到抛锚的45%左右时,打开刹车,缓缓绞进起锚钢缆,直至整个锚靠在船尾滚筒上。检查锚的状态,毛链套环是否卡在锚杆上,锚爪位置是否向下。在将锚从海底起到船尾滚筒的整个过程中,应保证起锚钢缆的张力始终大于2倍的锚重,使锚链卡环紧紧地卡在锚杆上。当锚稳稳的靠在船尾滚筒后,刹住拖缆刹车。逐步加大船舶拖力至抛锚时的锚链张力,时锚链尽可能多得离开海床。

平台开始回收锚链,起锚船可以适当减小锚链张力,以减小平台锚机负荷。平台收回锚链,剩余锚链长度小于海水深度时,起锚船可以打开拖缆机刹车缓缓地放出钢缆,让锚沉入水中便于平台回收锚链。船舶抵近平台时,收回起锚钢缆,保持局平台合适的安全距离,然后将锚头短索卡在鲨鱼钳上,解掉起锚钢缆。平台将锚头短索收回,该口锚起锚作业完毕。

抛串联锚

抛串联锚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抛串联锚的2根约1.5倍水深的抛锚短缆和卸扣,在甲板上布置好串联锚和抛锚浮筒,以及必备的工具等。

抛锚船抵平台,接需接加串联锚的锚头短索,放出第一根1.5倍的抛锚钢缆,然后沿着锚链前进,完成起锚作业的前一半工作,最终将锚链套环紧紧的卡在主锚的锚杆上。控制船舶在锚链的延长线上,保持抛锚钢缆不受力,将第一根抛锚钢缆固定在鲨鱼钳上,连接串联锚锚杆的短缆。将抛锚绞车的第二根1,5倍水深的抛锚钢缆连接在串联锚的锚头短缆上。这样,由主锚,锚头短索,第一根抛锚缆,串联锚,第二根抛锚缆组合成的串联锚连接完毕。操纵船舶沿着主锚链的延长线缓缓加车前进,锚钢缆缓缓受力将串联锚拖下主甲板。保持正确的船位,抛锚钢缆张力约2倍锚重,沿主锚连的延长线抛下串联锚。

抛好锚后,控制船舶在串联锚上方附近位置,平台收紧锚链,当锚链张力满足要求后开始给串联锚系浮筒。将抛锚钢缆固定在鲨鱼钳上,解掉抛锚拖缆,连接好浮筒,然后大浮筒抛下海,串联锚抛锚完毕。

起串联锚

操纵船舶让抛锚船尾部缓缓接近浮筒,控制好船舶余速,余速越小越利于抓捕浮筒的操作。捞起浮筒钢丝,并通过导缆桩连接在船舶绞车的钢缆上,缓慢的绞起浮筒到主甲板。把浮筒下面的锚头缆固定在鲨鱼钳上,解掉浮筒。

将起锚钢缆连接到串联锚的锚头钢缆上,绞起抛锚钢缆,将串联锚绞上主甲板,用鲨鱼钳固定好主锚的锚头钢缆,然后解掉串联锚。

抛起锚作业船舶操纵的探索

抛起锚作业时为保证安全接锚头短索,抛锚时锚位准确,锚抓地牢固,锚抛下后锚头短索能顺利地回送到平台,往往需要精确地控制船舶,克服外界风流带来的影响,保持船舶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机动或沿精密地船位线移动。

定点操作。在进行抛起锚作业前一应对现场的风流情况和趋势进行了了解,从理论上分析,船舶保持床位不动,即船舶所受外力与船舶自身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在这个平衡点上船舶保持稳定,但是由于外界风流在随时变化,加上涌浪的影响外界合力时时变化,要想保住船位就必须使船舶动力跟随调整,船舶操作时可以采取后动预控的方法,时时观察船舶动态,一有移动趋势就采取措施,预先使用一定稍微大于外力的动力,克服船舶移动趋势并回到原位。

船舶定线操作。同样我们在定点操作中以对现场的风流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定点接锚的过程中,对外力的合力有了一定的体会,基本掌握了风流合力方向,然后根据定位设备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船舶航向。实际工作中为保证船舶航迹尽可能和锚位方位线重合。我们经常会在外界风流的横向分力较大时,采取压以固定舵角的形式,才能保证我们所需用的航迹。平台锚链紧紧固定在船舶尾部,对于改变航向最有力的尾部调向产生了严重的限制,极大的限制了船舶的操纵性能,因此在船舶抛锚横风流较大时,一般会采取船位偏向上风流一点,一边尽量控制船舶,一边将锚抛下。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endprint

摘 要:从半潜式平台布设锚的特点、抛锚作业程序、起锚作业程序、抛串联锚作业程序、起串联锚作业程序、抛起锚作业中的船舶操纵、抛起锚作业甲板人员培训及作业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了大马力拖轮在深水起抛锚作业中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拖轮 起锚 抛锚

目前,我国在南海进行深水作业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水深多在100米—300米之间,采用大抓力锚和锚链来固定平台位置。海油作业中拖轮的常见类型有专业抛起锚拖船AHT、三用拖船AHTS、远洋救助拖船、平台守护船等。在我国海区,抛起锚作业中多使用三用拖船。

半潜式平台布设锚的特点

半潜式平台用8个不同方位的深水锚固定平台位置,从右船艏为1号锚顺时针排列到8 号锚,其中1、4、5、8为主锚,2、3、5、6为副锚,均布夹角约45°。

抛锚作业时,主拖船通常沿进场线拖平台进入布锚区,当平台到达第一个锚点时,自抛尾部的主锚4或5号锚。拖船继续拖平台前进,至平台位置时,抛锚船接尾部对角的主锚进行布设,当对角的主锚布设完毕后,主拖船解拖参加抛锚作业。抛锚作业中,应先抛主锚,再抛副锚。

起锚作业时,先起副锚,再起主锚,最后留下一对对角主锚,主拖船开始接拖。在船舶和平台的位置稳定后,副拖船开始起船首方向的最后一口主锚,平台最后自起船尾的主锚。

抛锚滑环PCC抛锚的概念:抛锚滑环是套在平台锚链上可移动的滑环,连接一段40-60米的短索,拖船接到提锚圈的短索后连接抛起锚工作拖缆,抛锚滑环提起锚头拖动锚链进行抛锚,抛锚成功后沿锚链向后退回平台,完成整个抛锚任务。

抛锚作业程序

1、抛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平台抛锚的作业要求,保证绞车和拖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平台配给的短索的数量和长度,验收连接卸扣的数量和安全工作负荷。布置好备用串联锚和浮筒。检查导缆钳和鲨鱼牙,保证随时安全可用。检查小绞车和拖缆。准备好其他抛起锚的辅助小工具:如钢钎,铰剪,卸扣,铁锤,小滑车。

2、抛锚作业

抛锚船接到抛锚指令后操纵船舶(AHV)使船舶尾部对着平台慢慢的靠近所要抛的锚支架位置,保持合适的安全距离。

接平台锚头短索,保持船舶的位置,用船舶的绞车将锚头短索经导缆钳内引进,将短索安全卡在鲨鱼钳后连接抛锚钢缆。确认连接牢固后,轻放拖缆约20米。将船舶缓缓加车前进,使拖缆张力约为1.5倍锚重。在拖缆慢慢受力时平台轻轻松出锚链。抛锚船保持平台松出锚链的速度和1.5倍锚重张力,观察锚爪保持向下,锚链套环扣在锚杆上。

图1 图2

抛锚船控制船舶位置和张力,始终使锚短索尾部的锚套环紧卡在锚杆上。平台松出锚链,船舶轻轻收进拖缆,将锚收到船尾滚筒处。在收锚到船尾的过程中,拖缆保持足够的张力。将锚绞到船尾滚筒处。

操纵船舶到预先设定的锚链上,保持与平台合适的距离。平台以适当的速度将锚链松出,船舶保持在预定的锚链方向上,适当加大拖力,始终保持松出的锚链不能因重力而推到海底。

图3

在抵达预定的锚位后,操纵船舶让锚在预定的锚位上适当减缓拖缆的张力。保持船舶的位置不能因拖力的减少而被锚链倒拖。将锚松到海底,保持锚链不受力状态,并将拖缆松出一段长度,控制船舶在锚的正上方。平台收紧锚链,使锚链达到预定的张力,观察十分钟后,锚链张力没有下降,说明锚抓力正常,抛锚即完成。

在抵平台距离小于海水深度时,缓缓收起抛锚钢缆和锚头短索。船舶接近平台锚支架位置,靠近平台吊机一侧时控制好船舶位置,保持距平台合理距离。将锚头短索眼环固定在鲨鱼钳上,解掉抛锚钢缆。平台用吊车收回锚头短索,船舶此次抛锚完毕。

起锚作业程序

起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同抛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操纵船舶到平台附近,控制好船舶力平台的安全距离。接平台锚头短索,就和接抛锚时的平台锚头短索一样,将其和起锚钢缆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在接锚头短索时应注意保持船舶在安全位置,避开锚链,避免船舶因风流的影响压在锚链上,更应该避免船舶骑在锚链上。

操纵船舶沿着定位设为给出的锚链位置前进。缓缓地将起锚钢缆松出,至水深的1.5倍,然后刹住刹车。当抵达锚的位置时,控制合适的速度,当起锚钢缆的张力突然由小到大,且由起锚钢缆传来轻微的“咔”的一声响时,表明毛链套环已顺利滑到锚杆上。

控制前进的速度,保持船舶在锚链的延长线方,向慢慢的增加车速,拖力达到抛锚的45%左右时,打开刹车,缓缓绞进起锚钢缆,直至整个锚靠在船尾滚筒上。检查锚的状态,毛链套环是否卡在锚杆上,锚爪位置是否向下。在将锚从海底起到船尾滚筒的整个过程中,应保证起锚钢缆的张力始终大于2倍的锚重,使锚链卡环紧紧地卡在锚杆上。当锚稳稳的靠在船尾滚筒后,刹住拖缆刹车。逐步加大船舶拖力至抛锚时的锚链张力,时锚链尽可能多得离开海床。

平台开始回收锚链,起锚船可以适当减小锚链张力,以减小平台锚机负荷。平台收回锚链,剩余锚链长度小于海水深度时,起锚船可以打开拖缆机刹车缓缓地放出钢缆,让锚沉入水中便于平台回收锚链。船舶抵近平台时,收回起锚钢缆,保持局平台合适的安全距离,然后将锚头短索卡在鲨鱼钳上,解掉起锚钢缆。平台将锚头短索收回,该口锚起锚作业完毕。

抛串联锚

抛串联锚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抛串联锚的2根约1.5倍水深的抛锚短缆和卸扣,在甲板上布置好串联锚和抛锚浮筒,以及必备的工具等。

抛锚船抵平台,接需接加串联锚的锚头短索,放出第一根1.5倍的抛锚钢缆,然后沿着锚链前进,完成起锚作业的前一半工作,最终将锚链套环紧紧的卡在主锚的锚杆上。控制船舶在锚链的延长线上,保持抛锚钢缆不受力,将第一根抛锚钢缆固定在鲨鱼钳上,连接串联锚锚杆的短缆。将抛锚绞车的第二根1,5倍水深的抛锚钢缆连接在串联锚的锚头短缆上。这样,由主锚,锚头短索,第一根抛锚缆,串联锚,第二根抛锚缆组合成的串联锚连接完毕。操纵船舶沿着主锚链的延长线缓缓加车前进,锚钢缆缓缓受力将串联锚拖下主甲板。保持正确的船位,抛锚钢缆张力约2倍锚重,沿主锚连的延长线抛下串联锚。

抛好锚后,控制船舶在串联锚上方附近位置,平台收紧锚链,当锚链张力满足要求后开始给串联锚系浮筒。将抛锚钢缆固定在鲨鱼钳上,解掉抛锚拖缆,连接好浮筒,然后大浮筒抛下海,串联锚抛锚完毕。

起串联锚

操纵船舶让抛锚船尾部缓缓接近浮筒,控制好船舶余速,余速越小越利于抓捕浮筒的操作。捞起浮筒钢丝,并通过导缆桩连接在船舶绞车的钢缆上,缓慢的绞起浮筒到主甲板。把浮筒下面的锚头缆固定在鲨鱼钳上,解掉浮筒。

将起锚钢缆连接到串联锚的锚头钢缆上,绞起抛锚钢缆,将串联锚绞上主甲板,用鲨鱼钳固定好主锚的锚头钢缆,然后解掉串联锚。

抛起锚作业船舶操纵的探索

抛起锚作业时为保证安全接锚头短索,抛锚时锚位准确,锚抓地牢固,锚抛下后锚头短索能顺利地回送到平台,往往需要精确地控制船舶,克服外界风流带来的影响,保持船舶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机动或沿精密地船位线移动。

定点操作。在进行抛起锚作业前一应对现场的风流情况和趋势进行了了解,从理论上分析,船舶保持床位不动,即船舶所受外力与船舶自身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在这个平衡点上船舶保持稳定,但是由于外界风流在随时变化,加上涌浪的影响外界合力时时变化,要想保住船位就必须使船舶动力跟随调整,船舶操作时可以采取后动预控的方法,时时观察船舶动态,一有移动趋势就采取措施,预先使用一定稍微大于外力的动力,克服船舶移动趋势并回到原位。

船舶定线操作。同样我们在定点操作中以对现场的风流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定点接锚的过程中,对外力的合力有了一定的体会,基本掌握了风流合力方向,然后根据定位设备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船舶航向。实际工作中为保证船舶航迹尽可能和锚位方位线重合。我们经常会在外界风流的横向分力较大时,采取压以固定舵角的形式,才能保证我们所需用的航迹。平台锚链紧紧固定在船舶尾部,对于改变航向最有力的尾部调向产生了严重的限制,极大的限制了船舶的操纵性能,因此在船舶抛锚横风流较大时,一般会采取船位偏向上风流一点,一边尽量控制船舶,一边将锚抛下。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