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对战略类型实施的影响

2014-11-26宁博NINGBo赵永华ZHAOYonghua

价值工程 2014年8期
关键词:防御型探索者稳定型

宁博NING Bo;赵永华ZHAO Yong-hua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 51064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0 引言

Galbraith 和Kazanjian(1986)两位学者提出经营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关于组织的经营或竞争战略同组织内部管理流程以及文化之间的匹配。建立一种合适的匹配有利于强化战略的实施效益和获取优越的绩效。在过去的近20年里的时间里,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关注于经营战略和以下几个方面之间的匹配问题:①管理特色;②战略规划系统的特点;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④技术战略;⑤组织架构;⑥控制系统;⑦企业-事业部之间的关系;⑧中层管理人员的参与;⑨管理共识。

Stanley F.Slater 和Eric M.Olson(2000)①提出战略的有效实施是依赖于经营战略跟市场营销政策之间的匹配问题,不同的战略类型需要销售团队管理的个性化匹配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文化类型与经营战略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为企业通过选择和培育适当的企业文化来支持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方向。

1 经营战略

经营战略的实质是关于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Miles和Snow 教授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框架:他们把企业的经营战略区分为探索者(Prospectors)、防御者(Defenders)、分析者(Analyzers)以及应对者(Reactors)四种类型,这也是目前学术界最为普遍接受的理论。

1.1 探索者(Prospectors)——探索型战略 探索者在动态程度最高的环境之中生存,其核心能力来源于不断发现和挖掘新的市场机会与新产品的开发。探索者在行业中始终保持着产品和市场革新者的姿态,这甚至比获取高额利润更为重要。探索者的专业技术和内部管理体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快速识别潜在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还具有持续的激励机制。

1.2 防御者(Defenders)——防御型战略 防御者试图在相对稳定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占据并保持一个较为安全的市场份额。与探索者相比,防御者仅集中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市场范围,并不会主动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而是致力于满足顾客的现实需求,在这一狭窄的市场范围内,防御者尽最大努力做到资源和成本的有效利用,防御竞争者占领自己的市场。

1.3 分析者(Analyzers)——分析型战略 分析者同时兼备探索者和防御者两种战略的特征,是探索者和防御者两极之间的综合。分析者力求在风险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之间寻找平衡,分析者保持一个稳定的、有限的产品或服务组合,不会首先推出新产品或主动挖掘新市场、开发新产品,但他们会仔细观察主要竞争对手在相关领域的行动,一旦出现有希望的新产品或新市场,分析者则会迅速跟进并主动出击。

1.4 应对者(Reactors)——反应型战略 应对者通常缺乏长期的计划和持续的战略,常常迫于环境压力而被动地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而且这些改变往往也是不稳定和不能持续的②。

综上所述,探索者不断寻求定位和开发新产品以及挖掘市场机会,而防御者此时则试图封锁整个市场中的一部分,从而创建一组稳定的产品和保持一部分客户。分析者在两个极端之间占领一个中间的位置,通过整合探索者和防御者两者的优势,在保持一组稳定的产品和客户的同时,持续地跟随探索者开发新的产品-市场领域。而第四种类型,反应者,迫于环境做出适应性调整,缺乏持续性的反应。

过往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应对者在市场中的运作效果明显不如探索者、防御者、分析者显著。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前三种战略类型,本文余下部分将围绕三种战略类型——探索者、防御者、分析者——以及企业文化如何有助于这些战略的成功执行。

2 企业文化

陈春花教授在《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中提出,文化是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方式③。企业文化可以理解为企业为了生存而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方式:企业文化是一套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在实践中创建和发展,用以解决企业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问题。同时还包括与价值观一致的行为方式,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与表现形态④。企业文化理论奠基人沙因(Schein,2004)教授进一步把企业文化分为组织表象层、外显价值观层、基本潜在假设层。他认为这一层次的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中,企业历经多次成功与失败的洗礼而最终沉淀下来的,为企业的员工所感知、所了解,最终成为了共同默认的假设,成为“企业文化的精髓”⑤。

许多学者在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组织文化进行进一步分类,较有代表性的有:Wallach(1983)将组织文化划分为: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和支承型文化;John Kotter 和James Heskitt 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将企业文化分为:强力型企业文化、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和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⑥;而Deal 和Kennedy(1982)则将企业文化划分为强人文化、努力工作/尽情玩乐型文化、长期赌注型文化、过程(官僚)文化⑦。

战略管理鼻祖H.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在《战略管理》(1979)中提出了战略文化的概念,并把企业文化分为五类:①稳定型文化、②反应型文化、③预先型文化、④探索型文化、⑤创造型文化⑧。接下来本文从安索夫教授对文化的分类,探寻文化对战略实施类型的匹配与影响问题。

2.1 稳定型文化 稳定型文化排斥风险,不接受任何的改变。其以“过去”的视角认识自身及其环境,从过去惯例、经验中搜寻可能行动的备选方案,组织关注的焦点在于内部事务,简单来说,稳定型文化就是内向的、厌恶风险以及抵制变革的。在防御型战略中,防御者以效率为导向,采取集权和严格的成本控制,强调生产效率和降低管理费用,并且实施严密的监督,很少向员工授权。

而防御者试图在相对稳定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占据并保持一个较为安全的市场份额,努力满足顾客的现实需求,尽力做到资源和成本的有效利用,防御竞争者占领自己的市场。稳定性文化与防御型战略的特征较为匹配。因此笔者认为,具有稳定型文化的企业,选择防御型战略的可能性较大。

命题1:稳定型文化匹配防御型战略。

2.2 反应型文化 反应型文化也称为被动型企业文化,接受最小的风险,几乎不接受改变。其以“现在”的视角认识自身与所处环境,也是从过去经验中寻找可能行动的备选方案,关注内部事务。相比稳定型文化,反应型文化并非拒绝一切风险,而是力求风险最小化,但也是内向的,几乎不接受任何改变。防御者集中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市场范围,致力于满足顾客的现实需求,而不是主动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并在该范围内,力求做到资源和成本的有效利用。

反应型文化也与防御型战略的特征较为符合,因此笔者认为,具有反应型文化的企业,选择防御型战略的可能性也较大。

命题2:反应型文化匹配防御型战略。

2.3 预先型文化 预先型文化允许并接受常见的风险,也接受额外的改变。其以自己所熟悉的未来的视角认识自身及其所处环境,从推断的可能性中探寻可能行动的备选方案,具有预先型企业文化的组织在关注内部事务的同时,也关注组织面向外部的环境事件,习惯于“未雨绸缪”。分析型战略努力将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其会保持一个稳定的、有限的产品或服务组合,不会首先推出新产品或开发新市场,但会仔细观察主要竞争对手在相关领域的行动,一旦出现有希望的新产品或新市场,则会迅速跟进。

分析者在保持一组稳定的产品和客户的同时,持续地跟随探索者开发新的产品市场领域,兼备防御者与探索者的特征,预先型文化较为匹配分析型战略的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具有预先型文化的企业,选择分析型战略的可能性较大。

命题3:预先型文化匹配分析型战略。

2.4 探索型文化 探索型文化考虑风险与利益之间的转换,接受改变。会以预想中的未来(不熟悉)的视角认识自身以及其所处环境,从整体的可能性中探寻行动的备选方案,主要关注于外部事物,力求风险与利益之间的最佳平衡,强调行动。分析型战略关注效率和学习相平衡,在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的同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强调创造性,研究及采取一定冒风险的创新行为。

探索型文化既符合分析型战略的特征,也与探索型战略相匹配。笔者认为,具有探索型文化的企业,选择分析型战略的可能性较大。而对于不断的寻求定位和开发新产品以及市场机会的探索者来说,其学习型的导向以及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也是与探索型文化相匹配的。

命题4:探索型文化匹配分析型战略。

命题5:探索型文化匹配探索型战略。

2.5 创造型文化 创造型文化乐于接受新信息、新影响,尝试各种风险,不断追求变革。以新的未来的视角认识自身以及所处环境,从创造可能性的范围中探寻活动的备选方案,关注与外部事物,以“创造未来”为行动的纲领。探索者处于最为动态的环境之中生存,其核心能力来源于不断发现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与新的产品。始终保持着一个产品和市场革新者的姿态,探索者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快速识别潜在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还具有持续的激励机制。

探索者不断寻求定位和开发新产品以及挖掘市场机会,创造型的文化与探索型的战略较为匹配。因此笔者认为,具有创造性文化的企业选择探索型战略的可能性比较大。

命题6:创造型文化匹配探索型战略。

3 结论

企业通过组织文化营造内部良好的组织氛围和环境,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斗志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宗旨。不同的企业文化在不同的阶段、环境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推动企业最终实现其战略。本文基于对Miles 和Snow 的战略类型分析以及伊戈尔·安索夫关于文化的分类理论,得出了以下六组命题:①稳定型文化匹配防御型战略;②反应型文化匹配防御型战略;③预先型文化匹配分析型战略;④探索型文化匹配分析型战略;⑤探索型文化匹配探索型战略;⑥创造型文化匹配探索型战略。建立了企业文化类型与经营战略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为企业通过选择和培育适当的企业文化来支持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方向。

图1

注释:

①Slater,Stanley F;Olson,Eric M;Strategy type and performance:The influence of sales force management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Aug 2000;21,8.

②杨倩,刘益,王强,组织文化、战略类型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程度的关系研究[J],科学雪域科学技术管理,2009-03.

③参见 陈春花著,《从理念到行为习惯 企业文化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④参见 陈春花、曹洲涛等编著,《企业文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⑤参见 埃德加.沙因,《企业文化生存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P72.

⑥孙爱英,企业文化对战略变化过程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 第2 期.

⑦孟坤.组织文化视角下的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⑧参见H.伊戈尔·安索夫著,《战略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P110-113.

[1]Slater,Stanley F;Olson,Eric M;Strategy type and performance:The influence of sales force management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Aug 2000,21,8.

[2]杨倩,刘益,王强.组织文化、战略类型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程度的关系研究[J].科学雪域科学技术管理,2009(03).

[3]陈春花著.从理念到行为习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陈春花,曹洲涛等编著.企业文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美]埃德加.沙因,企业文化生存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孙爱英.企业文化对战略变化过程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2).

[7]孟坤.组织文化视角下的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美]H.伊戈尔·安索夫著.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防御型探索者稳定型
你是防御型还是进取型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
以战略和经营为导向的成本控制策略
周绪红:钢结构探索者
现代教育的探索者——王庭槐
从防御型治理到引导型治理
——民间网络话语权膨胀的治理之道*
王大辉:复杂系统的探索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